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研究參與者為四十一名男性,並將參與者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實驗 組 20 人,控制組 21 人。控制組參與者年齡平均為 24.16 歲,SD=3.4 歲,實驗組參與 者平均年齡為 22.8 歲,SD=1.9 歲。參與者皆無高爾夫球或是其相似運動如:木球、

槌球等經驗。所有實驗參與者慣用手皆為右手且皆無腦損傷之就醫記錄。參與者皆自 願參與本研究,並於了解整個實驗之流程與目的後,簽屬參與同意書與基本資料。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實驗地點

在實驗期間,將收取每位參與者四次腦波資料,每次腦波資料收集約需 2 個小 時。地點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館六樓腦波實驗室外訂作之之人工推桿果嶺。

第三節 實驗設計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之前後測加控制組設計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將參與者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此外,為比較熟練動作與非熟練動作 準備期之大腦狀態,本研究將以波拉棒為第二種作業且不給與練習。本研究之自變

14

項為學習階段、有無推桿練習與動作種類 (推桿與波拉棒)。依變項為推桿表現、撥 拉棒表現、視覺回饋量表、推桿前 1 秒之 Mu 波功率與推桿前 1 秒之 SMR 功率。

圖 3-1 研究架構 實驗組:

控制組:

實驗組:

圖 3-2 研究架構與步驟

第四節 實驗流程

一、實驗組:在正式收取基線期資料一週前,會先要求參與者先至實驗室進行 場地適應。場地適應時會先給參與者觀看高爾夫球推桿教學影片。之後給參與者進 行 100 次的不計分推桿,過程中會提醒參與者依據影片中所提供之教學動作推桿。

自變項:

1. 學習階段 (baseline, P50, P80, P100) 2. 有無推桿練習 3. 動作種類

依變項:

1. 推桿表現 2. 撥拉棒表現 3. 動作執行前 1 秒 之 Mu 波功率 4. 動作執行前 1 秒 之 SMR 功率

基線期 推桿練 P50 練習介入 P80 練習介入 P100

基線期 X P50 X P80 X P100

15

適應場地之目的在於降低環境因素對於推桿表現之影響,以確保收取非不適應場地 等因素之推桿資料。場地適應結束後七天內需進行基線期資料收集。在實驗前一天,

參與者將被通知不能攝取含有咖啡因與酒精的食品或飲料及前一晚必須清洗頭皮。

實驗當天參與者需進行兩種作業:高爾夫球推桿與撥拉棒。實驗者將先帶參與者去 洗頭,以確保資料品質。之後實驗者將為參與者詳細介紹整個實驗計畫的流程以及 注意事項。介紹完畢後將會為參與者配置腦波裝置同時請參與者閱讀同意書並簽名,

腦波裝置配帶完成後實驗者需確認腦波資料品質是否達到收取資料之標準。接著將 進行實驗情境資料收集。在實驗情境中,參與者會先觀看 7 分鐘的高爾夫球推桿教 學影片。影片結束後參與者需要作答高爾夫球推桿檢核表 (附錄一),以確定參與者 完全了解片的內容與重點。參與者需全部答對,如過有錯誤將給參與者在看一次影 片並重新填寫檢核表。參與者全部答對後,將請參與者按照教學影片中的內容就準 備姿勢,並收取一分鐘的安靜腦波。隨後參與者將進行 10 顆的自我配速推桿練習,

實驗者需觀察參與者之動作習慣已確定參與者動作符合實驗要求。完成練習後開始 正式進行實驗。正式實驗中參與者須進行 6 組推桿,每組 10 顆球,共 60 顆推桿,

所有的推桿均為參與者自我配速。在正式推桿測驗中,觀察者除了記錄腦波資料外,

也會測量每顆球的分數和球與洞口的距離並詳實記錄。每推 10 球後,會要求參與 者休息一分鐘。推桿作業完成後,會讓參與者填寫視覺類比量表 (附錄二)。完成量 表後參與者將進行第二種作業。參與者會先觀看撥拉棒教學影片。在實驗進行中實 驗者將以”敲敲棒”來稱呼撥拉棒,避免參與者在實驗後額外自主學習撥拉棒,影響 其實驗結果。如同高爾夫作業,影片結束後參與者須作答撥拉棒檢核表 (附錄三)。

