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設計基準假設

一、 前言

4.1 設計基準假設

對於核能廢料貯存隧道計畫,有以下之基本假設:

1、貯藏隧道之堆置物回收最少歷時 50 年。

2、地層控制應在經永久封閉後仍為穩定狀態。

3、地層控制應與地質圖相吻合。

4、地層控制應考慮襯砌及岩釘之安全係數。

5、地層控制應考慮材料之使用在經長期核廢影響後仍呈可接受狀態。

6、地層控制應保護落盤以避免傷害到工作人員。

7、地層控制應於設計未能預知之載重下,操作期間仍能維持穏定,不增加額外的維護工作。

4.1.1 本研究數值分析基本假設

z 由於岩盤中的水受現地地質條件的影響而不易掌握,因此本研究分析時,不單獨考慮水 的效應。

z 根據 Hoek & Brown(1980)所整理的側向壓力係數與覆土深度的關係如圖 3.11,整體來 說K 值是隨著深度增加而減少,依據該圖所示,在深度 500m 以內,K 值多半大於 1;

而深度500m~1500m 之間時,K 值約等於 1;當深度超過 1500m 以上時,K 值多半小於 1。對於國內情況而言,鄺寶山(1993)根據台灣中部及東部 180 個隧道記測記錄的反算 分析結果,如圖3.12 示,K 值多集中於 1.0 附近。而本研究係模擬之覆土深度為 300m,

並假設初始應力時其側向壓力係數K 值等於 1.0 來進行分析。並同時考量 K 值等於 0.5 及2.0 之情形,以進行比較K值對隧道掘進開挖及貯存溫度之影響。

z 在網格之邊界上乃假設不受開挖或外力之影響,因此需以 Roller 與 Hinge 來限制邊界處 之運動與位移方向。本研究以輥支撐(Roller)束制網格之前後左右與網格底部,並於分 析之網格上方施以因上部岩體自重所產生之荷重。

z 地溫梯度主要受到岩石熱傳導係數的影響。一般而言,隧道內之地溫梯度為 25~33 /℃ ㎞。

本研究之參考案例為美國 Yucca Mt.地下貯置場,其假設地溫梯度為 1.4 /100m℃ ,且貯 藏隧道中心溫度為22.38℃。而本研究網格邊界以隧道圓心為中心軸上下各為 125m,故 上邊界之溫度為20.63℃;下邊界之溫度為 24.13℃。

4.1.3 本研究隧道斷面圖

A B

C

E

F D

圖 4.1 本研究隧道斷面圖 表 4.1 本研究隧道斷面圖

名稱 參考案例 本研究採用尺寸

A 貯藏隧道直徑 18' 5.5m B 岔道上部半徑 13' 4.0m C 貯藏隧道中心線 11'8" 4.0m D 仰拱支距 2'8" 1.25m E 岔道隧道寬度 26' 8.0m F 岔道中心線 10' 4.0m 註 主隧道 圓形 25' 同岔道

4.1.2 研究範圍:

核廢料地下貯藏庫可能遭遇各項影響岩盤力學之情況,除岩盤初始應力分佈狀況外,重點在 於:

(1)三維弧形交叉隧道之銜接

(2)貯藏隧道輻射引致之熱應力效應

以上關鍵的問題,在公路隧道與鐵路隧道通常不納入考量,因此國內雖然在興建中的鐵公路隧道 不少,但在這二方面的研究仍待補充,是本研究的目標。

4.1.3 研究架構:

首先蓃集美國 YUCCA Mountain 核廢料貯存場及其他國家相關資料,再配合本國地質狀態,研 究架構如圖 4.2:

研究參考及

根據陳錦清等(1997)及林志明(2000)提出 RMR>50 時(Bieniawski,1978)

2 1

E

m =

RMR

− 00

RMR<50 時(Serafim & Pereira,1983)

(

RMR−10 / 40

)

沈積岩類

Em

=100.023

Em

=100.023

RMR

-0.89 50 MPa <

σc

< 100 MPa

Em

=100.023

RMR

-0.52

σc

> 100 MPa 火

Em

=100.023

RMR

-1.19

Em

=100.023

RMR

-0.89 50 MPa <

σc

< 100 MPa

Em

=100.025

RMR

-0.69

σc

> 100 MPa 4.

