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天論」與其政治社會理論上的功能

到了七○年代,日本學界對荀子思想之興趣又回到他的「性 論」和「天論」,以及其「政治社會理論」上的功能,而綜合荀 子思想中的這三種觀點而提出構畫荀子思想的系統之面貌,以及 其對歷史上的意義的學者是內山俊彥。與內山的《荀子》出版同 時,松田弘對荀子「天論」的討論也對以後的日本學者荀子天論 的研究有不少貢獻。除此之外,市川本太郎以政治思想的觀點發 表了〈荀子的政治思想〉一篇,31而市川分析荀子政治思想的各 種特色,並且將之與西方政治哲學的概念加以比較。木全德雄《荀 子》雖然可歸類為一般書籍,還是值得一讀。木全主要依據韋伯 的知識社會學與東西洋歷史、思想比較,闡述荀子思想的時代意 義。32只是市川與木全的主要觀點沒有超過重澤俊郎的研究。另

31 市川本太郎,〈荀子の政治思想〉,《宇野哲人先生白壽祝賀記念東洋學論集》,

1974。

32 木全德雄,《荀子》(明德出版社,1973)。在日本學界,木全是身為韋伯之《儒 教與道教》的日譯者而出名。

二十世紀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顧 67

外,武田秀夫〈荀子的政治思想〉乃強調:荀子世界觀的究竟價 值是在人類社會中構畫出「全體秩序」理念的實現。33

首先,我們來看池田知久的〈荀子性惡說:其機能與本質〉

(1972、1973)。34在這一篇,池田思考了荀子「性惡論」與其 在他政治社會理論上的功能。池田重新分析荀子的「性」、「情」、

「欲」以及「惡」的四個概念的內涵,從此推論荀子「性惡論」

的「本質」,而最後討論其在政治社會理論中的功能。池田的分 析乃注意:荀子認為「性惡」的部分是「欲」,而這也包含著「名 譽欲」、「金錢欲」以及「政治權力欲」等人的社會本能。35接 著,池田對「惡」的分析中發現,荀子思想之「治」與「亂」在 他的價值判斷上具有關鍵性意義。同時他把荀子的性惡論定義 為:「有欲的個人對其欲的對象形成彼此衝突的關係」。池田把 這種緊張的關係投射於在統治者(即「君子」)與被統治者(即

「眾庶百姓」)之間的矛盾。由此,池田導出兩點結論:第一,

〈性惡〉中對「人性」的討論,成為其他篇章裡提倡社會安定的 方策之理論基礎。第二,池田認為:荀子的社會理論,是為了把 正在流動中的被統治階級固定下來,同時一方面保證被統治者有 限制的消費,但另一方面把其他的資源都歸於統治階層的社會理 論。

33 武田秀夫,〈荀子の政治觀:儒者の政治進出を前提として〉(《木村英一博士 頌壽記念,中國哲學史の展望と模索》,東京:創文社,1976)。

34 池田知久,〈荀子性惡說の機能と本質〉(上、下),《高知大國文學》,卷 3、

卷 4,1972、1973。

35 以上是〈荀子性惡說の機能と本質〉(上)的討論,以下的討論都可以在(下)

中看到。

68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十一期

在 1972 年發表的原田種成的〈荀子天論考〉36專門思考為什 麼荀子「天人之分」中所看到的「合理主義」到了漢代就「消失」

的問題。原田介紹陳大齊、韋政通、板野常八、金谷治的觀點:

畢竟荀子思想本身中的「合理性」是很有限制的。對此,原田提 出王充合理主義的例子來反駁,而指出:漢代以後的政治環境,

即皇帝獨裁的政治制度本身,是漢代以後的思想家不得不主張天 之權威的理由,否則,沒有任何國家制度能控制皇帝的行為。反 言之,漢代以後的思想家與政治人物,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迷信,

他們根據合理的政治判斷來引進「天」的權威,以控制皇帝的放 蕩。

在 1974 年發表的兒玉六郎之〈荀子性樸說之提出〉是把前 述金谷治對荀子「性惡論」之懷疑推進一步,而兒玉主張荀子「性 論」核心是「性樸」而並不是「性惡」。37隨著這項問題意識,

島一的〈荀子的本性論〉一篇,將荀子「性論」的分析對象從〈性 惡〉一篇到《荀子》整篇,而結果發現:荀子的「性」概念有兩 種不同意涵:即「情性」的側面(若放縱,就造成社會爭亂)與

「才性」(若培養,就能當聖人)的側面。38

再來,我們來在 1976 年出版的內山俊彥的《荀子》。39在中 國學會,一九五○年代到一九七○年代,「唯物─唯心」模式幾 乎成為研究思想史的「規範」,反而在日本學界提及這個觀點的 研究幾乎沒有了。在史學方面,繼板野之後,在日本以西島定生

36 原田種成,〈荀子の天論篇に對する一考察〉(《鈴木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學論叢》,

東京:明德出版社,1972)。

37 兒玉六郎,〈荀子性樸說の提出〉,《日本中國學會報》,第 26,1974。

38 島一,〈荀子の本性論:その二重構造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學》,號 40,1978。