確認參與者全部答對後,會請參與者成撥拉棒準備姿勢,同樣進行一分鐘安靜腦波 收集。之後進行六組撥拉棒作業,每組 10 次,共 60 次。因作業類型的不同,此作 業由實驗者主導起始,參與者再開始動作。實驗結束後幫參與者拆除腦波帽並預約 下次練習時間。如圖 3-3。

16

17

18

第五節 實驗之依變項

一、推桿表現

本研究藉由推桿表現來推論參與者的技能水準是否有進步並確認參與者之練 習階段。參與者會在人工果嶺上距離洞口 3.5 公尺的地方進行推桿作業。果嶺上的 洞口為 10.8 公分,每向外 5 公分會有一個同心圓,共 8 個。計分方式為:進洞 10 分,

其他每個同心圓依次為 9~2 分,停在平台上為 1 分。球壓線的時候以高分的計算。

球沒有停在果嶺上為 0 分。以外,為避免場地限制所造成的誤差干擾資料的準確性,

凡是受洞口干擾的推桿均在紙本資料上予以標記,事後排除於腦波分析。受場地干 擾的球數將以額外的推桿補足,每組要補足 10 顆有效推桿。實驗將進行 6 組推桿,

共計 60 顆有效推桿。

二、撥拉棒表現

當實驗組參與者之推桿作業結束時,即會進行撥拉棒作業。當實驗者說”開始”

算起,參與者讓撥拉棒在左右手各旋轉一次即得一分,如完成半次 (只在左手或右 手上旋轉) 以不得分計算。當參與者未得分時動作即停止,準備下次動作。而每次 執行參與者最多可以得 10 分,超過 10 分即立刻停止,準備下次動作。與推桿作業 相同,進行 6 組,共計 60 次撥拉棒動作。

三、動作執行 (推桿與撥拉棒) 前 1 秒之感覺動作頻率 (Sensory-motor rhythm, SMR) 之功率

以 10-20 系統之 Cz 為收取點,此電極點 12-15Hz 頻率段的活動定義 SMR。為 探討參與者準備期之大腦活動狀態變化,本實驗將收取推桿或是撥拉棒前 1 秒之腦 波進行分析。

四、動作執行 (推桿與撥拉棒) 前 1 秒之 Mu 波 (Mu-rhythm) 之功率

19

與 SMR 之收取方式類似,但不同的是,Mu 波收取之頻率段為 8-13Hz。分析資 料時同樣截取推桿或是撥拉棒前 1 秒之腦波資料進行分析。

第六節 實驗儀器、工具及裝置過程

一、推桿作業相關器材

推桿作業在人工草皮果嶺上進行。擊球位置與洞口距離 3.5 公尺,果嶺高度為 20 公分。洞口直徑為 10.8 公分,每向外五公分會有一同心圓共 8 個圓,如圖 3-7。

二、腦波測量相關儀器 (一) 多頻道腦波儀

本研究以多頻道腦波儀紀錄參與者在推桿前 1 秒之大腦活動變化 (硬體為美制 NeuroScan Synamps;軟體為同一家公司之 Scan4.5 程式) 之標準安裝。腦波帽則用 國際 10-20 表準規格,如下圖。圖中不同的英文字母代表不同的大腦區域。F 表示 額葉區 (frontal region)、C 代表中央區 (central region)、T 代表顳葉區 (temporal

圖 3-6 果嶺圖

20

region)、P 代表頂葉區 (parietal region)、O 代表枕葉區 (occipital region) 而 z 代表 各區域的中線。本實驗收集 FP1, FP2, F7, F8, F3, F4, Fz, FT7, FT8, FC3, FC4, FCz, C3, C4, Cz, T3, T4, T5, T6, TP7, TP8, CP3, CP4, CPz, P3, P4, Pz, O1, O2, Oz 共 30 個頭皮 電極點,A1, A2 兩個參照點與 HEOL, HEOR, VEOU, VEOL 等四個眼電電極。所接 收的腦波頻率設定為 DC 至 100Hz 之間,取樣頻率為每秒 500 點。