圖 4.3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2002 EDITION (摘自 www.rocscience.com)

4.3 數值分析參數及網格的建立

為支撐系統,厚度為 30cm。

EDITION(Roc Lab 程式)求取參數,進行分析。

參 照該

道及

a Mountain 之隧

5.以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2002

在地下貯藏庫中,較具代表性為美國 Yucca Mountain 核能廢料貯藏庫計畫,本研究主要係 計畫之隧道配置作為研究主題,其中有關該計畫各設施之配置貯藏庫之配置分佈、貯藏隧道 之結構圖、主隧道及交叉匝道之配置圖、主隧道與貯藏隧道連接之匝道示意圖如圖 2.1~2.7 所示。

從上述 Yucca Mountain 計晝隧道,為利分析,本研究將尺寸作部分簡化(如表 4.1),將主隧 匝道視為同尺寸之運輸隧道,以高、寬尺寸為 8 公尺,隧道上部為半圓形之擬馬蹄形進行模 擬;而貯藏隧道則同樣為直徑 5.5 公尺,隧道之支撐結構為厚度 30 公分之襯砌。

在建立 FLAC3D 之網格模式時,考量隧道掘進之非對稱性,以(圖 4.4)模擬 Yucc

道配置形式,匝道之曲率半徑為 200ft,隧道交叉範圍內之掘進距離以 2 公尺模擬(如圖 4.5)。

其分析之範圍為主隧道中心軸左、右(x-軸)各 112 公尺,上、下(z-軸)各 125 公尺,隧道掘進方 向(y-軸)交叉隧道段 80 公尺,前後再取 48 公尺為掘進邊界,合計 176 公尺,以隧道位於地下 300 公尺處進行數值模擬(如圖 4.6)所示。

本數值分析採用之參數,係利用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2002 EDITION 之Roc Lab 程 式,

圖4.4 數值分析模擬之隧道配置

分別以RMR70及RMR30分別代表良好及破碎之岩盤,其數值分析之輸入參數如(表二)所示。

2.75m

8.0m

8.0m

(a) 主隧道開挖 (b) 匝道及貯藏隧道開挖

圖4.5 FLAC3D網格模擬及建立(n為掘進次數)

Z= 250m

y=176m X=224m

地下300m

R=200ft (約 61m)

交叉隧道掘進方向@2m

n=101 n=135

主隧道掘 進 方向 n=62

y

n=61

n=51

n=1

表 4.2 岩體材料參數選用值 RMR 岩體評分 30 70

柏松比 ν 0.3 0.3

岩體單位重 γ 2700 kg/m3 2700 kg/m3 岩體變形模數 Em 1.05 GPa 28.72 GPa 岩體剪力模數 G 0.404 GPa 11.05 GPa 岩體體積模數 B 0.875 GPa 22.67 GPa 凝聚力 c 0.53 MPa 2.22 MPa 摩擦角 f 26.3° 51.2°

張力σt -0.023 MPa -0.335 MPa 襯砌厚度(shell) 30cm 30cm

襯砌 E(shell) 21.88GPa 21.88GPa

( )

'

15100

kg

2

E f c

=

cm

f c =210

'

kg

2

cm

4.4 分析方法

首先取地下貯藏庫之地層為 RMR70 進行數值分析,發現在交叉隧道掘進第 27 公尺隧道有最大 垂直變位,第 33 公尺為隧道分叉銳角斷面,及等間距第 39 公尺處之斷面作比較(如圖 4.7 所示)。

並以第 33 公尺之主隧道開挖後之最大變位量、塑性區、最大及最小主應力等圖為比較基準(圖 4.8),再分別與第 27、33 及 39 公尺之開挖完成斷面比較,發現第 27 公尺處因有最大隧道跨距,

最大變位量於頂拱及仰供明顯擴大並增加(圖 4.9),第 33 公尺處交叉隧道交角處已產生塑性區(圖 4.10),以及第 39 公尺斷面主隧道與匝道間仍存在塑性區及最大主應力之增量(圖 4.11)。再取主 隧道中心縱剖面(圖 4.12 斷面 A)及交叉隧道銳角平分剖面(圖 4.12 斷面 B)取其變位量(圖 4.13)、

