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單卷本《雜阿含經》並未完全把偈頌翻譯為長行

方便經)

披羅門不信重經 7 婆羅門不信重經

佛告舍日經 8 佛告舍曰經

四意止經(舊錄云四意 止本行經)

14 ---

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 經

11 說人自說人骨不

知腐經

當然,主張本經為安世高所譯的最有力證據為「從後說絕」

的這句譯語,僅僅出現在《七處三觀經》,而此經為安世高所 譯。但是,除了接受正面的證據之外,也應檢驗反面的文證。

以「經末結語」而言,雖然有二十三經都有類似「佛說如 是」的「經末結語」,但是也有單卷本《雜阿含 9 經》、《雜阿 含 10 經》、《雜阿含 13 經》、《雜阿含 14 經》、《雜阿含 17 經》、《雜阿含 20 經》與眾不同。其中《雜阿含 9 經》為「比 丘跪拜受教如是」,《雜阿含 10 經》作「佛說如是,比丘受歡 喜」,《雜阿含 13 經》為「佛言,我所說善惡意如是」,《雜 阿含 14 經》作「佛說如是四意止,佛弟子當為受行,精進為得 道」,《雜阿含 20 經》無「經末結語」。其中以《雜阿含 9 經》與《雜阿含 13 經》的「經末結語」,在大正藏都是獨一無 二的。如果單一譯者傾向於將「經末結語」譯為一致格式的話,

顯然單卷本《雜阿含經》的二十七部經不是來自同一譯者。

其次,考量每一單經的「經首語」,第 27 經,先有經題

《佛說七處三觀經》,接著才是「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 給孤獨園」,214 卷末結語為「佛說如是,比丘歡喜受」,215 顯得 與其他各經都不相同,應該是從別處編入,而不屬於單卷本《雜 阿含經》。在本經的「經首語」大部分都是「聞如是,一時佛在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216而《雜阿含 12 經》卻是「聞如是,一 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須達園」,217 與一般的譯詞「祇樹給孤

214 《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1, p. 498, c20)。

215 《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1, p. 499, b28-29)。

216 共有 16 經:2, 3, 4, 5, 6, 8, 9, 10, 13, 14, 15, 19, 20, 21, 23, 27 等經。

217 《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1, p. 496, b22-23)。

獨園」不同。另外,17, 18, 22, 24 經也譯為與其他經不同的「一 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218

其他譯詞差異,例如四念處的譯語,在《雜阿含4 經》為

「痛、意、法亦如是」219 ,在《雜阿含 14 經》則為「痛癢」。220 在聞法信受後的歸依,《雜阿含2 經》作「生聞婆羅門從座起,

持頭面著佛足下,從今為歸佛持戒」,《雜阿含7 經》為「便不 信重從座起,頭面著佛足下禮已覺:『已覺為愚、為癡…,從今 自悔過本守,自歸佛、自歸法、自歸比丘僧守本。』」,《雜阿 含25 經》「婆羅門便自歸佛」。頂禮佛足的譯文,《雜阿含 1 經》為「持頭面著佛足作禮」,《雜阿含2 經》作「持頭面著佛 足下」,《雜阿含3 經》「持頭面著佛足禮」,《雜阿含 5 經》

「為佛足下禮」,《雜阿含7 經》「頭面著佛足下」,《雜阿含 25 經》「為持頭面著足」,《雜阿含 26 經》「持頭面著佛足 下」,各自譯語大同而小異。

如果「從後說絕」可以作為「單卷本《雜阿含經》為安世高 所譯」的有力證詞,那麼,「經末結語」、「經首語」、「其他 譯詞」的不一致,是否可以作為論證來判讀此經的現貌(即使剔除

《雜阿含9 經》、《雜阿含 10 經》、《雜阿含 27 經》三經不 計),並非出自同一譯者或翻譯團隊?

