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在文檔中 中文摘要 (頁 76-98)

4-1-2 奈米氧化鋅微粒

奈米氧化鋅微粒的大小取決於產生時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生在 鋅蒸汽凝結的時候,由公式(2-4)可知,凝結與蒸汽壓及絕對溫度有關。蒸 氣壓取決於蒸發的量,而蒸發量是由攜行氣體流量和系統溫度、耐高溫容 器口徑大小所控制。因此,只要有效控制攜行氣體的量,以及系統的溫度 並決定耐高溫容器口徑,就可以控制微粒蒸氣的情況。

第二階段是過氧反應,鋅粉在第一階段發生鋅蒸汽凝結後,會由攜行 氣體(Carrier Gas)攜帶到反應區,由 3-2 節可知,氧化鋅產生管會多通以空 氣作為反應氣體(Responds Gas),鋅蒸氣會在該區與空氣先行反應,並在產 生器後半段形成氧化鋅微粒。

第三階段是發生在膠結時,由 2-4-3 節可知,膠結的情形對微粒的粒徑 大小,與濃度的影響相當的大。只要產生膠結的情形,微粒的粒徑將會變 大,而濃度也會隨之下降。而前面 2-4-4 節有提到,稀釋可以抑制膠結及其 他微粒成長的機制,因此稀釋氣體的量是控制膠結的重要因子。系統溫度 的變化也是重點之ㄧ,產生器出口末端的溫度及暴露腔體內之採樣點溫 度,都會是影響因素。

因此,以下將以溫度變化,攜行氣體、反應氣體、稀釋氣體流量的變 化對奈米鋅/氧化鋅微粒產生的粒徑關係進行實驗。並利用 SMPS 從混合腔 體側邊的採樣孔,插入採樣管進到暴露腔的中心位置,以五分鐘採樣一次 的頻率,進行即時監測。

4-2 控制因子

4-2-1 石英管內部溫度控制

使用高溫爐溫度控制是需要非常的精確,所以必須瞭解石英管管內溫度之 變化,這關係到溫度對鋅蒸氣的蒸發量,如圖4-1 所示,各別利用四種不同 溫度來測試管內實際溫度,表 4-1,石英管有 60 公分長為加熱段,30 公分 為膠結段,溫度變化也隨著距離而改變,置入耐高溫容器與距離有很大的 影響。

石英管內距離 (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700℃ 600℃ 550℃ 500℃

樣品位置10cm

石英管長度60cm 高溫爐長度50cm

圖4-1 石英管管內溫度與距離之關係圖

表4-1 石英管管內溫度測試

石英管管內之各點距離的溫度 稀釋器之各點溫度

(cm)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700℃ 515 648 695 717 723 725 709 654 569 405 300 250 160 98 39 33 31 30 26 600℃ 418 535 591 610 615 612 602 545 455 330 250 195 120 67 38 30 29 27 24 550℃ 378 495 551 562 565 562 552 503 402 280 205 155 93 59 36 30 28 27 24 500℃ 310 433 497 512 515 517 503 447 352 238 165 103 54 32 31 30 29 27 25

4-2-2 氣體流量控制

設定攜行氣體流量為 1LPM,分別以不同的稀釋氣體流量進行測試,在 測試過程發現,當稀釋氣體大於攜行氣體時,產生出來的微粒粒徑幾乎沒 有變化,直到將稀釋氣體調整到 1LPM 也就是稀釋比例 1 倍左右時,微粒 粒徑才產生變化,但是粒徑並不穩定。如果同時加大攜行氣體與稀釋氣體 的量,應該會獲得改善,但是本研究不單是著重鋅微粒產生,而是為了後 續的毒理實驗,因此如果稀釋的比例不足以讓產生出來的微粒快速降溫到 接近室溫,也無法符合我們的需求。因此不考慮使用固定稀釋氣體的方法,

改以固定攜行氣體的方法進行測試。

為了維持足夠的稀釋氣體量,使微粒可以快速降溫,我們固定稀釋氣 體的量為120 LPM,並分別以攜行氣體流量1 LPM、11LPM 進行測試,並 觀察其粒徑分布狀況。

4-2-3 耐高溫容器口徑(De)之控制

置入石英管內之容器也決定著鋅粉蒸發的多寡,所以我們利用不同的 口徑大小來做測試,分別為口徑 5mm、8mm、10mm 如圖 4-2。實驗得知口 徑漸縮容易沉積在出口壁上,造成蒸發不完全的現象,所以先排除了 5mm 小口徑之耐高溫容器,不同的口徑所產生出的微粒粒徑會隨著口徑大小而 增大、數目濃度也會上升。

10mm 8mm 5mm

15mm

10mm

圖 4-2 耐高溫容器依不同大小之口徑(De)

