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脈絡探討

第一節 字母書的介紹

Watson 所著的《Alphabet books : the K-12 educators' power tool》,以下整理與本 研究相關的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念與道德觀念(Page 5)。

圖 2-1:Horn books

圖片來源:http://thenonist.com/index.php/thenonist/permalink/the_humble_hornbook/

時間過去,角帖書在西元1700 年代中期,逐漸被另一種名為「球拍書」

(battledore)的出版物所取代,因為球拍書的設計更加複雜細緻、引人入勝。

球拍書(圖2-2)的名字源自於它的大小和形狀都和一種運動「battledore」的木 球拍很像,「battledore」就是現今羽球運動的前身——板羽球。我們可以看到文 字被印在薄的紙板上,紙板可以被折成三個區塊,並且為了娛樂性加入插圖。

這些球拍書在教導字母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展現出許 多世俗化的題材,可以說是現代字母書的先驅。球拍書最早出現在西元1750 年 代,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都還有在出版(Page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2:battledore

圖片來源:http://assets.fontsinuse.com/static/reviews/0/570e3700/full/2014-01-English-Battledore-published-by-William-Davison-in-1830-verso.jpg

到了西元 1800 年代中期,為兒童製作的小本又多頁數的裝訂書變得十分受 歡迎。這些小書,或稱識字書(Primer)的主要功能在於透過文字與圖畫之間 的關聯來學習字母,而宗教題材還是為最大宗。教堂的大量印刷與使用讓識字 書變成閱讀教材的中流砥柱。第一本在美國專門設計給兒童識字的書本叫《The New England Primer》(圖 2-3),此書的第一版於西元 1680 年代晚期由本杰明·

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出版,爾後它成為教導兒童學習英語最成功的一 本教材,直到1900 年代北美洲的某些地區都還有在使用(Page 7)。

圖 2-3:《The New England Primer》內頁 圖片來源:

(Cooper,1996)。

而且字母書還可以為兒童提供以下幾點功能:1.對某個主題的介紹或概 述,2.激起對研究的熱情,3.口語和書寫的發展機會,4.多元文化的意識

(Jeanna H. Chaney, 1993)。以往人們經常將字母書視為給初學者的識字課本,

但其實不只這樣而已,不同年齡層甚至不同環境的讀者都可以從閱讀字母書中 獲得許多益處。

以下我將會引用學者 Jeanne H. Chaney 所著的期刊論文《Alphabet Books:

Resources for Learning》中提及的幾個元素,並加入自己的闡述,去簡單分析字

圖 2-4:《Bestiary: An Illuminated Alphabet of Medieval Beasts》內頁 圖片來源:

比如下方的這本《Architects Make Zigzags: Looking at Architecture from A to Z》

(圖2-5),讀者可以從中學習到與建築科技相關的各種專有名詞,像是

facade、keystone、preservation 等等。有些字母書的專業知識豐富量甚至可以說 是一本小型的參考書目(Page 97)。

圖 2-5:《Architects Make Zigzags: Looking at Architecture from A to Z》(1986)封面

圖片來源: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51M6AG9XB1L._SX258_BO1,204,203,200_.jpg

4.文體(style)

依據學者 Bonnie Mackey & Hedy Schiller Watson 所著的《Alphabet books : the K-12 educators' power tool》中所描述:

字母書很常使用詩歌的文體,稱為字母詩(Abecedarius),意思是「按字母

宗教,非常突出的例子便是「A Apple Pie」童詩的創作。「A Apple Pie」是十七 世紀英國兒童玩耍時吟唱的一首童謠,爾後被插畫黃金時代的代表插畫家凱特

・格林威(Kate Greenaway),繪製成一本膾炙人口的字母書《A apple pie : An Old-Fashioned Alphabet Book》(圖 2-6)(Page 7)。

圖 2-6:《A APPLE PIE》(1886)封面

圖片來源:https://pictures.abebooks.com/LUCIE/15082587537.jpg

另外一首被拿來創作成字母書的字母詩——《The Shaker Abecedarius》,發 表於1882 年,是由一位無名父親寫給他的孩子們的,特別之處在於每行詩的開 頭都是動物的名字,內容包含了100 種以上動物的名字。逾百年之後這首詩被 愛麗絲・普羅文森和馬丁・普羅文森(Alice and Martin Provensen)這對夫妻改 編並擴展成字母書《A Peaceable Kingdom: A Shaker Abecedarius》(圖 2-7),搭

