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圓域貿易體系下的兩岸貿易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圓域貿易圈的編成 (頁 48-54)

在整編「圓域貿易圈」政策與實施貿易統制的交互影響下,台灣對大陸 地區的貿易展現了三種和戰前截然不同的面貌:

首先是貿易地區的轉向。先就對中國地區而言,1937年以前台灣主要貿 易地區集中在華南,其後則轉往華中、華北。中日戰爭爆發前,台灣與華南 貿易在對華貿易所佔比重雖有下降趨勢,大體仍維持在50﹪以上,1935及 1936年分別佔了52﹪及54﹪,即使戰爭當年也有53﹪;不過到了事變之後則 完全改觀。對華南貿易已降至四成以下,反觀華中及華北則明顯增加,特別 是華北輸出增加情形,越到後來越為明顯。(表4-3-1)華中華北貿易增加固 然與同在「圓域貿易圈」,降低關稅有關,但華南的同時減退,卻也反映了 日本帝國內分工的特性。由於台灣農業的生產力在日本帝國中是最高的,使 得日本帝國採取在農業生產自然條件最有利的台灣,發展農業及農產品加工 業,以擔當基礎農業生產基地的功能,遂使得台灣本身產業發展失去平衡。

172長期以來,台灣對華南除了供應部分的糧食外,尚未發展出可充分供應一

170 酒井澤喜,《日本貿易統制機構 》,頁303-332。

171 田淵實、大浦賢,<台灣貿易? 統制>,《台灣經濟年報第二輯》,頁238。

172 堀和生,<植民地帝? 日本? ? ? 構造--一九三○年代? 中心? -->,《日本史研 究》,號462(2001年2月),頁40。

表4-3-1 台灣對「中華民國」貿易額(1937-44) 單位:千圓(﹪)

年代 華北 華中 華南 全中國

輸出 751(13) 764(14) 4,060(73) 5,575(100)

輸入 188(4) 2,837(67) 1,229(29) 4,253(100)

1937

總額 938(10) 3,601(37) 5,289(53) 9,828(100)

輸出 2,380(30) 4,838(61) 754(9) 7,972(100)

輸入 93(12) 482(65) 172(23) 746(100)

1938

總額 2,473(28) 5,319(61) 926(11) 8,718(100)

輸出 11,949(35) 9,445(28) 12,446(37) 33,840(100)

輸入 244(16) 852(57) 404(27) 1,499(100)

1939

總額 12,193(35) 10,297(29) 12,850(36) 35,340(100)

輸出 26,926(42) 23,373(36) 14,493(22) 64,792(100)

輸入 2,376(14) 10,180(61) 4,082(25) 16,639(100)

1942

總額 29,302(36) 33,553(41) 18,575(23) 81,431(100)

輸出 32,579(55) 14,212(24) 12,134(21) 58,925(100)

輸入 542(4) 6,046(43) 7,636(53) 14,224(100)

1943

總額 33,121(45) 20,258(28) 19,770(27) 73,149(100)

輸出 36,657(52) 15,771(22) 18,096(26) 70,524(100)

輸入 417(1) 15,311(46) 17,211(53) 32,939(100)

1944

總額 37,074(36) 31,082(30) 35,307(34) 103,463(100)

資料來源:1937~1939據《台灣對南支南洋貿易表(昭和14年)》,頁2-7計算而得;

1942~1944據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統治概要》,頁459-60計算而得(1940,1941無 相關資料)。

般生活必需品消費要求的產業體制。因而事變後,兩地間原本密切的物資交 流,也因為此根本理由而逐漸緩慢下來。173以1939年為例,由台灣供給的物 資主要為米、砂糖、鹽、煤、揮發油、重油、機械油、輕油及其他若干煙草 原料、紙類、青果類等。和事變前相比,砂糖、煤、青果類不變;米是為了 因應當地日人急速增加的需要;至於非台灣本身所生產的中繼貿易品(如 綿、絹、毛織物及其他雜貨類)則完全失去重要輸出品的地位。174

