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現存的經錄來看,《出三藏記集》〈新安公古異經錄〉與 費長房《歷代三寶紀》的記載,與單卷本《雜阿含經》有不尋常 的「巧合」。194 〈新安公古異經錄〉自「色比丘念本起經一卷」

以下,一直到「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經一卷」,共25 經,僧祐 在此有一重要按語:

「安公云:『上四十五經出《雜阿含》』。祐校此《雜阿 含》唯有二十五經,而注作四十五,斯豈傳寫筆散重畫致謬 歟?夫晉記之變三豕,魯史之溫五門,古賢其猶病諸,況傭 寫之人哉?」195

從《出三藏記集》解讀,僧祐僅判讀此 25 經出自《雜阿含 經》(不是指,單卷本《雜阿含經》,因為 25 經包含了「署杜乘 披羅門經」),而道安法師卻說「上四十五經出《雜阿含》」,懷 疑是出自抄寫訛誤,將「二十五」因重畫或筆頭散開的錯筆而誤 作「四十五」。

依〈新安公古異經錄〉序文,「觀其存篇古今可辯,或無別 名題,取經語以為目」,可以知道有部分經文本無經題,道安法 師撮取經語作為「經名」。以《出三藏記集》文例,雖然有「舊

194 此段單卷本《雜阿含經》與經錄的對應關係,為來自果暉法師論文的啟 發,請參考果暉法師,(2008),27 頁。

195 《出三藏記集》(CBETA, T55, no. 2145, p. 16, a20-b19)。

錄」登錄,如未親見經文,必定予以註記,如卷 4〈新集續撰失 譯雜經錄〉「條新撰目錄闕經,未見經文者如左」,196 所以此二 十五部與今本《雜阿含經》巧合的譯經,應該是僧祐法師親見其 經文。而「雜阿含經一卷(舊錄所載)」正登錄在「闕經」之中。

197 請參考<表二十>。

費長房《歷代三寶紀》也有類似的記載,在卷 14《歷代三寶 紀》「小乘修多羅失譯錄第二」登錄有類似的經典,198請參考<

表二十一>。從對照表可以看出,新的登錄「披羅門」已改作較 常用的「婆羅門」,《出三藏記集》原有的《爪頭土經》、《有 三方便經》、《四意止經》並未在此處出現;在《有五力經》與

《不聞者類相聚經》有《出三藏記集》所無的《道有比丘經》;

《無上釋為故世在人中經》應該是《出三藏記集》的《天上釋為 故世在人中經》,只是「天」字誤抄為「无」字,而成為「無上 釋」的奇怪詞彙。

由《歷代三寶紀》卷14 卷首序文,應該可以推定上述的 21 經199,是出自實際的編收經典,而非轉抄舊錄:

196 《出三藏記集》(CBETA, T55, no. 2145, p. 32, a3)。

197 《出三藏記集》卷 4:「雜阿含經一卷(舊錄所載)」(CBETA, T55, no. 2145, p. 36, a6)。《出三藏記集》卷 4:「右合四百六十部,凡六百七十五卷,詳挍 群錄,名數已定,並未見其本。」(CBETA, T55, no. 2145, p. 37, b13-14)。

198 《歷代三寶紀》(CBETA, T49, no. 2034, p. 118, a14-b3)。

199 此 21 經為,單卷本《雜阿含經》27 經,扣除「27 七處三觀經」、「9 觀身 經」、「10 四婦經」為祐錄的 24 經(加上《雜阿含經》所無的「署杜乘批羅 門經」,即是安公所云的 25 經),《歷代三寶紀》少了《爪頭土經》、《有 三方便經》、《四意止經》三經,所以成為 21 經。

