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戰後工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戰後工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臺灣戰後工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

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

瞿宛文 ∗∗

摘 要

臺灣戰後工業化是否是日本殖民時期的自然延續?臺灣戰後第一批主要資本 家來自何處?本文從企業角度切入,探討臺灣戰後為何能夠快速工業化的成因。

研究發現臺灣戰後第一批重要企業的創始人,除了大陸遷臺紡織資本外,本土工 業資本多為原先無製造經驗的戰後新興資本,他們的興起多曾受到產業政策的扶 植與協助,或曾受惠於中華民國政府(以下簡稱「國府」)所分配的特許市場執照。

這一方面是因日據時期工業化程度有限,具殖民與飛地的性質,並未產生本地工 業資本。另一方面,則是因國府延續了日本殖民政府高度主導地位,並有美國的 支援,也確實運用其條件推動了工業化。國府雖未將重要國營企業私有化,但自 始即扶植民營企業,以致於私部門製造業產值的份額在 1954 年就開始超過公部 門。其產業政策的成功之處,在於其在公營與私營之中、在保護及競爭中尋得折 衷之道。本文這些發現,與發展經濟學中修正學派強調產業政策的角色的說法相 一致,顯示殖民統治的影響需要放在落後國家追求經濟發展的架構中去理解。

關鍵詞:工業化、第一代企業家、臺灣經濟發展、日本殖民統治、中華民國政府、

延續說

本研究得到國科會計畫支持NSC 93-2415-H-001-004。筆者感謝 Gregory Noble 教授、《臺灣史研究》

編輯委員及匿名審查人的寶貴意見,以及孫雅瑄、范雅鈞及洪紹洋的研究協助。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稿日期:2010 年 4 月 14 日;通過刊登:2010 年 6 月 17 日。

(2)

一、前言

二、日據時期日資的角色

三、戰後臺灣工業的公與私部門的發展 四、1971 年第一批企業集團名單 五、特許行業與其他

六、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前言

臺灣戰後經濟發展成績優異,藉由快速的工業化達到了長期持續的成長,使 得臺灣人均所得由 1950 年代初期的兩百美元,到 1990 年代得以增至一萬多美 元。不過,臺灣在戰後早期為何能夠成功的啟動快速工業化?這工業化如何達 成?依據什麼樣的資源?在臺灣,因為這問題牽涉到如何看待日本殖民統治的影 響,以及中華民國政府(以下簡稱「國府」)的角色,以致於至今仍然充滿爭議。

在國際學術中關於殖民統治影響的討論也日漸增多,而在與臺灣歷史相近的 大韓民國(以下統稱「南韓」),其學界更是圍繞著「戰後工業化是否是日據時期 的延續」(此後稱「延續說」)之議題,而展開了激烈但有豐富內容的爭論。本文 也擬以對「延續說」的檢討為切入點,來探討殖民遺產對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影 響。在南韓的爭議中,延續說意指日本殖民統治開啟了南韓殖民地現代化過程,

而戰後成長是戰前的一種自然延續。這論述中包括了對日本統治開啟現代化的現 實性認定,也隱含了現代化理論中認為現代化一旦開啟應可自然推展的假設。而 對其採相反立場的結構學派,則對兩者都不予認可,亦即既不承認日本開啟了現 代化,也不認為經濟發展是一個可以自然發生的過程。1

1 關於南韓的延續說相關爭議的討論,可參見瞿宛文,〈戰後臺灣經濟成長原因之回顧:論殖民統治 之影響與其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5(2007 年 3 月),頁 1-33。至於後進國家發展條件的一 般性討論,可參照瞿宛文,〈臺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制經濟史的盲點〉,《臺灣社

(3)

經濟發展涵蓋面甚廣,本文無法作全面的探討,將只聚焦於工業化的部分,

並從企業或資本的層面切入,來探討臺灣戰後工業化是否是戰前日據時期的自然 延續,同時,戰後工業化是否是由黨國資本所主導,並且由此探究臺灣戰後私部 門如何興起。主要將結合歷史視野與發展經濟學理論來進行探討。

關於臺灣戰後工業化是否是戰前日據時期的自然延續之問題,一般而言,現 代化學派及主流經濟學者,2 多會給予肯定的答案。主流經濟學中把自由市場及 私有產權放在關鍵位置,認為落後國家若能具備這兩大條件,就應可以自然而然 的發展經濟。在這個視野下,臺灣戰後的工業化發展或許就是一個不需要解釋的 現象,因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確實已經奠立了諸多現代化制度,尤其是市場制度 與私有產權。同時也因為日據時期的出口導向成長中農業確實現代化了,除了製 糖工業之外,二戰後期日本也在臺灣設立了一些軍需工業。譬如經濟學者吳聰敏 就認為日本殖民統治帶來了現代化,並奠立了臺灣經濟長期發展的根基。3

已逝留日經濟史學家凃照彥則對日本殖民統治影響做出了不同的評估。4 他 認為日本殖民統治者積極利用了臺灣既有的傳統社經結構,並未真正改變地主經 濟。同時其統治並沒給本地資本帶來好處(除少數特權買辦外),反而被控制並遭 壓制而衰落。殖民地臺灣的工業化以日資為主體,其飛地(enclave)性質顯現在

「巨大日資企業與零細工商業的二重結構」上。5 並且發展皆圍繞著日本資本主

會研究季刊》74(2009 年 6 月),頁 49-93;Alice H. Amsden, The Rise of “The Rest”: Challenges to the West from Late-industrialization Economies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張夏準 討論了後進國戰後發展啟始條件的影響,參見Ha-Joon Chang, The East Asia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he Miracle, the Crisis and the Future (London; New York: Zed Books; Penang, Malaysia: Third World Network, 2006)。Booth 認為在戰後初期前日本殖民地所繼承的條件,並沒有優於其他前殖民地,參 Anne Booth, “Did It Really Help to be a Japanese Colony? East Asian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apan Focus (May 2007)。

2 主流經濟學是指涉在國際經濟學界占主導地位的新古典經濟學。

3 不過吳聰敏同意戰後工業化的速度較快,並且長期持續成長成為趨勢,這部分則原因不明尚待研究。

請參見吳聰敏,〈1945-1949 年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25: 4(1997 年 12 月),

521-554;吳聰敏,〈臺灣經濟發展史〉(2003 年,未刊稿);吳聰敏,〈日本殖民統治與臺灣經濟 成長〉(2003 年,未刊稿)。另一位經濟史學者葉淑貞則不認為戰後成長較日據時期為優,對吳聰敏 的這點保留都認為無必要。葉淑貞,〈臺灣工業產出結構的演變:1912-1990〉《經濟論文叢刊》24: 2

(1996 年 6 月),頁 227-274。

4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1991)。

5 在發展經濟學中,外來投資是否會對後進國家帶來益處,是一重要但有爭議的議題。當外資在資本、

技術與高端人力資源上,甚少用到本地資源,外資企業整體而言與本地經濟的聯繫甚為薄弱時,則 以「飛地」稱之。

(4)

義發展的階段需要,並不是如矢內原忠雄所說的「資本型態的歷史性發展」,6 因 而凃照彥認為日據臺灣「本身不具有獨自一套的歷史性發展型態」。再則,後進的 最後帝國性格,使得日本在統治臺灣時國家強力主導,使得臺灣具有濃厚日本中 央集權官僚統治的經濟性格,而這殖民地經濟的特徵,被戰後體制繼承下來。日 據時期地主階級的弱化,使得戰後農地改革得以順利進行,本地資本的弱化,則 使其難以繼承日本企業,使得國府較易以國營企業全面承繼主要的日資企業。因 此凃照彥認為日本殖民統治,雖為臺灣帶來了某種形式的資本主義發展,但是並 沒有帶來可以自行持續發展的資本主義發展。可說他顯然不同意上述的延續說。

