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黃 美 娥

*

摘 要

「臺灣文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從九○年代末期進入教育體制迄今,

相關系所雖然陸續成立,但關於知識系統的建置,其實不斷面臨挑戰。從最 早什麼是「臺灣文學」的定義探問、學科知識系統內容的摸索,到面臨文學 史編纂書寫問題,以及遭受質疑致力追求本土化的知識特徵,是否會流於狹 隘與侷限,如何可以快速達到國際化目標?尤其,學科當初得以建立,也得 力於國家權力的協助與推波助瀾,遂使體制化過程,充滿文學政治的尷尬,

保護傘下的教育生產,實際存有雙面刃危機,連帶致使臺灣文學知識體系的 建構,在具備「發現臺灣」的自覺性的同時,卻也弔詭地一開始就得背負著

「先天不足」的悖論。對此,隨著研究人力的投入,二十餘年來的學術累積 成果,已經充分證明學科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發展價值,本文即針對箇中概況 加以簡介評述。而在論述時,係以葉石濤經典著作《臺灣文學史綱》(1987)

為基點,試圖追索在此之後學界所做的各種努力面向,包括:整體研究深化 與拓展、新興研究議題、研究熱點與亮點,以及詮釋框架、方法論和研究邊 界擴大情形,從中可知臺灣文學學科如何從本土、在地研究,設法延伸、介 入東亞和世界的成長軌跡。

 關鍵詞﹕臺灣文學、文學知識系統、東亞、世界、研究邊界擴大

* 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現亦擔任臺灣文學學會理事 長。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大臺文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和廈門大

** 關於本文內容,或取自個人已出版的研究成果,或源於 2008 年以來為中研院臺史所「臺 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會議所寫論文所得,或屬本次新撰,特此說明。

199

(2)

學客座教授,另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臺灣文學年鑑 焦點人物等。學術專長為臺灣文學,兼涉新舊雅俗範疇,同時關注臺灣與東亞 文學關係研究。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 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編有《世界中的台灣文學》、

《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 1945》等。

黃教授現為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漢學研究》編輯委員,曾數度參與漢 學研究中心主辦之閱讀推廣系列講座,受邀主講「踏查、旅行與臺灣認識論—

閱讀《裨海紀遊》的幾種方法」、「愚民處苦久遂忘—賴和的哀傷與思考」等;

亦擔任過本中心主辦獎助學人「寰宇漢學講座」之主持人。並有大作刊登於《漢 學研究》和《漢學研究通訊》。2020 年獲致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 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

一、前 言

九○年代對於「臺灣文學」而言,是值得特別記憶的時刻。不僅學界 如火如荼展開區域文學研究,當時文建會和文化中心也積極調查各地文藝資 源,或努力編纂作家作品集,表現出對於本土、在地文學的熱情關切;而另 一方面,為了爭取在高等教育體制中設置相關學科,社會各界和大學院校也 相繼動員、發聲,最終如願以償。先是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今真理大學)於 1997 年成立臺灣文學系,接著 2000 年又有成功大學創設臺灣文學研究所碩 士班,2002 年增設博士班和大學部,在國立大學拔得先河,以後則是花開遍 地的局面了。

回顧臺灣文學學科的出現,其實歷經了一番艱辛的奮鬥過程,箇中情形 藉由羊子喬主編《臺灣主體的建構:臺灣文學系所誕生》(高雄:春暉出版 社,2011)所收各界發言、論辯資料,\以及筆者為臺北市立文獻委員會策 劃、主持,後刊於《臺北文獻》「臺灣文學學科體制化的回顧與思考」座談 會紀錄,多位臺灣文學系所創辦人的回憶說明,便可略知梗概。1不過,從九

○年代學科體制化迄今,臺灣文學研究系所雖然陸續成立,但關於知識系統

1  文刊《臺北文獻》季刊直字號 190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4),頁 1-61。

(3)

的建置,卻仍不斷面臨各式挑戰,從最早什麼是「臺灣文學」的定義探問、

學科知識系統內容的摸索,到面臨學生課程學習文本、閱讀材料選擇和文學 史編纂書寫等根本問題,以及遭受質疑致力追求本土化的知識特徵,是否會 流於狹隘與侷限?如何才能快速與世界接軌,達到國際化目標的壓力?後來 還有在臺馬華文學歸屬問題,或近期出現的「華語語系文學」熱潮,早已耳 熟能詳的「東亞研究」論,以及先前出現過的「民國文學」等話題,莫不牽 涉臺灣文學研究對象界定與學科涵蓋層面的反思。

上述所論,攸關「臺灣文學」學科邊界的劃分,尤其種種問題並非逐 一發生,長久以來更以重層、併置的姿態存在著,遂使臺灣文學的學科內涵 顯得糾葛複雜。不過,也正因為持續不斷而來的挑戰與刺激,無形中裨益臺 灣文學學科保持時刻反省和敏銳思考的狀態,並以此尋找更上層樓的新動 力。換言之,隨著二十餘年來的發展,臺灣文學學科已然展現出一段深耕茁 壯後的動人景緻。那麼,關於臺灣文學研究的發展情形,迄今有何進展與變 化?或許一個最簡便的觀察的方式,可以經典著作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

(1987)為基點,繼而追索在此之後學界所做的各種努力面向,這將有助於 發現臺灣文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如何從本土、在地研究,設法延伸、擴大 介入東亞和世界文學論域的成長軌跡。

二、 臺灣文學知識系統的深化與拓展

關於臺灣文學研究的進展故事,應當從何說起?循著文學史長河分段 追溯,自是一個策略。但,源頭、開端以及邊界情形如何?葉石濤《臺灣文 學史綱》係以沈光文為始,唯如此實缺乏原住民文學視角;再者,如費德 廉(Douglas L. Fix)、羅效德曾經編譯出版《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 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出版社,2006),或是李加展編撰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文獻檔案之福爾摩沙文學考》(唐山出版社,2007),

都提醒著可將臺灣文學史的觸角,擴及歐洲西文作品,而這也是目前文學史 匱乏的一面。亦即,國內學界有關臺灣文學史的探索,慣見敘述模式仍然依 循明鄭、清領、日治到戰後此一歷史發展時序,並且側重於漢人文學表現。

(4)

儘管如此,因本文所論重點乃在於現有研究成果的評述,2故以下仍會沿用 常見模式進行介紹,並以日治時代為界,分由戰前與戰後兩階段來考察。

唯,在此之前,會先就原住民族文學研究概況略作說明。

(一)原住民族文學研究

關於原住民族文學,此一範疇在葉氏《臺灣文學史綱》原被忽略,但 早在1980 年代「還我土地」、「還我姓名」等原住民社會運動推展時,已有 找尋原住民文學主體的呼聲;進入九○年代,孫大川多次談論原住民文學的

「可能」,3浦忠成更嘗試寫下〈臺灣原住民文學概述〉。4到了2003 年,孫氏 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下)(印刻出版社)時,

就蒐羅了多位原、漢學者之作,包括瓦歷斯.諾幹、傅大為、廖咸浩、彭小 妍、陳敬介等人論述,顯見經過原、漢學者的努力,成果日增。之後最為重 要的著作,當屬2009 年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獨力完成的《臺灣原 住民族文學史綱》(里仁),該書雖名為「史綱」,篇幅卻是近七十萬字的鉅 著,上冊為卷一「口傳文學時期」,下冊為卷二「使用文字之後的原住民文 學」。由於原住民族文學,最初傳播型態依賴口耳相傳,想要予以系統化表 述,甚至掌握各族精粹特點,以及兼顧文學「史」重視時間進展演變的敘述 方式,實屬不易;更何況,還要從「口傳文學時期」,觀察到後來「使用文 字後的原住民族文學」。尤其,隨著時代前進,作家作品數量倍增,同時還 得面臨當代民族主義覺醒之後,原住民族文學如何與臺灣文學之間進行史觀 協商的挑戰,這使得撰寫原住民族文學史成為一樁難為之事。正因如此,本 書作為國內第一本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史,自然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原住民族文學主體建構實踐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成書之後,強調不 宜貿然將原住民族文學納入「臺灣文學」範疇,否則會窄化原住民族文學,