「粗計其省,紙出一萬、經向二千。今之編收大部別卷,檢 非流出者,總有五百二十五部,都合一千七百一十二卷,集 為小乘入藏正目。」200

同時,《歷代三寶紀》卷5(譯經魏吳)登錄有「雜阿含經一 卷」。201

法經的《眾經目錄》也有相同的現象,一方面列有相同的21 部經名,202另一方面也列了失譯人名的「雜阿含經一卷」與「雜 阿含三十章經一卷」203

值得注意的是,慧琳《一切經音義》卷 54,列有「不自守意 經」204 、「馬有三相經、馬有八態經」205 的音義,其次是「單卷 本《雜阿含經》」,除了「馬有三相經」只列經名而沒有音義之 外,其他三經都是引自玄應的音義。「不自守意經」、「馬有三 相經」、「馬有八態經」在《出三藏記集》中,是同一卷而排在 對應的 24 經之前的經,此 24 經並未在《出三藏記集》中有音義 的解說,似乎這個區塊的音義,已經被「雜阿含經音義」取代。

206

在靜泰《眾經目錄》(約西元 665 年),此 24 經已被列為缺 本,207 而單卷本《雜阿含經》則登錄有 21 紙。208

200 《歷代三寶紀》(CBETA, T49, no. 2034, p. 115, b18-21)。

201 《歷代三寶紀》(CBETA, T49, no. 2034, p. 61, a10)。

202 《眾經目錄》(CBETA, T55, no. 2146, p. 132, b11-c4)。

203 《眾經目錄》(CBETA, T55, no. 2146, p. 130, a11-12)。

204 《一切經音義》(CBETA, T54, no. 2128, p. 664, c14)。

205 《一切經音義》(CBETA, T54, no. 2128, p. 664, c19-20)。

206 《一切經音義》(CBETA, T54, no. 2128, p. 668, a13-b2)。

207 《眾經目錄》(CBETA, T55, no. 2148, p. 216, c10-p. 217, a2)。

第一次著錄這 24 經與單卷《雜阿含經》相同的是智昇的

《開元釋教錄》:

「(『色比丘念』下二十五經,安公云『並出雜阿含』,今 尋藏中單卷《雜阿含》內,並有此經,多是後人合之成 卷。)」209

從道安法師的《綜理眾經目錄》(約西元 384 年),經僧祐的

《出三藏記集》(約西元 514 年)、法經的《眾經目錄》(約西元 594 年)、費長房的《歷代三寶紀》(約西元 597 年),直到智昇的

《開元釋教錄》(約西元 730 年)才揭露這些失譯的 24 經,其實就 搜集在單卷本《雜阿含經》之中。為何長達近 350 年,各本經 錄,一邊是失譯的 24 部單經,另一邊是失譯的單卷本《雜阿含 經》,兩者有將近 80%的相似度,卻沒有人指出這是「重複」的 譯經?

這一現象有兩種可能的成因,一是在智昇《開元釋教錄》之 前的經錄編者疏忽,未發現此 24 部單經,其實已收錄在單卷本

《雜阿含經》之中。(法經《眾經目錄》卷 4 的體例為標出「別生 經」,但是並未指出此點。210 靜泰《眾經目錄》卷二列出「小乘 重翻經」,也未特別指出此處的重複出經。211 )另一種可能是,此

208 《眾經目錄》 (CBETA, T55, no. 2148, p. 195, b23)。

209 《開元釋教錄》(CBETA, T55, no. 2154, p. 486, a6)。

210 《眾經目錄》卷 4:「右一百二十八經出雜阿含經。」(CBETA, T55, no.

2146, p. 136, a15)。

211 《眾經目錄》卷 2:「七處三觀經一卷(或二卷十六紙) 後漢世安世高譯;

九橫經一卷(二紙) 後漢世安世高譯;八正道經一卷(二紙) 後漢世安世高

24 經可能在靜泰《眾經目錄》之前,被輯入作為原先未見其本的 單卷《雜阿含經》,造成原先缺本的成為存世版本,原先有本的 反而成為缺本。

筆者支持後一種可能,也就是推測單卷本《雜阿含經》可能 出自「合集」,而不是同一個團體的翻譯成果。

<表二十>單卷本《雜阿含經》與〈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經 名的對照表

經號(單 卷本

《雜阿 含經》)

內容(單卷本《雜阿含經》) 經名(新集安公古異經 錄)

