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1 樣品準備

本論文主要討論氮化銦 ( InN ) 量子點與薄膜系列樣品,而樣品的 成長結構如圖 3–1 所示。選擇直徑兩吋(0001)藍寶石( sapphire ) 為基 板,先在基板溫度520oC 時長上一層薄的氮化鎵 ( GaN ),接著上升溫 度至 1120oC 時再長上一層厚度為 1 μm 氮化鎵緩衝層,最後氮化銦量 子點或薄膜成長在此緩衝層上。

氮化銦量子點依長晶條件不同分兩批討論。首先是討論的氮化銦量 子點系列樣品,成長溫度由550oC變化到730oC,分別以流量調制磊晶法 (flow-rate modulation epitaxy,簡稱 FME ) 與傳統有機金屬氣相沉積 (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簡稱 MOCVD )模式成長。成 長流程如圖3–2所示,其中FME成長模式是在一個週期內包含四個步 驟:通入有機金屬原料TMIn ( trimethylindium ) 20秒、通入氨氣 ( NH3 ) 20秒,並在前述兩個步驟間穿插10秒的淨化步驟 ( purge steps )。FME 成長模式總共成長六個週期,而在TMIn與NH3步驟中,其流率分別為 150 sccm與18000 sccm。值得注意的是,在通入TMIn階段同時刻意通 入流率為1000 sccm背景氨氣,這是為了避免銦吸附粒子在表面因為高

溫蒸發。而MOCVD傳統成長模式則是同時通入10000 sccm氨氣與150 sccm的TMIn 共120秒。

第二批量子點樣品則是在600oC成長溫度下以FME模式成長,並改變通 入的背景氨氣流率,由0 sccm變化到10000 sccm。

氮化銦薄膜是在625oC的成長溫度下,以MOCVD模式成長,而TMIn 與NH3的流率則分別為360 sccm與15000 sccm;此外為了對照不同載子 濃度下樣品螢光光譜的差異,我們也將此氮化銦薄膜樣品,在氮氣環 境下做快速熱退火 ( rapid thermal annealing 簡稱 RTA ),退火溫度為 650oC且時間為30秒,而快速熱退火系統如圖3–3所示。表1、2、3、4 總和為本次實驗所有樣品以及其長晶參數。

圖 3–1 ( a ) 氮化銦量子點結構,( b ) 氮化銦薄膜結構

InN( 500nm )

HT-GaN ( 1000nm )

LT- GaN

Sapphire ( 0001 ) InN dots

LT- GaN

Sapphire ( 0001 ) HT-GaN ( 1000nm )

( a ) ( b )

圖3–2 MOCVD 與 FME 成長流程示意圖

flow rate (sccm)

10000

flow rate (sccm)

20s

圖 3–3 快速熱退火裝置圖

樣品編號 1 2 3 4 5 6

樣品編號 1 2 3 4 5 成長溫度(oC) 600 600 600 600 600

TMIn(sccm)/

NH3(sccm)

150/

10000

150/

10000

150/

10000

150/

10000

150/

10000 背景氨流率

(sccm)

0 500 1000 5000 10000

表3 FME 成長模式變背景氨流率系列樣品

樣品 RTA 前 650 oC RTA 後 載子濃度 (cm-3) 1.2×1019 3×1018

表4 氮化銦薄膜退火前與退火後載子濃度

3–2 原子力顯微鏡系統

原子力顯微鏡 ( atomic force microscope,簡稱 AFM ) 的操作原理 如圖3–4 所示,是利用 xy 壓電移動平台,讓探針在樣品表面來回偵測 掃描,並利用回饋迴路控制探針在 z 軸方向的位置。在 AFM 操作使用 上,微小的探針黏在懸臂桿上,當探針靠近樣品表面時,探針和樣品 表面會產生作用力而導致懸臂桿產生微小偏曲。為了偵測懸臂桿彎曲 的程度,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雷射光打在桿背上,再使用感光二極體來 收集由桿背反射的雷射光便能知道懸臂桿的彎曲程度。而偵測出的彎 曲形變量可以轉換成電流訊號輸入回饋迴路,進而來控制探針 z 軸的 位置,得到掃描的結果z(x,y)就是樣品的表面形貌 ( morphology )。

早期AFM 取像方法多取接觸式 ( contact mode ),但常造成樣品與 探針的損壞,所以後來多採非接觸式 ( non-contact mode ) 的方法,但 解析度卻因探針與樣品距離過大而變差。結合上述兩種方法的優點,

所以研發出輕敲式 ( tapping mode ),既可提高解析度且不破壞樣品與 探針。

圖 3–4 原子力顯微鏡操作原理

3–3 光激螢光系統

圖 3–5 為光激螢光系統裝置。本次實驗激發光源分別有功率為 100mW 的氬離子 ( Ar+ ) 雷射與功率為 20mW 的氦鎘 ( He-Cd ) 雷射。

變成長溫度系列樣品以氦鎘雷射為激發光源;而變背景氨流率系列樣 品因為在變溫PL 實驗需要到室溫的緣故,所以以高功率的氬離子雷射 為激發光源。

雷射光經過截光器 ( chopper ),接著聚焦至直徑為 300 um 後打在待測 樣品上,再利用透鏡將螢光聚焦在光譜儀上,螢光訊號由光偵測器接 收後再傳送到鎖相放大器 ( lock-in amplifier ) ,接著經過鎖相放大器 放大的訊號藉由一訊號轉換介面輸入電腦。

下列為所需規格:

(1) 氬離子雷射:波長 488nm 氦鎘雷射:波長442nm

(2) 截光器:旋轉頻率為 161Hz (3)光譜儀:焦距為 0.5m

(4) 砷化銦鎵 ( InGaAs ) 偵測器:偵測範圍為 1100nm 到 2400nm (5) 鎖相放大器:配合截光器,在特定轉數頻率與相位時解調並放大螢 光訊號

(6) 氦氣封閉循環式低溫系統:適用溫度為 13K 到 300K

(7) 數位溫控器:使用矽二極體測量溫度,適用溫度範圍從 14K 到 500K

圖 3–5 光激螢光系統架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