圖 2-7:《A Peaceable Kingdom: A Shaker Abecedarius》(1978)封面

圖片來源:https://picturethisbook.files.wordpress.com/2015/01/20150105-172524.jpg

參、字母書的分類

在上一小節中提到了字母書的幾個顯著特徵,這一小節則要進一步來簡述 字母書的分類。在這裡我使用的字母書分類是參考台北市立大學碩士生顏夢瑤 2015 年的碩士論文《Using Alphabet Books to Build Second-Grade Vocabulary in an After-School Program》,作者提到他以圖文關係將字母書分成四大類,分別是 傳統字母書(Conventional Alphabet books)、無字字母書(Wordless Alphabet books)、故事字母書(Alphabet Storybooks)還有創新字母書

(Innovative/Playful Alphabet Books)(Page 10)。然而在「創新字母書」這個分 類中,為了更加凸顯創新字母書與一般字母書的區別,所以更改為以作品內容 之獨特與創意性來做歸類。

以下除了顏夢瑤的論文內容以外,我也在其中加上了自己的想法與論述。

是主題導向的,比如動物、植物、文化、食物等等(Page 11)。有些字母書不 僅只有單字,還更進一步添加敘述、解釋性的句子。以下圖的《Alphabet of birds》(圖2-8)為例,每個字母都有一個以它為開頭命名的鳥類為代表,並且 附上簡單的文字介紹。通常傳統字母書的編排都十分整齊,文字與圖以互不干 擾為原則,有如圖鑑一般。而近代此種形式的字母書在編排上越來越有設計 感,無論字型或版面設計,還是插圖表現,都有其獨特精巧之處吸引讀者目 光。

圖 2-8:《Alphabet of birds》(1885)內頁

圖片來源:http://ufdc.ufl.edu/UF00053770/00001/pageturner#page/3

2.無字字母書

在無字字母書裡面,除了字母、單字以外,並不會有其他敘述性的文字,

有些書甚至連單字都省去了,僅附圖而已(Page 12)。在此種類型的字母書 中,時常會看到插圖把字母要對應的單字畫成字母的形狀,比如下面的這本

《Thinking ABC》,在富有教育意義的同時也展現出字母本身的形狀美感,同時 與真實世界之物品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9、2-10:《Thinking ABC》(2007)內頁

圖片來源:http://theanimalarium.blogspot.tw/2010/04/bologna-finds-iwona-chmielewska.html

顏夢瑤也舉了《Anno’s Alphabet》(圖 2-11)為例(Page 12),此作品中並 沒有採用將單字繪製成字母形狀這個手法,它的特別之處在於作者使用視覺錯 置的手法讓每個字母看起來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物體。讀者在閱讀這本字母書 時,還需費心去思考這個字母如何能夠長成這個樣子。

圖 2-11:《Anno’s Alphabet》(1975)內頁

圖片來源:http://3.bp.blogspot.com/-tA9Mrk-xyrA/TVt0ohezAcI/AAAAAAAAAVo/LUFFL2nK6t8/s400/2008010110101025_1.gif

3.故事字母書

故事字母書顧名思義會有角色、劇情出現,不像傳統和無字字母書那樣,

比較像是把字母依序展示過一遍而已,故事字母書裡會有人物去帶動字母的出 場,並賦予故事情節。比如下方的《Curious George Learns the Alphabet》,讓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朋友跟著故事中的主角——小猴子 George 一起學 ABC。

圖 2-12:《Curious George Learns the Alphabet》(1973)內頁

圖片來源:https://www.amazon.com/Curious-George-Learns-Alphabet-Rey/dp/0395137187

4.創新字母書

此類的字母書相對於前面三類的字母書,它的主題選擇、畫風和表現方式 都已經跳脫「教育」的框架,反而是一種藝術、意識形態的展現。作者不是想 要透過創作此類字母書去讓兒童較無壓力地學習字母,而是想要藉此去傳達某 些理念,與主流的字母書創作有很大的不同,且在此分類之中有許多作品為非 幼兒取向。