4-3 穩定性測試

4-3-1 奈米鋅產生之結果

通入(Carrier Gas) 11LPM 50 分鐘並預熱至 300℃,使用之石英舟口徑為 5mm,高溫爐啟動後升溫到 600℃,再開啟(Diluting Gas) 120LPM,升溫維 持時間為 45 分鐘,實驗時間為六小時,圖 4-3 為奈米鋅微粒之產生結果,

表 4-2 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

表4-2 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T=600℃,De=5mm)

圖4-3 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圖(T=600℃,De=5mm)

在控制穩定下,改變石英舟口徑大小為 10mm,粒徑分佈也會隨之增 大,圖 4-4 為產生奈米鋅微粒之粒徑分佈圖,表 4-3 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數 據表。

表4-3 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T=600℃,De=10mm)

圖4-4 奈米鋅微粒之粒徑分佈圖(T=600℃,De=10mm)

使用石英舟口徑 5mm 容易在口徑外壁沉積,所以利用控制溫度,增大 口徑為 10mm,來降低鋅蒸氣產生時的沉積問題,把溫度控制在 550℃、使 用 10mm 之載體口徑,如表 4-5 為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圖,表 4-4 奈米鋅微 粒粒徑分佈數據表。

4-4 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T=550℃,De=10mm)

圖4-5 奈米鋅微粒粒徑分佈圖(T=550℃,De=10mm)

以動物全身性暴露的毒理測試而言,進行每次暴露實驗的時間通常為 四到六個小時。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必須對產生系統進行穩定性的測試,

檢視本產生系統是否可以長時間穩定的產生所需的測試微粒。因此,以前 述所建立的微粒產生條件中,取可產生最大的粒徑及最小粒徑的條件加以 測試。由圖4-6 中可看到,所產生CMD=10.1nm鋅微粒的數目濃度可維持在 1.12×106 #/cm3 以上 4 個小時;然而一開始在高溫爐從室溫加熱至 600℃

下,所產生的奈米鋅微粒之濃度分佈並不是很穩定,此段為非穩定狀態,

直到 90 分鐘後才趨於穩定,而其中在 200 分鐘,濃度有明顯的下降,可研 判可能鋅粉在此段下已經蒸發完了。在圖4-7 中可看到,所產生CMD=45.3 nm鋅微粒的數目濃度可維持在 1.84×106 #/cm3,在該濃度下可維持將近4 個 小時,將舟體口徑改成 10mm,在高溫爐從室溫加熱至 600℃下,所產生的 奈米鋅微粒之濃度分佈並不是很穩定,可以解釋此段鋅蒸氣供應量增大,

造成CMD增大,數目濃度下降;而在圖 4-8 中可觀察到,在非穩定狀態下,

鋅蒸氣供應不及,故達上限並以凝結現象為主,在高溫爐溫度達穩定下,

此時以團聚現象為主,在 50 分鐘濃度下降,微膠結團聚機率下降,因此CMD 才有效的控制微粒成長,所產生CMD=12.4 nm鋅微粒的數目濃度可維持在 1.05×105 #/cm3,在該濃度下可維持將近4 個小時。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Time (Min.)

CMD/50 (#/cm3)/5E+05 GSD/4

圖4-6 CMD、總濃度、GSD 與時間之關係圖(T=600℃,De=5mm)

0 0.2 0.4 0.6 0.8 1 1.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Time (Min.)

CMD/100 N/3E+06 (#/cm3) GSD/4

圖4-7 CMD、總濃度、GSD 與時間之關係圖(T=600℃,De=10mm)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Time (Min.)

CMD/30 #/cm3 /1.5E+05 GSD/4

圖4-8 CMD、總濃度、GSD 與時間之關係圖(T=550℃,De=10mm)

4-3-2 奈米氧化鋅產生之結果

如圖 4-9 為攜行氣體 1LPM,反應氣體 10 LPM,稀釋氣體 120 LPM 的 情況下,增加高溫爐溫度設定至 700℃,溫度提高蒸發量因由舟體口徑所控 制,表4-5 奈米氧化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圖 4-10 為氧化鋅CMD、總濃 度、GSD與時間之關係圖。由圖中可觀察到,產生的奈米氧化鋅微粒之濃 度分佈並不是很穩定,可以解釋此段鋅蒸氣供應已達上限,造成CMD增大,

微粒快速碰撞後造成數目濃度下降。從圖表能得知總濃度明顯有上升的趨 勢 2.0×105 #/cm3 ~8.5×105 #/cm3,CMD=22~25nm也從穩定 2 小時後,已倍 數增大CMD=30~37nm後再穩定 4 小時,總濃度在往後 4 小時穩定下降,但 總濃度還能保持在 2.0×105 #/cm3 ~3.0×105 #/cm3之多。

表4-5 奈米氧化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T=700℃,De=5mm)

圖4-9 奈米氧化鋅微粒粒徑分佈圖(T=700℃,De=5mm)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時間(分鐘)

