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內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二節 國內文獻

鄭秀芬(1982)探討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央行干預外匯之法則。資料 期間為 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983 年 4 月 30 日共 193 個外匯交易日,經實 證後發現我國央行干預是採取「leaning against the wind」的策略,目的是 為了穩定匯率波動率,且干預行為有延續到隔日的現象,同時一週的累積 買賣超會影響干預的時點。

汪子騫(1995)研究亞太七國(台灣、新加坡、南韓、馬來西亞、泰國、

印尼及菲律賓)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行為與效果,得出幾點結論:在大多數 期間內,央行採取反向干預的措施,且央行多半不會依照匯率偏離目標匯 率的幅度當做干預的依據。另外,台灣及新加坡央行干預行為有分期遞延 的特性,但亞太七國央行干預幾乎都無法達到央行期望的效果。

黃功一(1998)利用總體經濟參數,建立「中央銀行外匯市場干預行為」

與「外匯市場波動影響因素」聯立方程式,探討兩者交互關係。實證結果 發現台幣匯率變動率、國際收支、國外資產變動率、與國內外貨幣供給額 差距皆對「央行匯市場干預數額」有顯著影響,且國外資產變動率影響力 大於台幣匯率變動率,顯示我國央行的確採取浮動匯率機制。但聯立結果 同時顯示,央行外匯市場干預數額與台幣匯率波動率僅存在單向關係。另 外,影響中央銀行干預時機的參考指標中,顯著的項目為「國際資產變動 率」以及「國內外貨幣供給水準差距」兩項。

簡淑敏(2006)將台灣總體經濟指標及中央銀行買賣匯干預、美國聯準 會公佈調息、兩國利差、日圓、韓圜、歐元匯率等變數帶入 Garch 模型,

郭佩婷(2007)應用 Barkoulas et al.(2002)理論架構,分析台灣 1989 年至 2007 年的月資料,探討匯率不確定性對台灣出口波動之影響。實證結果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此,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收盤時的風險較大,出現流動性高、價差卻也較高 的情形。

施乃禎(2010) 利用央行干預新聞,包含央行阻升及阻貶對新台幣匯率 變動率、匯率變動率波動度、以及央行官員發言對新台幣匯率變動率的影 響,以最小帄方法並利用 Newey-West HAC 調整進行迴歸分析。實證結果 發現,市場傳言央行阻升以及官員阻升發言皆會使新台幣升值;而阻貶官 員發言會使新台幣貶值。

由以上文獻回顧可以發現,國外文獻已開始針對央行官員口頭干預作 探討,但本國文獻仍著重在央行的實際干預行為。因此,本文將針對台灣 央行官員口頭干預做分析,利用張元晨的資料蒐集方式,參照 Guthrie and Wright 的論文將新聞分類並設定虛擬變數,探討台灣央行官員口頭干預的 成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