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隧道掘進開挖交叉段之力學行為

一、 前言

5.1 隧道掘進開挖交叉段之力學行為

如(圖 5.1)所示,為監測點位之變位量,橫座標為開挖掘進次數,主隧道開挖起始於交叉隧 道起點前 48 公尺處,計有 10 次掘進(加計起始狀況,n=11),主隧道與交叉隧道範圍為 80 公尺,

每次開挖掘進 2 公尺,計有 40 次掘進,在交叉隧道範圍後,主隧道繼續開挖 48 公尺,為 10 次掘 進(加計末次加襯砌,n=11),主隧道總計縱向開挖 176 公尺,計 60 次掘進(n=62)。在主隧道開挖 完成後,以每 2 公尺掘進開挖交叉之匝道及接續之貯藏隧道,其中匝道開挖次數計 39 次(n=39),

貯藏隧道開挖次數計 34 次(n=34),總在本分析中,掘進開挖 133 次(監測值有 135 個)。

因此數值分析監測點位 a、b、c、d 四點在主隧道掘進開挖時,分別於 n=25、28、32、32 通 過掘進隧道面之橫斷面;在交叉隧道擴挖及掘進開挖時,分別於 n=75、77、79、80 通過掘進隧道 面之橫斷面;而主隧道與交叉隧道間之掘進分界點為 n=62。

(圖 5.1)RMR70 監測點位之頂拱變位量,主隧道開挖之頂拱(c 點)之最大變位量約為 0.15cm,

而於交叉隧道開挖完成後頂拱(a 點)之,最大變位量約為 0.28cm,其頂拱之變位增量達約 90%。

而就隧道交叉角而言,於交角處側壁(b 點)因已受主隧道開挖掘進開挖影響已產生塑性變形 (圖 5.3、5.4),故於交叉隧道再掘進開挖時,其變形增量已不明顯,而距交角 8m 處側壁 d 點,

變位量則可能由於交叉匝道之掘進開挖之解壓,而有回縮減小現象。

另就 c 點頂拱主應力在主隧道掘進開挖面到達時,有明顯的主應力路徑轉折(圖 5.4)現象,

在對照(圖 5.2)主應力掘進曲線,並無明顯主應力增減變化。而交叉隧道頂拱 a 點監測點並非主 隧道頂拱(離主隧道頂拱 4.2m),當主隧道掘進開挖時並未造成該監測點之塑性變形,故無明顯的 應力轉折,惟在交叉隧道開挖,其擴挖掘進面達 a 點時為頂拱位置,主應力變化明顯轉折,該點 產生塑性變化最大,主應力由最大 14.8MPa 降至 8.88MPa,降幅達 40%。

就交角側壁主應力(圖 5.3),交角處監測點 b'(距隧道交角約 2.8m),在主隧道掘進開挖面 到達時,即產生主應力路徑轉折(圖 5.4),判斷已觸及破壞包絡線,產生塑性變形;而在交叉隧 道掘進擴挖面到達時,再次發生主應力掘進曲線轉折,判斷僅係應力之重新分配,未再次產生塑 性變形。另就距交角 8m 處側壁之監測點 d,主應力於主隧道掘進開挖面通過後有明顯掘進主應力 轉折現象,參照(圖 5.4),並未達破壞包絡線,未產生塑性變形,其最終之最大主應力增量較起 始應力超過 1 倍,其中於主隧道掘進開挖階段增量約 55%,略大於交叉隧道掘進開挖階段之增量 約 50%。

通常斜交隧道交角之銳角處,在實際施工及爾後之營運操作,通常會將隧道銳角之交角作鈍

化處理。從(圖 5.5) 隧道中心水平剖面塑性區示意圖中,發現交角的鈍化並未對隧道交叉段之塑 性區範圍有明顯的增加,因此適當的交角鈍化可減少交角處不穏定之塑性區,增加隧道之可靠性。

但由於交角鈍化後,交叉隧道斷面之頂拱跨距因而增大,其變位量之變形範圍亦將隨之增加(圖 5.6)。

因此就原先之監測點 a、b、c、d 之變位如(圖 5.7)所示,對於監測點頂拱之變位量並無明顯 變化,而在隧道交角之側壁處 b 點,變位量隨著交角的鈍化而略為減少,減少幅度約 20%;而離 隧道交角 8m 處之側壁監測點 d,變位量已無明顯變化。而就主應力變化而言(圖 5.8),無論頂拱 或交角側壁之監測點位,並無明顯改變。

隧道選址不可避免的經過軟弱地盤或破碎帶,若可能作用位於隧道交叉段,其力學性質將有 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在本研究係以 RMR30 模擬該岩盤性質。(圖 5.9)所示為隧道交叉段垂直向變 位示意圖,其最大垂直變位量較 RMR70 時有大幅的增量(38 倍),在此同樣取交叉隧道起始 27m、