218 《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1, p. 497, a26-27)。

219 《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1, p. 494, a24-25)。

220 《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1, p. 496, c17)。

筆者認為,要主張「單卷本《雜阿含經》為安世高所譯」,

論主必須提出更多的正面文證,同時,也要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論 點來回應反方的意見。

八、結語

基於本文第七節的陳述,筆者認為「單卷本《雜阿含經》為 安世高所譯」的論點,仍需更多的正面文證,與適當回應反對者 的論點。

自拙法師此篇論文雖是碩士學位論文,但是之前先有 Harrison(2002) 引介,之後又在我的師友之間廣為傳播;此篇論文 將「漢譯佛典語言學」與「漢、巴(梵)對照研究」的成果,運用 在「單卷本《雜阿含經》的譯者與此經的部派歸屬」等議題上,

應該是這一領域中開拓性的重要論文,本文謹基於向 Harrison 教 授與自拙法師致敬的前提下,向兩位執經請益。

九、謝詞

承蒙無著比丘提供 Harrison (2002) 與自拙法師(2001) 兩篇論 文,讓筆者撰寫本文時有更紮實的學術論文當作諍友。雖然筆者 並未完全接受此兩篇論文的見解,但是,他們與 Nattier(2008) 仍 然是本文倚賴最多的論文。

論文評審老師指出《中阿含 148 經》的後段與偈頌為單卷本

《雜阿含 3 經》的對應經典,此一提醒,填補筆者的疏漏之處,

也為此經偈頌的判讀提供另一可靠的佐證而能更正筆者初稿的誤 判。在此向匿名的審稿老師致謝。

筆者同時也感謝白瑞德教授與無著比丘提供兩位合作的〈四 部尼柯耶對應經典目錄—對赤沼善智《互照錄》的訂正〉,此目 錄雖然尚未發表,仍然是我最有效率的工具書,省下筆者來回反 覆對照經文的時間,此目錄中有許多珍貴的梵文殘卷與藏文佛典 的對照資料,可惜筆者尚無能力參考此部分的資料。

長老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也提供 AN 5.31 五首偈頌的英 譯,讓筆者能正確地掌握此五首偈頌的文意,感謝長老在百忙之 中提供此項協助。

筆者也要向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與福嚴精舍及印順文 教基金會全體工作人員致謝,沒有 CBETA 提供的全面而高效率 的電子資料與工具,本文勢必無法完成必要的資料核對,也無法 讓本文的部分構想成型;而後者所提供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 集》的光碟,讓筆者能夠更有效率地檢索與引用印順法師的著 作。

本文執筆期間,筆者經常出入福嚴佛學院與法鼓山佛教學院 的圖書館,查閱《乾隆大藏經》、《金版高麗大藏經》、北京版

《中華大藏經》、《趙城金藏》、《房山石經》、《大正藏》,

以及期刊如《佛學研究評論》(Buddhist Studies Review),巴利文 獻如 PTS 五部《尼柯耶》。感謝院方及常住慈悲,讓筆者能就近 參考這些重要佛教文獻。其中 Harrison (2002) 與自拙法師(2001) 兩篇論文的影印本為來自法鼓山圖書館,Nattier(2008) 的影印本 為來自福嚴佛學院圖書館。

縮寫 :

(中文經典引文依照《大正藏》編號,巴利經典引文依照《PTS》

版本編號,第一個數目字表示經號,然後依卷數,頁次及行次標 示。)

AN 增支部尼柯耶Aṅguttara-nikāya DA 長阿含Dirgha-āgama

DN 長部尼柯耶Dīgha-nikāya EA 增一阿含Ekottarika-āgama MA 中阿含Madhyama-āgama MN 中部尼柯耶Majjhima-nikāya SA 雜阿含Saṃyukta-āgama (at T 99)

SA2 別譯雜阿含'other' Saṃyukta-āgama (at T 100) SN 相應部尼柯耶Saṃyutta-nikāya

Snp 經集Sutta-nipata

T Taishō 大正藏, 後面的阿拉伯數字代表經號,例如 T7 代 表《大正藏》經號第 7 號法顯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01, no. 7, p. 191, b)

參考書目

一 佛教經典與工具書

《趙城金藏》,(2008),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北京,中國,照相製版 本。

《金版高麗大藏經》,(2004),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全國圖 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中華大藏經》,(1987),北京市,中國中華書局。

《房山石經》,(1989),北京市,中國佛教協會。

《大正新修大藏經》,(1983),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1983),台北市,佛光出版社。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2008),台北市,中華電子佛典協 會(CBETA)

Saṃyutta-Nikāya, (1973), Pāli Text Society, London, UK.

Sutta-Nipāta, (1990), Pāli Text Society, Oxford, UK.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CSCD, version 3, Dhammagiri, India.

Davids, T. W. Rhys and Stede, William, (1925),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E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Anguttara- Nikāya, (1973), Pāli Text Society, London, UK.