39 內山俊彥,《荀子:古代思想家の肖像》(東京:評論社,1976)。本書後來有 新版(東京:講談社,1999)。

二十世紀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顧 69

和增淵龍夫為核心論者的「中國古代帝國成立」的論爭興起。當 時日本學界所流行的看法是「戰國時代是秦漢帝國的準備階段」,

而本書的荀子論亦是基於「中國古代帝國成立」論爭所得的研究 成果,來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架構進行全面性的檢討。

經過中國哲學和歷史兩條研究脈絡的省思,作者重新論述荀子哲 學中的認識論與世界觀的特色,進而闡述其與「天人之分」、「性 偽之分」、「禮之王國」等荀子重要主張之間的關連性。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內山試圖釐清荀子哲學的結構與其具體 主張之間的關係。荀子哲學的結構可分為兩個面向:(1)內山在 荀子哲學的三個層面中看出明確的「主客關係」。譬如,內山把 荀子「天」的概念分為「外在環境」與「內在環境」。在這個設 計之下,荀子「天人之分」的主張乃成為「人力」對「自然環境」

(即:能改變、且利用自然環境)的主體立場之表明;而「性偽 之分」的主張則成為「人心」對情緒、慾望、以及其他身體功能 的主體立場之表明。並且作者還指出,對荀子而言,人的語言和 所認知的世界也是一種客體環境,且一定要由主體性的「王者」

來進行「正名」。因此,在荀子哲學中,「人對外界」、「心對 身體情慾」、「聖王對語言」的三個領域均構成主客的關係。(2)

荀子的世界觀與語言結構之間有著密切的類比關係。荀子對物質 世界的看法是從有氣(水火)、有生(草木)、有知(動物)到 有「義」(人類)的階層結構;對人類社會的看法是由庶人、士、

君子到聖人(由展現「禮義」的程度來區分)的階層結構;而語 言則是一種從最個體的「大別名」到普遍的「大共名」的階層結 構。

接著,根據內山,「禮」是對「客體」的「性」發揮其「偽」

的實際表現方式,並且作者將荀子「禮」中所呈顯出的理想社會 稱為「禮之王國」。然而,他也指出,雖然荀子期盼君主能由「禮」

7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十一期

這種倫理道德來統治人民,但是因為政治權力的本質是壓制人民 的,所以荀子的構想實為一個虛構而已。而且,內山進一步指出,

荀子對環境的「性偽之分」的作用只對於內在的「性」發揮作用,

而身為主體的「心」本身卻沒有發展自己。換言之,荀子哲學中 並沒有「心」與「性」一起互動發展的前提,而是各自先驗自律 的存在。因此,作者雖然並不反對將荀子哲學稱為「唯物主義」,

但荀子的思想在最關鍵的部分(即「心」的定位),實際上是主 觀的產物。

至於荀子思想的評估問題,如上所述,內山認為,荀子的「禮」

的王國是個「虛構」。然而由於荀子提倡一種理想的國家藍圖,

因此還可與當時的實際國家及君主權力保持著微妙的距離。所以 他在面對實際的諸侯時,還可以批評地說,實際的政治社會離他 所構想的「禮之王國」還很遠。逮至漢代,雖然荀子思想對陸賈 到董仲舒的思想有不少影響,但是漢代的思想家仍逐步地給與統 治者無限制的統治權力。

內山的研究以綜合「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中國古代帝 國」成立論的兩種論爭成果來闡述荀子哲學的結構特色。由本書 的分析,我們能夠了解荀子的「天人之分」、「性偽之分」、「禮 之王國」理論之認識論與世界觀的特色,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

與重澤的荀子研究相比,重澤的研究只強調荀子「天人之分」的 科學精神,但他並沒有提出「天人之分」與其他部分的關係。相 形之下,內山的研究則從各種角度來分析「天人之分」的特色與 其在思想史上的限制。與板野的荀子研究相較,按照板野的觀點,

幾乎任何的先秦思想皆被歸納為「分權的宗族制度」和「君主專 制郡縣」的二元社會勢力。關於這點,與板野論述相隔三十年的 內山,對於這種按照階級或某些社會團體來代表歷史演變的主要 因素的觀點非常地保留。基本上,內山並不把荀子的思想直接與

二十世紀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顧 71

某些歷史事件或具體的社會勢力連在一起解釋。但是,內山的論 述基本上襲用戰國時代國家逐漸擴大對人民支配權力的觀點,甚 至,因為內山不特別理會對抗郡縣制度的「封建宗族」勢力,所 以他比板野更重視從戰國到秦漢的國家權力的研究面向。因此,

內山的荀子研究十分合乎當時日本歷史學者所描述的中國古代歷 史背景的要求。不但如此,由於內山分析荀子的「天人之分」、

「性偽之分」、「禮之王國」之間的理論架構,及其與語言、世 界觀的關係,相當有說服力地提出一套從哲學、思想史的角度來 架構荀子思想的體系。無疑地,本書代表著 1970 年代,日本的中 國古代歷史研究和哲學思想史研究的一個高峰。

至於內山的問題,其實,這也代表日本的中國歷史和思想史 研究的一般問題。問題可以歸納為三點:(1)內山的思想史方法,

至於內山的問題,其實,這也代表日本的中國歷史和思想史 研究的一般問題。問題可以歸納為三點:(1)內山的思想史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