33m、39m 處之剖面以及隧道中心水平剖面塑性區圖作比較。

(圖 5.10)隧道中心水平剖面塑性區示意圖所示,交叉段塑性區範圍約為隧道側壁向外 4m,就 隧道交角鈍化情形(case1 與 case3)作比較,塑性區範圍略為一致,因此交叉隧道之交角是否作鈍 化處理,並未明顯影響塑性區之範圍。

(圖 5.11)所示,交叉隧道段側壁之塑性區範圍約略 4m,約為 1/2 直徑,較僅主隧道開挖時塑 性區範圍約 3m,約略擴大 1/4~1/3。再分別就交叉隧道斷面 27m、33m、39m 處之塑性區比較,在 斷面 27m 時,由於隧道橫向跨距的達 16m,頂拱塑性區範圍達約 6m,超過橫斷跨徑 1/3;當在斷 面 33m(隧道交角處),其頂拱塑性區範圍達 4m,亦約為 1/2 直徑,而當交叉隧道離交叉角 7m 處,

由於兩交叉隧道已分岔,側壁已獨自承載荷重,其頂拱之塑性區亦回復如同單隧道開挖。

就隧道頂拱掘進變位量(圖 5.12),主隧道階段掘進開挖(c 點)變位量 3.8cm,交叉隧道最大 跨徑頂拱(a 點)之變位量 10.7cm,變位量增幅達 1.8 倍。而交角側壁監測點(b 點)在主隧道掘込 開挖完成時變位量為 5.8cm,而於交叉隧道開挖完成後,其變位量達 9.2cm,變位量增幅約 60%。

而就離交叉隧道交角 8m 處之頂拱(c 點),原變位量由 3.8cm,因受交叉隧道掘進開挖之影響增加 至 5.2cm,增幅約為 35%。

從頂拱主應力(圖 5.13)發現,RMR30 時掘進開挖面前 2 輪進(4m)即發生塑性變形,交叉段頂 拱最大主應力(a 點)於交叉隧道擴挖面通過後降至起始應力之 1/3,明顯發生於塑性變形區範圍 內。同樣交角側壁監測點之主應力(圖 5.14),於主隧道開挖面通過後即成為塑性變形區,於交叉 隧道掘進時並無明顯之影響。再就監測點之主應力路徑圖(圖 5.15),當發生塑性變位後,其應力 路徑與破壞包絡線接近並約略平行,考量數值分析應力係取網格中心位置,且隧道襯砌係以 30cm 厚噴凝土作支撐,可視隧道邊緣處之岩盤已臨界破壞強度。

對於貯存隧道群之邊界影響範圍(如圖 5.16)所示,主隧道以 0,4,8,12,16,20,24,28,32, 36,40m 作頂拱垂直位移量檢核,檢定邊界影響範圍,併以主隧道 24,104,184,264m 之頂拱及仰拱 之最大應力及最小應力,在超過起始第 24m 處即可忽略起始邊界的影響(隧道直徑 8m,約 3 倍直 徑)。另以貯藏隧道以右側第二貯藏隧道離邊界約 0,4,8,12,16,20,24,28,32,36,40m 位置,作頂拱 垂直位移量檢核,併以每個貯藏隧道(計 8 個)邊界約 20m 處之頂拱及仰拱的最大及最小主應力檢

考慮不同 K 值對交叉隧道之影響,為簡化分析,掘進開挖網格間距取 4m。依 2m 網格間距情 形下,掘進變形及主應力曲線,在 RMR70 及 RMR30,分別於 a 及 d 兩點有最大之變形量,d、e 兩 點有主應力最大之增量,故 K 值研究時取這 3 點進行分析比較。故在交叉隧道之併排分析:

1、 交叉隧道併排分析時,其開挖次序,係考慮先依次開挖單側(右側),再開另一側(左側) ; 此情形亦適用於僅單側交叉隧道併排分析。

2、 當 K=1 時,考慮先以未加襯砌之情形(變位量持續受前後交叉隧道開挖影響) 。

3、 就 K=1 時,分別以 RMR70 及 RMR30 已加襯砌之情形,先就隧道交叉段間距 80m 與單一交叉 之情形作比較。

4、 改變隧道交叉段之間距,分別以 60m 及 40m 進行分析比較。

交叉隧道掘進變位量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350

0 20 40 60 80 100 120

掘進次數(n)

位量(cm) a點

b點 c點 d點

主隧道開挖階段 交叉隧道開挖階段

圖5.1 監測點位之變化量(RMR70)

隧道頂拱主應力

最大最小主應力路徑圖

0 2 4 6 8 10 1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p

(MPa)

q

(MPa)

a點 b'點 c點 d點

圖5.4 監測點位主應力路徑圖(RMR70)