二 中國經典著作

朱熹,《詩集傳》,台灣學生書局,1970 年影印初版,台北 市。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臺一版,

台北市。

三 英文或英文著作翻譯

Anālayo, Bhikkhu, and Bucknell Roderick S., (2006), ‘Correspondence Table for Parallels to the Discourses of the Majjhima Nikaya:

Toward a Revision of Akanumas Comparative Catalogue, Journal

of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Volume IV, pp. 215-243.

Anālayo, Bhikkhu, and Bucknell Roderick S., (Draft, 2008),

‘Correspondence Table for Four Nikayas: Toward a Revision of Akanumas Comparative Catalogue’.

Anālayo, Bhikkhu, (2008a), ‘Reflections on Comparative Āgama Studies’,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21, page 3-21, Taipei.

Anālayo, Bhikkhu, (2008b),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āli Udādna

Collection, 巴利《優陀那》的結集’, 第二屆巴利學與佛教學術

研討會, Nan-Hwa University Pāli Research Center, Taiwan.

Anālayo, Bhikkhu, (2010), ‘The Influence of Commentarial Exegesi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Āgama Literature’, Translating Buddhist Chinese, Problems and Perspects,(East Asia Intercultural Studies 3), pp. 1-20, K. Meisig(ed.), Wiesbaden, Germany: Harrassowitz.

Bodhi, Bhikkhu, (2000),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Harrison, Paul, (2002), Another Addition to the An Shigao Corpus?

Preliminary Notes on an Early Chinese Sayuktāgama Translation, Early Buddhism and Abhidharma Thought, page 1-32, The

Sekurabe Ronshu Committee (ed.), Kyoto, Japan.

Nattier, Jan, (2008),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Texts from the Eastern Han 東漢 and Three Kingdoms 三國 Periods, Bibliotheca Philologica et Philosophica Buddhica X,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 Japan.

Norman, K. R., (1995), The Group Discourses II, PTS, Oxford, UK.

Nyannamoli, Bhikkhu and Bodhi, Bhikkhu, (1999),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n Anthology of Suttas from the Aguttara Nikāya, Lanham, Maryland: AltaMira Press.

Zürcher, Erik, (1991), ‘A New Look at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exts’, in Koichi Shinohara and Gregory Schopen eds, From Benares to Beijing: Essays on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 in Honour of Prof. Jan Yün-hua, Mosaic, Oakville, Ontario, pp. 277-300.

釋自拙, (Lin, Yueh-Mei), (2001), A Study on the Anthology Za Ahan Jing (T101), Centered on its Linquistic Features, Authorship and School, Master Degree Thesis,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三 中文著作

印順法師,(1968),《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台北市,正聞出版社。

印順法師,(1978),《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市,正聞出 版社。

印順法師,(1983, 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市,正聞出 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再版。

印順法師,(1989),《華雨集》第三册,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惠敏法師,(1988),〈《月喻經》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

有關部份為主〉,《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143-155 頁 , 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

果暉法師,(2008),〈安世高譯經的考察〉,《第三屆漢文佛典 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34 頁,台北,法鼓佛教學 院。

無著比丘,(2006),〈巴利口誦傳統的形式與功能〉,《第一屆 巴利學與佛教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嘉義縣。

無著比丘,(2007a),〈《中阿含》比較研究摘要〉,《福嚴佛學 研究》第二期,1-56 頁,新竹市,福嚴佛學院。

無著比丘,(2007b),〈他山之石可以攻錯〉(I),《正觀》第42 期, 115-134頁,南投縣,正觀雜誌社。(‘Some Pali Discours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Chinese Parallel ’,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1 (2005) page 1-14, London, UK.)。

無著比丘,(2007c),〈他山之石可以攻錯〉(II),《正觀》第43 期, 115-134頁,南投縣,正觀雜誌社。(‘Some Pali Discours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Chinese Parallel ’,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2 (2005) page 93-105, London, UK.)

無著比丘,(2008b),〈《優陀那》的結集〉,《第二屆巴利學與 佛教學術研討會》,台北縣中和市,放生寺,嘉義縣南華大 學協辦。

無著比丘,(2009),〈註釋書對阿含經文的影響〉,《正觀》第 48期, 頁,南投縣,正觀雜誌社。

馬毛朋,(2009) ,〈「《詩經》是押韻的」是從未得到證明的假 說嗎?--與李書嫻、麥耘商榷〉,《中國語言學》第三 輯),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方廣錩,(2006),《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中國。