日據時期工業化是否具有飛地性質,是一有爭議性的議題,這除了與延續說 爭議有關外,也牽涉到如何評價戰後國府接收日產的政策作為。譬如吳聰敏除了 肯定日本殖民統治的正面影響之外,就認為國府的接收帶來「災難性的巨變」。7 國府接收時實施全面經濟管制,其不單引入了通貨膨脹、外移資源至大陸打內 戰、及接收期間充滿混亂與腐化,同時,國府更將接收的日產據為己有,亦即將 原有的民營企業公營化,「破壞了私有財產權制度」,這一切作為將「臺灣轉變成 一個以公營與獨占(為主要特徵)的經濟體系」,並有其深遠影響。近年來主流 經濟學把自由市場及私有產權放在最關鍵位置,因此也難怪吳聰敏會將國府接收 看成是災難。

這臺灣經濟以「公營與獨占為主要特徵」的看法,在陳師孟等澄社經濟學者 所寫的《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得到正式且清晰的呈現,並成功的成為臺灣社會在 解嚴後所形成的主流論述的一部分。8 其主要認為國民黨為了鞏固權力,在戰後 臺灣建立了龐大壟斷性的「黨國資本主義」,要待民主革命才能打破這壟斷;亦 即公營及黨營事業持續在臺灣占有主導性的地位,而民營企業則是依靠自行努 力,才得以在黨國資本的夾縫中取得空間。依據這論述,黨國與民營資本是可以 兩分並居於對立的位置,國府的經濟政策並無助於發展,戰後成長是依靠自由市 場的作用,而所依賴的資源則是日本殖民統治的遺產、美國的協助以及民營資本 的努力。9

6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

7 吳聰敏,〈1945-1949 年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政策〉,頁 521。

8 陳師孟等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臺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臺北:澄社,1991)。

9 瞿宛文較詳細的探討了相關爭議。參見瞿宛文,〈臺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

(5)

劉進慶詳述臺灣戰後國家資本主義的形成,認為其有前現代性格,呈現專制 主義化與家產主義化。10 私有資本(尤其是大陸資本)在國家呵護下成長,逐漸 形成公私業相結合、但仍有主從關係的「官商資本」。這官商資本概念與黨國資 本顯然有所不同,不過,他認為官資本將努力擴張並維持主導的地位,並且整體 具有壟斷的性質。

對於國府接收日產時,將主要企業留為國營企業,如上述主流經濟學者認為 這違背私有產權的原則而並不認同。這部分牽涉到歷史悠久的經濟學義理之爭,

無足為奇。不過,此項情況也牽涉到戰後臺灣經濟體制的形構。原則上,國府接 收日產時,臺民的資產當然不應該在接收之列。如果現代化大型工業若皆為臺民 所有,就沒有將其國有化的機會,從殖民到戰後就較可能被稱為是有延續性發 展。不過,現代大型工業九成以上為日資,因此必然為國府所接收。11

至於國府在接收當時,是否「應該」立即將這些工業再賣給當地民間人士,

則牽涉到另外的問題。這一方面牽涉到規範性、理論性的爭議,即落後國家的發 展應該依賴公營還是私營企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牽涉到可行性的問題,即當 時臺灣的民間在資本及管理技術人力上,有多少能力接手;是否如凃照彥所言,

日本統治壓制了本地資本,使其弱化以致於戰後難以繼承日本企業。12 不過,或 許比較有意義的討論,是先擱下公營抑或私營以及可行性等難解的爭議,而從政 治經濟學角度,探討事情如何發生,以致影響日後臺灣政商結構的發展。亦即國 府選擇了何種公民營的比例,以及國營企業所擔當的角色等,這些在戰後發展所 起的作用及影響為何?這些都和上述的戰後體制性質的爭議有關。本文在結語處 將就此與南韓經驗作對照,並作進一步討論。

國府當時在接收時顯然有其政治上的考量,擬以國營企業鞏固其統治的實質 基礎。但它同時也必須面對臺民對此事的期待,即臺人菁英對難以參與接收日產

10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1992)。

11 有些日資主導的企業中有臺民持有少數股份,這部分在接收過程中也引起些紛爭。參見劉進慶著,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臺灣戰後經濟分析》,頁24-29。國府在大陸接收日產與偽產的過程中,

引發很多的爭議,一方面包括腐化問題,一方面則涉及將諸多輕工業接收後也保留為黨國資本,如 成立了國營的中國紡織建設公司。雖說戰後國府成立中紡公司,也是迫於當時工業停滯、失業嚴重 及物價飛漲的壓力,但仍違反了原先紡織業應歸民營的政策宣示,最終也因無力回天而以失敗收場,

參見金志煥,《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研究,1945-195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12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

,頁535-542

(6)

必然有所不滿。13 再則,國府也有其歷史條件上的傳承,即它會延續過去所為,

依據它既有的資源人力與理念來處理,讓以往負責的單位──資源委員會,以其 既有的人力與組織上的傳承來負責接收,並且由資委會接管其中最大的十大公 司,並且保留這十大為國營企業。這些人力在當時填補了日人撤離留下的缺口,

也在日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些問 題皆 牽涉到 落後 國家在 發展 經濟過 程中 經濟政 策的 角色為 何的 爭 議,牽涉到如何看待殖民統治影響,也與社會力量如何結盟相關,即推動民主的 社會運動是否自認要代表民營資本對抗「黨國」。這些議題其實是普世議題,對 於任何落後國家都會是重要的課題,值得我們持續深入探討。

因為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單位,本文擬從私企業部門這角度切入,來探討 上述問題,一方面檢討「延續說」,一方面探究戰後私部門如何興起;即從戰後 成功興起的私企業來著眼,追尋其來源,檢驗延續說的適用性。

對於臺灣戰後私部門的興起,政治經濟學者著墨較多,譬如劉進慶及Winckler and Greenhalgh。14 不過或許因為書寫時間較早,比較著重於在戰前居主導地位 的臺灣幾大地主家族在戰後命運的變遷,因而必然聚焦於土地改革對他們的影 響。但這些文獻比較沒有探討戰後領導性企業的興起緣由,同時實際上,這些地 主家族轉入現代工商業的成功程度不一,並且整體而言已經不居主導地位且不具 代表性,只討論他們遠不足以理解戰後私部門的興起。而直接針對臺灣戰後私部 門的興起,雖然探討個別企業集團發展歷程的文獻甚多,但進行較為整體討論的 文獻則仍非常缺乏。

本文擬提出以下說法,以回應上述各項不同的論述。本文追隨凃照彥的論 述,認同日資工業屬飛地性質說法。15 更重要的是從發展經濟學角度,認為吳聰 敏等學者只著重日資之為「民營」,而忽視了企業「國籍」的問題,忽視了日據 統治作為一種殖民統治的意涵為何的問題。日資企業的資本所有權、管理與技術

13 從歷史現實來看,殖民時期日本勢力壟斷主要資源的情況有目共睹,因此一旦國府將此壟斷資源幾 乎全面接收時,原先對參與接收有所期待的臺人菁英必然會心生不滿。在二二八動亂之後,來臺平 撫動亂的白崇禧也提出要多將公營事業私有化的主張,但直到後來實施耕者有其田時,才將四大公 司釋出來補償地主。

14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臺灣戰後經濟分析》Edwin A. Winckler and Susan Greenhalgh,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Armonk, N. Y.: M. E. Sharpe, 1988).