(a) case1 (b) case2 (c) case3

圖5.5 隧道交角水平面塑性區示意圖(RMR70)

(a) case2 (b) case3

y(m)

27 33 39

圖5.9 交叉隧道頂拱垂直變位示意圖(RMR30)

(a) 交角無鈍化(case1) (b) 交角鈍化(case3)

圖5.10 隧道交角水平面塑性區示意圖(RMR30)

(a) 主隧道開挖(y=33) (b) 交叉隧道開挖(y=27)

(c) 交叉隧道開挖(y=33) (d) 交叉隧道開挖(y=39)

圖5.11 各斷面塑性區範圍示意圖(RMR30)

交叉隧道掘進變位量

0

2

4

6

8

10

12

0 20 40 60 80 100 120

掘進次數(n)

變位量(cm) a點

b點 c點 d點

主隧道開挖階段 交叉隧道開挖階段

圖5.12 監測點位之變化量(RMR30)

隧道頂拱主應力

最大最小主應力路徑圖

0 2 4 6

0 1 2 3 4 5 6 7 8 9 10

p

(MPa)

q

(MPa)

a點

b'點 c點 d點

圖5.15 監測點位主應力路徑圖(RMR30)

20m 24m

圖5.16 交叉隧隧群分析網格之邊界探討

隧道開挖頂拱變位(每掘進長度2m)

隧道開挖頂拱主應力(RMR30)

-12 -10 -8 -6 -4 -2 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開挖掘進面距量測點距離(m)

主應力(MPa) 最大主應力(無襯砌)

最小主應力(無襯砌) 最大主應力(含襯砌) 最小主應力(含襯砌) 1

圖 5.19 單隧道掘進主應力有襯砌與無襯砌之變化曲線(RMR30)

無襯砌 RMR30

無襯砌 RMR70 有襯砌 RMR70 有襯砌

RMR30

圖 5.20 單隧道掘進主應力有襯砌與無襯砌之塑性區發展比較圖(RMR70 與 30)

圖 5.21 隧道交叉角鈍化示意圖

L=31M RMR=30

Smin

Smax RMR=30

L=37M

Smin

Smax

圖 5.22 RMR30 在斷面 31m 及 37m 之最大最小主應力示意圖

圖 5.23 複式弧形交叉 Section A 之塑性區

RMR=30

RMR=30

Disp Szz

Smin Smax

圖 5.24 複式弧形交叉 Section A 之最大最小主應力及垂直應力與變位量

L=31M Section A

RMR=30

變位量(cm) a點(0,32,4)

b點(13.65,31.72,0)

圖 5.27 主要監測點位變位圖(RMR30)

變位量(cm) a點(0,32,4)

b點(13.65,31.72,0)

圖 5.28 監測點位 b 主應力圖(RMR70&30)

圖 5.30 監測點位 d 主應力圖(RMR70&30)

頂拱主應力(e點座標0.5.39,4.5)

a

-16

圖 5.32 簡化網格變形量比對(RMR70 網格間距 4M)

a點變位量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350

0 20 40 60 80 100

掘進開挖次數(n)

變位量(cm)

K=1 K=2 K=0.5

圖 5.34 考慮不同 K 值對交叉隧道 a 點變位量之掘進影響(RMR70)

d點變位量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350

0 20 40 60 80 100

掘進開挖次數(n)

變位量(cm)

K=1 K=2 K=0.5

圖 5.35 考慮不同 K 值對交叉隧道 d 點變位量之掘進影響(RMR70)

e點變位量

主應力(MPa) Smax(K=1)

Smin(K=1) Smax(K=2) Smin(K=2) Smax(K=0.5) Smin(K=0.5)

d點主應力

STEP6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STEP0

圖 5.40 交叉隧道併排分析開挖次序示意圖

監測點總變位量(交叉間距80m)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掘進開挖次數(n)

變位量(cm)

a點(0,108,4) d點(7,116.2,0) e點(0,120,4)

圖 5.41 監測點在貯存隧道間距 80m 掘進變位量(RMR=70 未加襯砌)

監測點主應力(RMR70)

圖 5.44 監測點在貯存隧道間距 80m 掘進主應力(RMR=30 未加襯砌)

圖 5.46 監測點在貯存隧道間距 80m 掘進主應力(RMR=70 加襯砌)

圖 5.48 監測點在貯存隧道間距 80m 掘進主應力(RMR=30 加襯砌)

監測點主應力(RMR70)

監測點主應力(RMR30)

-12 -10 -8 -6 -4 -2 0

0 50 100 150 200 250

掘進開挖次數(n)

主應力(MPa)

a點Smax a點Smin d點Smax d點Smin e點Smax e點Smin

圖 5.52 監測點在貯存隧道間距 60m 掘進主應力(RMR=30 加襯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