2  受限於時間與精力,以及本文篇幅,將研究對象僅鎖定國內學者,而海外著述或曾於國 內翻譯出版者,除非特殊需要,將不另作介紹。又,臺灣戲劇研究,本文未納入討論範 疇,特此說明。

3  孫大川,〈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中外文學》

21.7 (1992.12): 152-178。

4  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文學概述〉,《文學臺灣》20 (1996.10): 190-202。

(5)

以為可與世界原住民族文學放在同一類的範圍去思考,於此可見作者史觀。5 不同於浦氏想法,2011 年劉秀美《從口頭傳統到文字書寫:臺灣原住民族敘 事文學的精神蛻變與返本》(文津),所論亦是原住民口傳文學與作家文學,

但全書係從臺灣文學立場著眼。書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針對口傳文學進 行研究嘗試,例如以排灣、魯凱族日卵生人神話去考究口傳文學的社會基 礎,或是深究臺灣各族系洪水神話中的系統區別、族源關係、區域情境,甚 至面對現代原住民作家文學,也特別留心相關元素,成為極大特色。

到了2013 年董恕明《山海之內天地之外:原住民漢語文學》(臺南:國 立臺灣文學館),則著重原住民漢語文學發展輪廓及其創作面向的介紹,所 析包括「從街頭到案頭」、「從山林到海洋」、「從柴米油鹽到落地窗前」、「山 海之內天地之外」,透過章節標題可以得知書寫議題與寫作旨趣。同年,尚 有魏貽君出版《戰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印刻,2013),作者不 採取常見的「一九八○年代初期的世界原住民文化復興運動→臺灣的黨外民 主運動→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原住民族文學」線性史觀去描繪原住民族 文學的形成脈絡,他針對「共構入史」與「自築入史」與浦忠成所言的「第 四世界文學」說法,點出可能侷限,認為原住民文學或原住民族文學,在臺 灣的發展不盡然只是族群性、民族性的內在趨力使然,更是受到社會性影響 的文學類型。至於2018 年楊翠《少數說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 域》(上)(下)(玉山社),作者在上冊先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進行宏觀勾 勒,次而剖析原住民女性作家有關現代詩、家族史書寫、故鄉離返敘事、

飲食文學的創作情形;下冊從女性主體認同、記憶研究、政治思想、草根 實踐、原運運動等議題著手,凝視原住民女性與自身、家庭、族群、社會的 互動關係,並採用比較方法,觀察與西藏、臺灣漢人女性作家相近題材的書 寫表現,所論包括董恕明、伍聖馨、明夏、綢仔絲萊渥、里慕伊.阿紀、阿

、麗依京.尤瑪、阿綺骨、伊苞等人作品,裨益臺灣原住民族女性作家 身影與心聲,獲致全面評述,自是彌足珍貴。

在學位論文方面,陳芷凡「跨界交會與文化『番』譯:海洋視域下臺

5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臺北:里仁書局,2009),頁 34。

(6)

灣原住民記述研究(1858-1912)」(政大中文所博論),回溯跨越海洋而來的 中國、西方與日本有關臺灣原住民的記述文字,除了說明各時期、各類型的 原住民認識論外,還仔細挖掘外界與臺灣原住民間的異己關係,又因受到曹 永和「臺灣島史」觀點啟發,故特別留意海洋的流動性與介面性作用,關注 其間所引發的與臺灣原住民的跨界接觸與文化「番」譯現象,是以能夠展現 多維度的辯證意涵。其次,劉智濬「認同.書寫.他者:1980 年代以來漢 人原住民書寫」(成大臺文所博論),探討80 年代以來漢人撰寫的大量原住 民書寫,文章將之視為漢人自我認同需求與想像慾望的投射轉化,亦即漢人 自我鏡像顯現,通篇就在此一新穎的詮釋框架下展開;結果發現漢人從強勢 者、欺凌者、關懷者、啟蒙者、贖罪者,到變成認同者、回歸者、渴慕者與 朝聖者,則原∕漢鏡像關係的複雜演變,實際成為臺灣漢人國族想像與身 份認同更迭狀態的反映,這為臺灣主體認同研究帶來啟發。再如蔡佩含碩論

「社會介入.自然寫作.歷史敘事—以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為考察對象

(1970 ~)」(清大臺文所碩論),此文關注原住民族漢語文學有關「社會介 入」、「自然寫作」與「歷史敘事」三個層面的書寫,除了歸納相關創作演變 概況,還進一步與臺灣文學史相關題材和類型文學連結觀看,例如「自然寫 作」、「大河小說」,發現存有共構或顛覆之處,有利更多思考。

另外,關於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族文學,浦忠成發表於1998 年的〈原 住民族發展的幾回轉折—由日據時期以迄現在的觀察〉,6嘗試要將日治時 期原住民族受教菁英之日文書寫,納入文學史脈絡考察。而相對於此,也有 研究者注意到當時日本警察,其實留有許多文獻作品可資討論,例如,簡中 昊〈日治初期警察官眼中的臺灣原住民形象—以〈生蕃探險記〉為例〉,7 以連載於《太陽》雜誌中,山地警察所寫〈生蕃探險記〉為分析文本,彰顯 日治初期日人對於臺灣原住民的認識情形。再如,溫席昕《日治時期在臺日 本警察的原住民書寫:以重要個案為分析對象》(秀威,2016),留意明治到 昭和時期「理蕃警察」群體的存在事實,並且關切他們因與原住民近身接

6  浦忠成,〈原住民族發展的幾回轉折—由日據時期以迄現在的觀察〉,收入孫大川主編,

《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頁95-124。

7  簡中昊,〈日治初期警察官眼中的臺灣原住民形象—以〈生蕃探險記〉為例〉,《臺灣文 學研究》6 (2014.6): 195-228。

(7)

觸,其所創作生產的心得觀察、治理思考與文學書寫。當然,如果要把日本 警察所寫作品納入原住民文學範疇之列,便會牽涉到原住民文學的界定在於

「題材」或「身份」的問題。不過,誠如前面研究所示,無論是鏡像研究或 比較研究,所得都可能超過想像。那麼,回顧日治時代報刊中,不同身份者 所寫大量有關原住民的漢文、日文作品,或許會有新的發現與體會。8

(二)日治及其以前階段論

簡介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研究概況之後,以下將以斷代研究方式,評 述各階段研究成果情形,並分由新、舊文學兩方面加以說明,再兼及通俗文 學。

1. 古典文學方面

要論及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的階段論,自然該由明鄭文學研究入手,只 是隨著相關研究者詮釋框架與論述史觀遞變,也形構出不同的文學風景。

首先,陳昭瑛〈臺灣詩史三階段特色〉、〈明鄭時期臺灣文學的民族性〉

二文,9將明鄭文學視為臺灣文學之始,且認為日後不論遺民文學、鄉愁文 學、鄉土文學皆濫觴於此,突出了明鄭文學在臺灣文學史上的起點和影響意 義。她引用連橫《臺灣通史.藝文志》說法,強調明鄭文學充滿抗爭民族 性,但也指出本島異於內地南明文學者,是在眷懷故國之外,寓有不歸之思 和發現臺灣的熱忱,以上所述為明鄭在臺文學特徵定下基調。施懿琳〈後殖 民史觀詮釋臺灣古典文學的一個嘗試—以明鄭時期臺灣詩為分析對象〉,

則從後殖民立場出發,以「殖民性格」形容鄭氏王朝,對於鄭成功及相關明 鄭在臺詩人與詩作.做了不同以往的解讀。10其後,王德威〈後遺民寫作〉11

8  2013 年,筆者受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 1945)》(上)、(下)和《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603-1894)》、《臺灣原住民 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895-1945)》,其中便有大量詩歌、小說與散文作品的作者身份出 自漢人與日人。

9  二文收錄於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

10  施懿琳,〈後殖民史觀詮釋臺灣古典文學的一個嘗試—以明鄭時期臺灣詩為分析對象〉,

收入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編,《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春暉出版社,2008),頁 285-326。