15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頁535-542。

(7)

人力,皆為日本人所擁有,戰敗後必須撤離。在發展經濟學中,如果外來投資若 不與落後國家當地經濟建立太多連結,就會稱其為飛地。前殖民地在殖民者離開 之後要如何發展經濟,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只是主流經濟理論若只問產權是否 私有,而不問產權是屬於殖民者或被殖民者,就會忽視這問題,進而無法處理落 後國家作為前「殖民地」所特有的問題。

再則,本文將指出「公營與獨占為主要特徵」「黨國資本主義」壟斷經濟等 說法,從戰後初期就與事實並不相符。與一般印象相反,在臺灣工業化過程中,

私人企業部門從一開始就高度參與並隨著快速成長,在 1950 年代中期工業產值 的比重,就已經超越了公部門,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

本文雖較為認同劉進慶的「官商資本」概念,但仍擬對其提出修正。一方面 如諸多政治社會學者所指出,這主從關係必然隨著私部門的成長而改變。另一方 面,國府從戰後早期雖開始扶植私人資本,並常有其籠絡性政治目的,但是在多 數情況下,在給予特許權力之後,多容市場競爭力量發揮作用。與南韓的官商關 係相比較,臺灣官商之間的關係較為不定與疏離,需要更進一步的理解。

本文將從幾個不同角度來檢驗延續說,並探討戰後私部門興起的情況。下一 節將先呈現日據時期工業化之中日資企業的角色,即其是否為飛地以及其是否在 戰後有被延續的可能。第三節則探討戰後接收日資企業的情況,公營與民營企業 比重的消長,及其相關的政策。在第四節中則將把視野倒轉過來,以 1971 年中 華徵信所第一次發布的臺灣 50 大企業集團的名單為對象,將其作為戰後成功發 展的私企業的代表,來對其之來源進行分析,從這些戰後成功的私企業其所依據 的既有資源來檢驗延續說。因特許行業也是戰後新興私部門中重要的一部分,第 五節將探討一些特許行業的演變,呈現國府一向以分配特權來籠絡各地方勢力的 作法,以及其對市場競爭政策的處理。最後一節則將討論這些現象之中,各種相 關因素的作用,包括日本殖民統治、國府大陸遺產、產業政策、土地改革、美援 等因素的影響,並作歸納整理進行綜合性的討論。

二、日據時期日資的角色

在日據時期,日本殖民統治依據「農業臺灣」的原則,在臺灣主要經營農業,

(8)

以輸出米糖到日本為主要經營策略。工業部分則以配合性的製糖業為主體,占到 七、八成(表一),直至1937 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開始之後,為了支持太平洋戰 爭,後又為了將臺灣作為南進基地,才開始推動軍需工業化,發展了一些其他工 業,而這些現代工業是以日資企業為主體。整體而言,這段期間臺灣工業穩定成 長,從 1912 到 1945 年平均年複成長率達 4.7%。16 不過,這時期臺人在現代工 業部分參與程度很低,一方面是因為殖民政策因素,一方面是經濟實力的差距,

以及臺灣本地經濟社會組織仍屬傳統地主經濟模式。

表一、日據時期工業產值的業別比例(%)

工業產值總計

(千圓) 食品加工 化學 窯業 機械 金屬製品 紡織 其他工業 1914 52,638 86.3 3.5 2.8 0.8 0.6 0.5 5.6 1920 214,008 81.1 6.1 3.8 2.2 0.7 1.7 4.3 1925 193,799 73.4 9.8 3.4 2.0 1.7 2.2 7.5 1931 192,567 76.8 6.3 3.5 2.7 1.9 1.1 7.8 1935 192,494 75.4 9.5 3.3 2.5 1.9 1.3 6.1 1938 394,147 67.4 10.1 2.5 3.4 5.3 1.5 9.8 1940 632,195 65.1 11.9 2.6 4.0 5.0 1.8 9.1 1942 700,072 58.3 12.8 3.5 4.6 6.9 1.7 12.2 資料來源:1914-1935 年資料引自張漢裕,《臺灣農業及農家經濟論集》,頁 198;1938 年引自臺灣經濟

年報刊行會編,《臺灣經濟年報》(東京:國際日本協會,1941),第一輯,頁 237;1940-1942 年引自陳華洲,《臺灣省經濟調查初稿》(臺北:臺灣省工業研究所技術室,1946),頁295-296。

在 1923 年之前,殖民政府在政策上禁止臺人成立現代公司,即禁止由臺人 獨資成立株式會社(即現代股份有限公司)。17 因此臺人在工業部門主要仍是經 營小規模非公司形式且多為合股式的傳統手工業。18 同時,如表二所呈現,此現 代工業部門也是主要由日本的大財閥資本所主導,如在 1941 年,其占到工業資 產的三分之二,其餘近四分之一屬於在臺日人所經營的中小企業,臺人企業所占 比例則從 1929 年的近兩成降到 8%,顯示臺人企業發展空間呈現持續縮小的趨

16 Samuel P. S. Ho,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 72.

17 高淑媛,〈日治前期臺灣總督府之企業管理政策(1895-1923)〉《臺灣史研究》12: 1(2005 年 6 月),

43-71。

18 張漢裕稱之為「工業生產的微弱」。參見張漢裕,《臺灣農業及農家經濟論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以下簡稱「研叢」]第111 種,1974),頁 198-202。

(9)

勢。這數字清楚支持前述凃照彥認為日資工業企業在臺灣其實類似飛地的說法。

再者如 Ho 也是持同樣看法,他書中的第五章是討論日據時期的工業發展,這章 的標題就是以 “The Industrial Enclave” 稱之。19 另一方面,文獻中對日據統治持 高度肯定態度者如Chang and Myers,就曾讚許日本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 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在日據早期的作為,將其譽為是官僚企業家。20 這樣的說法 也是如吳聰敏等學者一般,忽略了這些工業化發展的飛地性質。

表二、日據時期股份有限公司

*

資本:臺日資所占比例

資本總額

(千日圓) 日資-日本 日資-在臺 臺資 日資-日本 日資-在臺 臺資 1929 287,939 78.4% 19.8%

1938 374,260 252,376 80,650 38,249 67.4% 21.5% 10.2%

1939 406,399 272,728 92,390 39,094 67.1% 22.7% 9.6%

1940 455,243 303,522 109,988 39,343 66.7% 24.2% 8.6%

1941 531,829 359,467 125,155 43,757 67.6% 23.5% 8.2%

說明:* 資金二十萬元以上的株式會社。

資料來源:1929 年資料引自張漢裕,《臺灣農業及農家經濟論集》,頁 200;1938-1941 年資料引自林益 夫,〈臺灣工業化之資金動員〉,收於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臺灣經濟年報》(東京:國 際日本協會,1943),第 3 輯,頁 357。

除了飛地問題之外,另一個嚴肅的議題是,殖民統治所帶來的工業化的方 向,是否符合臺灣長期發展的利益。21 在日據時期早期所發展的米糖經濟,都是 依賴受保護的日本市場,因此臺灣生產的米與糖的國際競爭力,在日本受保護的 市場消失之後發展不易,長期來看終究無法通過國際市場的考驗。再則,如在日 據後期發展的軍需工業,雖然為臺灣開啟了化學工業的生產,不過其中例如為了 生產日本軍方所極為缺乏的燃料,在溶劑生產的原料選擇與生產方式上實不計成 本。以致於嘉義溶劑廠在戰後,必須不斷尋找新的原料,但最後因不敷成本而停

19 Samuel P. S. Ho,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p. 70.

20 Han-Yu Chang and Ramon H. Myers, “Japanese Coloni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5-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repreneurship,”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2: 4 (Aug 1963), pp. 433-449.