1 佛亦犁亦種,佛在拘薩國 佛在拘薩國經 2 生聞披羅門經 生聞披羅門經一卷(舊

錄云生聞梵志經) 3 有[阿-可+桑][阿-可+(曷-人+

乂)]闍壯年婆羅門

有[阿-可+桑]竭經

4 四意止,佛在優墮羅國 佛在優墮國經

譯;五陰譬喻經一卷(一名水沫所漂經二紙) 後漢安世高譯;轉法輪經一卷 (十紙失本) 後漢世安世高譯;聖法印經一卷(二紙) 晉元康年竺法護譯;雜 阿含經一卷(二十一紙);不自守意經一卷(一名自守亦名一自守意一紙);戒德 香經一卷(二紙);比丘聽施經一卷(一名聽施比丘經三紙);馬有三相經一卷 (二紙);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一名馬有八弊惡態經二紙);比丘避女惡名欲自 殺經一卷(三紙);戒相應法經一卷(二紙);禪行三十七品經一卷(二紙);右十 五經並是雜阿含別品異譯」(CBETA, T55, no. 2148, p. 195, b17-c4) 。

5 自梵 是時自梵守經

6 治生有三方便 有三方便經(舊錄云三 方便經)

7 婆羅門名為不信重 披羅門不信重經

8 佛告舍利弗 佛告舍日經

9 觀身 ---

10 四婦 《出三藏記集》卷 4:

「四婦因緣經一卷(舊 錄所載)」(CBETA, T55, no. 2145, p. 34, c4) 11 取其骨藏之,不腐不消不滅 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

12 色,比丘念本起苦 色比丘念本起經 13 惡從何所起,善從何所起 佛說善惡意經

14 四意止 四意止經一卷(舊錄云

四意止本行經) 15 比丘一法,為一法相 比丘一法相經

16 有二力 有二力本經

17 有三力 有三力經

18 有四力 有四力經

19 人有五力 人有五力經

20 諸不聞者,不聞俱相類相聚 不聞者類相聚經一卷 (舊錄云類相聚經) 21 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 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

22 以爪甲頭取土 爪頭土經 23 身為無有反復 身為無有反復經

24 師子畜生王 師子畜生王經

25 阿遬輪子婆羅門 阿須倫子披羅門經 26 婆羅門子名不侵行 披羅門子名不侵經

--- 署杜乘披羅門經

27 佛說七處三觀經(經題) 《出三藏記集》卷 2:

「七處三觀經二卷」

(CBETA, T55, no. 2145, p. 6, a10)

《出三藏記集》卷 4:

「七處三觀經一卷(異 出抄雜阿含)」

(CBETA, T55, no. 2145, p. 30, b2)

<表二十一>單卷本《雜阿含經》與〈新集安公古異經 錄〉、《歷代三寶紀》經名的對照表

依《出三藏記集》

〈新集安公古異經 錄〉次序排列

可能的《雜阿含經》

對應經典

費長房《歷代三 寶紀》

色比丘念本起經 12 色比丘念本起經

佛說善惡意經 13 善惡意經

比丘一法相經 15 比丘一法相續經

有二力本經 16 有二力本經

有三力經 17 有三力經

有四力經 18 有四力經

人有五力經 19 有五力經

--- --- 道有比丘經

不聞者類相聚經(舊錄 云類相聚經)

20 不聞者類相聚經

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 經

21 無上釋為故世在

人中經

爪頭土經 22 ---

身為無有反復經 23 身為無有反復經

師子畜生王經 24 師子畜生王經

阿須倫子披羅門經 25 阿須倫子婆羅門

披羅門子名不侵經 26 婆羅門子名不侵

經 生聞披羅門經(舊錄云

生聞梵志經)

2 生聞婆羅門經

(一云生門梵志 經)

有[阿-可+桑]竭經 3 有[阿-可+桑]竭 經

署杜乘披羅門經 --- 署杜乘婆羅門經

佛在拘薩國經 1 佛在拘薩國經

佛在優墮國經 4 佛在優墮國經

是時自梵守經 5 是時自梵守經

有三方便經(舊錄云三 6 ---

方便經)

披羅門不信重經 7 婆羅門不信重經

佛告舍日經 8 佛告舍曰經

四意止經(舊錄云四意 止本行經)

14 ---

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 經

11 說人自說人骨不

知腐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