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於傳播技術手段的發展,中國大陸民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 透過多種途徑接收到來自境外的各類信息,大陸的受眾擁有了更多的主 動權、選擇權,過去在計劃體制下,那種從上而下的灌輸式的宣傳報 導,已不能讓今日的受眾滿足,足見過去牢不可破的宣傳控制,越來越

難執行。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網路論壇出現知識菁英份 子,儼然成為虛擬的網路世界也逐漸成為虛擬的意見領袖,掌握發言 權,並塑造意見領袖式的權威性。此外,網路論壇產生前述文獻中社會 動員力量(Melucci, 1996)。三個事件中,寶馬事件與南都案中,透過 網路論壇交換、討論、串聯,造成中共當局的壓力。反日遊行中,手機 和網路簡訊在聚眾上街頭上,發揮巨大的功效。

本研究經由個案分析考察中共的網路論壇,發現:出現公共議題的 探討、公共議題探討的場域擴大、民眾與菁英份子開始主動參與公共議 題討論、以及自我主體建構意識的崛起。

然而針對網路論壇的「公共性」,不同研究者指出哈伯瑪斯認為理 想溝通情境的理性規則,亦可在資訊網路之公民參與機制上加以實踐:

(1)資訊網路之公民參與機制可確保所有參與者皆可公平參與政府的 公共事務討論;(2)資訊網路之公民參與機制可確保所有參與者提出 和質疑任何主張,提出主張理由的自由;(3)資訊網路之公民與機制 沒有言論檢查的限制,可提供開放、平等的溝通互動情境(李漢育,

2001)。此外,線上公共領域,必須獨立於國家與經濟權力外的自主 權;可交換具備可批判之道德有效性宣稱的評論;具備反射性;具有理 想性的角色扮演;具有真誠性、鬆散性、包容性與平等性(Dahlberg, 2001)。

其次,對於「溝通理性」的表現,理想的言說情境中,包含溝通、

描述、表意、與規約等四種言辭行動。而這四種言辭行動中有內含的四 種「有效聲稱」:可理解聲稱、真理聲稱、正當聲稱、和真誠聲稱。

就「公共性」展現的場域而言,本文所分析的網路論壇發言,主要 來自包含了強烈官方屬性的「新華論壇」、「強國論壇」;地方政府網

站中的附設論壇:「北方論壇」、「東北社區」、「南方論壇」、「京 華論壇」;以及相對較為獨立的網站公司設立的論壇:「天涯虛擬社 區」、「凱迪社區」、「西祠胡同」等 9 個網路論壇。

觀察溝通的規約方面,中共網路論壇中,網管對於網民規範,一般 稱為管理條例或是社區管理條例,管理者有警告、刪文、撤銷用戶資格 與封鎖 IP 權力,其規範條例大致有三個面向:(1)用戶權利與責任:

需要註冊、帳號與密碼,才能享有該網路論壇服務與權利,帳號名不能 是國家領導人、政府機關名稱、奇怪符號。(2)文章與回應內容:有 關危害國家、法律、宗教、色情與社會秩序的為文,一律被其禁止張 貼;另外,也禁止重複貼文、涉及隱私,以及未被其管理者同意的廣 告。(3)網站論壇責任與版權聲明:文章可能造成的任何心、身上的 傷害和經濟上的損失,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其網友資料保管不妥,而 導致個人隱私被他人洩露的,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若用戶觸犯中華人 民共和國法律法規,責任自負;網友文章需自負立場觀點,轉貼文章需 註明出處來源,其文章版權為作者所有,若是註明為其論壇所有則網站 可自行利用。

儘管這些論壇成立背景不一,但網民也都能遵守相關規範,在各項 議題的言說尺度上,並未出現因為論壇性質不同而有明顯差異,顯見中 國大陸的網路論壇在討論「公共事務議題上」,已經初步拓展出一個線 上空間。網民在論壇中,可以公平參與討論,相當程度提出自我的主 張,並且與他人交換意見。

從溝通、描述與表意來看,大部分網民可以運用文字與其他人溝 通,網民透過直接回應短文、深入提出質疑、或對制度面向提出探討,

甚至有些網民還能以網路詩詞歌賦,來表達意見,例如:你是不是如同 我的母親──致寶馬事件裡的農婦。論壇中的回應篇章,長度由短至一

個字、語幹長到整句組成的段,大致上可分成兩類,一是約 10 個字以 內的直接回應,包括情緒表意與無意義字組;二是對主題提出見解與疑 問的回應,其又可再細分為短篇的質疑,與超過三段以上的長篇個人見 解。

可理解聲稱方面,論壇中使用的言辭意義,大都是可以被其他網民 所理解,並且產生溝通。真理聲稱方面,許多網友採用旁徵博引,例如 點出寶馬撞人事件中,權貴間的關係,取信於其他網友。至於正當聲稱 方面,表現比較不明顯,主要是與他人溝通互動方面,回應主題以首貼 為主,其次為對主題回應。網民的回應集中在對主題發表不同面向的意 見,並與其他網民共同建構出網路討論情境,只有較少數的文章,會針 對其他人的意見,轉貼並且回應,顯見網民之間的「直接反饋對話」仍 然較少,因此較難看出回應雙方間的溝通關係。至於真誠聲稱方面,網 民大都能夠就自己的觀點與角度提出看法,只有在官方色彩特別濃厚的