21 資源委員會在來臺接收日產時,曾於1945 年 12 月先派一臺灣工礦事業考察團來臺考察。其後提出

〈臺灣工礦事業考察報告〉(1946),認為臺灣工業經濟特徵如下:輕重工業部門發展不平衡;高度 依賴日本;發展以糖、電為中心。引自陳鳴鐘、陳興唐編,《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

南京出版社,1989),下冊,頁 1-3。

(10)

止生產溶劑。22 關於這議題的相關研究仍相當缺乏,尚待進一步的探討。

上述討論呈現了日本壟斷性資本持續擴大它在臺灣工業部門主導性地位的 情況。這些壟斷性日資雖顯然限制了臺人現代企業的發展,但其是否帶來了任何 外溢效果,也是需要探討的議題。不過,從各方面來看,外溢效果應相當有限。

一方面日資企業的管理階層與技術人員,幾乎全由日本人擔任,再則,日據時期 的教育體系的設計完全配合殖民政策以及日資大企業的需求,因此其中並沒有包 括訓練臺人管理與技術能力的目標。23

表三呈現了日據時期各種不同職位類別之中,日人與臺人個別所占的比例。

在 1940 年,在政府人員及技術人員之中,日本人所占比例分別達到 73.4%及 68.8

%。再則,在殖民政府人員中,委任以上職位由臺人擔任的比例只達2.2%。24 在 這時期中,在臺的日本移民至1940 年已增至 30 萬人。臺人主要是擔任工人及其 他低階的職務。不過或出於現實的需要,日資企業及教育體制還是訓練了一批

表三、1940 年主要職別中日本與臺灣男性人數

日本人(千人) 臺人(千人) 日人比例(%)

政府人員 16.0 5.8 73.4

技術人員 11.0 5.0 68.8

運輸 1.2 0.1 92.3 工礦 5.8 1.5 79.5

農林漁 2.5 1.4 64.1

醫 0.9 1.8 33.3

專業 8.1 9.9 45.0 佐理 21.3 40.4 34.5 管理 1.9 8.6 18.1

工人 35.5 1,420.0 2.4

其他 0.1 1.6 5.9

總和 93.9 1,491.1 5.9

資料來源:林景源,《臺灣工業化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1),附表 A-35,頁 131。

資料原引自George W. Barclay 未出版的調查資料:A Report on Taiwan’s Population to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54), pp. 61-63.

22 嘉義溶劑廠在1950 年代不斷更換溶劑之原料,但仍一直虧損。終在 1959 年結束既有溶劑生產,轉 向石油化學工業才轉虧為盈。參見褚填正,〈戰後臺灣石化工業之濫觴:中油公司嘉義溶劑廠研究〉,

《臺北文獻》163(2008 年 3 月),頁 175-213。

23 可參見E. P. Tsurumi, “Colonial Education in Korea and Taiwan,” in R. H. Myers and M. R. Peattie, eds.,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275-311;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24 引自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編,《臺灣一年來之人事行政》(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 員會,1946)。

(11)

本地工頭及低階技術人員。同時這生產經驗本身,仍然訓練出一批具有現代化工業 生產經驗的現代工人,雖說其比例至1940 年,仍只占臺人男性就業人口的 7.4%。25

在培育工業人才的教育相關方面,在 1919 年殖民政府頒布第一次臺灣教育 令之前,只設有一間銜接公學校(小學)畢業生的工業講習所,這也就是戰後眾 人所熟知的臺北工業專科學校(臺北工專)的前身。26 這講習所在 1912 至 1918 年間,共訓練了 192 名臺人,27 其後於 1919 年更名為臺北工業學校,兩年後又 更名為臺北第二工業學校,以有別於 1918 年在同一校區設立的日籍生就讀的臺 北第一工業學校。在第二次教育令頒布之後,因開始實行臺日籍生共學制,第一 與第二工業學校於 1923 年合併為一。28 在七七事變日本展開全面侵華戰爭之 後,因配合軍需工業的興立,殖民政府於 1938 年在臺中增設了臺中工業學校,

並且兩校擴大招生,同時也有其他工業訓練學校設立。29 整體而言,工業學校仍 以日籍生為主體,在 1937 年之前,臺籍生約只占每年 100 多名畢業生的四分之 一左右,而此後因戰爭動員的影響,才使得日人比例逐漸減少。30

上述的工業學校是銜接小學畢業生的訓練中等技術人才的學校。至於較高階 的人才訓練,則是到了1931 年才設立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22 年之後殖民政府重 整臺灣的教育體系,小、公學校之上設立了五年制的中學校(中學),銜接中學校 畢業生的則先後設立了四所高等專業學校,其中工業部分是臺南工業專門學校,

是日後成功大學工學院的前身。不過,這學校就如其他高等學校一般,以訓練日 籍生為主。吳文星統計高等工業專門學校畢業生人數及臺日籍生的比例,從1933 至1942 年間,畢業生共 772 名,其中臺籍生 162 名,只占到兩成。此外,臺灣最 高學府臺北帝國大學在1943 年之前並無工學課程,從 1930 至 1943 年,帝大的 838 名畢業生中161 名(占兩成)為臺籍畢業生,其中有近一半 79 位是醫科生。31

25 Samuel P. S. Ho,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Table 5.4, p. 82.

26 臺北工專於 1994 年改名為國立臺北技術學院,1997 年升格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參見臺北科技大 學,〈校史館資料〉,下載日期:2010 年 4 月 12 日,http://www.cc.ntut.edu.tw/~wwwhis/year.html。

2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臺灣省51 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

473,頁 1225。日後大同集團的創始人林尚志即是此講習所的畢業生。

28 參見臺北科技大學,〈校史館資料〉。

29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編者,1973;1939 年原刊)。

3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臺灣省51 年來統計提要》,表 473,頁 1225。

31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頁112。日據時期因制度因素導致臺籍菁英高度集 中於醫科,這影響至今猶存。

(12)

此外,因為殖民政府以推動農業為主,並推展米糖外銷日本,因此商業與農 林高等專門學校設立比較早。商業專校從 1921 至 1942 年共有 2,032 名畢業生,

其中臺籍生425 名(占 21%)。農林專校從 1924 至 1942 年共有 815 名畢業生,

其中臺籍生99 名(占 12%)。32 因此,如下文將述及,臺灣戰後第一代工業企業 創始人以具有商業經驗者居多,這是當時由日本統治者主導的環境所使然,無論 是在經營環境或人才訓練上皆是如此。

