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主要先從學習遷移的定義與分類探討起,接著探討有關新舊不同觀 點的學習遷移研究典範差異,最後則整理有關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壹、學習遷移的定義與分類

學習遷移(transfer of learning)又稱為訓練遷移(transfer of training),廣 義而言,它被定義為將某一個情境所學到知識或技能應用到新情境上的一種 現象(Cormier & Hagman, 1987; Reed, 1993; Singley & Anderson, 1989)。至 今,無論任何一個層級或領域,實施教育或訓練的目的,都是希望學生在未 來能產生學習的遷移,例如希望學生在學會數學課程後,能處理日常生活中 購物的問題;希望學生在學會語文課程後,能閱讀各種書報雜誌以瞭解新知 時事;希望學生在學會初級的課程後,能應用在未來進階的課程上;或希望 員工在接受教育訓練課程後,能應用在未來工作上。換言之,學習遷移可被 視為教育的終極目標(De Corte, 2003; McKeough, Lupart, & Marini,1995)。

學習遷移一詞也常視新問題解決情境與舊學習情境間的相似程度,區分 為近遷移(near transfer)與遠遷移(far transfer) (Perkins & Salomon, 1994)。

近遷移被定義為發生在兩種相類似情境下(Gick & Holyoak, 1987; Gielen, 1995; Tannenbaum & Yukl,1992)。例如,一位技術人員被訓練如何更換電腦的 硬碟,往後能成功的更換同一廠牌的硬碟;或學生學會數學百分比的概念後,

能解決課本的相類似習題,則可稱此現象為近遷移的行為(Shank, 2004)。而 遠遷移則是指在兩種極不相同的情境下所發生的遷移(Gick & Holyoak, 1987;

Gielen, 1995; Tannenbaum & Yukl,1992)。例如,學生學完百分比的數學概念 後,進而能解決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商店中所遇到的百分比問題;或如一位棋 士將下棋的策略應用在投資或政治的競選上,此種將過去所學,成功應用在

極不相似的新情境上,則可稱為遠遷移的現象(Perkins & Salomon, 1994)。

因此,近遷移通常指例行性(routine)、一致性的問題解決,只要照著原學習 的作法,不用過多的思索便可解決的問題,而遠遷移則多屬於非例行的問題 解決行為,其行為須表現出較複雜的分析與判斷(Shank, 2004)。由於學校的 教育不可能將學生未來生活可能遇到的問題全傳授,所以學校教育的目的,

其實是希望學生在將來能藉由遠遷移解決問題,或透過遠遷移來終身學習。

所以,狹義而言,遠遷移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且一直也是有關學習遷移研 究持續在努力探討的方向。

學習遷移的概念除了有近遷移與遠遷移之分,在許多有關學習遷移的文 獻中,也曾出現許多跟近遷移與遠遷移相同觀點但不同的分類方法。Gagne

(1970)將學習遷移區分為水平遷移(lateral transfer)與垂直遷移(vertical transfer)。水平遷移發生在知識被遷移到相同的困難等級上,且在遷移過程不 需要學習新的知識元素;而垂直遷移則指需要將知識從低層次困難的任務遷 移到高層次困難的任務上,且在遷移過程需要產生新的知識元素(Gagne, 1970)。因此,水平遷移與近遷移的觀點一致,垂直遷移則相似於遠遷移的觀 點。

Salomon 及 Perkins(1989)為了探討學習遷移的爭論,提出了低階遷移

(low road transfer)與高階遷移(high road transfer)。低階遷移發生在舊的學 習情境和新的的問題情境相似的情況下,學習者能應用先前所學的問題解決 程序去解決問題;高階遷移的發生則需要更多的挑戰,因為它需要學習者透 過反思、後設認知等去建構新的問題解決方法。因此,低階遷移相似於近遷 移的觀點,高階遷移則相似於遠遷移的觀點。

