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實驗原理

2-1 場離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E. W. Müller 在 1936 年發明了場發射顯微鏡 (Field Emission Microscopy;FEM)[23],在一個超高真空的腔體中放入一根極尖銳的金 屬針,然後對針尖施以負高壓,令針尖電子得以穿越表面位障隨電場 方向打至螢光屏而成像。但因為電子本身含有能量,即電子初速度不 為零,因此電子不會完全沿著場線移動,針尖同一位置打出在屏幕上 的亮點也就不會固定,成像點便會暈開,無法達到原子解析度,縱使 將針降至低溫,會被射出的電子也僅限於費米面(Fermi surface)附近的 電子,換言之,電子最少也會帶有費米能量而具有初速度,因此 FEM 無法得到原子解析度。

此後,於 1951 年,E. W. Müller 對 FEM 進行改良,發明了場離 子顯微鏡(Field Ion Microscopy;FIM)[24],做法是對針降溫且通入 成像氣體,並對針改加正高壓,這樣能有效地解決 FEM 的缺陷,以 下對原理與運作方式做較詳細的說明。

首先,我們放入極尖之金屬針後先將腔體內環境抽到超高真空,

欲進行實驗時就用冷凍機將樣品降至低溫和通入成像氣體,並對針加 正高壓。此時由於針尖的溫度約只有 25K,易於吸附氣體,而這些被

8

9

子的排列。

圖 2-1-1 離子化圓盤模擬圖

2-2 場離子化之原理與作用[25]

在 1928 年時,Oppenheimer 利用量子穿隧效應的概念去計算,發 覺在外加電場影響下,氫氣中的電子可以穿透位障,發生量子穿隧效 應 使 氫 原 子 失 去 電 子 而 游 離 成 正 離 子 , 這 便 是 場 離 子 化 (field ionization),當然並非僅限於氫原子,之後 Müller 則運用此概念完成 場離子顯微鏡。

在未加外加電場前,氣體為自由原子,其電子受原子核束縛,被 侷限於位能井中,示意如圖 2-2-1,若欲令自由原子變為陽離子,便 需提供大於 I 之游離能,方能使電子得以從位能井中激發出來。

圖 2-2-1 電子因原子核作用而被束縛於位能井中。[25]

10

當此自由原子置於電場當中,電子受電場作用時位能井將會減縮、

彎曲,如圖 2-2-2(a)。當電場大到使位能井寬度縮減至與電子的物質 波波長相近時,電子就有機會量子穿隧出位能井。

以 Wentzel-Kramer-Brillouin(WKB)可計算出穿隧機率為:

其中 E 是電子能量,V(x)是電子位能,m 是電子質量, 為約化普朗 克常數(reduced Planck constant),X1、X2是電子穿隧的初、末位置。

而當氣體原子吸附在針尖表面時,前述之電子位能可以近似成:

其中 F 為外加電場之強度,x 為電子與金屬之間距,xi為離子與金屬 之間距,式中的第一項為電子與離子間之庫侖位能,第二項為電子與 金屬距離 x 處因外加電場所獲得之能量,而三、四項是考慮影像電荷 (image charges)下的庫侖位能。

正如上式所述,外加電場會升高電子位能且電子位能將隨氣體原 子與針尖原子之距離增加而擴大,如圖 2-2-2(a),而當電子要穿隧時 需滿足一個條件,即電子能量須高於針尖表面金屬的費米能階(Fermi level),原因是金屬費米能階下的軌域都已填滿,無法容納外來的電子。

11

(a) (b)

圖 2-2-2(a)外加電場使位能變形(b)氣體吸附於針尖時之位能圖[25]

故我們定電子能階與金屬的費米能階恰好相等時的距離為臨界 距離 XC,其狀況如圖 2-2-2(b),此時電子位能會有關係式:

其中

F

是外加電場之強度,

I

是游離能,ψ是金屬表面功函數,αa是 原子的極化率,αi是離子的極化率。

我們可以預見在臨界距離內的氣體原子將不會被離子化,反之若 是超過此臨界距離就有可能離子化,上一節所提到的離子化圓盤就是 基於這樣的理由形成,第一層的氣體會保持吸附狀態,第二層會因為 超過臨界距離使電子能階抬升到大於金屬的費米能階,如圖 2-2-3,

如此便可以發生穿隧效應,讓氣體離子化而飛出。

12

圖 2-2-3 吸附兩層氣體時的位能[25]

從先前的關係式可以看出拉遠距離或增加電場都可以抬升吸附 氣體的電子位能,因此,只要持續提高外加電場,終可以令電子位能 高過費米能階,如圖 2-2-4。可看出只要對針施加足夠的電壓就能讓 第一層氣體也被游離,這個機制稱為場退吸附(field desorption),場退 吸附可以拔掉樣品針尖表面的吸附氣體,如真空中極少量的殘餘大氣 隨時間而吸附的汙染,使得成像更漂亮。

圖 2-2-4 升高電場使第一層吸附氣體的電子位能也高過費米能階[25]

13

若繼續提升電壓,便可能拔除表層基底原子,E. W. Müller 曾提 出此機制可視為金屬原子克服了位障而變成離子。假使沒有外加電場,

金屬原子要脫離束縛形成 n 價正離子所需能量為:

其中

是原子要脫離晶格束縛所需的脫離能,Ii是第 i 顆電子游離所 需的游離能,

n

em是游離出來那 n 個電子進入金屬表面時所獲得之能 量。而當有外加電場的情況下所需能量則為:

由此方程式可發覺外加電場愈強則愈是容易讓針尖表面的金屬 原子離子化,這種通過加以高壓於針尖上來拔除表面固體原子的機制 稱為場蒸發(field evaporation)。與場退吸附的不同處在於拔除物不是 吸附之氣體。而 Q0會隨基底原子而不同,這點使我們可以用場蒸發 所需電場來分辨出不同原子,當然不同原子在成像影像上還是會稍有 不同之處。

場蒸發有著諸多便利之處,首先,對於吸附在針尖上的雜質可以 通過場蒸發簡單地拔除,達到清潔樣品的目的;在蒸鍍過東西之後只 要加電場把蒸鍍物拔掉就能使針尖回復至基底,以便簡潔迅速地復原 樣品。其次,對於原子排列不整齊的樣品,可以先對樣品適當加熱退 火(annealing)使其重新排列,假使樣品表面仍會有不平整之處,這時 用場蒸發就能輕易地拔掉散亂的基底原子,不過使用上需要注意,由

14 各種密勒指數(Miller index)面。FIM 的影像圖可視為三維晶體的表面 投影到二維平面上的結果,以電腦運算將半球殼投影畫成模擬圖,利 擬圖中的大面{110}或{100},圖 2-3-2 中在主要的面是{110},從附 近次大的面{211}可以確認這點,由於不同面的特性有所不同,如{211}

15

圖 2-3-1 體心立方結構(BCC)的電腦模擬圖[26]

圖 2-3-2 鎢針的 FIM 基底影像圖

16 了晶體表面產生皺化(faceting)行為[27],因此可能會擠壓出稜線或金字 塔狀排列。

當針尖表面鋪覆其他材料的薄膜時,依材料不同可能會改變表面 自由能的大小而增強表面能異向性,使得產生皺化所需的溫度變得較 低,而皺化的現象也會變得更顯著。

1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