三、戰後臺灣工業的公與私部門的發展

如上節所述,在日據時期臺灣雖然出現現代化工業,但是因為日本殖民政府 並無意扶植本地企業,現代工業由優勢的日資企業占絕對主導地位。這些現代工 業,不單由日資設立,其在資本、企業家、技術、及管理等主要功能方面幾乎都 是由日人擔任,因此具飛地性質。既然戰後日本戰敗日人必須完全撤離,這些現 代工業本身的主要部分,就難以延續。能得以延續的部分,及外溢效果部分,則 是屬於外圍及較不重要的部分。在戰後這些企業立即接續的部分,則不可能有「自 然延續」的可能。雖說這並不表示外溢效果在日後較長時期不會發生作用,但是 在結構上,延續說應是難以成立的。在當時,這些工業如何被接收如何延續經營,

必須有其他的條件出現,這將在以下討論。

(一)戰後接收

既然戰前臺灣的現代工業資本主要是日本人所擁有,戰後國府來接收的過 程,基本就成為是將「日本獨占資本予以國有化,而重組成為國家資本」33 的過 程。日產接收工作任務龐大,接收工作至1947 年初才告一段落。34 臺灣的接收工 作以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資委會)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兩者為中心,原則規 定本國人所占資本達半數以上的企業,應撥售給該企業股東。依據《臺灣省接收

32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頁113。

33 劉進慶,《臺灣戰後經濟分析》,頁24。

34 在接收日偽企業資產總值之中,東北占77.7%,臺灣占 17.3%。鄭友揆、程麟蓀、張傳洪,《舊中國 的資源委員會,1932-1949:史實與評價》(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1),頁 155。

(13)

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到了 1947 年 6 月,接收的日產企業可分為 兩部分。一是撥交給政府機關,包括國營 18 單位,國省合營 42 單位,省營 323 單位,縣市營 92 單位,國民黨臺灣省黨部營 19 家戲院,共 494 單位。35 另一部 分是準備標售與價讓者共 484 單位,依據當時狀況包括:已公告標售 174 單位,

實際售出132 單位,其他單位狀況不一,在接收委員會結束前,並未完成標售。36 其後有些單位陸續標售出去,不過也有些原計畫標售的企業至今仍未完成售出。

出售的企業多半是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較大型的日產企業幾乎皆公營化。

其中資委會負責接收的最主要的十大公司皆保留公營,包括占十大公司總資產四 分之三的兩大公司──臺糖及臺電,及中油、臺鋁、臺灣金銅礦、臺灣機械造船、

臺碱、臺肥、臺泥與臺紙。37

雖然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國府為了安撫民情,宣示將盡量把民生工業民營化 的說法時有所聞。不過,真正較大規模的民營化則要到了 1953 年國府實施耕者 有其田時,才將四大公司(水泥、工礦、農林、紙業)作為對地主的補償而私有 化。水泥與紙業在殖民時代是日本寡占資本的一小部分,工礦與農林則是日資中 小企業的結合,因此可說,「戰前在臺灣的日本獨占資本,在戰後重組為國家資 本」,「以舊地主階層為中心的本地資本繼承了日人中小資本」。38 如表二所呈現 的殖民時期臺灣工業資產中在日日資(獨占資本)所占比例達到三分之二,就可 以理解接收後國府的公營企業,在當時臺灣工業部門所占據的主導性地位。39

在從日本投降到國府於 1949 年退守臺灣這四年時間中,臺灣經濟逐步進入 高度混亂狀況,大陸的惡性通貨膨脹最終波及到了臺灣,在內戰後期國府也挪移 了不少國營企業資源去支持內戰。不過,臺灣經濟受影響的程度仍遠低於大陸。

譬如,戰後資委會在中國大陸試圖恢復工業生產,但因為國共內戰與惡性通貨膨

35 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編,《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臺北:編者,

1947),頁 19。

36 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編,《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頁50-51。

37 鄭友揆、程麟蓀、張傳洪,《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1932-1949》,頁 215。這十大公司接收了日據時 期規模最大的29 家工業株式會社。此十大公司皆由資委會經營管理,但只有石油、煉鋁與金銅礦三 家為資委會獨資,其他則為資委會與省方合營(出資比例會六省四)。

38 劉進慶,《臺灣戰後經濟分析》,頁85。

391945 年開始接收到 1949 年底國府倉皇撤臺,至 1951 年左右經濟稍微穩定,因為這段期間經濟混 亂,關於公私營資本的統計資訊闕如,因此以過去日資比重為依據來作推估應較為可行。

(14)

脹等因素帶來經濟情勢的全面惡化,以至於其工作的進度遠遠落後於計畫水平。

到了1948 年,大陸主要二十種工礦產品的實際產量,都未達到 1946 年計畫指標 的三成,而 1946 年計畫指標則又只是戰爭結束前(按較理想情況)規劃指標的 五分之一水準。40

相較之下,資委會在臺企業的進展則順利甚多,到了 1949 年砂糖產量已達 日據時期正常水準的 63%,發電量則達 85%,汽油產量增長了四倍多,鋁、紙 及碱業的進度較慢,不過產量也恢復了四成。整體而言,臺灣生產恢復的進度實 遠較大陸的情況為優,41 這實有賴於臺灣環境較為穩定,基礎建設較為良好,以 及資委會的人才及時填補了日人遺留的管理與技術人才的空缺。不過公營事業的 部分並非本文要探討的重點,此處主要是要呈現在戰後接收及恢復期間,國府承 接了殖民時期日資在臺灣工業中主導性位置的情況。

前文已提及對於國府接收日產時將主要企業保留為國營,是有其爭議。這牽 涉到公民營的義理之爭,也涉及民間接收能力的可行性爭議。同時,這更牽涉到 戰後臺灣經濟體制的形構。不過,這問題或許不是個零與一的選擇,而是一個程 度上的問題。既然不是要實施計畫經濟,則理論上公營抑或私營的爭議,應是一 個孰輕孰重、比例上的問題。就可行性而言也是如此。在本文結語部分,將就此 問題再作進一步探討。

(二)1945-1953 年私營企業的成長

大致上來說,臺灣工業的生產水準,到了 1951 年已經恢復到戰前最高的水 平。42 這其中當然部分歸因於原由資委會所主持的主要公營企業已順利逐步恢復 生產,同時也涉及本文所關切的私營企業部門的成長。在此本文將從工廠數目及 工業產值兩方面,來檢視此時期公私營部門比重的消長。

表四中呈現了從1946 年至 1953 年戰後初期這幾年內,在工業部門中工廠數 目的變化。這其中顯示了兩個重要的發展趨勢。一是私營工廠數目的快速增加。

40 鄭友揆、程麟蓀、張傳洪,《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1932-1949》,頁 204-205。

41 鄭友揆、程麟蓀、張傳洪,《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1932-1949》,頁 237。

42 林景源,《臺灣工業化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研叢第117 種,1981),頁 39,這未計 入糖業的生產。

(15)

表四、臺灣戰後早期公民營工廠數目及業別

說明:表中最後一列為1953 年工廠數與日據時期最高工廠數的比例。

資料來源: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編,《臺灣建設概況》(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1954),頁 2-3。

表中第一列所列的工廠數目是「日據時期最高工廠數」,但是如上述,其中主要 是日資企業,而 1946 年之後日資股份過半的企業都已經被接收或拍賣,不復存 在。因此從1946 至 1950 年之間,除了較大型的日產被接收為公營企業之外,其 他則是或接收日產或自行創業的私營企業。它們實為數眾多,而這部分的發展下 文將再做進一步探討。

