•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歷程,許多學者認為人類在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是屬 於一連串複雜的心智過程,許多的專家及學者都嘗試將問題解決的過程具體化。

在認知心理學中,心理學家對「問題」的定義是,它本身具有某些困難,有解決的 方式卻是不明確的。如Lovett (2002)提出,問題會發生在某個狀態與目標狀態之間出現 障礙時,達成目標狀態的方法不是顯而易見的,而Bransford & Stein (1984)認為問題會 出現在任何與目標狀態不同狀態的情況。完形心理學家認為,問題解決就是(1)問題 是如何存在人們的心智?(2)如何解決問題?包括如何重組(restructuring)他們的陳述

(Goldstein, 2005, p.388)。Deway(1910)在「How we think」一書中就已經仔細的分析過 我們在處理問題時的心智活動。他認為當人們在感受到一個目標或遇到一個阻礙時,問 題就「產生」了。問題的存在與否,是主觀的認知與感受;對知識經驗差的人是問題,

對知識經驗豐富的人未必是問題;對有所追求者是問題,對無所求者就未必是問題。(洪 文東,2000;洪文東和李震甌,2001;張春興,1996)。

根據Jonassen (1997)的描述,一個問題由問題的領域、類型、解決的過程及解答來 定義。問題的領域包含定義問題的條件、概念、規則及定理;問題的類型描述概念和規 則以解決問題,例如:化學的氧化反應是能以相似方法解決的一種問題型式;問題解決 的過程就視解決者對問題的理解力及觀點,包括對問題及目標答案的定義;而解答為解 決者對目標答案的表現,答案可能是收歛的,是唯一的答案或大家熟悉的解法,也可能 是發散的,只是可能的解決方式之一。

問題有三個普遍特徵:(1)初始狀態(initial state):即問題條件的描述。(2)目標 狀態(goal state):問題要求的答案。(3)障礙:從初始狀態轉換到目標狀態的步驟不 明顯。(王甦和汪安圣,2001;Sternberg, 2003)。問題產生後,接下來便是如何解決的 過 程 。 從 認 知 心 理 學 的 角 度 來 說 , 人 們 的 問 題 解 決 可 被 看 成 是 應 用 心 理 運 作 器

(operators)所產生的知識狀態,從初始知識狀態(initial state)移到目標狀態(goal state)。對任何問題來說,從初始狀態到目標狀態,都有許多替代的路徑存在;這些狀 態的總集由合法的運作器(operators)所產生,可以用來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行動的組 合被稱為基本的問題空間(problem-space)。(李素卿譯,2003;Sternberg, 2003; Newell, 1990; Newell & Simon, 1972; Simon, 1978; Anderson, 2000)。如圖 2-2-1 所示:

圖2-2-1:問題解決的認知心理學定義 問題空間

目標狀態 初始狀態

Kahney (1986)則除了以認知的心理活動過程來界定「問題解決」之外,特別提出 情境的限制條件。他認為問題解決是個體在某些情境的需求下,利用已學過的知識、

技能,以獲得答案的過程。(Gagne′, 1985)也提出問題解決是個體將已學過的概念與當 下的規劃加以組合,用來做為解決某一問題的過程。所以在問題空間(problem-space)

裡,個體須對原有的知識架構做搜索,找出已知的部份,提出未知部份,這些步驟會 有同化及調適的歷程產生。(游文颯與佘曉清,2006)。

人們到底如何在問題空間中找出路徑,從初始狀態移至目標狀態呢?Newell 和 Simon(1972)提出人類是使用心理捷徑來解決問題。這些心理捷徑稱捷思法(heuristics)。 使用自己的知識和各式各樣的捷思法來搜尋整個問題空間,並且找出從初始狀態通往目 標狀態的路徑,就是問題解決。如果人們的長期記憶能儲存幾個可以用來解決各種問題 的簡單捷思法,就可以減少工作記憶區的容量負擔。(李素卿譯,2003;Sternberg, 2003)。

捷思法有那些呢?以下說明四種方法:

1. 手段-目標分析(means-ends analysis),注意目前狀態與目標狀態的差異,創造一個次 要目標,以減少這種差異,選擇一個可以解決這個次要目標的運作器。

2. 前向運作(working forward):以從初始狀態朝向目標狀態的解決方式。

3. 反向運作(working backward):從目標狀態開始,反向初始狀態方向運作。

4. 產出和測試(generate & testing):想出不同的方法,一個一個方法嘗試,那一個方法 可以有效解決問題(圖2-2-2)。(李素卿譯,2003;Sternberg, 2003; Solso, 2005)。

圖2-2-2:問題空間之捷思法(Sternberg, 2003)