再就台灣整體對外貿易而言,對日貿易固然屹立不搖,但對第三國貿易 則明顯侷限在中國大陸地區。如將圓域貿易圈形成前後台灣對大陸地區(含 中、關、滿)的貿易總額相對照,即可看出其間的差異。(表4-3-2)戰前台 灣對大陸地區貿易總額佔外國貿易比重平均維持在67﹪上下,顯見台灣對該 地貿易依存度雖高,但仍與其他地區有相當的往來;1938-44年,同貿易所佔 比重平均高達85﹪;尤其輸出更為明顯,除了日本以外,滿、關、中幾乎成 了當時台灣唯一輸出市場,這意味著台灣等於隔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

儘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圓域貿易圈」由原本僅有四個貿易單位的「日滿 中集團」擴展為十一個貿易統計單位的「大東亞共榮圈」,175但台灣的主要貿 易對象仍固守在上三地。至於與南洋貿易之所以無法拓展,並不能歸咎於排 斥 日 貨 或 內 外 經 濟 情 勢 的 變 化 ( 此 時 已 同 屬 日 本 勢 力 之 下 的 大 東 亞 共 榮 圈),其根本原因,應是台灣與南洋產業上的共通性,加以雙方的產業通商 政策,遂成彼此貿易的障礙。176

173 田中前,<南支那(廣東)台灣連繫? 方途>,《台灣時報》288號,昭和18年12月,頁 35。

174 台灣總督府財務局編,《台灣對南支南洋貿易表(昭和14年)》(台北:總督府財務局,

昭和15年),頁10-40。

175 此十一個貿易統計單位包括:滿洲國、關東州、中華民國、香港、澳門、英領馬來、蘭 印、緬甸、法印、菲律賓、泰國,見田淵實,<台灣貿易? 構成變化>,《台灣經濟年 報第一輯》,頁608。

176 田淵實,<台灣貿易? 構成變化>,《台灣經濟年報第一輯》,頁610-11。

表 4-3-2 台灣與圓域地區貿易額(1932-1944)

輸出 輸入 總額 出入超 輸出所

佔比例%

輸入所 佔比例%

總額所 佔比例%

1932 8,533,494 18,775,857 27,309,351 -10,242,363 47.29 60.49 55.64 1933 6,725,365 22,713,554 29,438,919 -15,988,189 38.07 64.02 55.40 1934 11,709,110 23,354,601 35,063,711 -11,645,491 44.15 61.41 54.32 1935 17,538,506 29,293,214 46,831,720 -11,754,708 47.99 65.13 57.45 1936 12,737,835 33,826,417 46,564,252 -21,088,582 43.84 69.24 59.77 1937 11,834,000 28,425,617 40,259,617 -16,591,617 39.56 64.27 54.30 1938 27,295,197 26,940,996 54,236,193 354,201 75.09 69.60 72.26 1939 69,960,658 36,401,408 106,362,066 33,559,250 84.09 71.32 79.24 1940 94,154,000 39,921,000 134,075,000 54,233,000 88.19 71.21 82.34 1941 109,937,000 36,508,000 146,445,000 73,429,000 96.34 69.32 87.81 1942 97,283,000 42,897,000 140,180,000 54,386,000 93.98 91.47 93.20 1943 92,590,000 40,882,000 133,472,000 51,708,000 85.58 87.35 86.12 1944 83,825,000 40,280,000 124,105,000 43,545,000 87.76 92.73 89.32

資料來源:1932~1935據《台灣貿易四十年表》頁408-9計算而得;

1935~1939據《台灣對南支南洋貿易表(昭和14年)》頁1計算而得;

1940~1944據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統治概要》,頁459-60計算而得。

圖4-3-2台灣與圓域地區歷年貿易趨勢(1932-1944)

0 20,000,000 40,000,000 60,000,000 80,000,000 100,000,000 120,000,000 140,000,000 160,000,000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年代

貿易額

輸出 輸入 總額

第二是貿易額突飛猛進與貿易收支大幅改善。戰前十年(1927至1937年)

台灣與大陸地區貿易雖有起伏,大體上是呈現長期下跌的趨勢,中國下跌了 四分之三,香港跌了一半以上,關東州則至1935才恢復往日水準;滿洲國雖 增加,惟貿易額本就稀少,增加情形甚為有限。但自1939年起,對圓域地區 的貿易額卻是急速增加,1944年的貿易額是1937年的三倍多,對中國及滿洲 的增加更為明顯。不過,此時也產生了微妙的地區連動關係:香港、關東州