塑性區(圖 4.14)、最大主應力(圖 4.15)以及最小主應力(圖 4.16)比較,發現交角處之之塑性區 及最大主應力增量,明顯延伸至主隧道第 39 公尺斷面,故本研究以交叉隧道最大跨距頂拱 a 點、

交叉隧道交角之側壁 b 點、第 39 公尺斷面主隧道頂拱 c 點、以及第 39 公尺斷面交叉隧道側壁之 間 d 點作重點探討。

0 27 33 39

y(m)

圖4.7 交叉隧道頂拱垂直變位示意圖(RMR70)

(a) 變位圖 (b) 塑性區

(c) 最大主應力 (d) 最小主應力

圖4.8 主隧道開挖完成示意圖(RMR70)(y=33m)

(a) 變位圖 (b) 塑性區

(c) 最大主應力 (d) 最小主應力

圖4.9 交叉隧道開挖完成示意圖(RMR70) (y=27m)

(a) 變位圖 (b) 塑性區

(c) 最大主應力 (d) 最小主應力

圖4.10 交叉隧道開挖完成示意圖(RMR70)(y=33m)

(a) 變位圖 (b) 塑性區

(c) 最大主應力 (d) 最小主應力

圖4.11 交叉隧道開挖完成示意圖(RMR70)(y=39m)

(a) 斷面A(主隧道縱剖面) (b)斷面B(交叉隧道與主隧道間剖面)

圖4.12 剖面示意圖

(a) 斷面A (b) 斷面B

圖4.13 變位量(RMR70)

(a) 斷面A (b) 斷面B

圖4.14 塑性區(RMR70)

(a) 斷面A (b) 斷面B

圖4.15 最大主應力(RMR70)

(a) 斷面A (b) 斷面B

圖4.16 最小主應力(RMR70) 4.4.1 岩體強度參數 c、f

常用之支撐評估方式有 Q System(圖 4.17)以及支撐系統(表 4.3)(RMR System 估計支撐需求) (Bieniawski 1989),但對於岩體之 c、f 值,則利用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方式進行評 估。

評估參數:1.RQD、2.Jn:節理組數、3.Jr:節理粗糙度、4.Ja:節理蝕變或填料、5.Jw:地下水壓或 水量、6.SRF:應力折減

ESR(Excavaion Support Ratio)

A 臨時採礦開挖 3-5、B 永久採礦開挖或水力隧道等 1.6、C 貯藏庫、水處理廠、鐵路隧道 1.3、

D 發電廠、主要鐵道路等 1.0、E 地下核電廠、車站、運動場等 0.8 圖 4.17 Q System 支撐建議

表 4.3 支撐系統(RMR System 估計支撐需求) (Bieniawski 1989)建議在跨距小於 10m 之馬蹄形

評估參數:

1.單軸強度 2.RQD

3.不連續面間距 4.不連續面狀況 5.地下水位 6.不連續面方位

在評估岩體參數,本研究係以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2002 EDITION(Roc Lab 程式 From

www.rocscience.com )求取參數,進行分析。分別以RMR=70 及 30 代表較為良好及破碎之岩

盤進行分析比較(如圖 4.18、4.19,其中GIS=RMR-5)。

4.4.2 支撐系統

本研究以 30cm 厚之噴凝土作為隧道開挖後之支撐。

以 FLAC3D 中 shell 元素模擬噴凝土 噴凝土

E

=15100

f c

'

( kg cm

2

)

其中

f c 取 210

'

kg

2

cm

4.4.3 分析網格之建立

針對隧道不同掘進距離以及不同貯存隧道間距進行比較,以掘進 2m(圖 4.20)及 4m(圖 4.21),

以及隧道間距為 80m(圖 4.22)、60m(圖 4.23)進行分析比較。

圖 4.18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2002 EDITION (RMR=70)

圖 4.19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 -2002 EDITION (RMR=30)

圖 4.20 隧道掘進@4m

48m

80m

交叉隧道分析範圍@2m

80m

交叉隧道分析範圍@4m

48m

圖 4.21隧道掘進@4m

隧道間距 80m

圖 4.22 貯存隧道間距 80m

3@間距80m

交叉隧道分析範圍網格@4m

48m 48m

3@間距60m

交叉隧道分析範圍網格@4m

48m 48m

圖 4.23 貯存隧道間距 60m

五、結果與討論

5.1 隧道掘進開挖交叉段之力學行為

如(圖 5.1)所示,為監測點位之變位量,橫座標為開挖掘進次數,主隧道開挖起始於交叉隧 道起點前 48 公尺處,計有 10 次掘進(加計起始狀況,n=11),主隧道與交叉隧道範圍為 80 公尺,