11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收入氏著,《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7)。

(8)

於臺灣風起雲湧的後殖民研究風潮中,選擇重探遺民意識。他與陳昭瑛相 同,發現以明鄭為依歸的遺民意識,是清代臺灣論述中時隱時現的幽靈,確 有文學傳統的承繼性,但更注意乙未割臺之後,因為遺民觀念與現代性的遇 合,遺民論述因此有了繁複的姿態,其所關注的焦點包括朝代的、種族的、

國家的、文化的、地域的,乃至於時間的遺民,這相較先前陳氏所謂明鄭文 學的抗爭民族性格論更為多樣性。另外,魏亦均「漢字文化圈的板塊位移與 知識重構:島∕國視域下臺灣文學的轉向與明∕鄭文學的生成」雖是碩士論 文(臺大臺文所),卻有新的史觀嘗試。他將一般所謂「明鄭時期」,或往前 或往後,置入南明、明鄭、鄭氏王朝,以及臺灣島嶼和東寧王國,臺灣與金 門、廈門的「閩臺關係」等多元時空脈絡中,亦即透過「明∕鄭文學」的生 成游移過程,使明鄭臺灣文學更為動態化;再則強調因為許多漢文人的到 來,臺灣開始進入東亞漢字文化圈,藉此賦予明鄭臺灣文學在「遺民文學」

之外的新定位和新意義。

清領時期方面,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成大中文所博 論),對於清領初期來臺宦遊詩歌書寫情形有所爬梳;許惠玟「道咸同時期

(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中山中文所博論),所論是臺灣本土 文人較具成熟表現階段的探索。以上,可知採用「階段」分期討論方法,曾 是清領時期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的趨向之一,而「宦遊」和「本土」則是考察 清領臺灣文學重要的探索向度。除了詩人、詩作的考察之外,余育婷《想像 的系譜: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建構》(稻鄉,2012),旨於探討清代臺 灣本地詩歌「如何生成」的問題,進以建構清領時期臺灣詩學體系。林淑 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灣學生書局,2007),分由前期旅遊 巡視書寫、中期社會教化書寫、後期議論時事書寫,顯現清代臺灣散文創作 面貌。他如游適宏《以賦憶賦:清代臺灣文集賦的仿擬與記憶》(文史哲,

2014),主要探討臺灣賦相關問題,指出臺人模仿鮑照之賦情形和《少喦賦 草》對臺影響,並舉出臺灣賦有「題聚一唐」現象,此可和「清代臺灣詩壇 不分唐宋」的認知,相互對話。

再者,受惠於人文地理學與旅行理論的啟發,有不少研究選由地方認 同、地景空間、旅行視角進行探討,如申惠豐「臺灣地方意象的表現:明鄭 與清領時期(1651-1895)來臺文人的空間書寫」(成大臺文所博論)、李知

(9)

灝《從蠻陌到現代:清領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地景書寫》(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3)等。不同於上述偏於臺灣地景空間的考掘,王建國〈政治書寫與歷史 衍異:清代臺灣寧靖王與五妃題詠現象及其詩作論析〉一文,12注意明鄭歷史 與清領時期詩歌創作發展變化的關係,發現官方方志系統和朱一貴事件的影 響作用,為五妃題詠數量凌駕寧靖王題詠做了說明。其他,關於清領時期的 文人個案研究,陳益源《蔡廷蘭及其海南雜著》(里仁,2006)針對澎湖文 人蔡廷蘭漂流冒險越南的奇特際遇,進行移地考察與文獻研究,除造訪蔡 氏金門祖籍地、澎湖出生地、臺南任教地、越南漂泊地和江西仕宦地,並 收集相關傳說,比對所記越南民俗,介紹多國譯本,所論出色。

日治時期的古典文學研究方面,有幾本專書值得重視。江寶釵《臺灣 古典詩面面觀》(巨流,1999),試圖貫串清代到日治時期詩歌創作概況,在 作者類型、階層轉變和創作表現闡述之外,又從自然與社會、時∕事與社會 面向入手,且由中國漢詩傳統凝視臺灣古典詩歌之近似、殊異與特色,別具 價值。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以重要 作家、作品和社群為例,勾勒臺灣古典文學各期面貌,並對賴和漢詩、吳 德功國族認同精闢分析,且於書中揭示古典文學研究未來方向,13尤具指引 金針之效。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五南,2007)藉由 590 篇文獻清楚釐析臺灣新舊文學論戰之始末與論點爭執所在,明確指出論 戰發生實根源於不同文化意識,並非單純文學典律之爭,另書中揭舉臺灣創 作「文體」風格殊異多元,裨益臺灣文體研究。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 詩的多重視野》14細膩刻劃乙未割臺後的遺民文人離散心境,並考察相關作 品與中國遺民思想傳統、屈騷傳統、杜甫詩史精神的承繼與變化關係,能兼 顧遺民文化精神與遺民詩歌美學之闡發。再如筆者《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

12  王建國,〈政治書寫與歷史衍異:清代臺灣寧靖王與五妃題詠現象及其詩作論析〉,《漢學 研究》31.3 (2013.9): 103-136。

13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 —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

2000),頁 15-17。

14  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另外,高嘉 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臺北:聯經出版公 司,2016)同樣關注遺民精神世界,雖非專為臺灣文學而發,但其中第四章論述臺灣漢 詩譜系與遺民詩學的結構性起源,也有言及王松、洪棄生等人,值得參看。

(10)

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麥田,2004),針對過去新舊文 學二元對立的斷裂史觀提出商榷,將日治時期的臺灣視為一個全球化下的新 興文化場域,觀察進入二十世紀後,現代情境如何促使本地傳統文人形塑出 新感覺意向與新自覺姿態,書中透過文體、思潮、社群、作品、文化主體、

國族政治等面向加以分析,指出現代性在臺灣,有著傳統∕現代、本土∕世 界、同化∕反殖的重層糾葛鏡像。林淑慧《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 遊書寫》(萬卷樓,2014),主要探討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相關問題,透過 爬梳報刊中的遊記或旅遊敘事和個人遊記,將臺人在日治時期前往中國、日 本、世界和島內旅行的內在心理、感官視覺、文化流動、跨界翻譯、文學再 現、敘事策略問題,做了詳細鋪陳。又如梁淑媛《飛登聖域:臺灣鸞賦文學 書寫及其文化視域研究》(五南,2012),書中針對臺灣鸞賦、鸞堂的空間 性,以及不歌而誦、藏名隱曲、多音性與遊觀敘事,鸞生與煙花文化議題等 加以探討,展現賦與宗教交涉的豐富面貌,有利獲見賦在臺灣的有趣發展。

此外,由詩人社群集結而成的「詩社」及其相關研究,亦是古典文學 研究的重要議題。以三大詩社「櫟社」、「南社」與「瀛社」而言,均有 相關討論,其中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國立編譯館,2006)內容涵蓋 多元,書中首就櫟社文學史料的蒐集概況予以陳述,繼而說明臺大圖書館 館藏詩稿,以及櫟社與鹿港淵源,若干社員詩歌、詩意與詩心等,剖析深 入,關照全面。知名詩社個案研究之外,陳欣慧「『詩』的權力網絡:日 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文學∕文化∕社會考察」碩士論文(中央大 學客家社會文化所),運用布爾迪厄場域理論,梳理桃園吟社、以文吟社 的發展歷程與文學表現,並考掘兩社動員各式漢詩資本時,權力秩序或顯 或隱的過程,得以一窺詩歌政治與社會權力的互動關係;謝崇耀《日治時 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稻鄉,2012),以「漢詩文化空 間」詮釋視域,進行日治時期臺北州傳統詩社的統合研究,論及詩人、詩 學技藝、詩社、地理空間的共構性,亦有新意。至於筆者亦有數篇論文針 對詩社研究而發,其一〈實踐與轉化 —日治時代臺灣傳統詩社的現代 性體驗〉,15乃以「現代性」角度說明日治傳統詩社如何轉變成為「新」的