由上述的定義,科學問題可分為兩類:結構式問題及非結構式問題。結構式問題在 四個步驟(Bransford, 1984; Bransford & Stein, 1983; Newell & Simon, 1972):1.描述問 題,2.搜尋解決方式,3.執行解決方式(引自 Shin, Jonassen, & McGee, 2003)。

相較結構式問題,非結構式問題的條件如下(Shin, Jonassen, & McGee, 2003):未 呈現問題所需設立的條件;題目中未具有明確的約束條件或是特定目標要達成;題目的

解答方式不只一個,甚至是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並且要從多個面向評估學生的答案;

題目中並沒有特定要依循的原理及原則用來解題;沒有特定規則或前例可循,問題通常 需要學生做判斷,或是依照個人經驗及信念對題目進行闡述。

Jonassen (1997)提出非結構性的問題解決步驟:1.陳述問題情境,2.區分各種立場,

3.形成可能的解決方法,4.藉討論及陳述個人信念,評量解決方法的可行性,5.監控問 題情境和解決方法,執行並監控解決方法,6.使解決方法更完善。而吳清山(2001)提 出教師在過程中,應扮演激勵者和觀察者的角色:1.教師確認或設計一個缺乏結構性的 問題,2.呈現問題給學生,3.學生分組討論,4.教師觀察學生討論,5.小組提出建議解決 方案。

在PISA 測驗中採用的是屬於非結構性問題,問題分為三種型態:做決定型問題、

分析和設計型問題、解決麻煩型(trouble shooting)問題。做決定型問題:學生需要了 解整個問題的情境,包括數種可能的途徑,及可能的限制,然後做決定並達到要求的限 制;分析和設計型問題:學生需要分析整個複雜的情境以了解整個系統的邏輯性,才能 設計出達到目標的方法,或從問題的背景關係中得到更多資訊;解決麻煩型問題:學生 需要理解系統的主要特徵,然後診斷其不完美處。解決麻煩型任務跟做決定型和分析設 計型問題很不一樣,它不需要選擇最好的方法,或設計一個系統以滿足需要,它需要了 解整個系統要如何運作或如何進行。

在本研究中,因為想探究學生在問題解決的歷程中,表徵使用的情形,以及想了解 經由表徵連接的教學,學生是否能提昇科學概念表徵的層次,所以採用有標準答案的結 構式問題,分析學生在問題空間(由初使狀態到目標狀態)的歷程。

(2)化學問題解決

科學問題解決中,在不同學科下的解決歷程可能不同,本研究採用的是化學學科。

在化學問題中可分為兩種:算數的(algorithmic)和概念的(conceptual),在化學教學 上,應要讓學生能理解及解決兩種類型的題目能力(Mason, Shell, & Crawley, 1997)。

Reif (1987)指出新手在問題解決時通常依賴不正規的方式,他們自動提取長期記憶 區的概念(引自Ardac, 2002),大部份學生在解難以理解的問題時,會用直覺的和片斷 的知識(Noh & Scharmann, 1997)。許多研究證據顯示,正確答對化學題目時,可能並 沒有真正了解化學(Nakhleh,1993; Nakhleh & Mitchell, 1993),而且,解決數值的化學問 題不代表已經理解至分子層次(Niaz & Robinson, 1992; Ardac, 2002)。Ardac (2002)的研 究發現,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使用題目中的表面特點做為解題方向,顯示出新手的 行為,他們依靠指定情況的一些特點,與可利用的知識片斷連結。在簡單的問題

(low-demand problem)中,他們能與數學連結,而有好成績;當他們必須連結題目的 情況與可用的知識架構片斷時,成績略差;而當他們必須使用現有知識架構中的新解題 策略時,就會顯現出錯的答案,因為他們使用自我推出的規則。

學生在學校常受到許多解題策略的教學,以有效率的解決難度深淺的(high and low Metal-demand)化學問題。這些策略可以應付需要操作方程式及公式而不需理解概念的 題目,但當他們遇到新奇的題目,需要廣泛的概念知識時,他們的策略就不管用了 BouJaoude (2004)。Chiu (2001)的研究結果指出,學生在解算數型問題的表現優於在概 念理解上的表現,這點於其他類似研究的結果有一致性,但她發現具高解題成就而低概 念理解者並不多,大部份的學生不僅能解算數型的問題,同時他們也擁有正確的化學概 念,這和BouJaoude (2004)的研究結果不一致。

本研究之多重表徵之問題解決以學生熟悉的化學課程為背景,在解決化學問題時,

學生必須能靈活運用所學過的化學概念或運算技巧,也就是要能連接巨觀、微觀及符號 表徵的能力。我們不分析學生問題解決的步驟,我們關心的是學生採用表達的表徵、使 用表徵的能力,以及最終是否能完成研究者設定的目標狀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