方一新、高列過,(2003),〈《分別功德論》翻譯年代初探〉,

《浙江大學學報》2003 年第 5 期,浙江,中國。

方一新、高列過,(2007),〈題安世高譯《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 利菩薩問法身經》考辨〉,《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0 輯,

pp. 345-373,巴蜀書社。

方一新,(2004),〈《太子慕魄經》非安譯辨〉,《第二屆漢文 佛典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長沙市,中國。

方一新,(2008a),〈《佛說奈女祇域因緣經》翻譯年代考辨〉,

《漢語史學報》第 7 輯,pp. 238-261,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 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

方一新,(2008b),〈從佛教詞語及慣用語看《分別功德論》〉,

《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法 鼓佛教學院合辦,台北,台灣。

丁邦新,(2008),〈七言詩的起源〉,《中國語言學論文集》

592-597 頁,北京,中國,中華書局。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王進祥注音,(1985),《漢京文化事 業》,台北縣。

唐作藩,(2005),(1958 初版),《漢語音韻學常識》,上海教育 出版社。

李際寧,(2002),《佛經版本》,《中國版本文化叢書》,南京 市,江蘇古籍出版社。

梁啟超,(1960),《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中華書局。

梁曉虹,(1996),〈從語言上判斷《舊雜譬喻經》非康僧會所 譯〉,《中國語文通訊》第 40 期,中國。

顧滿林,(2002),〈試論東漢佛經翻譯不同譯者對音譯或意譯的 偏好〉,《漢語史研究集刊》第5 輯,pp. 379-390,巴蜀書 社。

顧滿林,(2005),〈東漢佛經音譯詞的同詞異形現象〉,《漢語 史研究集刊》第 8 輯,pp. 325-337,巴蜀書社。

顧滿林,(2006),〈漢文佛典音譯詞的節譯形式與全譯形式〉,

《漢語史研究集刊》第 9 輯,pp. 161-177,巴蜀書社。

黃征,(2002),〈敦煌語言文字學研究要論〉,《漢語史學報》

第 2 輯,pp. 1-11,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 版社,上海,中國。

許理和著,蔣紹愚、吳娟譯,(1987),〈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 漢口語成分〉,《語言學論叢》第 14 輯。(英文發表 於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12 卷第 3 期)。朱慶之(編),(2009),《佛教漢語研究》,75-112 頁,

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許理和著,顧滿林譯,(2001),〈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

(A New Look at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exts),《漢語 史研究集刊》第 4 輯,成都,巴蜀書社,288-312 頁。

張涌泉,(2010),〈敦煌寫本重文號研究〉,《文史》第 90 輯,

pp. 107-127,中華書局,北京,中國。

史光輝,(2005),〈從語言角度判定《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 昧經》非支讖所譯〉,《漢語史學報》第5 輯,2005,p.

280-286

曹廣順、遇笑容,(1998),〈也從語言上看 《六度集經》與《舊 雜譬喻經》的譯者問題〉,《古漢語研究》第 2 期,pp. , 巴蜀書社。

曹廣順、遇笑容,(2000),〈從語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譯經的翻 譯年代問題--以《舊雜譬喻經》為例〉,《漢語史研究集 刊》第 3 輯,pp. 424-444,巴蜀書社。

蘇錦坤,(2008a),〈《別譯雜阿含經》攝頌的特點〉,《正觀雜 誌》45 期,5-80 頁,南投縣。

蘇錦坤,(2008b),〈藉助巴利《尼柯耶》解讀四阿含攝頌〉,

《第二屆巴利學與佛教學術研討會》,台北縣中和市放生寺 主辦,嘉義縣南華大學協辦。

蘇錦坤,(2009),〈《雪山夜叉經》—漢巴經典對照閱讀〉,

《正觀雜誌》48 期,69-142 頁,南投縣。

蘇錦坤,(2009),〈《雜阿含經》攝頌初探—兼談印順導師在

《雜阿含經》攝頌研究的創見〉,《福嚴佛學研究》4 期,

89-139 頁,新竹市。

蘇錦坤,(2010),〈《增壹阿含經》攝頌初探〉,《福嚴佛學研 究》5 期,59-114 頁,新竹市。

蘇錦坤,(待發表),〈《耕者婆羅豆羅闍經》—漢巴經典對照閱 讀之二〉。

孫致文,(2008),〈上海博物館藏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卷 上》寫本殘卷的研究意義〉,《正觀雜誌》47 期,103-136 頁,南投縣。

孫尚勇,(2005a),〈中古漢譯佛經偈頌體式研究〉,《普門學 報》27 期,181-220 頁,普門學報社,台北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