15  黃美娥,〈實踐與轉化—日治時代臺灣傳統詩社的現代性體驗〉,收入氏著《重層現

(11)

漢文想像共同體,以及現代社群集體意識的達成、詩社社群公共場域的建 立、傳統詩社與現代日常休閒娛樂生活的交匯、詩社新運作模式和新題詩寫 作等;其二〈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 與衍異〉,16留意殖民地時期日本官方如何透過「風雅論」的詩教話語,對於 臺灣詩社展開文化統合和馴化;其三〈在「同」與「不同」之間—「玉山 吟社」的詩歌空間意義與社群文化生產〉,17討論臺灣與日本漢詩社之間「同 與不同」的關係和現象。以上,均屬新視角的考察。

在上述之外,研究焦點尚有報刊、詩話、文言通俗小說、臺日漢文關係 研究等,後二者在晚近學界受到重視。以通俗小說而言,首先得歸功於下村 作次郎、黃英哲在1998 年出版《臺灣大眾文學》,引發注意白話通俗小說的 風潮,而當時另有關注1930 年代《三六九小報》、《風月》、《風月報》小說 文言創作情形者。但,實際上早從1905 年起,謝雪漁、李逸濤、魏清德等 人,便已嘗試書寫偵探、言情、神魔、武俠等類文言通俗作品,筆者於2003 年率先撰文討論;18稍後呂淳鈺碩論「日治時期台灣偵探敘事的發生與形成:

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的考察」(政大中文所)亦觸及古典文人偵探作品,此 文也是第一篇研究日治時代偵探小說文類的學位論文。又,前述創作尚可與 徐坤泉、吳漫沙的白話通俗小說併觀比較或連結,如此將有助於一探從「文 言」到「白話」的通俗小說生成狀態,因此別具意義。

晚近十餘年來,隨著此一領域漸獲矚目,耕耘者日多。相關研究成 果 不 少, 例 如 筆 者〈「 文 體 」 與「 國 體 」 — 日 本 文 學 在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19論及日本漢文小

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2004),頁 143-181。

16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 文學研究集刊》2 (2006.11): 1-32。

17  黃美娥,〈在「同」與「不同」之間—「玉山吟社」的詩歌空間意義與社群文化生產〉,

收入衣若芬主編,《東張西望:文圖學與亞洲視界》(新加坡:八方文化,2019),頁 205-220。

18  黃美娥,〈二十世紀初期臺灣通俗小說的女性形象—以李逸濤在《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的作品為討論對象〉,宣讀於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二十世紀臺灣男性書寫的再閱讀—

完全女性觀點學術研討會」,2003.10.18-19。

19  黃美娥,〈「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

(12)

說對於臺灣漢文小說敘事成規、創作美學風格與文體書寫範式的啟發作 用,涉及了臺灣小說史的起源論問題。阮淑雅「中國傳統小說在臺灣的續 衍:以日治時期報刊神怪小說為分析場域」(政大中文所博論),著重考 究中國傳統小說在臺灣的續衍情形,可見臺灣小說與中國小說之間的密 切淵源。再如林以衡《日治時期臺灣漢文俠敘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 意涵:以報刊作品為考察對象》(國立編譯館,2007)、《東、西文化交錯 下的小說生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通俗小說對東亞∕西洋小說的接受、移植 與再造》(稻鄉,2019)二書都以文言∕通俗小說為分析對象,前者是首部 介紹日治時期臺灣武俠小說的專書;後者則在闡述日治時期臺灣漢文通俗小 說,如何在東、西文化和文學交互影響關係下的生成、摹寫與再造,更能掌 握與世界文學∕文化的交涉關連。此外,尚有薛建蓉《重寫的「詭」跡:日 治時期臺灣報章雜誌的漢文歷史小說》(秀威,2015),專就歷史小說此類作 品加以剖析,尤其留意箇中受到日本帝國主義意識形態影響的軌跡;柯榮三

《雅俗兼行:日治時期臺灣漢文通俗小說概述》(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除了介紹兩大通俗雜誌《三六九小報》、《風月報》系列雜誌,另也評介李逸 濤、魏清德、謝雪漁、許丙丁、鄭坤五等文言作家與作品,以及徐坤泉、吳 漫沙二位白話名家之書寫,展現文白雙管齊下的企圖。其他如許俊雅,亦有 考究臺灣小說文本來源與版本變異等文。

至於「臺、日漢文關係研究」方面,有鑑於殖民地時期日臺之間存有

「同文同種」情境,那麼該如何闡述兩造之間的漢文多重脈絡關係?早期學 界多強調差異∕對抗的後殖民論述,後來則有取徑現代性、語言政治和文化 統合論者,考察面向包括:儒學、語文教育與日本國體論的關係,20以及日 臺漢詩文的「同文」和「不同調」現象等。21上述研究指出漢文的「中介」

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漢學研究》28.2 (2010.6): 363-396。

20  如陳培豐,〈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 思考〉《新史學》12.1 (2001.3): 115-155、〈重新解析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同化』國語教 育政策—以日本近代思想史為座軸〉《臺灣史研究》7.2 (2001.6): 1-49;川路祥代,

「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成大中文所博論,2002)。

21  如柳書琴,〈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與興亞文學〉,收入王德威、黃錦樹合編,《想 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頁 63-90,她注意到「同 文問題」在侵華戰爭爆發後如何促使臺人自我參與帝國主義的文化統合建構,出現文藝

(13)

角色及其潛藏的資源性,因此日、臺「同文」交混、差異問題,也由文字範 疇邁向文學、思想範疇,不過所論大抵較集中於殖民統治技術的文化∕文學 政治顯影。到了陳培豐《想像和界線: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一書再展新 意,他將向來被視為既定概念的「漢文」當成分析對象,考察臺灣語言文體 在東亞漢字文化圈與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混成語現象」,藉以剖析殖民地時 期臺灣各種漢文文體成立過程及背後意義。22而不同於陳氏取徑「文體」研 究,筆者則是全力鎖定「漢文學」議題,故多年來分別從詩歌、散文、小 說、詩話著眼,以及留心來臺日人個案和詩社社群,循著「日本在臺漢文學 史」、「殖民地時期臺、日漢文關係」、「臺、日、中漢文跨界接觸」的思考 理路去摸索,陸續展開系列考掘工作。23另如廖振富,曾就中村櫻溪遊記予 以探討,24後又協助國立臺灣文學館選注《在臺日人漢詩文集》(2013),並 與張明權合撰〈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日台漢文交流的多重 意涵〉。25再如莊怡文《在理想的幻滅中尋找生之路:小泉盜泉《盜泉詩稿》

研究》(稻鄉,2018)、蕭惠文「臺、日之間的多重複寫:日本漢詩人籾山衣 洲研究」(臺大臺文所碩論)、盛浩偉「多重文脈下的在臺日人漢文學:關 口隆正及其書寫與時代」(臺大臺文所碩論)、涂小蝶「後藤新平的漢詩創 作及其活動—以臺灣相關書寫為觀察核心」(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

自我異化的惡果。其後,陳培豐,〈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在流通與 切斷過程中走向純正歸一〉,收入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頁 457-498,進一步強調了日、

臺漢文實是「同文」而「不同調」的關係,聲調差異說明了臺式「漢文」,終究無法承擔 負載日本國民性、皇民文學的任務。

22  參見陳培豐,《想像和界線: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出版社,2013),書末旨 趣簡介。

23  除前面已述小說研究外,又如〈跨界傳播、同文交混、民族想像:賴山陽在臺灣的接受 史(1895-1945)〉、〈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 異〉〈從「福建」看近代臺灣與東亞漢詩文的交涉互動意義—以《送米溪先生詩文》

為分析場域〉〈帝國漢文的「南進」實踐與「南方」觀察:日人佐倉孫三的台、閩書寫〉

等。

24  廖振富,〈中村櫻溪北臺灣山水遊記的心映現與創作美學〉,收入朱歧祥、許建崑主編,

《臺灣古典散文學術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1),頁 219-252。

25  廖振富、張明權,〈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日台漢文交流的多重意涵〉,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9 (2014.12): 145-189。