另一則是公民營工廠數目的消長。表中顯現從1950 至 1953 年中,公營工廠 的數目從245 增至 264 成長了 7.7%,而私營廠的數目則由 7,229 增為 12,175,增 幅達68%。這趨勢從此時開始就一直持續至今,即公營企業的擴張極為有限,而 私營部門則從 1950 年開始就持續不斷的增長。因此,如圖一所顯示,就臺灣工 業的產值而言,私營企業所占的比例在 1958 年就趕上了公營的比重,並從此就 超越公營以致於其比重至今已經達到90%。若只看製造業比例,則私營超越公營 的年代更要提前到1954 年。

這變化的背景並非是公營部門的衰退,而是私營部門增長的速度更快。若以 1952 年為基礎年,則到了 1960 年私營工業產值已增長為 1952 年的三倍,公營部 門則為兩倍。到了 1970 年,則差距更大,私營增為 1952 年的 22 倍,而公營

(1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 公 營

民 營

圖一、臺灣工業產值公民營分配比例,1952-2007

為 5.1 倍。若排除水電等部門,只看製造業的變化則差距更大,1970 年公私營倍 數分別為29 及 4.2 倍。43 而同時期臺灣的人均所得,則從 1952 年的 196 美元,

增至1970 年的 389 美元。

從表四也可觀察到這期間,私營企業對不同產業的參與程度不同。除了瓦斯 與電氣業幾乎皆為公營之外,其他部門的擴張主要來自私營廠商,而它們參與最 踴躍的是紡織業,從 1950 年的 200 家,增至 1953 的 1,228 家,是日據時期最高 數目的八倍多。而這個產業正是國府當時以強烈干預手段來推動的目標產業

(target industry)。

在此以棉紡織業為例(表五),呈現這目標產業在戰後早期快速的擴張,並 且是以民營部門為成長的主體。44 在 1945 年公營棉紡廠商是由接收日產而成立 的,在1949 年後幾家公營棉紡廠隨著國府遷到臺灣。從 1951 至 1953 年的代紡代 織階段主要是扶植既有廠商,之後則逐步開放新廠商進入。從 1953 年之後,公

43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Taipei: CEPD, 1982).

44 關於臺灣戰後早期促進紡織業發展的相關產業政策的探討,可參照瞿宛文,〈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 的發展〉,《新史學》19: 1(2008 年 3 月),頁 167-227。紡織業除了棉紡織業外,還包括其他纖維紡 織及染整等部門,表四中紡織業廠商數目即涵蓋這些部門。在早期棉紡織是主要部分,而其中現代 紡紗業因為比較資本密集,進入門檻較高,故廠商數目比較少,因而是被扶植的重點。

(17)

營廠的規模逐步縮減,到了1966 年,已經只占到棉紡業總規模的 6%,而民營棉 紡廠的規模則已成長至 1953 年的七倍。從 1945 到 1966 年整個棉紡業的規模則 成長了近 90 倍。再則,在其後數十年中,臺灣紡織產業變遷速度快,對廠商持 續造成優勝劣敗的淘汰作用,原先在代紡代織階段受扶植的廠商,到了 1987 年 只占到棉紡業產能的 6%了。45

表五、1945-1966 年臺灣棉紡織業設備之成長

紡紗廠 總數*

公營棉紡 錠數

民營棉紡 錠數

棉紡錠 總數

織布廠 總數

公營動力 織布機數

民營動力 織布機數

動力織機 總數 1945 2(2) 8,268 0 8,268 11 258 170 428 1947 2(2) 14,564 0 14,564 35 428 659 1,087 1949 4(2) 15,667 8,120 23,787 -- -- 2,557 1950 6(3) 27,868 22,152 50,020 84 1,139 2,187 3,326 1951 10(5) 49,876 39,660 89,536 -- -- 5,205 1953 13(5) 71,036 97,864 168,900 -- -- 11,288 1966 37(3) 47,000 694,198 741,198 0 12,864 12,864 說明:* 欄之()內為公營棉紡廠數目。

資料來源:瞿宛文,〈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表1,頁 176。

至於在這段期間中,為何私部門會如此快速的增長,則將留待下文與其他因 素一併作討論。不過,若將這戰後早期的情況,與日據後期情況作比較,則可做 出以下觀察:戰後臺灣私營工廠數目之快速增加,凸顯了這部分的動力,在日據 時期受到日本殖民政策的抑制,以及優勢日資企業的壓抑。戰後大型日資企業被 接收為公營,不過公營企業的範圍(以所占比例來看)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而本 地私營企業則快速的成長,尤其是在政府推動的目標產業之中。以下將指出這新 興私營的部分,正是臺灣戰後新興資本家產生的領域。

四、 1971 年第一批企業集團名單

前面兩節探討了日據時期日資在現代工業的主導角色,以及其戰後被接收的 情況。論及日據時期日資既是飛地,則戰後工業化就難以自然延續,就必須看其 如何被接收,在資本及管理技術人才上如何填補,而這牽涉到國府的既有資源與

45 瞿宛文,〈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表10,頁 214。

(18)

發展政策。這是從歷史順向來檢討延續說。本節則擬將視野倒轉過來,逆向來檢 討延續說,即以戰後成功發展的私營企業為例,探討其各自在戰前的經歷,探討 其據以發展的既有資源為何。

到了 1970 年左右,臺灣私營工業部門在經過二十年持續快速成長之後,已 經成長為1952 年的 22 倍,已經培育出一些頗有規模的企業集團。到了這時刻,

這部門已經經過了一段時期相當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考驗,能夠存活下來並出頭的 企業集團,應該可以做為我們分析戰後第一代新興資本家的樣本。因考慮企業集 團的份量較重,故採企業集團而不以個別企業為代表。

中華徵 信所 是臺灣 第一 家也是 至今 唯一持 續每 年推出 企業 集團名 單的 單 位,本文採用中華徵信所 1971 年出版的《臺灣區企業集團彙編》,是因為這是其 第一次推出企業集團的名單。在此將對這 1971 年 51 家企業集團作些觀察與分 析。中華徵信所從此年之後,就每年收集符合其「集團」定義的企業集團名單出 版。1971 年這份第一批的集團名單雖然有編號,但並未說明其編號的原則,因其 並未提供集團營業額之統計,編號應非依據集團大小的排序。本文採用此集團名 單主要是用其作為戰後初期第一批重要企業的代表,其大小排序並非重點,為方 便起見仍將採用原先之編號。

若依據集團中核心企業所在產業來分類,則國府在 1950 年代主要扶植的對 象──紡織業的重要性至為凸顯,在51 家集團中有 17 家核心企業屬於紡織業,

比例達三分之一,此外食品業有8 家,電器、電機及機車共 6 家,塑膠化學工業 共 4 家,紙業及木業共 4 家,水泥 2 家,電纜及金屬製品 3 家,服務業包括金融、

航運、貿易及報業共 7 家。

本文所關切的問題是,這些戰後第一代私營企業,他們的出身背景與人力資 源,尤其是他們在光復前所累積的經驗為何。本研究依據目前所能掌握的不盡完 全的資訊,46 將這 51 位創始者的來歷表列於表六,並進一步作整理呈現於表七。

主要區分的維度包括省籍以及歷史階段。以省籍分是因為在戰後才遷來臺灣的外 省籍的創始者,其戰前經歷與本省籍者必然有很大差異。以歷史階段分,是因為 歷史情勢變化迅速,而這些環境的變化,影響工商業發展至深。

46 主要依據中華徵信所編,《對臺灣經濟建設最有貢獻的工商人名錄》(臺北:編者,1973)。

(19)