(大連)兩個自由港,在事變前都肩負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事變之後,香港 為中國所取代,關東州則為滿洲國所取代,兩者日漸走向沒落,香港的沒落 尤其明顯,即便在1942年因為納入圓域貿易圈而恢復與台灣間的貿易,依然 難挽頹勢。

若分就輸出、入來看,事變前數年,圓域輸入便佔了總額的65%以上(參 見表4-3-2),遙遙領先第三國;事變後迄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此比率仍然不 變,絕對額也幾乎與事變前相去不遠,顯然受到嚴密限制的第三國的輸入,

隨著軍需品及其他重要物資的輸入增加,並未見大幅減退。至於輸出則明顯 逆轉,1937年以前,圓域輸出皆少於第三國,當年不過占總輸出額的39.6%。

但38年起則急速增加到75%以上。就個別地區觀察,滿洲國、關東州的增加 率最大;絕對額則「中華民國」在1939年獨占鰲頭。事變後圓域輸出之所以

顯著增加,雖由於需求增加,但與當地物價高漲,以及台灣被迫採取日本的 低物價政策亦有不可分的關係。台灣的主要輸出品,如香蕉、砂糖、茶、橘 子、水產物等的價格,從1936到1939年,在對岸約上漲了70%,因而圓域輸 出額的增加,應有相當程度是由於當地的物價上升,而非全然是實際的輸出 增加。不過圓域輸出貿易在台灣對外國貿易的比重高居不下則是不爭的事 實。「準戰時體制」下的貿易統制,是以確保軍需材料輸入、平衡國際收支 為目的;直接的做法則是鼓勵振興對第三國的貿易以獲取外幣。但儘管對第 三國輸出實行了種種的振興措施,其貿易額卻仍不斷減退;反之,對圓域輸 出即使施以嚴厲的統制,仍持續激增。假設對圓域輸出施以和第三國同樣的 條件,其增長速度恐不止於此。這印證輸出價格的高低,較人為的貿易政策 更能影響貿易結構的變化。無怪乎總督府需要使出殺手? ,進一步對圓域地 區實施價格調整。

由於輸入不變、輸出驟增,連帶使得台灣對大陸地區的貿易收支情形改 善不少。戰前對大陸地區整體貿易多為入超,特別是對香港、關東州及滿洲 國更是少有例外;相反的,第三國貿易則多半出超。但1939年則反轉,圓域 出超了3,300萬圓,第三國則入超117萬圓。對圓域最多的出超額更高達7,300 萬圓,其中對中國的出超明顯增加乃為主因。在國際收支上,同樣使用日圓 的圓域貿易其實與內地貿易無多大差別,故其出超對於日本念茲在茲的國際 收支平衡上並無多大助益;相反的,第三國貿易轉為入超,正意味著包含台 灣在內,整個日本帝國的貿易收支皆趨於惡化。177

第三是台灣本地物產再度躍居輸出貿易品主流。事變前後,輸入商品內 容變化不大,惟有奢侈品受限於輸入管制幾乎消失;肥料則在排除其他國家 的輸入後,由東北持續獨占鰲頭。不過輸出方面,隨著圓域貿易圈的編成,

日本產品不再需要透過台灣轉輸大陸,使得大正以來具舉足輕重地位的中繼 貿易頓失重要性;砂糖、米、包種茶、煤炭、鳳梨罐頭等本島產品成為輸出

177 田淵實<台灣貿易? 構成變化>,《台灣經濟年報第一輯》,頁611-616。

大陸地區的主要產品。米、糖原本即是兩岸貿易的出口大宗,但隨著日人統 治,多數轉銷日本,其重要性日益減退。大戰開始後,為了節約消費、平衡 國際收支,遂再度輸出中國地區。米在1938年躍居滿洲進口產品的第四名,

砂糖更是不論對滿洲或整個圓域貿易圈,都成為最大輸出品。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圓域貿易圈的編成 (頁 48-5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