(14)

化所碩論)等,多篇學位論文亦鑽研於此,可供參考。

2. 新文學方面

關於日治時期新文學研究成果,在長期累積中自有研究熱點與亮點。

首先,專書部分,施淑《兩岸文學論集》(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雖然出 版於90 年代末期,迄今仍屬經典,書中「輯一臺灣文學論集」,有關文協分 裂、三○年代文藝思想、左翼知識份子、新感覺派與頹廢意識、城市與鄉村 文學的觀點探討,影響深遠。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

(麥田,1998)、《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麥田,2004),是研究 日治臺灣新文學者的必讀之作,前者勾勒左翼文學發展背景與作家系譜,以 及左翼精神與反殖民實踐情形;後者關注現代性與第一代作家關係,以及現 代性、本土性、殖民性之間的糾葛矛盾,同時也與臺灣史議題連結考索,

展現通貫文史的宏觀視野。而同樣對於左翼和殖民主義問題感到興趣者,尚 有游勝冠《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群學,2012),

此書關注日治時期傳統三種類型知識份子的文化立場,指出只有左翼知識份 子由反支配的本土主義立場出發,才能真正扮演內部解殖的角色,此外也對 賴和、張文環等作家的解殖文學表現作了清晰梳理和批判,突出了以文學為 利器進行文化抗爭的動人面貌。再如柳書琴《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 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2009),與游氏之作旨趣近似,但留心的是旅日 青年,焦點在於福爾摩沙集團。書中對集團成立發展過程交代詳盡,並對作 家謝春木、王白淵、張文環、巫永福、吳坤煌的旅日處境與心靈狀態深入描 繪,尤其注意與中國左翼作家東京聯盟、日本左翼作家和左翼詩壇往來情 形,對臺灣左翼文學系譜與東亞左翼文學跨界關係研究,有其貢獻。又,在 討論本土或旅日作家的文化抗爭、解殖行動之外,朱惠足《「現代」的移植 與翻譯:日治時期臺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麥田,2009),以 1920 年代至 40 年代的臺人與日人小說文本為分析材料,一方面探討「現代」在日治臺灣 文學發展中的跨界∕移植∕翻譯樣貌,指出臺灣的現代性移植經驗,是在西 洋、中、日的「間隙」中形構;另一方面,因為重視移植經驗,故相較過去 亦為臺灣小說後殖民思考所標舉的「本土論」,本書更強調了「在地化」經 驗的齟齬、隔閡,或溝通、交流,展現不同視角的考察,別具意義。大抵,

透過前述,可以一窺日治臺灣新文學研究要點,頗多集中於反殖民與文化抗

(15)

爭,或現代性與本土性關係性的摸索,或左翼文人與文藝思潮討論等。

其次,1930 至 1940 年代的文學階段論,也是研究者興趣所在。單以 2009 年來看,便有:蘇世昌「1920-1937 臺灣新知識份子思想風貌研究」

(清大中文所)、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一九三○年代臺灣 左、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李敏忠「殖民 地風景的書寫:1930 年代臺灣白話小說文體風格研究」、陳淑容「戰爭前 期臺灣文學場域的形成與發展:以報紙文藝欄為中心(1937-40)」(以上三 篇均成大臺文所)、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 1945)」(政大中文所)等博士論文進行研究。而由諸文內容看來,撰者在面 對1930 至 1940 年代的臺灣文學史時,切入角度不同,計有:新知識份子思 想風貌討論、文藝大眾化問題探索、白話小說文體風格剖析、報刊媒體與戰 爭前期文學場域生成、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關係性闡述等。如此琳瑯滿 目的分析向度,在共構、交錯、相異的研究框架中,得使該時期文學史內 在結構與外在輪廓,獲致鮮明重現。再者,此一階段尚有白話通俗小說盛 行情形,徐坤泉《可愛的仇人》、《靈肉之道》和吳漫沙《韭菜花》、《大地 之春》等人作品深受歡迎,展現更為繁複多彩的文學場域。兩位言情作家 不僅有學位論文進行研究,26亦有林芳玫〈臺灣三○年代大眾婚戀小說的啟 蒙論述與華語敘事:以徐坤泉、吳漫沙為例〉、27李進益〈日據時期長篇通俗 小說的創作及主題探究—以徐坤泉、吳漫沙作品為主〉、28 林姵吟〈性別化 的現代化:徐坤泉與吳漫沙作品中的女性角色〉29等文,筆者編選《臺灣現 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吳漫沙」卷時,30已彙集重要相關研究。

26  例如吳舜鈞,「徐坤泉研究」(東海大學歷史所碩論)、吳瑩真,「吳漫沙生平及其日治時 期大眾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所碩論)

27  林芳玫,〈臺灣三○年代大眾婚戀小說的啟蒙論述與華語敘事:以徐坤泉、吳漫沙為例〉,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7 (2009.9): 29-66。

28  李進益,〈日據時期長篇通俗小說的創作及主題探究—以徐坤泉、吳漫沙作品為主〉,

收入中興大學中文系編,《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臺北:新文豐 出版公司,2002),頁 29-45。

29  林姵吟,〈性別化的現代化:徐坤泉與吳漫沙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臺灣文學學報》25 (2014.12): 1-31。

30  《文訊》自2011 年起,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贊助下,由封德屏總策劃執行「臺灣現當代作 家研究資料彙編」工作,迄今成果已超過120 種,成為掌握現當代臺灣文學作家前行研

(16)

接著,則是作家個案研究情形,就中不能忽視的是林瑞明有關賴和的最 早開拓,31以及陳建忠《書寫臺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

(春暉,2004)後來集大成討論,所論包括賴和各類新舊文學創作面目,從 本土位置重新定位賴和作為「臺灣的魯迅」的角色和行動意義等。又如楊逵 研究,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 究》(秀威,2009),因研究幅度夠跨越戰前與戰後,故能針對楊逵思想的銜 承轉化進行細膩考掘,如楊逵三○年代、戰時文壇與戰後初期的種種表現,

以及與皇民文學、臺共之間的複雜糾葛關係,誠屬佳作。再如龍瑛宗研究,

陳龍廷〈木瓜樹的小鎮:龍瑛宗小說再現的日治時期南投〉32注意的是小說的 虛構與真實,他參考《地理案內書》、日治時代臺灣地圖、臺灣地名辭書和 照片,重讀〈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指出小說筆下正是1930 年代的南投;林 祈佑「『自我』的複調:中島敦、龍瑛宗與日本殖民地文學的表述機制」(臺 大臺文所碩論),從比較文學視角,藉由討論日、臺名家中島敦與龍瑛宗的 文學作品,解析殖民地文學的自我表述機制與限制;至於王惠珍的龍瑛宗考 察最為重要,《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一書(臺 大出版中心,2014),歷經長期史料爬梳,注意作家 1937 年至 1947 年十年 間之文學活動與創作概況,依據龍瑛宗移動場所的變化,逐一討論相關作品 內涵、作家精神史樣貌,所得完整,是迄今最具代表性的專著。當然,個案 研究的基礎,實得力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或地方縣市政府單位的編輯成果,如 陳萬益主編《龍瑛宗全集》、《張文環全集》、《呂赫若日記1942-1944》,以 及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等,33均有貢獻。值得補述的是,過去較受爭議 的皇民文學作家,34陳采琪「跨時代的「皇民文學」作家—陳火泉研究」

(清大臺文所碩論),試圖探索戰前、戰後陳火泉的創作面貌與相關評價,

說明作家何以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壇位置,未曾消逝在滾滾歷史洪流的

究極好的管道,且亦陸續建置成電子資料庫。

31  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

32  陳龍廷,〈木瓜樹的小鎮:龍瑛宗小說再現的日治時期南投〉,收入彭瑞金編,《2015 南 投學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15),頁 119-137。

33  附帶說明,臺灣古典文學研究也受益於施懿琳、吳福助等人有關《全臺詩》、《全臺文》、

《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彙編》之編輯出版。

34  1998 年曾經發生如何評價皇民文學的論爭。

(17)