表六、1971 年臺灣 51 家企業集團

2008 年 1971

排名 集團

名稱 核心企業 營收 排名

相關 集團名稱

創始 相關人物

創立 日期

核心企業 行業別

創始人1945 年

以前之經驗 1945-1949 1949 以後 是否參加 四大公司 (與其他) 民營化

學歷 出生年

1 台菱 台菱紡織 林山鐘 1955 紡織 布商 油脂、紡織 人纖紡織 否 臺北一中 1915 2 利台 利台紡織 張清來 1965 紡織 不詳 木業、磚廠 紡織、輪胎 臺灣紙業 臺南高等工業

學校肄業 1920 3 臺塑 台灣塑膠工業 2

32 臺塑威盛

電子 王永慶 1954 塑膠、人纖 米店學徒 木業 塑膠 否 嘉義商工專校 1917 4 永豐 永豐紙業 39 永豐餘 何傳 1955 紙業 進出口貿易 木業、紙業 紙業 小港紙廠 安平公學校 1895

5 國泰 國泰產物保險 37 25

國泰金

控、富邦蔡萬春 1961 保險業 菜販、販醬油 百貨、旅社 金融保險 否 新竹中學 1916 6 嘉新 嘉新水泥 張敏鈺* 1954 水泥 紡織 紡織 水泥、紡織、

麵粉 否 浙江鎮海中學 1922 7 太平洋 太平洋電線電

纜 孫法民* 1933 電線電纜 電線電纜 電線電纜 電線電纜、

建築 否 華北大學經濟 系肄業 1907 8 亞東 遠東紡織 12 遠東 徐有庠* 1954 紡織 紡織 紡織 紡織、水泥 否 江蘇海門高中 1912

9 陳查某 榮隆紡織 陳查某 1959 紡織 青果輸出 青果輸出 青果輸出、

船運、紡織 否 五股公學校 1902 10 國豐 潤華紡織、

國豐麵粉 24 潤泰 尹書田* 1953 人纖紡織業 紡織 紡織 紡織 否 青島商業學校 1917 11 臺南

紡織

臺南紡織、

統一企業 10 67

統一、臺

南紡織 吳修齊 1955 人纖紡織 業、食品

布店學徒、布行

店主 進出口貿易 紡織、漁業、

水泥 否 國民學校 1913

12 東和 東豐印染 鄭旺/

陳清曉 1948 紡織 商/務農 紡織 紡織 否 初中/初中肄業 1912 1912 13 台鳳 台鳳 謝成源 1955 食品 布商 進出口貿易 食品加工、

紡織 台鳳公司 日本大阪商業 學校 1903 14 華成 光華工業 陳植佩*/

方金炳 1967 食品加工 貿易/銀樓 貿易、銀樓 食品加工、

紙業、紡織 否 英士大學政治 系/國民學校

1922 1912 15 陳合發

協會 台榮產業 陳慶輝 1969 食品 進出口貿易 貿易、食品加 工

貿易、電器、

食品加工 否 法商學院 16 聯華 聯華實業 7 聯華神通 苗育秀* 1955 食品 寶華商行 進出口貿易 食品加工、紙

業、化學工業否 山東牟平高中 1907 17 聯亞 聯合報社 王惕吾* 1951 報業 軍公職 軍公職 報業 否 中央陸軍官校 1913

18 新光 新光實業 55 29

台新金控

新光 吳火獅 1952 人纖紡織業 布店學徒、布行

店主 貿易、房地產紡織、保險、

房地產 否 新竹中學 1919

19 孫海 建昌木業 孫海 1967 木業 木材行 木業 木業、林場 否 國民學校 1917

20 李長榮 李長榮化工 李昆枝 1965 化學 木材行 木業 化工業 否 大同高中 1924

21 良友 良友工業 張鳴潛* 1959 紡織 不詳 不詳 塑膠製品、

拉鍊、紡織 否 大學 1913

22 李天生 大榮製鋼、

中國力霸鋼架 李天生 1953 鋼鐵製品業、

電線電纜業 廢鐵買賣 鋼鐵工廠 鋼鐵工廠 否

朴子公學校高 等科二年級肄 業

1905

23 台山發 台山發食品 陳火旺 1948 食品 木業、運輸業 木 業 、 運 輸

業、戲院 食品加工 否 國民學校 1915 24 大裕 大裕產業 洪斗 1954 食品 傳統油坊 製油 製油、食品加

工 否 國民學校

25 聲寶 聲寶電器 陳茂榜 1936 電子電器業 書店學徒、電器

行店主 電器行 電器代理銷

售製造 否 東京電氣學校 1914 26 龍口 龍口製粉 張忝儔* 1950 食品 粉絲製造 粉絲製造 粉絲製造 否 大夏大學 1910

27 臺陽 三陽金屬 顏雲年/

顏欽賢 1965 金屬製品業 礦業世家 金礦、煤礦 金礦、煤礦 台灣水泥

日本立命館大 學經濟學部經 濟科

1901 28 國華 國華化工 薛伯輝* 1964 紡織 商 不詳 漁業、紡織 否 湘姚中學 1930

(20)

29 蕭氏

兄弟 大同實業 蕭柏舟 1956 紡織 公職 公職 紡織 否 臺灣商工學校

商科 1922 30 華夏 台達化學工業 趙廷箴* 1960 化學 不詳 商行 塑膠、木業 否 上海大學 1921 31 董氏

航業 中國航運 董浩雲* 1947 航運 航運 航運 航運 否 南開大學化工 系 1912

32 陳江章 東南水泥 陳江章 1956 水泥 土木包商 營造廠 水泥、營造 否 高雄建築技術

養成所結業 1919 33 義芳 大洋塑膠 陳義塗/

陳芳鑄 1965 塑化 玻璃窯業、進出 口貿易

窯業、進出口 貿易、化工業

窯業、進出口 貿易、塑膠、

化工業

否 高等商工學校 1914

34 大宇 大宇貿易 李該博* 1959 貿易 不詳 不詳 貿易、紡織 否 廈門大同中學 1932

35 林商號 林商號合板 林番邦/

林自西 1957 木業 木業 木業 木業 否 不詳 1905

36 味全 味全食品工業 26 和泰汽車 黃烈火 1953 食品 商 和泰商行 食品、汽車、

貿易 否 長榮中學 1912

37 許金德 士林電機廠、

和泰汽車 81 仰 德( 士

林電機) 許金德 1964 電機

教師、新竹州自 動車運輸會社專 務董事

新 竹 貨 運 公 司

木業、飯店、

電機 否 臺北師範專門 學校 1907 38 賴森林 天香化工、

臺紙 賴森林 1955 化學 互益煤礦主 煤礦 煤礦、化工 台紙、天

香化工廠 臺灣商工學校 1905 39 三陽 三陽工業 59 慶豐 黃繼俊 1961 機車 教師 進出口貿易 貿易、機車 否 臺北師範學校 1898 40 益利

航業 益利輪船 許廷佐/

許文華* 1927 航運 航運 航運 航運 否 上海滬江大學 社會系 1919 41 賴清添 穩好紡織、

華隆 賴清添 1921 紡織 進出口貿易 進出口貿易 貿易、紡織 否 國民學校 1903

42 林挺生 大同 19 大同 林尚志/

林挺生 1918 電子電器業 營建、鋼鐵 機械鋼鐵 電器 否 臺灣大學化學 系 1919 43 申一 申一紡織 王雲程* 1950 紡織 紡織-上海 紡織-香港 紡織 否 留美學士