「新華論壇」、「強國論壇」中,會出現有網民轉貼如反日事件中,支 持官方立場的整篇新聞,但是未能引起太多討論。

過去研究發現,網路上的論述與真實系統世界之間的關係,產生互 相連結、重塑與詮釋議題的現象,在本文也有類似的發現。如南都案由 特定領域的網友爭取支持,以自行蒐集資料、提供訊息與簽署,引發真 實世界對議題的重視。至於議題重塑上,寶馬撞人事件從肇事議題,漸 漸往政商勾結、地方貪官突顯社會不公;南都案則從貪污事件,往新聞 自由與整肅媒體問題傾斜。議題的詮釋權,則由傳統單一的官方,加入 了網民的回饋。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三個事件在論壇的發言中,形成幾個發言的

「框架」,例如:寶馬撞人事件中的「富對抗窮」、南都案中的「權勢 對抗記者」、反日遊行中的「抗日情結與民族主義連結」。大部分的發

言幾乎都是在這樣的框架底下進行,造成這樣言論向度的原因,有幾個 可能性:(1)確實網民的意見集中在此框架下、(2)網管早已將不同 的聲音直接刪除、(3)網民中存在著只旁觀、不作聲的默觀者(

lurkers),產生傳播理論所指稱的沉默螺旋現象,而這些沉默者為何不 發表意見,是否因為她們的意見為「異見」,為免於被聲討因而保持沉 默,就不得而知。

整體而言,儘管中國大陸網路論壇中,在作為公共性的場域、溝通 理性能力上,都形成了初步的要件,但如同先前研究者的結論指出,憑 藉著少數言之成理的對話侈言「公共領域」的來到,太過天真(方念 萱、蘇彥豪,1998)。考察中共網路論壇作為公共領域的公共性表現,

更必須要考量中共政權的特殊本質,因為這樣的空間,並非獨立於國家 與經濟權力之外,中共的政治力量對於網路上的「異見」,仍然虎視眈 眈,吾人不能忽略中共「國家機器」對於網路論壇的干預因素,而過於 放大了傳播新科技的影響力量。

這樣的情況就發生在三個新聞個案中,當網路上出現中共中央不悅 的導向發生,國家機器就會企圖出手干預。而因為這三個新聞事件在本 質上各異,哈爾濱寶馬車撞人事件是關於「特權貪腐」,《南方都市 報》編輯人員被捕入罪事件,涉及「言論與新聞自由」,反日遊行則是 涉及中日外交的民族主義性質事件。因此網路論壇中的發言,對於國家 機器產生的碰撞與介入時機程度也各異。

首先,中國大陸在從事經改之餘,已發現有地方諸侯坐大的現象,

因此,監督地方的貪污受賄,為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重要的一環,基本 上符合中共中央的政策。因此,在寶馬事件當中,國家機器自然允許更 多的討論空間,未加以強力干涉,更甚而有之,讓地方議題發酵,最後 由中央開鍘,決定整治地方貪官污吏。

其次,《南方都市報》為報業改革後,以「新聞輿論監督」見長,

受到讀者喜好的媒體,但是南都報報導的主題與內容,數度以「擦邊 球」方式,衝撞國家機器;再加上該報編輯人員被捕入罪事件,涉及

「言論與新聞自由」,這正是中共長期被西方國家詬病之處。因此,在 內外部輿論壓力考量之下,國家機器則採取退讓的策略,最後釋放被捕 的人員。

最後,在反日遊行事件中,中共國家機器的運作,非常明顯的站在 國家的利益面向上,事件發展之初,各地反日示威活動不斷,但中共官 方刻意保持低調,因為事情的發展符合國家對日政策態度,因此,中共 中央似有意默許這樣的網路議題發酵。但是到了中後期,各地街頭暴動 事態逐漸嚴重後,中共開始禁止所有傳統媒體的報導,卻發現已經擋不 住反日民眾以網路跟手機簡訊,相互串聯。甚至最後中共中央自己也運 用新科技的手段,發簡訊要求北京市民不要上街頭。在此一事件處理 上,可以發現中共中央將網路等新科技,仍視為一個「工具論」的現 象。

整體而言,中共為了兼顧宣傳與發展,因此,同時採用「宣傳控 制」與「資訊產業發展」的兩手抓策略,一方面希望「國家」仍舊握有 宣傳的主動控制權,當宣傳主基調不符合當政者,就出現國家機器介入 的情況。而另一方面,過去那種嘗試將新聞與宣傳直接聯繫的僵化性宣

整體而言,中共為了兼顧宣傳與發展,因此,同時採用「宣傳控 制」與「資訊產業發展」的兩手抓策略,一方面希望「國家」仍舊握有 宣傳的主動控制權,當宣傳主基調不符合當政者,就出現國家機器介入 的情況。而另一方面,過去那種嘗試將新聞與宣傳直接聯繫的僵化性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