原因;又如周金波,2002 年前衛出版社透過出版《周金波集》,邀請中島利 郎撰寫〈周金波新論〉重新評價,認為周金波不是「皇民作家」,而是一位

「愛鄉土、愛臺灣的作家」。35不過,如此也恰恰暗示「皇民作家」的存在,

終究是臺灣文學研究難以迴避的課題,相關風波、糾葛與影響,乃至精神分 析,劉紀蕙〈從「不同」到「同一」—臺灣皇民主體之「心」的改造〉所 述,36曾對此詳加討論,值得參考。

當然,除了臺灣本土作家,日人在臺作家,也曾得到不少目光。例如吳 佩珍《真杉靜枝與殖民地臺灣》(聯經,2013),旨於觀察真杉靜枝 1930 年 代後期到1950 年代作品與書寫主題,和檢視其人臺灣書寫從戰前到戰後的 變化,以及在日本文學、臺灣文學邊緣游移的情形。再如邱雅芳《帝國浮 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聯經,2017),評介了 1910 至 1940 年 代多位日人的臺灣書寫與南方想像,所論計有竹越與三郎、佐藤春夫、中 村地平、真杉靜枝、西川滿等。他如林慧君「日據時期在台日人小說重要 主題研究」(淡江中文所博論)、張文薰〈「外地」的意義—濱田隼雄的文 學軌跡〉、37許麗芳〈殖民時空下的多重視角:佐多稻子〈臺灣之旅〉(1943- 1944)的臺灣書寫〉38等。以上所述對象,儘管在臺角色、身份不一,但都藉 著創作而與臺灣社會發生關係,且有趣的是,創作面向或選擇文類往往各有 所好,顯示了此一議題研究的豐富性。

又,在審視上述日本文人在臺創作的多樣面貌時,尚可發現這屢屢涉及 臺、日跨界狀態;然而不僅於此,高嘉勵《書寫熱帶島嶼:帝國、旅行與想 像》(臺中:晨星,2016),更把研究觸角從臺灣這座日人眼中的熱帶島嶼,

透過延展和比較研究連結至南洋群島,因而浮顯了一幅更大的網絡關係。換

35  中島利郎,〈周金波新論〉,收入中島利郎、周振英編著,《周金波集》(臺北:前衛出版 社,2002),頁 2。

36  劉紀蕙〈從「不同」到「同一」—臺灣皇民主體之「心」的改造〉,收入氏著《心的變 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頁 233-269。

37  張文薰〈「外地」的意義:濱田隼雄的文學軌跡〉,收入陳芳明編,《臺灣文學的東亞思考:

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7),頁 374-397。

38  許麗芳,〈殖民時空下的多重視角:佐多稻子〈臺灣之旅〉(1943-1944)的臺灣書寫〉,

《興大人文學報》53 (2014.9): 145-166。

(18)

言之,比較研究確實可為日治臺灣新文學研究帶來新想像空間;對此,崔末 順《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聯經,2013)更是一部難得能夠針 對臺、韓殖民地文學進行比較研究的佳作,書中第一輯對於臺韓兩地現代性 啟蒙與接受經驗有所爬梳,並對左翼運動和文學論加以比較,且對兩地女性 小說的封建性和現代性衝突予以揭露;第二輯則是描述戰爭論述和文學動員 概況,其中牽涉東洋論述、女性論述和南方論述,因此能夠同時將文學創作 和思想意識納入關照。他如,柳書琴主編《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 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聯經,2018),專注 20 世紀前半期東亞文學場域 中跨文化流動和殖民主義現象,將「滿洲國」、臺灣、朝鮮、中國淪陷區的 文藝生產經驗併觀,透過眾人研究所得的匯集,得使東亞面貌更為複雜深 入,甚具價值。

最後,擬再簡介三篇優秀學位論文。其一、張詩勤「臺灣日文新詩的誕 生—以《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1895-1926)為中心」(政大臺文 所碩論),此文修正過往文學史以謝春木在 1923 年 5 月,用日文寫下〈詩の 真似する〉,於隔年發表《臺灣》雜誌,被當成臺灣新文學史上第一首新詩 的說法。她透過報紙資料,指出臺灣第一位在地詩人當是張耀堂,而第一首 新詩是1922 年〈致居住在臺灣的人們〉。其二、陳允元「殖民地前衛—

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臺灣的傳播與再生產」(政大臺文所博論),該文攸關 日治時期現代主義詩學的建構,原本一般注目對象是風車詩社,39但作者發 現1930 年代其實存有臺人、在臺日人、灣生以「殖民地臺灣」為中心,輻射 而出的1930 年代東亞殖民地現代主義詩歌活動的圖景;並發現過去罕為人 知的日籍女性詩人戶田房子和在花蓮出生、臺日混血的饒正太郎,大大擴充 過去學界所知,並提出新的詮釋視野。其三、趙偵宇《觀念、分類與分類源 流:日治時期的臺灣現代散文》(秀威,2016;原為臺大臺文所碩論),重新 思考「日治時代」作為臺灣現代散文起源階段的意義,透過對該時代散文作 品的蒐羅與相關現象的掌握,包括作家古典散文、在臺日人隨筆、報紙問題

39  關於「風車詩社」,劉紀蕙,〈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 遮蓋的際遇〉曾經就此檢討多種文學史和臺灣文學論述,因為重視寫實主義和反殖民、

反封建的審美評價,以致於出現排拒抵制前衛文化。收入周英雄、劉紀蕙,《書寫台灣: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頁 141-144。

(19)

散文等,進而與現行散文史的認知結果對話,提出不少發問與提醒,例如:

現代散文觀念的指涉意涵、漢文與日文書寫系統的多元生產意義、作品類型 與典律的商榷、日本在臺作家定位問題等,為臺灣散文史研究帶來新的思辨 空間。

(三)戰後以來研究概況

關於戰後臺灣文學研究,其中最大研究能量主要集中在現當代新文學範 疇,其餘面向僅佔少數,以下分別說明之。

1. 古典文學方面

過去學界所論多偏重在日治時期,較值得注意的是,2005 年以後有多 篇博士論文致力耕耘戰後階段,他們注意對象主要集中在省內外重要文人個 案、文藝社群、報刊場域。如孫吉志「羅尚《戎庵詩存》研究」(中山中文 所)、李知灝「戰後臺灣古典詩書寫場域之變遷及其創作研究」(中正中文 所)、姚蔓嬪「戰後臺灣古典詩發展考述」(臺師大國文所)、陳盈達〈戰後 大陸來台古典詩人張默君及其《瀛嶠元音》〉(東海中文所)、張淵盛「走向 國民:跨政權臺灣末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路—以張達修為主的考察」(中 正中文所)、梁鈞筌「『中華共同體』的想像與跨國形構—以《中華詩苑》

(1955-1967)為觀察對象」(中正中文所)等。

又,若以階段論而言,「戰後初期」情形頗受關注。例如廖振富〈詩與 時代創傷:與「二二八事件」相關之臺灣古典詩析論—以詩人作品集為 討論範圍〉,40聚焦臺灣古典詩歌如何書寫二二八事件,有助提供二二八文學 研究的新材料與新視野;筆者〈戰後初期的臺灣古典詩壇(1945-1949)〉,41 透過戰後多種報刊史料,勾勒戰後初期臺灣古典詩壇整體樣貌,此為過去學 界未見涉獵的面向;又,林文龍〈省文獻會與漢詩關係初探〉,42專就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與古典詩壇關係進行闡述,說明林獻堂、黃純青、林熊祥等人擔

40  廖振富文收入氏著,《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國立編譯館,

2007),頁 259-335。

41  黃美娥,〈戰後初期的臺灣古典詩壇(1945-1949)〉,收入許雪姬主編,《二二八事件 60 週年紀念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頁 283-302。

42  林文龍,〈省文獻會與漢詩關係初探〉,《臺灣文獻》59.2 (2008.6): 137-182。

(20)

任主委對戰後詩壇重建的貢獻,以及成立詩社、創辦詩刊、舉辦桂冠詩人選 拔、編印詩選,促使成為臺灣詩壇重要機構的詳細經過。再如筆者〈戰後臺 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 長〉,43由新、舊文學雙重視角出發,說明在魯迅風潮之外,革命元老于右任 與臺灣文學亦有密切關係,甚且牽動左∕右勢力頡頏、新∕舊文學典律競 爭,為戰後臺灣文學新秩序的重構帶來刺激與影響。

2. 通俗文學方面

如同前述,日治時期文言與白話通俗小說創作興盛,那麼戰後階段呢?