三、推桿同步化裝置

本研究為精確測量參與者推桿前 1 秒之腦波狀態並避免人為誤差,將紅外線感 應器連接至放大器。當參與者拉桿時,利用紅外線感應器將動作開始之訊號傳遞至 放大器記錄於腦波資料中,腦波資料之時間軸上將出現動作開始之標記。研究者可 將此標記定為參與者動作開始之瞬間。

四、實驗耗材

紙筆、基本資料問卷、磨砂膏、棉花棒、衛生紙、皮尺、電極導線、腦波帽、

腦波膠、頓針頭、針筒、透氣膠布、成績紀錄單與吹風機等物品。

五、裝置過程

受試者抵達後先洗頭,接著實驗者將為參與者詳細介紹整個實驗計畫的流程以 及注意事項。再來進行腦波帽等儀器之配戴。腦波裝置配戴詳細流程如下:

(一) 清理皮膚

為確保收取腦波資料之品質,在配戴腦波帽前,會請參與者洗頭並吹乾,之後 已磨砂膏去除參照點 (雙耳耳後乳突) 與眼電 (水平眼電與垂直眼電) 之皮膚,以 降低接觸點之電阻,以利資料之收集。

(二) 腦波帽之配戴

首先必須量出眉心矢狀線枕骨粗隆的距離,並以此長度的 1/10 做記號。進行腦 波帽之配戴時,FP1 與 FP2 之中心必須為此記號,其餘則將腦波帽往後並往下拉緊 即可。戴上腦波帽後,將 A1, A2 兩參照點分別貼於雙耳耳後乳突。另外,將四顆 EOG 貼於眼球左右以及上下,其目的在記錄眼球活動,以利實驗者在分析時去除眼

21

電對腦波資料之干擾。配置電極點時,須將腦波膠注入電極點內,以增加皮膚與電 極點之間的傳導性。

(三) 頭皮電極接觸面處理

將腦波膠注入各電極點後,須讓各電極點之電阻降至5KΩ 以下,以確保資料品 質。

(四) 確認腦波訊號

肌電是干擾腦波訊號的主要因素,如實驗者發現在參與者安靜閉眼狀態下腦波 訊號品質仍未看出明顯之 alpha 波時,實驗者會以口頭的方式引導參與者進行適度 的放鬆。

第七節 資料處理

一、推桿表現

為確定實驗組之練習效果並確認控制組無練習效果並且實驗組成績高於控制組,

本研究將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比較個體在不同的技能水準 (A、B、C、

D) 下推桿表現 (60 桿總分) 是否有所差異。統計顯著水準訂為 α=.05。

二、撥拉棒表現

為確定實驗組進行控制情境 (撥拉棒) 無練習效果,將以單因子重複量數來比 較個體在不同的技能水準 (A、B、C、D) 下撥拉棒表現 (60 次執行撥拉棒總分) 是 否有所差異。

三、SMR 與 Mu 波之功率

假設一: 比較控制組與實驗組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下執行推桿時 SMR 波與 Mu 波之功率是否有所差異。本實驗採用2X4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組別:實 驗組、控制組 X 練習階段:A、B、C、D) 依變項為 SMR 相對功率與 Mu 相對波 功率。統計顯著水準訂為α=.05。

22

假設二:探討在不同練習階段,實驗組在不同作業下 (推桿、波拉棒) 執行動作 時之大腦狀態是否有所差異。本實驗採用2X4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作 業:實驗情境、控制情境 X 練習階段:A、B、C、D) 依變項為 SMR 相對功率

假設二:探討在不同練習階段,實驗組在不同作業下 (推桿、波拉棒) 執行動作 時之大腦狀態是否有所差異。本實驗採用2X4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作 業:實驗情境、控制情境 X 練習階段:A、B、C、D) 依變項為 SMR 相對功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