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臺灣文學詮釋框架與研究邊界擴大

如同前述,從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出版之後,二十餘年來,相關 著述蠭出,書寫各有特色,史觀別有側重,不僅目前文學史發展階段論,已 可遠溯早期原住民神話傳說,次而進入明鄭、清領、日治,以及戰後現當代 文學概況;而在創作文類上,除了一般常見類型外,後來出現的臺語文學、

客家文學、女性文學、眷村文學、同志酷兒文學、自然生態文學、網路文學 等,大抵可從總論式的文學史或分類文學史的基本內容去加以掌握,甚至體 會差異史觀背後不同審美取向。但,除了文學類型衍化或次文類增加之外,

關於臺灣文學的研究方法和詮釋框架,以及因之引發的研究邊界擴大現象,

也值得細究。

對此,回顧過去研究趨向可以發現,從臺灣文學成為新興學科之後,學 界一方面透過報刊史料爬梳、田野調查、口述訪談等方式,進行作家、作品 論的扎實研究;另一方面則援引西方文學、文化理論,尤其是後殖民理論,

重塑臺灣文學的主體性價值,並檢討「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性,形構日治臺灣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文學特質,兼而省思原、漢文學過 往互動等,而接續其後,則是以現代性理論觀察臺灣由舊到新、邁向文學現 代化的歷程。97在以上進展軌跡中,臺灣文學研究的定位與座標位置,也產 生了不同面目。

整體而言,學界研究初期比較致力彰顯「臺灣文學」的存在事實,捍 衛臺灣文學的本體價值,而在謀求建構主體性、本土性的努力之後,則是進 一步將臺灣文學由本土、本島,延伸至域外、東亞視野,乃至於立足於全球 化座標,以及世界文學之中。那麼,努力開拓臺灣文學與研究邊界的策略為 何?這其實與研究方法和詮釋框架的設定有關。其中,「東亞」作為一個方 法,便曾深刻影響臺灣文學的研究,且具有多重意義:其一,東亞研究的興

97  以上所論,可以參考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1996);陳 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 與臺灣史觀》;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及其外》;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 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新北:印刻,2003);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 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等。

起,除了有利於將研究視域從臺灣本土向外擴展之外,也可使臺灣與東亞

(或亞洲)其他國家文學連結,且能善用東亞地區共享的歷史與文化語境,

進行更為深刻的比較與本體反思;98其二,由於以「東亞」作為一個方法論 興起,故在面對「中國文學」與「臺灣文學」互動發展狀態,便產生了重新 解讀與看待的空間,標榜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同樣位居東亞之列,則彼此不 再是主次或從屬的位階關係。99

而當臺灣文學積極與東亞文學展開聯繫、對話時,其實已經顯現出臺灣 文學版圖的位移問題,究竟日漸開闊的臺灣文學座標應當如何釐定?此外,

在東亞視野的關照下,臺灣與其他地區、國家文學的比較與連結問題,又該 怎樣展開?陳建忠因此進一步談到了「比較研究」方法學的價值:

新世紀以來,學院內東亞研究的興起,無疑是把本國文學研究與東亞(或 亞洲)其他國家文學連結……同時,也避免一味套用西方理論所造成的 非歷史化問題。不過,文學研究除了必須考量歷史層面,當然尤應關切 文學的本質問題。從文學的普遍性到特殊性等命題,臺灣文學不僅與東 亞國家有關,在許多議題上,也應當與世界文學存在著豐富的「可比較 性」。因此,值得深一層探問的是:臺灣文學與東亞,乃至世界文學的異 同究竟為何?……比較研究應當是臺灣的文學研究者面向世界舞台時,

一種具有主體性的研究姿態。100

於此可知,陳建忠會倡議以「比較研究」作為臺灣文學研究的新方法,是在 東亞研究的興起風潮中,體會到可在共享歷史和文化語境的東亞之間,從事

98  更詳細的描述,參見陳建忠,〈臺灣現當代文學研究概述〉,《2006 臺灣文學年鑑》(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頁 116-118。

99  陳芳明在「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雙向思考與反省下,指出「倘若以孤立的姿態觀看 臺灣文學的話,將難以了解它的意義與地位究竟是在哪裡」,認為若將臺灣放置在「東 亞」此一框架下,不但可以建構與凸顯臺灣文學的特殊性與主體性,同時有關臺灣文學 長年被中國文學收編的困境,亦能在「東亞」觀點下被消解。換言之,在「東亞」脈絡 下,臺灣與日本、中國乃一個「對等」而非「階級」的關係,彼此間無法相互約化與收 編,自然亦不存在所謂的主從與優劣。參見陳芳明,〈東亞作為一種方法〉,收於陳芳明 主編,《臺灣文學的東亞思考: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 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頁 8-14。

100 參見陳建忠,〈編者後記〉,收入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 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1),頁 529-530。