筆者〈戰後初期台灣通俗小說初探 —從「作家論」到「場域論」的考 察〉,44透過新見史料,發現日治時期已頗活躍的鄭坤五、吳漫沙、林萬生、

葉步月等本土作家,於戰後或以新作出版、刊登,或採舊作重刊方式,繼續 介入文壇,但受到當時文學場域主流思潮挑戰,整體發展已大不如前。到了 1950 年代,文壇焦點自是反共文學、戰鬥文藝,不過張文菁〈1950 年代臺 灣中文通俗言情小說的發展:《中國新聞》、金杏枝與文化圖書公司〉,45將唐 賢龍《中國新聞》、中國新聞出版社視為1950 年代前期通俗出版媒體與業者 重要代表;另一方面,又從金杏枝、文化圖書公司談及戰後臺灣通俗出版的 專業化,將1956 年視為戰後臺灣通俗小說市場發展的重要關鍵年度,所論 具有讓1950 年代臺灣通俗小說場域顯影意味,值得重視。

另一方面,有關1950 年代以後的通俗小說發展,劉秀美《五十年來的 臺灣通俗小說》(文津,2001)作了極佳歸納與分析,書中先就通俗小說義 界加以說明,而後逐一概述社會言情、武俠、科幻、歷史、推理、鄉野傳奇 等各類作品,以及通俗小說和作者、讀者關係,尤其能夠涵蓋1949-1999 長 達五十年間流變面貌,實屬不易。葉洪生、林保淳合撰《臺灣武俠小說發展 史》(遠流,2005),以四章十九節的篇幅,將 1951 年至 2000 年半世紀臺灣

43  黃美娥,〈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 消長〉《臺灣史研究》22.4 (2015.12): 123-166。

44  黃美娥,〈戰後初期台灣通俗小說初探—從「作家論」到「場域論」的考察〉,《臺灣文 學研究學報》26 (2018.4): 185-220。

45  張文菁,〈1950 年代臺灣中文通俗言情小說的發展:《中國新聞》、金杏枝與文化圖書公 司〉《臺灣學研究》17 (2014.10): 89-112。

(21)

武俠小說興衰始末娓娓道來,並列舉十位名家作為重點論述對象,除了言及 臺灣武俠出版業骨幹的八大書系,亦觸及武俠小說與禁書,報刊連載情形和 影視媒體影響,面面俱到展示1950 年代發韌、60 年代鼎盛、70 年代退潮、

80 年代衰微的臺灣武俠小說發展脈絡,極為精彩。透過前面兩部專書,可 知類型論是研究重點,陳國偉《類型風景:戰後台灣大眾文學》(國立臺灣 文學館,2013)便再次就此探究,專門針對「愛情」、「武俠」、「恐怖」、「科 幻」、「推理」五個類型予以深論,而相異之處在於本書採取「大眾文學」名 稱,而非「通俗文學」,並使用跨國脈絡視角進行研究,展現新意。

而在通論性質之外,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灣商務,2006;

時報文化,1994)是九○年代針對作家個案研究的代表性專著,2020 年則又 撰寫〈閱讀瓊瑤:從文化論戰到再製「中國性」〉,46文中先以離散和反離散角 度分析瓊瑤,指出她定居臺灣,卻存有離散「中國人」特殊身份,且慣以作 品再現「中國性」;次則觀察兩岸評論與閱讀特色,最後再論1990 年代以後 消費流行文化如何成為隱性民族主義而連結兩岸電視劇觀眾等,從中可以發 現兩岸仍有不同的接受反應。其次,陳國偉《越境與譯徑:當代臺灣推理小 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聯合文學,2013),本書是在臺灣推理小說源頭 與脈絡逐漸得到釐清、勾勒之後,重新反省臺灣推理小說的本體,發現因為 多次經歷斷裂與重構,以致於無法提供一個連續的史觀,但作者注意到臺灣 推理作品裡的身體書寫、翻譯及其形成的文體秩序,其實可讓臺灣的推理小 說連結到世界推理小說的傳統,故以身體作為方法加以探索,是另闢蹊徑的 嘗試。

3. 新文學方面

關於戰後臺灣新文學研究成果,由於數量龐大,勢必無法進行詳述,以 下僅就各階段概況予以簡介,並設法歸納數個研究熱點進行綜述。

以戰後初期臺灣文學研究來看,學界致力方向包括:其一、闡述戰後官 方文化體制對臺灣文學場域的影響,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 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麥田,2007)是重要代表品,他以「去日本

46  林芳玫,〈閱讀瓊瑤:從文化論戰到再製「中國性」〉,收入黃美娥主編,《世界中的台灣 文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頁 285-321。

(22)

化」、「再中國化」框架概括當時官方政策與文化體制運作面貌,說法廣為引 用;其二、指出後殖民史觀下臺灣文學「被詛咒」邊緣地位論與作家受挫心 理癥狀的刻畫,可以參見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

臺灣文學論集》(五南,2007),書中對於戰後初期文藝思潮、作家思想轉折 與時代歷史語境的交涉,有生動鮮活的描繪;其三、國共內戰官方派系權力 鬥爭與臺灣文學政治的糾葛,徐秀慧《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的文化 場域與文學思潮》(稻鄉,2007)取藉大量戰後初期報刊,對當時官民之間 社會重組與文化重編的複雜權力較勁過程的還原,處理出色。其他如新現實 主義與魯迅熱潮湧現、重要事件(二二八事件與四六事件)與臺灣文學的關 係、報刊文學創作與文藝評論、著名作家個案討論(如楊逵、龍瑛宗、葉石 濤在戰後文學活動的考察)等,上述幾本著作或是一般文學史,也多將此視 為要點而多所探究,故在此略過不論。除了上述,蔡明諺在大家所注意的小 說研究之外,對於戰後初期新詩加以考索,〈戰後初期台灣新詩的重構—

以銀鈴會和《潮流》為考察〉,47討論臺灣新詩史上的重要社團「銀鈴會」,

及其日文刊物《ふちぐさ》與中日文刊物《潮流》從戰前到戰後的延續、發 展過程,同時對於刊物在戰後採取「中日文合刊」而非全採中文書寫方式,

特以銀鈴會負責人兼《潮流》主編朱實的觀點為例,對於所謂「跨越語言」

之必要性與必然性進行質疑,是可觀之處。

接著進入1950 年代,反共文學是當時文壇主流,故為研究者需加正視 的課題。在兩岸文學史常見的負面評價之外,90 年代齊邦媛在〈千年之淚:

反抗懷鄉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序曲〉,把反共懷鄉文學視為一個民族在大時代 下的苦難集體記憶,並與大陸傷痕文學進行連結,呼籲該對這些當年曾引起 廣大共鳴的作品,再做冷靜評估。48其後,王德威將反共文學與解嚴後的政 治小說予以聯繫,在〈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中,承繼前述 反共文學與傷痕文學、政治小說的辯證關係,並以「逝去的文學?」懸疑性

47  蔡明諺,〈戰後初期台灣新詩的重構—以銀鈴會和《潮流》為考察〉,《臺灣文學研究學 報》20 (2015.4): 41-71。

48  齊文收錄氏著,《千年之淚:當代臺灣小說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頁 29- 48。

(23)