每次開挖掘進 2 公尺,計有 40 次掘進,在交叉隧道範圍後,主隧道繼續開挖 48 公尺,為 10 次掘 進(加計末次加襯砌,n=11),主隧道總計縱向開挖 176 公尺,計 60 次掘進(n=62)。在主隧道開挖 完成後,以每 2 公尺掘進開挖交叉之匝道及接續之貯藏隧道,其中匝道開挖次數計 39 次(n=39),

貯藏隧道開挖次數計 34 次(n=34),總在本分析中,掘進開挖 133 次(監測值有 135 個)。

因此數值分析監測點位 a、b、c、d 四點在主隧道掘進開挖時,分別於 n=25、28、32、32 通 過掘進隧道面之橫斷面;在交叉隧道擴挖及掘進開挖時,分別於 n=75、77、79、80 通過掘進隧道 面之橫斷面;而主隧道與交叉隧道間之掘進分界點為 n=62。

(圖 5.1)RMR70 監測點位之頂拱變位量,主隧道開挖之頂拱(c 點)之最大變位量約為 0.15cm,

而於交叉隧道開挖完成後頂拱(a 點)之,最大變位量約為 0.28cm,其頂拱之變位增量達約 90%。

而就隧道交叉角而言,於交角處側壁(b 點)因已受主隧道開挖掘進開挖影響已產生塑性變形 (圖 5.3、5.4),故於交叉隧道再掘進開挖時,其變形增量已不明顯,而距交角 8m 處側壁 d 點,

變位量則可能由於交叉匝道之掘進開挖之解壓,而有回縮減小現象。

另就 c 點頂拱主應力在主隧道掘進開挖面到達時,有明顯的主應力路徑轉折(圖 5.4)現象,

在對照(圖 5.2)主應力掘進曲線,並無明顯主應力增減變化。而交叉隧道頂拱 a 點監測點並非主 隧道頂拱(離主隧道頂拱 4.2m),當主隧道掘進開挖時並未造成該監測點之塑性變形,故無明顯的 應力轉折,惟在交叉隧道開挖,其擴挖掘進面達 a 點時為頂拱位置,主應力變化明顯轉折,該點 產生塑性變化最大,主應力由最大 14.8MPa 降至 8.88MPa,降幅達 40%。

就交角側壁主應力(圖 5.3),交角處監測點 b'(距隧道交角約 2.8m),在主隧道掘進開挖面 到達時,即產生主應力路徑轉折(圖 5.4),判斷已觸及破壞包絡線,產生塑性變形;而在交叉隧 道掘進擴挖面到達時,再次發生主應力掘進曲線轉折,判斷僅係應力之重新分配,未再次產生塑 性變形。另就距交角 8m 處側壁之監測點 d,主應力於主隧道掘進開挖面通過後有明顯掘進主應力 轉折現象,參照(圖 5.4),並未達破壞包絡線,未產生塑性變形,其最終之最大主應力增量較起 始應力超過 1 倍,其中於主隧道掘進開挖階段增量約 55%,略大於交叉隧道掘進開挖階段之增量 約 50%。

通常斜交隧道交角之銳角處,在實際施工及爾後之營運操作,通常會將隧道銳角之交角作鈍

化處理。從(圖 5.5) 隧道中心水平剖面塑性區示意圖中,發現交角的鈍化並未對隧道交叉段之塑 性區範圍有明顯的增加,因此適當的交角鈍化可減少交角處不穏定之塑性區,增加隧道之可靠性。

但由於交角鈍化後,交叉隧道斷面之頂拱跨距因而增大,其變位量之變形範圍亦將隨之增加(圖 5.6)。

因此就原先之監測點 a、b、c、d 之變位如(圖 5.7)所示,對於監測點頂拱之變位量並無明顯

因此就原先之監測點 a、b、c、d 之變位如(圖 5.7)所示,對於監測點頂拱之變位量並無明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