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實驗流程

本研究實驗教學活動為五節課,主要包含前測、準備活動、教學活動歷程、

總結性任務/關卡及後測,如圖 3-26 所示。

教學活動開始前,先給予學習者物質概念前測,瞭解學習者的先備知識程度;

在準備活動階段,則告知學習者<<旅途>>學習活動的簡介,以及此課程的目標,

並教導學習者如何操作及熟悉操作方式;在教學活動歷程中,學習者則依照分組 各自使用「遊戲環境-探索組」、「遊戲環境-闖關組」、「flash 教材-探索組」及「flash 教材-闖關組」四種不同的教材。在學習者習得所有概念後,會以總結性的教材來 涵蓋物質概念課程中的全部概念,促使學習者能在總結性的教材中回顧習得之概 念及檢測個人所建置的知識結構是否有誤以便調整認知架構。之後則進行物質概 念後測和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量表,瞭解學習者物質概念的學習情形,以及教 學活動結束後對於自然科的學習動機是否有影響,與使用此教材的感受,而圖 3-27 則是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之學習情形。

前測(20 分鐘) 物質概念前測

準備活動(30 分鐘)

<<旅途>>簡介和操作說明及熟悉操作

後測(30 分鐘)

物質概念後測、自然科動機與態度量表 總結性任務/關卡(20 分鐘)

探索學習-遊戲環境/flash 教材 闖關學習-遊戲環境/flash 教材

圖 3-26 實驗教學流程 教學活動歷程(150 分鐘)

初探 NPC 對話

概念應用 概念引介 接獲任務 蒐集/判斷物品

完成任務 獲取回饋

學習新概念

關卡任務

闖關成功或失敗

獲取回饋

重新學習概念 失敗 成功

圖 3-27 學習者在進行實驗教學活動時的情形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1)物質概念測驗;(2)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量 表。研究工具分敘如下:

壹、物質概念測驗

「物質概念測驗」在實驗教學前後皆實施,目的在了解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 前以其過去自然科的經驗分析先備知識程度,以及學習活動後物質概念學習成效 為何。評量內容以「物質概念課程」教學內容為主,測驗型式以選擇題呈現,並 根據認知層次分為「知識理解」及「知識應用」兩面向。「知識理解」為學習者 能理解各物質的特性及定義;「知識應用」則是在不同情境中,根據所獲取得條 件,判斷物質的類型選擇正確的物質。物質概念前、後測之測驗卷在知識理解及 知識應用部分各為 7 題選擇題,共 14 題。詳見附錄一、附錄二。物質概念測驗 的信度經內部一致性考驗,前測在「知識理解」向度Cronbach's α = .550;「知識 應用」向度Cronbach's α = .540;整體之 Cronbach's α = .631。後測在「知識理解」

向度Cronbach's α = .468;「知識應用」向度Cronbach's α = .540;整體之 Cronbach's α = .629。效度則採專家效度,經學科專家檢閱後完成修訂,評量內容之向度、題 號、分配及內部一致性,如表 3-3 所示。

表 3-3 物質概念測驗之向度、題號、題數及內部一致性分配表

向度 題目編號

題數 Cronbach’s α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知識理解 1, 2, 5, 7, 8, 9, 11 7 .550 .468 知識應用 3, 4, 6, 10, 12, 13, 14 7 .540 .540

整體 14 .631 .629

貳、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量表

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量表目的在瞭解經由遊戲或 flash 教材學習活動後,學 習者對於自然科的學習態度和使用此教材學習自然科課程之看法。本量表改編自 吳靜吉與程炳林(1992)所提出之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修訂中的動機量表,且是以 Pintrich 等人(1989)所編的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為藍圖,與 Pierce、Stacey 與 Barkatsas (2007)之數學與科技態度量表加以修改而成。選取動機量表中「內在目

標導向」、「外在目標導向」、「工作價值」、「控制信念」、「自我效能」、「期望成功」

六個向度以及數學與科技態度量表中「使用教育遊戲學習數學之態度」向度,結 合成七個向度進行評估,問卷各向度內容詳見附錄三、附錄四。

本問卷之七個向度測量目的分述如下:「內在目標導向」與「外在目標導向」

主要是要瞭解參與學習活動後,學習者對於自然科的學習是出自於個人因素或外 在條件的驅使,各 4 題;「工作價值」是指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後,對於自然科 學習工作價值的評估,包含了「興趣」、「重要」和「效用」三部分,各 2 題,即 喜好程度、重要性與有用性;「控制信念」是指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後,對於自 然科學習上成功或失敗時的歸因,包含「內在成功」、「內在失敗」、「外在成功」

和「外在失敗」四部分,各 2 題,即個人或是外在因素使然;「自我效能」是指 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後,對於個人在自然科學習能力的信念,5 題;「期望成功」

是指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後,對於個人在自然科學習之成功信念的多寡,3 題;「使 用教育遊戲學習數學之態度」的向度則改為「科技態度」是指對於使用本教材來 學習自然科的態度,4 題,共 34 題。

本量表採用 Likert scale 五點量表,1 代表非常不同意、2 代表不同異、3 代表 部分同意、4 代表同意、5 代表非常同意,計分方式為回答 1 者給 1 分,回答 2 者給 2 分,以此類推,並將各向度之各題所得分數加總並除以各向度之題數,則 為該向度之得分,若分數越高表示學習者在活動結束後,對於自然科學習動機與 態度持有越正向的態度及感受。