標題,暗寓其中逝而未逝的懸宕性。49梅家玲則關心陳紀瀅小說、文獎會得 獎小說的家國想像與性別書寫,對於反共小說寫作手法進行深刻品評。50至 於長期致力開拓五○年代研究的應鳳凰,她在〈五○年代臺灣小說「反共美 學」初探〉,關注反共文學創作技藝,希望能夠通盤蠡測「反共美學」的典 律。51另外,陳康芬「政治意識型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年 代反共文學研究」(東華中國語文系博論),不將反共文學簡化為國家暴力結 果,而將之理解為「文學價值觀如何為政黨政治意識型態所主導,並制約於 文學歷史的客觀現實發展環境的歷史特徵」,去說明反共文學在戰後臺灣作 為一段特殊文學歷史的面貌。以上學者,均為重探反共文學而努力。

不過,在反共文學之外,尚有許多新開發議題。例如范銘如《眾裡尋 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麥田,2002),注意來臺省外女性如何化身成為本 土女性文學學習白話文書寫的橋樑,且還發現這些女性書寫對臺灣在地空間 的重視,與1950 年代男性懷鄉文學展開對話,提醒作家性別差異態度。再 如,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 策略運用」(成大臺文所博論),針對五○年代女性文學最大宗的抒情散文現 象進行討論,以「抒情傳統」作為觀察視角,重勘五○年代文學史與女性散 文史,指出五○年代女性散文具備多元與嶄新的面向,以及美文體系複雜 的文學意涵與美學傳統,勾勒具體。他如侯如綺《雙鄉之間:臺灣外省小 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聯經,2014),關注來臺外省作家的離散 生命敘事,在雙鄉之間歷經的適應挑戰、生存掙扎,以及個人身份認同、

家庭倫理協商等,是少數、較早全面探索外省作家之作。另,封德屏「國民 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淡江中文所博論),雖非以 1950 年代 為起點,但因概述1928-1981 年間國民黨文藝政策的制訂、相關文藝體制的

49  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收入張寶琴、邵玉銘、瘂弦 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1997),頁 67-84。

50  梅家玲,〈五○年代國家論述∕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以陳紀瀅反共小說為例 的探討〉〈五○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性別與家國—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 例〉,收入氏著,《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 公司,2004),頁 63-126。

51  應鳳凰,〈五○年代臺灣小說「反共美學」初探〉,收入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編,《臺灣 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頁 437-469。

(24)

建置、文藝政策的推動與對臺灣文學的影響情形,故頗多篇幅集中於50 年 代情形,所得可供參考。

有關六○年代研究,自以現代主義文學論述為要。柯慶明〈六十年代 現代文學?〉以現代詩、小說、散文為例,全面鳥瞰現代主義理論與書寫 實踐,並特別強調所謂現代技藝與中國文學傳統的複雜辯證現象,甚至在 論文題目上標示了問號,以為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52以此提醒應該注意 現代主義文學「縱的繼承」和善於轉化的面向。黃錦樹〈中文現代主義—

一個未了的計畫?〉53則是一方面從歷史、結構及效應的角度,描述現代中 文在臺灣特殊的現代主義經歷,另一方面發現箇中存有專業化取向和高質量 的自律美學實踐,認為可將之視為當代臺灣中文文學的生產,製造了可能性 的條件;而在實際分析時,他還將「中文現代主義」,分成中國性—現代主 義—純正中文、翻譯—現代主義—破中文,進一步討論語言策略和美學經 濟的問題,展現了新穎而具開拓性的發問。此外,陳建忠與王梅香選擇從美 援文化體制和冷戰氛圍,重探臺灣現代主義文學,前者如《島嶼風聲:冷戰 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後者如博 士論文「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清大社會 所),二人均將美新處及其出版事業或翻譯行動作了更為全面的分析,且擴 及香港文學的考察,引入比較研究,所得可喜,且有利開啟新研究版圖。

至於張誦聖,是長期鑽研此一問題的重要學者,她曾出版專書與撰寫多 篇論文,觀點廣為學界引用,茲以〈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派小說〉為例加以 說明。該文引用李歐梵看法,認為「台灣現代派文學運動是一個較為純粹的 文化菁英份子的前衛藝術運動」,且強烈反映出西方現代主義的特色「菁英 式的美學觀念」,以此樹立臺灣現代主義的定位;其次,還提及現代主義文 學在臺灣的興起,不是針砭戰鬥文藝、懷鄉文學題材的侷限性而已,也是對 當時文學「質」的不滿;其三,認為應該留意現代主義對臺灣小說研究方法 學所帶來的影響,亦即顏元叔大力推介的新批評主義,並又言及尚須注意臺

52  柯慶明,〈六十年代現代文學?〉,收入氏著,《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2005),頁 452。

53  黃錦樹,〈中文現代主義—一個未了的計畫?〉,收入氏著,《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 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頁 21-57。

(25)

灣小說與西方現代主義之間「二度接受」問題、「時程壓縮」現象;其四,

修正一般以為六○年代是臺灣現代主義極盛期的說法,強調就文學史角度 來看,成熟的現代派作品是在現代主義風潮消匿之後才出現。54而繼前作之 後,後來又試圖將臺灣與東亞現代主義文學合論,〈試談幾個研究「東亞現 代主義文學」的新框架—以臺灣為例〉一文,55是在掌握東西方晚近有關 現代、現代性、現代化與文學之間的多種研究論述後,企圖再提出數種有關 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新框架。以上,可以深刻體會作者長期耕耘此一領域的 精彩和突破。

到了七○年代研究,焦點所在自屬鄉土文學與鄉土文學論戰。實際上,

「鄉土」是臺灣文學的靈魂關鍵詞,有關鄉土的討論與書寫想像,跨越了戰 前與戰後,且到了九○年代,在文學刊物或全國性地方文學獎,以鄉土為題 材的作品更日益增多,范銘如於是進一步提出了「後鄉土」的概念。她強 調「後鄉土文學不是復古、懷舊式的回歸人文傳統,亦非僅僅是時下臺灣本 土意識或民粹運動的文學再現,而是綜合臺灣內部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結構 性調整、外受全球化思潮滲透衝擊的台灣鄉土再想像產物」,56其所謂「後鄉 土」之說獲得不少迴響。又,同樣有感於「鄉土」文學書寫,在不同時空背 景下,已形構或被賦予新的鄉土意涵的陳惠齡,則以「新鄉土」框架予以 觀察,57嘗試廓清鄉土文學的「文體意義有了變革後」,驅使出「新鄉土」的 想像與論述的現象。58在最新著作《演繹鄉土—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

54  張誦聖,〈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派小說〉,收入氏著,《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 論》(臺北:聯合文學,2001),頁 7-36。又,有關於臺灣小說與西方現代主義之間「二 度接受」問題、「時程壓縮」現象,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

「根」與「路徑」的辯證〉有所重思,且進一步關注文化翻譯過程中,有關臺灣現代主義

「在地性」的產生,文見《中外文學》34.10 (2006.3): 125-154。

55  張誦聖,〈試談幾個研究「東亞現代主義文學」的新框架—以臺灣為例〉,《臺灣文學研 究集刊》5 (2009.2): 41-57。

56  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臺灣文學學報》11 (2007.12): 24。案,之前也曾使用「輕 鄉土」一稱。

57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圖書公 司,2010)。

58  陳惠齡,〈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台灣「新鄉土」小說中的地域書寫美學〉,《臺灣文學 研究學報》9 (2009.10): 1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Multi-layer perceptron with linear, logistic and softmax outputs and appropriate error functions. -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tworks with both Gaussian and non-local

 Tying in with the modules and topics in the school-based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schools are encouraged to make use of the lesson plans in the resource

• Tying in with the modules and topics in the school-based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schools are encouraged to make use of the lesson plans in the resource

As a collected poetry of Chan masters, Chanzong Zaduhai has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n its classification categories based on topics of poems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The content of the set of `sutra` is limited to the topics of aggregates, sources, dependent arising and so forth, whereas the Vast Texts are not included

A spiral curriculum whose structure allows for topics or skills to be revisited and repeated, each time in more detail or depth as the learner gains in knowledge, skills,

In my opini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give a true and fair view of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und as at 31 August 2021, and of it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