Bransford 及 Schwartz(1999)也是為了探討學習遷移的爭論,提出了隔 離式的問題解決(sequestered problem solving, SPS)與為未來學習準備

(prepar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PFL)的兩種學習遷移觀點。他們認為 SPS 的 學習遷移觀點,重視學習者能否在無學習資源的情況下,直接應用所學解決 新情境問題,且認為此種觀點是造成找不到學習遷移證據的原因;而PFL 的 學習遷移觀點,則強調學習者能否應用學習資源去學習解決新情境的問題。

因此,SPS 的觀點相似於近遷移,因為它沒有考慮到學習者需透過學習去解 決新情境問題,PFL 則相似於遠遷移,重視學習者需要建構新的知識去解決 新情境問題的過程。

DiSessa 及 Wanger(2005)提出 A 級遷移(Class A)和 C 級遷移(Class C)。A 級遷移發生在學習者應用已準備好(well prepared)的知識在新問題情 境上;而C 級遷移則指未準備好(unprepared)的學習者應用先前知識去建構 新的知識。因此,A 級遷移相似於近遷移的觀點,C 級遷移則相似於遠遷移 的觀點。

Schwartz, Bransford 及 Sears(2005)建議學習時應該同時重視效能

(efficiency)與創新(innovation)的兩種遷移。效能的遷移是指,學習者快 速的回想和應用他們的知識去解決新情境問題的能力;而創新的遷移是指學 習者重新建構知識與思想去創新解決新情境問題的能力。因此,效能與創新 的遷移分別相似於近遷移與遠遷移的觀點。

綜合前述各種不同學習遷移的分類,我們可發現各種學習遷移的觀點或 見解,大致均依照新舊情境的相似程度,或在解決新情境問題時,是否需要 學習建構新知識等原則來加以分類的。若新問題情境與舊學習知識相似,且 不需在解決問題過程重新學習、判斷、組織或思考,可運用過去的問題解決 程序便可解決新問題者,此類均與近遷移的觀點相似;反之,若新問題情境 與舊學習情境差異很大,且為了解決新問題,需要進一步學習、思考、組織 新的問題解決方法者,此類的學習遷移觀點則與遠遷移的觀點相似。表 2.4

是以近遷移、遠遷移為基礎,將與其相似的學習遷移觀點所做的分類彙整。

表2.4 學習遷移的分類

提出者 與近遷移相似的觀點 與遠遷移相似的觀點 Gagne(1970) 水平遷移(lateral transfer) 垂直遷移(vertical transfer)

Salomon 及 Perkins(1989) 低階遷移(low road transfer)

高階遷移(high road transfer)

Bransford 及 Schwartz

(1999)

隔離式的問題解決

(sequestered problem solving, SPS)

為未來學習準備

(preparation for future, PFL)

DiSessa 及 Wanger(2005) A 級遷移(Class A) C 級遷移(Class C)

Schwartz, Bransford 及 Sears(2005)

效能(efficiency) 創新(innovation)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學習遷移的研究

有關學習遷移的研究可追溯至上個世紀,從 1901 年的 Thorndike 和 Woodworth 起,陸續有許多有關學習遷移的研究與理論被發展出來,但事實 上,學習遷移的研究卻是爭議不斷。因為許多有關學習遷移的實證研究都得 到失敗的結果,特別是在有關遠遷移的研究上(Gick & Holyoak, 1980; Reed, Ernst, & Banerji, 1974),如 Detterman(1993)便認為學習遷移的證據比火山 爆發的機率還低;但另一方面又有人認為學習遷移無所不在(Bereiter, 1995;

Dyson, 1999)。

近年來,Bransford 及 Schwartz(1999)對於學習遷移研究提出新的觀點,

認為過去有關學習遷移的研究都是使用同一種研究的典範,即先讓學習者學 習後,再讓學習者接受所謂的「隔離的問題解決(sequestered problem solving,