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量表之向度與題數如表 3-4 所示,量表信度經內部一 致性考驗,其中「內在目標導向」之 Cronbach's α 值為.600,「外在目標導向」

之 Cronbach's α 值為.550,「工作價值」細部向度「興趣」、「重要」和「效用」

之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800、.630 與.670,「控制信念」細部向度「內在成功」、

表 3-4 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量表之向度、題號、題數及內部一致性分配表 向度 題目編號 題數 Cronbach’s α 內在目標導向 1, 18, 24, 26 4 .600 外在目標導向 8, 12, 14, 33 4 .550 工作

價值

興趣

5, 11, 19, 25, 28, 29 6

.800

重要 .630

效用 .670

控制 信念

內在成功

2, 4, 10, 15, 20, 27, 30, 32 8

.550

內在失敗 .600

外在成功 .430

外在失敗 .440

自我效能 7, 13, 17, 22, 31 5 .830

期望成功 6, 23, 34 3 .710

科技態度 3, 9, 16, 21 4 .89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將所蒐集之實驗數據,以 SPSS 18.0 統計軟體分別進行「物質概念學 習成效分析」與「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分析」,統計分析之顯著水準皆設為.05,

分析方法分述如下:

壹、物質概念成效分析

物質概念學習成效分析採三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three-way MANOVA),

以學習環境、學習策略及先備知識作為自變項,物質概念學習成效之「知識理解」

與「知識應用」為依變項進行分析,分析流程如圖 3-28 所示。

多變項同質性檢定

三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自變項:學習環境、學習策略及先備知識

依變項:物質概念知識理解與知識應用之學習成效

學習環境 × 學習策略 學習環境 × 先備知識 學習策略 × 先備知識 交互作用是否達顯著

顯著

進行單純主效果分析

不顯著 進行主效果分析

分析(simple main effect);或交互作用未達顯著水準,則進行主效果分析(main effect),判斷學習環境、學習策略及先備知識對物質概念之知識理解及知識應用 學習成效是否有影響。

貳、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分析

自 然 科 學 習 動 機 與 態 度 分 析 採 三 因 子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 three-way MANOVA),自變項為學習環境、學習策略及先備知識,依變項為自然科學習動 機與態度,並針對各面項得分進行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分析,其面向包含學習 動機之「內在目標導向」、「外在目標導向」、「工作價值」、「控制信念」、「自我效 能」和「期望成功」及對於活動教材的學習態度之「科技態度」,分析流程如圖 3-29 所示。

首先進行多變項同質性檢定考驗,本研究採用Box’s M 考驗。若符合變異數 同質性的基本假定,則可進行三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並觀察Wilks’ Lamda 值 是否達顯著水準 (吳明隆、涂金堂,2005)。若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則分別進行 單純主效果分析(simple main effect);或交互作用未達顯著水準,則進行主效果分

多變項同質性檢定

三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自變項:學習環境、學習策略及先備知識 依變項: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

學習環境 × 學習策略 學習環境 × 先備知識 學習策略 × 先備知識 交互作用是否達顯著

顯著

進行單純主效果分析

不顯著 進行主效果分析 圖 3-29 自然科學習動機與態度分析流程圖

析(main effect),判斷學習環境、學習策略及先備知識對內在目標導向、外在目標 導向、工作價值、控制信念、自我效能、期望成功及科技態度是否有影響。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學習環境(遊戲環境、flash 教材)、學習策略(探索學習、

闖關學習)與學習者的先備知識(高先備知識、低先備知識)對學習者物質概念學習 成效及自然科學習態度之影響。本章將教學實驗所蒐集的資料分別進行物質概念 學習成效分析及自然科學習態度分析,統計分析之顯著水準皆設為 .05。

第一節 物質概念學習成效分析

本研究為探討不同學習環境、學習策略與學習者先備知識,對學習者在物質 概念學習成效表現之影響,將學習環境(遊戲環境、flash 教材)、學習策略(探索學 習、闖關學習)與先備知識(高先備知識、低先備知識)設為自變項,物質概念學習 成效設為依變項(知識理解、知識應用),進行三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three-way MANOVA),以檢視各組學習者在物質概念學習成效的表現情形。經統計軟體分 析處理之後,分析結果如下:

壹、物質概念學習成效之敘述統計

本研究先以敘述統計初探學習者在物質概念學習成效中知識理解、知識應用 兩個面向的得分情形,各組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人數,如表 4-1 所示,有效樣本 為 198 人。平均數顯示,就學習環境而言,遊戲環境組的學習者在知識理解及知 識應用得分高於 flash 教材組的學習者(知識理解:遊戲環境組 mean = 2.780、flash 教材組 mean = 2.581;知識應用:遊戲環境組 mean = 2.920、flash 教材組 = 2.255)。

就學習策略而言,探索學習組的學習者在知識理解得分高於闖關學習組的學習者 (知識理解:探索學習組 mean = 2.760、闖關學習組 mean = 2.602);闖關學習組 的學習者在知識應用得分高於探索學習組的學習者(知識應用:闖關學習組 mean

= 2.796、探索學習組 mean = 2.390)。就先備知識而言,高先備知識組的學習者在

= 2.796、探索學習組 mean = 2.390)。就先備知識而言,高先備知識組的學習者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