《On Beyond Zebra!》(圖 2-13)這本字母書在介紹的字母並不是我們熟悉 的ABC,而是在 Z 之後,作者自己自創的新字母(Page 15)。很明顯的,它絕 對不是以字母教學為目的,而且書裡面除了那些我們從來沒看過的奇怪字母以 外,連這些字母所代表的人、事、物都不是真實世界裡擁有的。它除了是字母 書以外,也可以說是一本奇幻圖畫書,在介紹一個作者所建構的新奇世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13:《On Beyond Zebra!》(1955)內頁 圖片來源:

http://www.akeducate.com/media/presentations/Feinberg%20DrSeuss_OnBeyondZebra.pdf

《The Gashlycrumb Tinies》(圖 2-14)(Page 15)這本字母書的中文翻譯為

《死小孩》,由名字就可以看出作者在題材上的選擇上十分的與眾不同。書裡每 一個字母所代表的是一個小孩的名字,而這些小孩將會演示出兒童因意外身亡 的各種死法。作者愛德華・戈里(Edward Gorey)運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創作 這本字母書,無法得知他是否有隱含在作品之下的想法,但我個人猜測,或許 他有提醒大人多加關注兒童人身安全的用意。

圖 2-14:《The Gashlycrumb Tinies》(1963)封面 圖片來源:http://minniefc.pixnet.net/album/photo/67750772

《On Beyond Zebra!》突破字母書只能展現英文字母 A-Z 的傳統,而《The

Gashlycrumb Tinies》則是在內容上做了很創新的嘗試,接觸到死亡的議題,除 了畫風較為陰冷黑暗,顏色也以黑色為主,和一般字母書走溫馨、色彩繽紛的 的字母書也很受到各個年齡層的歡迎(Bonnie Mackey & Hedy Schiller Watson,

2016)。

2-15:The Singing Alphabet app

圖片來源:http://www.motherlondon.com/culture/post/27

學者 Dresang(2008)有提到數位時代(digital-age)為兒童、青少年文學 書籍帶來了新的特性,根據他的觀點,兒童書籍自1960 年代以來一直在改變,

兒童讀物作家持續對形式與內容嘗試不同的變化,尤其到了數位科技興起的現 代,有三個關鍵的特徵成為了這種劇烈改變的基底——連接性(connectivity)、

互動性(interactivity)和接近性(access)。

連接性指的是實體書如今不停的轉換形式和格式到各個數位設備上,促成 的支架,發想角色、故事情節等(Linda Rhoten & Mona Lane,2001)。

早期的字母書從與宗教綑綁,被用來當作傳教、道德宣導的工具,爾後漸

Angeles)所著的《哲學辭典》中關於後設 meta 的解釋基本上可以涵蓋普遍對 meta 的定義:

希臘詞,指在……之後、在……之外、與……⼀起、在……之上。在英語

中⽤作前綴(Ex. meta-picture, meta-fiction),意指超越或在⼀個較⾼的層

次上。在⼤多數情況下,meta 可以譯成對以它為前綴的無論什麼對象的

的理論與實踐》(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

裡提到:

(圖2-16),也就是所謂的畫中畫(mise en abyme)(Mitchell,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 2-16

圖片來源:https://qubradar.wordpress.com/2015/06/18/saul-steinberg/

第二種指涉到圖像創作的系統,意指圖片本身包含了另一種不同系統的內 容,其隱藏的意涵是築巢在外顯圖像之下,進而將此「系統」重新框架、反 思;第三種辯證式圖像(dialectical Images)有著多重而變動的詮釋性,圖片並 不包含不同的系統在內,而是作為一個圖像性(picturality)的範本去呈現。第 三種類型暗示了任何一張圖片,比如一張簡單的線條畫、多重穩定圖像(multi-stable image)的鴨兔圖,和維拉斯奎茲(Velasquez)的作品〈侍女〉(圖 2-17),都可以成為一幅後設圖像。他們是圖像,同時也被用來反思圖像的本質

第二種指涉到圖像創作的系統,意指圖片本身包含了另一種不同系統的內 容,其隱藏的意涵是築巢在外顯圖像之下,進而將此「系統」重新框架、反 思;第三種辯證式圖像(dialectical Images)有著多重而變動的詮釋性,圖片並 不包含不同的系統在內,而是作為一個圖像性(picturality)的範本去呈現。第 三種類型暗示了任何一張圖片,比如一張簡單的線條畫、多重穩定圖像(multi-stable image)的鴨兔圖,和維拉斯奎茲(Velasquez)的作品〈侍女〉(圖 2-17),都可以成為一幅後設圖像。他們是圖像,同時也被用來反思圖像的本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