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這51 大企業集團的名單完成於 1971 年,當時統計資料的品質必然會有較多 的問題,因此這名單顯然會有疏漏與統計資料是否確實的問題。有些企業如原先 臺灣五大家族,除了基隆顏家之外,都未入列,但如鹿港辜家、板橋林家及高雄 陳家,照理都應該入列才是。這或許是相關企業不提供資訊,或資料收集上的問

57 劉進慶,《臺灣戰後經濟分析》,頁80-85。

58 譬如在1952 年四大公司即將撥售之前,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組織了公營事業考察團,到全省各地考察 各事業。名義上是要給政府提供公營事業興革之建議,不過,也很可能是讓有財力有眼光的議員們,

去對可能購買的目標事業進行調查。〈臨時議會今進行 省政總詢問 會期可能再延長三天 將組團 公營事業〉《聯合報》,1952 年 1 月 14 日,第 2 版;〈省議會公營事業考察團 分組報告考察意見〉,

1952 年 6 月 11 日,第 2 版。

題。不過,無論如何,這較早期的企業集團名單雖有其問題,但應具有其代表性,

可供我們作為分析臺灣戰後第一代私營企業的根據。

簡言之,從這名單中可作以下觀察。有三分之一的集團創始人是戰後自大陸 遷臺者,其中多數在大陸曾有經營相關的生產事業的經驗,有一些也是將資本遷 臺。而本省籍的創始人中則只有7 位曾有過工礦生產經驗,其中大同的事業在戰 前與戰後的延續性最為顯著。不過,在本省籍創始人中,商業經驗(包括開商號 與批發貿易)可說是最為普遍的背景,其中有一些是曾有向日資商社學習的經 驗,一些是依據較為傳統商業模式起家。這也清楚呼應了前面所述,日據時期雖 然整體工商環境已經相當現代化,並且市場秩序穩定,不過由於工業部門由日資 獨占,本地企業在現代工業中並沒有太多發展的空間。整體來說,只有三成多的 創始人具有戰前的生產經驗,其中多半在企業組織上從戰前到戰後並不具有延續 性。因此可說,這些企業絕大多數是在戰後新設立的,並且多數由不具相關經驗 者所設立。這意味著當時經濟政策與經營環境必須要扮演重要角色,同時這也顯 現日據時期的環境對本地資本的束縛性。

本文上述表格也整理呈現了這些創始人的教育程度。眾所周知,企業家精神 與教育程度未必有關,譬如臺灣戰後最受推崇的企業家王永慶之案例即可見之。

同時,在工業化初期階段,辦工業的知識要求相對較低,不似日後 1970 年代起 興辦高科技產業那般。不過,殖民統治在教育上歧視政策的影響如何顯現,如何 影響日後的經濟發展,仍是探討發展時必須要研究的議題。在 16 名外省籍創始 人之中,有9 位(56%)具有大學學歷,其中王雲程留學美國,嚴慶齡及吳舜文 有國外碩士學位,其他 7 位則是中學畢業。而在 35 位本省籍創始人中,只有 2 位(5.7%)有大學學位(林挺生/臺大化學系、顏欽賢/日本立命館大學),而 13 位(37%)是小學學歷,其他 19 位是 10 位中學、3 位師範、6 位專門學校畢 業,還有1 位不詳。此處呈現出不同省籍者所面對的環境之差異。相較於戰亂不 斷的中國大陸,日據時期臺灣的經濟環境相對穩定,但因教育制度影響,這些有 潛在經營能力的本省籍創始人教育程度反而較低。這應源於殖民統治在教育上之 歧視政策的影響,59 同時或許也顯示在臺灣受高等教育者,因制度因素限制而較

59 根據吳文星的研究,受過本地高等教育的臺籍人數共2,508 人,占 1943 年臺人總數的 0.04%,「足見

集中於醫學院,較少從事工商活動。60 此方面殖民統治之影響還需進一步探討。

名單上核心企業所在的產業的分布情況,明顯反映產業政策的影響。除了占 三分之一比例的紡織業,是國府從1951 年開始大力扶植的產業之外,塑化產業、

木材業、電器業及金融業等也是當時進口替代政策支持的對象。

表中也依據2008 年中華徵信所臺灣前百大企業集團的資料,註明這些 1971 年 51 家集團在 2008 年的排名,呈現了其留在榜上的存活率。這原先的 51 集團 中,至今只有 11 家仍留在前 50 大集團的名單上(12 家若計入百大),存活率只 有兩成。不過,顯然由於大者恆大的法則,有五家集團其所分支出來的子集團,

也登上了前 50 大的名單,因此原來的 51 家集團衍生出的集團,至今有 13 家在 50 大,有 17 家在百大。原來 51 家中有 17 家(三成)集團核心為紡織業,而隨 著紡織業重要性的衰減,這位置就由新起的高科技集團所取代了。原先既有的集 團要能留在榜上,必須能夠不斷求變因應一波波的挑戰,甚至轉換核心產業以求 存。很多較為專注經營紡織業的集團,也如預期的退出榜外,呈現臺灣產業結構 迅速變遷的面貌。

瞿宛文與洪嘉瑜整理了2000 年《天下雜誌》前 30 大企業集團的名單,依據 集團核心企業所屬的產業,將集團分為高科技、新轉進高科技、傳統製造業、製 造業轉進服務業、服務業等五類。61 因為高科技產業在近三十年來逐漸成為臺灣 產業的支柱,以高科技為核心的集團在 30 大集團中占到三分之一強,它們的興 起成為臺灣企業集團組成變化的最大項目。同時這些幾乎都是在 1970 年代之後 起家的較新的企業,創始人多是戰後受教育的一代,是在政府後期科技政策扶植 下,產生的另一批創業者。他們的背景與創業模式,與前述的第一代創業者,因 時代及環境的不同,有相當的差異。

第六節將再對這些相關因素作進一步的綜合討論。

在殖民統治下臺人的高等教育機會何等不足……總督府的教育乃是將臺人同化在社會金字塔的中下 層及底層。」參見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頁114。

60 吳濁流認為日本殖民者為臺人提供的出路有三,醫生、下級官吏及律師。因此殖民政府「乃創辦醫 學校及國語學校(師範學校),一為自費,一為公費。由於那是最巧妙的方策,遂使臺灣中產階級以 上的優秀分子爭逐於自費的醫學校,而中產階級以下的優秀分子則爭逐於公費的師範學校。因入學 人數受到限制,故躍登龍門非相當優秀不可。」引自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頁 2。

61 瞿宛文、洪嘉瑜,〈自由化與企業集團化的趨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4(2002 年 6 月),頁 33-8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