比較研究。他甚至認為還可進行文學的普遍性或特殊性議題的比較,乃至於 擴及與世界文學異同的比較,而且強調這是一種能夠保有臺灣文學主體性研 究的姿態。以上,是極具新意的思考,尤其從臺灣文學主體性出發,這可為 1970 年代臺灣曾經出現、後來消退的比較文學研究另闢蹊徑,並把臺灣文學 與比較文學作了串連。

至於比較研究該如何著手?陳建忠策劃一場聚焦於「殖民記憶與冷戰 經驗」為比較主軸的國際研討會作為演練,後來史書美受邀為論文集撰寫序 文,她參照與會學者論文,進而歸納出幾種方式:歷史關連性、翻譯關連 性、互文關連性、並置關連性,亦即「用對關連性的探討、挖掘為比較的方 法」,簡言之就是針對關連性所做的比較研究。101於此,又引出了一個同樣 耐人玩味的「關連性」研究方法論。巧合的是,筆者近十餘年來也有意識地 朝此努力。

過去,為了改善臺灣文學因為高度強調「本土性」特質所遭受外界訾 議為封閉,以及流於草根性與世界化不足的侷限與憂慮,學界藉由跨界流動 的詮釋框架,進以提升臺灣文學進入全球化學術場域的能動性,故當「東 亞」、「全球化」等術語紛呈,並成為臺灣文學授課內涵或研究框架的一部分 時,就清楚昭顯臺灣文學,已由早期致力挖掘與中國文學差異性之主體建構 論,以及確立臺灣文學價值地位的本土論,逐而朝向東亞、全球化的學術 場域,嘗試建立起更為宏大寬廣的座標位置了。那麼,為了繼續擴大臺灣 文學史的研究邊界,也為了能與東亞、全球化研究相呼應,積極思考新的可 能研究範式,顯然勢所必需,於是我選從臺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係性」

(relationship)去著眼,從臺灣主體位置出發,注意臺灣與其他國家、區域、

地方文學具有關連性的細節,特別加以研究,以此既可策略性地將各國、各 地文學納為臺灣文學的一部份,也能使臺灣文學順勢走入各國、各地文學研 究者視野之中,而能廣為國際所知。希冀透過這種新研究框架與新方法論的 運用,隨著考察臺灣文學與其他不同國家、區域、地方文學之間多元而複雜

101 參見史書美撰,吳桂枝譯,〈為比較文學的臺灣文學:代序〉,同上註,頁 11-12。又,大 抵史氏所提倡的「關係」研究,乃主張從事關係的比較學(comparison as relation),或視 比較文學為關係研究,更詳細的說明可參史書美,〈關係的比較學〉《中山人文學報》39 (2015.7): 1-19。

的「關係性」,進以促使臺灣文學史邊界的擴大。至今,我經由日治時代臺 灣通俗小說與世界文學關係、殖民地時期臺日漢文學關係、閩臺文學與文化 關係、臺港文學關係等議題的教學,以及一系列論文發表,正持續觀察臺灣 文學的輻射、擴散、影響、交流、交錯或交混能力及其相關現象,乃至於問 題化的過程。102

綜上,臺灣文學晚近除了參考「全球化」、「跨界∕跨文化」西方理論,

另尚嘗試運用「東亞作為一個方法」、「比較研究」、「關係性研究」等新詮釋 框架,促使臺灣文學及其研究版圖的「邊界」向外擴充、移動,且透過此一 詮釋機制,賦予臺灣文學作為東亞文學∕世界文學一環的契機,這是臺灣文 學研究進入教育體制之後的一番積極作為。而除了前列臺灣學界內部自身 多元觀點之外,近年來尚有從「世界」著眼的史書美、王德威之「華語語 系」論。103此一論述,在王德威、史書美及相關同好的積極引介下,不只在 美國、中國引起注意,舉凡臺灣、香港、新加坡或馬來西亞,甚至連韓國、

日本,也都舉辦會議或透過刊物、演講予以介紹。上述現象清楚展示了相關 知識生產的輻射範圍與漣漪效果,同時也說明了現今臺灣文學學科對此新論 述,已經很難置之度外。

102 有關個人的「關係性研究」思考背景與目的,初步想法可見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 所主編,《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文學史邊界的擴大》

(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序文,頁 3-4;較多說明,可參黃美娥,〈因緣、責任 與期許—我的臺灣文學研究之路〉《國文天地》317 (2011.10): 13-19。

103 史書美「華語語系」(Sinophone)概念的提出,主要是探討華人∕華文因「離散」而進 入「世界」脈絡的問題。這一方面與英語語系文學與亞美文學等研究進行對話,更重要

103 史書美「華語語系」(Sinophone)概念的提出,主要是探討華人∕華文因「離散」而進 入「世界」脈絡的問題。這一方面與英語語系文學與亞美文學等研究進行對話,更重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