SPS)」。他們認為這就是為何過去會找不到學習遷移證據的原因,且把這種研 究典範稱為「直接應用的遷移理論(direct-application theory of transfer, DA theory of transfer)」。因此,Bransford 及 Schwartz(1999)提出另一種學習遷 移的觀點,強調所謂「為未來學習準備(prepar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PFL)」,

來作為學習遷移研究的新觀點,他們認為學習遷移不應該評量學習者能否在 毫無支援的情境下,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而是該檢驗學習者在有學習資源的 環境下,如何學習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意即,學習者當下學習所獲得的知識,

不是為了未來能直接應用在新情境中,而是為了未來面對新情境的學習準備。

Hatano 和 Greeno(1999)也提出與 Bransford 及 Schwartz(1999)相同 的看法,強調學習遷移應更注重社會文化的觀點。他們批評傳統的學習遷移 模式將知識視為個人的靜態資產,且採用了不適當的標準來衡量所謂成功的 學習遷移,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或其他學習資源可能對學習遷移表現 的影響。De Corte(2003)也贊同 PFL 的觀點,認為傳統學習遷移的標準太 過狹隘,忽視了學習的主動、建構、互動、與情境化的特性,而認為應將學 習遷移視為把所學的知識、技能、與動機在新的情境與學習任務上作有效的 使用。

Schwartz 等(2005)認為學習遷移應包含兩種狀況,一種是「向外遷移

(transfer out)」,另一種是「向內遷移(transfer in)」。其中,向外遷移是指學 習者學習某項知識後,應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新問題的情況;而向內遷移則是 指學習者學習某項知識後,應用這些知識去學習新知識的情況。他們認為過 去研究之所以很難得到遠遷移的證據,是因為大多僅強調向外的遷移,而有 些研究卻認為學習遷移無所不在的,則是因為僅強調向內遷移的觀點。所以,

在評量學習遷移時,應能同時強調此兩種不同的遷移,且若能同時注重向內 與向外的遷移,更能顯示出某種學習策略所隱藏的價值。

Schwartz 及 Martin(2004)的研究實際驗證了上述的觀點,他們設計了 一個實驗來比較此兩種學習遷移觀點的差異,結果顯示唯有同時注重向內與 向外的遷移,才能顯示出真正的學習成效,圖2.5 與圖 2.6 是他們所採取的兩 種實驗設計。圖2.5 表示採向外遷移觀點的實驗設計(亦即 SPS 的評量方法), 先讓兩組不同的學習者接受兩種不同的學習活動,但學習相同的知識,之後 共同接受一個隔離式的學習遷移問題測驗,由於過去許多學習遷移的研究都 採 用 此 方 法 , 所 以 他 們 將 此 設 計 稱 為 標 準 遷 移 典 範 (standard transfer paradigm)。圖 2.6 則表示同時注重向外與向內遷移觀點的研究設計(亦即採 PFL 的觀點),先讓兩組不同的學習者,接受兩種不同的學習活動去學習相同

Schwartz 及 Martin(2004)的研究實際驗證了上述的觀點,他們設計了 一個實驗來比較此兩種學習遷移觀點的差異,結果顯示唯有同時注重向內與 向外的遷移,才能顯示出真正的學習成效,圖2.5 與圖 2.6 是他們所採取的兩 種實驗設計。圖2.5 表示採向外遷移觀點的實驗設計(亦即 SPS 的評量方法), 先讓兩組不同的學習者接受兩種不同的學習活動,但學習相同的知識,之後 共同接受一個隔離式的學習遷移問題測驗,由於過去許多學習遷移的研究都 採 用 此 方 法 , 所 以 他 們 將 此 設 計 稱 為 標 準 遷 移 典 範 (standard transfer paradigm)。圖 2.6 則表示同時注重向外與向內遷移觀點的研究設計(亦即採 PFL 的觀點),先讓兩組不同的學習者,接受兩種不同的學習活動去學習相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