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衛同盟的成立及其影響力

第二章 舒曼的音樂背景

第二節 大衛同盟的成立及其影響力

懷疑。8

舒曼因為受到海涅詩作的啟發,共將其四十二首詩歌曲化。其中,舒曼創作的歌曲

《詩人之戀》(Dichterliebe, 1840) 就是從《抒情插曲》中選了十六首詩譜成的樂曲,並 將其置於兩部悲劇之間,實為一部插曲。這部作品巧妙的將音樂和詩歌容為一體,也企 圖透過音樂來傳達海涅諷刺的語法,充分展現舒曼「音樂詩化」的理想。

而在創作《詩人之戀》的同一年,舒曼也採用了沙米梭的一組詩作來創作《女人的 愛情與生命》(Frauenliebe und Leben, Op42, 1840) 。夏米梭在當時並不是一位很著名的 詩人,舒曼之所以會選擇這組詩作是因為它與當時舒曼的心境相符合,才會譜出這首樂

9

團體「大衛同盟」(Davidsbündler) 做為其象徵與後盾,其中舒曼最常用佛羅倫斯坦和奧 擇比烏斯這兩個角色來投射自身矛盾的性格。

早在 1831 年,佛羅倫斯坦這個角色就首次出現在萊比錫的《大眾音樂雜誌》

(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 中,舒曼當時第一次以佛羅倫斯坦、奧澤比烏斯和拉 羅大師 (Master Raro) 12 三個角色對話的方式,來讚頌新一代作曲家蕭邦的《莫札特主 題變奏曲》(Op2 Variations on “La ci darem la mano” from Mozart's Opera “Don Giovanni”

in B-flat Major, 1827 ),並寫出了著名的頌辭──「脫帽吧!先生們,他是一位礦世其 才!」。13

14 Peter Ostwald,《天使與魔鬼之舞》(Schumann: Music and Madness),張海燕 譯(台北:高談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3),144。

10

而集結的秘密組織,以此對抗現存、主流的社會價值和思維。17

身為刊物總編,舒曼在文章中藉由許多角色來象徵現實中的人物,並用角色間彼此 對話的方式將他存在腦海的理念大膽的傳遞給當時保守的社會。其中,佛羅倫斯坦和奧 澤比烏斯代表舒曼自己時而奔放時而內斂的雙重性格,拉羅大師代表他的鋼琴老師佛里 德里希‧維克 (Friedrich Wieck, 1785 ~ 1873),琪亞拉 (Chiara)、琪阿莉納(Chiarina)、和 琪莉亞(Zilia) 這三個名字代表他深愛的妻子克拉拉,古斯托夫‧詹森 (Gustav Jansen) 代 表他親密的男性鋼琴家友人舒恩克 (Ludwig Schuncke, 1810 ~ 1834),音樂總監 (Music Director) 則代表他的另一位老師多恩 (Heinrich Dorn, 1804 ~ 1892)。

在這些角色中,出現最頻繁的就是佛羅倫斯坦和奧澤比烏斯,佛羅倫斯坦這個名字 是舒曼取自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里奧》(Fidelio, 1805) 18 和小說家路德維希‧蒂克 (Ludwig Tieck, 1773 ~ 1853) 的小說《法蘭茲‧史騰堡之旅》(Franz Sternbald’s Travels, 1798),奧澤比烏斯則是取自克萊門斯‧布倫塔諾 (Glemens Brentano, 1778 ~ 1842) 小說

《戈德維》(Godwi, 1801) 中的人物,但似乎也和教會日曆中 8 月 14 號的奧澤比烏斯日

11

其後,在舒曼的一些作品中也都跟這兩個角色息息相關,像是他的《第一號鋼琴奏 鳴曲》(The Grand Sonata No1, Op11, 1835) 還有《大衛同盟舞曲》的音樂中都充滿佛羅 倫斯坦和奧澤比烏斯的性格,其中在《大衛同盟舞曲》第一版樂譜中的每首小曲後舒曼 也都有簽署這兩個角色的名字。另外在《狂歡節》中的第五首,舒曼以奧澤比烏斯為標 題,用交錯拍子及不斷重複的樂句表現其內斂的氣質。【譜例2-1】 而在第六首中,則 改用佛羅倫斯坦為標題,以左手強烈的減七和弦開頭,再加上右手激動的旋律音型,顯 示出舒曼無所畏懼的奮鬥精神。20 【譜例 2-2】

【譜例2-1】舒曼《狂歡節》中第五首〈奧澤比烏斯〉,1-5 小節。

【譜例2-2】舒曼《狂歡節》中第六首〈佛羅倫斯坦〉,1-9 小節

1836 年底,舒曼完成了著名的作品《幻想曲》(Fantasie, op17),要提獻給當時正在 籌建的貝多芬紀念碑,在這首樂曲中,舒曼以佛羅倫斯坦和奧澤比烏斯為筆名,並在寫

信給出版商時提到:「佛羅倫斯坦和奧澤比烏斯非常希望,也能為貝多芬的紀念碑做些

20 陳玉芸,《舒曼鋼琴代表作之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7,69-71。

12

事情」。可惜的是後來籌建工作逐漸萎縮而不了了之,舒曼則改將此首樂曲獻給對籌建 工作貢獻最大的李斯特 (Liszt, 1811 ~ 1886)。21

而更有趣的是,舒曼的幾個好友也都受其影響創作了關於佛羅倫斯坦和奧澤比烏斯 的作品,像是史提芬‧海勒 (Stephen Heller, 1813 ~ 1888 ) 就寫了一首輪旋詼諧曲 (Rondo-Scherzo, op8, 1831) 獻給這兩個人物;小說家茱麗葉斯‧貝克 (Julius Becker, 1811

~ 1859) 的一部名為《新浪漫門徒》(The New Romanticists) 的小說裡,也有一章名為《佛

23 Peter Ostwald,《天使與魔鬼之舞》(Schumann: Music and Madness),張海燕 譯(台北:高談文化事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