44 林榮春 榮興紡織 林榮春 1941 紡織 棉布販售 紡織 紡織 否 國民學校 1908

45 陳逢源 台北合會 陳逢源 1948 金融

臺灣文化協會參 與者、新民報記 者

金融 金融、鋼鐵 否 臺北國語學校 1892 46 泰安 鈴木工業 王清宗 1962 鈴木機車 不詳 紡織、貿易 紡織、機車 否 國民學校 1909

47 功學社 功學社 謝子乾/

謝敬忠 1966 樂器代理 國小校長 文具行

文具樂器進 口

樂器代理、自 行車機車製 造

否 臺南師範專門 學校 1910 48 聯福 聯福麵粉 何天數 1949 食品 進出口貿易 麵粉、貿易 麵粉、麥片 否 中學

49 台元 台元紡織、

裕隆 22 裕隆 嚴慶齡/

吳舜文* 1951 紡織 紡織、機械 紡織、機械 紡織、機械 否

德國柏林高等 工業大學/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文學碩士

1916 1914

50 吳清雲 新三東 吳清雲 1959 電機 無 無 新三東機車 否 國民學校 1929

51 何朝育 正大尼龍 何朝育* 1962 紡織 針織廠 不詳 人纖紡織 否 溫州中學 1912

說明:* 外省籍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編,《臺灣區企業集團彙編》(臺北:編者,1971);中華徵信所編,《對臺灣經濟 建設最有貢獻的工商人名錄》;中華徵信所編,《臺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臺北:編者,

2008)。

其他資料來源:中國實業出版社編,《自由中國實業名人傳》(臺北:編者,1953);洪掛口述、黃玉峯 整理,《看臺灣成長:洪掛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司馬 嘯青,《臺灣新五大家族》(臺北:玉山社,2005)(臺塑、大同、國泰、新光、臺南幫);

徐有庠口述、王麗美執筆,《走過八十歲月:徐有庠回憶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 公司,1994);溫曼英,《吳舜文傳》(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3);黃天才、黃肇珩,

《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黃進興,《半世 紀的奮鬥:吳火獅先生口述傳記》(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謝國興,

《企業發展與臺灣經驗:臺南幫的個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人物小檔案〉,下載日期:2010 年 4 月 12 日,網址:http://

www.twcenter.org.tw/wu12/00.htm。

(21)

表七、1971 年臺灣前 51 大集團創始人經歷

1971

排名 集團名稱 創始相關 人物

1945 年前

之經驗 1945-1949 1949 以後 1945 年前

之經驗 1945-1949 1949 以後

外省籍 本省籍

1 台菱 林山鐘 商-布

2 利台 張清來 不詳

3 臺塑 王永慶 學徒

4 永豐 何 傳 商-貿易 商、工

5 國泰 蔡萬春 金融 金融、工

6 嘉新 張敏鈺*

7 太平洋 孫法民*

8 亞東 徐有庠*

9 陳查某 陳查某 商-貿易 商、工

10 國豐企業 尹書田*

11 臺南紡織 吳修齊 商-布

12 東和 鄭 旺

陳清曉

13 台鳳 謝成源 商-貿易

14 華成 陳植佩*

方金炳 商-貿易

15 陳合發 陳慶輝 商-貿易 商、工 商、工

16 聯華 苗育秀*

17 聯亞 王惕吾* 軍公職 軍公職 報業

18 新光 吳火獅 商-布 工、金融

19 孫海 孫 海 商-木材

20 李長榮 李昆枝 商-木材

21 良友 張鳴潛* 不詳 商貿、工

22 李天生 李天生

23 台山發 陳火旺 商-木材 商、工

24 大裕 洪 斗 商、加工

25 聲寶 陳茂榜 商-電器 商、工

26 龍口 張忝儔*

27 臺陽 顏雲年

顏欽賢

28 國華 薛伯輝* 不詳 不詳 商、工

29 蕭氏兄弟 蕭柏舟 公職 公職

30 華夏 趙廷箴* 營建

31 董氏航業 董浩雲* 航運 航運 航運

32 陳江章 陳江章 工-營建 工-營建

33 義芳 陳義塗 陳芳鑄

工 - 窯 業 、

商貿 商、工 工、商

34 大宇 李該博* 不詳 不詳 商、工

35 林商號 林番邦 林自西

商、工-

木材

36 味全 黃烈火

37 許金德 許金德 教、職 服務 服務、工

(22)

38 賴森林 賴森林 礦、工

39 三陽 黃繼俊 商、工

40 益利航業 許廷佐

許文華* 航運 航運 航運

41 賴清添 賴清添 商-貿易 商、工

42 林挺生 林尚志 林挺生

工 - 營 建 、

鋼鐵

43 申一 王雲程*

44 林榮春 林榮春 商-布

45 陳逢源 陳逢源 記者 金融 金融、工

46 泰安 王清宗 不詳 商、工

47 功學社 謝敬忠 教、商 商、工

48 聯福 何天數 商-貿易 商、工

49 台元 嚴慶齡

吳舜文*

50 吳清雲 吳清雲

51 何朝育 何朝育* 不詳

從事工業之企業數目 10/16 7/35 17/35 35/35

說明:* 外省籍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編,《臺灣區企業集團彙編》(臺北:編者,1971);中華徵信所編,《對臺灣經濟 建設最有貢獻的工商人名錄》;中華徵信所編,《臺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臺北:編者,

2008)。

因此,在此會區分 1945 年之前、1945-1949 年、1950 年之後等三個階段。

在 1945 年之前,外省籍企業是在大陸戰亂紛紛中成長,而本省籍企業則是在日 本殖民者穩定但歧視性的統治下尋找縫隙與出路。1945-1949 年則是日本勢力撤 走、國府與民間接收日本資產與留下的空間,經濟秩序混亂,但殖民者有效的歧 視政策不再。1950 年以後,國府中央政權移到臺灣,在恢復經濟生產之後,開始 以產業政策推動臺灣本土的全面工業化。

(一)1945 年之前的經驗傳承

首先,1945 年之前的經歷代表著這些企業的傳承資產。這 51 位企業創始者 之中戰後來臺的外省籍者有 16 位,47 其中有 10 位(62.5%)具有在大陸從事製 造或與其本業相關的營運經驗,當然尤以紡織業為多,包括嘉新張敏鈺(第6 位)、 遠東徐有庠(8)、潤泰尹書田(10)、申一王雲程(43)、台元嚴慶齡(49)、正大

47 排第14 位的華成集團是由高雄的方金炳與廈門的陳植佩與陳植津兄弟合資,而陳植津為泰國華僑以 提供資金為主。因日後華成集團以方家為主,故在此仍將之計入本地集團。參見中華徵信所編,《對 臺灣經濟建設最有貢獻的工商人名錄》,頁73、37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該企業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早名稱為 Steyr-Daimler-Puch,總部及工廠設於上奧地利邦 Steyr 市,戰後成為奧國最大國產車企業,之後數度 易主及改名,於

1900–1935.” In Leila Haaparanta (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二次大戰後美蘇冷戰 時期,美國結合主要 工業國,於1949年 成立多邊出口管制 協調委員會(COCOM). 二次大戰後美蘇冷戰

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umbers, 5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New Upper Bounds for Taxicab and

11  Oleg Benesch, Inventin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Bushidō in Modern Jap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Ambedkar and Untouchability: Fighting the Indian Caste Syst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 p.121.. Christopher Jaffrelot,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