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6 張昭仁(1997)〈大河文化 vs.海洋文化:專訪石朝穎教授〉,載於張昭仁編,《重拾台灣社會心靈》(台 北:遠流)。

47 廖中山(1998),《「老中」再見啦!:廖中山的海洋心、台灣情》(台北:禾雅文化),頁 6。廖中山生 於中國大陸河南省,1949 年隨軍隊來台,後從事教職。1992 年,他成立「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 並擔任會長。1995 年,其又成立「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擔任董事長,致力於相關的社會運動。

~82~

許信良的「新興民族」(The Rising People)論則企圖超越台灣歷史 的悲情意識與殖民情節(不管是日本的殖民統治或所謂國民黨的「內部殖 民」),為台灣共同體建立一種正面積極的認同與宏觀的視野。許信良認為,

正因台灣人不拘泥所謂「正統」、「純正」觀,擅於接受「異」文化的特質,

因此可以躍居成為世界的新興民族。「新興民族」論的主要觀點如下:

「在世界歷史上,有些原本處於落後或邊緣地位的民族,忽然躍升到先 進或中心地位。這樣的民族,就叫新興民族。新興民族具有同時代的其他民 族無法與之競爭的特別能力。新興民族具有不能以它的物質條件衡量的特別 潛力。新興民族會對世界產生足以讓文明飛躍發展的特別影響力。……新興 民族所以具有同時代的其他民族無法與之競爭的特別能力,只是因為它知道 得比同時代的其他民族多,它的活動力比同時代的其他民族強。……就像十 三世紀威震世界的蒙古人,十七世紀入主中國的滿洲人,十六世紀和十七世 紀之間的海上霸權荷蘭人,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建立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人,

以及本世紀當紅的美國人和日本人,台灣人民是正在崛起的二十一世紀世界 的新興民族。48

新興民族論從移民(社會)與歷史文明的觀點出發,去闡釋一個民族 如何在面對歷史的挑戰與回應中,追求向上提升與向前邁進的歷程。其中 特別強調台灣人「知道的比別人多,活動力比別人強」實乃受惠於多種文 明的匯集。它可以說擺脫了族群的衝突與緊張,以及政治上的統獨爭議,

相對地從文化與經濟的角度去重構(reconstruct)對台灣共同體的認同。

這種觀點可說告別了台灣過去的歷史悲情與集體記憶,重新塑造了一種新 的且健康的台灣人形象,豐富了台灣共同體論述的內容。我們可以說許信 良的「新興民族」論所顯示出來的台灣國族論與前述的台獨國族論有著相 當大的差距。

48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台北:遠流),頁 17-18。

~83~

第四節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在前文討論了民族主義於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發展之後,我們清楚地發 現二者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相對地來說,中國民族主義追求的主 要是一個在歷史上擁有傳統光榮的強大統一國家,而台灣民族主義追求的 則是如何逃離這個強權國家的政治控制,並確保台灣人民作為一個相對弱 勢民族所應享有的民族自決權。49而所謂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或 者是「中國結」與「台灣結」,則可說是民族主義情緒醞釀發酵後的產物,

或者更精確地說,是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二者相互交匯、編織而 成的產物。誠如學者陳其南所指,這兩種意識的糾結在某種程度上是互相 排斥的,中國結反對台灣意識的擴張,台灣結則要抵制中國意識的氾濫。

基本上,這兩種意識也都是以對方的存在為理由,如果不是大中國意識足 以威脅民主化和本土化的政治需求,台灣結也就可能失去對抗目標而不存 在。如果沒有台灣本土意識的分離傾向,就不會導致大中國意識的緊張而 欲全盤否定台灣意識的存在,或防之唯恐不及了。50

據此,筆者將「中國意識」理解為「一種對認同中國統一的聯結

(Connection)、情懷與情結(Complex),而強調在情感上和政治上與中國 大陸的認同聯繫」;而將「台灣意識」理解為「一種對認同台灣本土意識的 情結或糾結(entanglement),而強調具政治本土化意涵的民主自決意識」。 二者都是緣於無法擺脫「民族國家論」(ethnic nationalism)的糾結與制 約。基此,本節中筆者將先討論「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的內涵,繼 而對「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進行分析。

49 關於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的討論,學者黃城另提出了所謂「次民族主義」概念的見解,他認 為在民族主義的主張上,兩岸各自發展出一套非完整的民族主義。在中國大陸上所形成的民族主義意 識形態,主要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而生,在馬列主義的引導下,結合其本身的愛國主義思想而成,

其本質並非民族主義的全貌,但是卻以民族主義作為兩岸統戰的主要訴求,也就是利用民族主義的思 想作為意識形態的操作工具。而台灣在與中國大陸分隔五十餘年後,對於民族主義的詮釋原先並無問 題,但在近年來由於台灣內部少數分離主義者所倡導的去中國化下所發展出「台灣本土主義」,除強調 台灣的本土性外,甚至不承認自己為中國人,進而導致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也產生歧異與排斥,而這 種台灣發展出來的民族主義思想,仍不能視為一個完整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請參見:黃城(2004),

〈如何避免兩種次民族主義的衝突〉,台北:第五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論文,頁 3。惟在本論文的討論中,筆者兼採「原生論」與「建構論」的觀點,而視中國民族主義與 台灣民族主義為一主觀或客觀存在的理念與訴求。

50 陳其南(1988),《關鍵年代的台灣》(台北:允晨文化),頁 12。

~84~

51 「意識」(consciousness)一般指「感覺到」或「體會到」某件事(Having a feeling or knowledge);心 理學則使用「意識」來描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聯的心理狀況,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哲學中則以「意識」來說明自知、自覺(self-knowledge)的心理過程和活動,如洛克所 謂「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中所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以上的論述使我們了解「意識」是一 種「個人」的或「個別」的「觀念」,然而黃國昌認為在討論「中國意識」和「台灣意識」的「意識」

時,卻不是單純的個別化觀念,而是一種團體或群體的觀念。這種觀念常和心理學中的「認同」(identity)

和「聯繫」(affiliation)概念有關。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密不可分,「認同」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