CMD/50 (#/cm3)/5E+05 GSD/4

圖 4-10 氧化鋅 CMD、總濃度、GSD 與時間之關係圖(T=700℃,De=5mm)

改變口徑為 10mm並降低溫度至 600℃,圖 4-12 為氧化鋅CMD、總濃 度、GSD與時間之關係,表 4-6 奈米氧化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改變口徑 能使鋅粉蒸發面積增大,實驗發現,蒸發量因由舟體口徑所控制,從圖能 得 知 總 濃 度 明 顯 有 上 升 的 趨 勢 3.0×105 #/cm3 ~7.0×105 #/cm3 , CMD=15~20nm也從穩定 2 小時後,已倍數增大CMD=30~37nm後再穩定 4 小時,總濃度在後 4 小時穩定下降,但總濃度還能保持在 2.0×105 #/cm3

~2.5×105 #/cm3之多,此二者實驗中可觀察到,產生的奈米氧化鋅微粒之起 始濃度相當高,膠結團結成後造成CMD增大,並應證理論分析結果。

表4-6 奈米氧化鋅微粒粒徑分佈數據表(T=600℃,De=10mm)

圖4-11 奈米氧化鋅微粒粒徑分佈圖(T=600℃,De=10mm)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1.4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時間(分鐘)

CMD/50 (#/cm3)/5E+05 GSD/4

圖4-12 氧化鋅 CMD、總濃度、GSD 與時間之關係圖(T=600℃,De=10mm)

4-4 微粒特性分析

4-4-1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

不同產生程序所產生之粉末分別為鋅與氧化鋅,鋅與氧化鋅藉由場發 射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 150000 倍放大倍率進行觀察,由所得影像可明顯 看出,鋅微粒型狀呈球型且緊密排列,經量測其粒徑分佈約70~200nm,如 圖 4-13 鋅微粒之 SEM 影像(1~6)。而氧化鋅微粒亦呈現球型與鏈狀排列,

其粒徑分佈約在 50~100nm,如圖 4-14 氧化鋅微粒之 SEM 影像(1~6),另藉 由 SEN-EDS 成分分析確認其主成分為鋅/氧化鋅之顆粒。

鋅微粒之 SEM 影像-1 鋅微粒之SEM 影像-2

鋅微粒之 SEM 影像-3 鋅微粒之SEM 影像-4

鋅微粒之 SEM 影像-5 鋅微粒之SEM 影像-6

氧化鋅微粒之 SEM 影像-1 氧化鋅微粒之 SEM 影像-2

氧化鋅微粒之 SEM 影像-3 氧化鋅微粒之 SEM 影像-4

氧化鋅微粒之 SEM 影像-5 氧化鋅微粒之 SEM 影像-6

4-3-2 X-ray 光繞射圖譜分析

鋅/氧化鋅微粒經由 X-ray 光繞射分析所得之圖譜如圖 4-15,4-16 所示,

其所得 XRD 圖譜不同波峰強度與半寬高,並計算出各別不同之晶粒大小。

圖 4-15 鋅微粒之 XRD 圖譜

表4-7 X-ray 繞射對鋅微粒之粉末數據

Pos.[°2Th.] Height[cts] FWHM[°2Th.] d-spacing[A] Rel.Int.[%]

43.1504 2553.92 0.0984 2.09652 100.00 Original K-Alpha1 wavelength = "1.54060"

根據 Scherrer’s fomula 得知,其晶體大小 d 估算如下:

15.2nm 2

43.1504 cos

0.0984

1.54060 0.9

cos B

d 0.9 =

×

= ×

= o

θ λ

(4-1)

此鋅微粒晶體大小為 15.2 nm,如表 4-7,波長 λ 為 1.54060,半寬高半 徑最大值(FWHM) 為 0.0984,入射角度 θ 為 43.1504 °。

圖 4-16 氧化鋅微粒之 XRD 圖譜

表 4-8 X-ray 繞射對氧化鋅微粒之粉末數據

Pos.[°2Th.] Height[cts] FWHM[°2Th.] d-spacing[A] Rel.Int.[%]

36.2915 2658.34 0.0984 2.47543 100.00 Original K-Alpha1 wavelength = "1.54060"

根據 Scherrer’s fomula 得知,其晶體大小 d 估算如下:

14.8nm 2

36.2915 cos

0.0984

1.54060 0.9

cos B

d 0.9 =

×

= ×

= o

θ λ

(4-2)

此氧化鋅微粒晶體大小為 14.8 nm,如表 4-8,波長 λ 為 1.54060,半寬 高半徑最大值(FWHM)為 0.0984,入射角度 θ 為 36.2915 °。

4-3-3 顆粒比表面積分析

顆粒粉末比表面積︰BET(m2/g),微粒密度︰ρ (g/cm3),微粒粒徑︰

(μm),對於球形微粒而言,粒徑估算公式如下︰

dρ

d BET 6

ρ p

= (4-3)

鋅/氧化鋅微粒粉末在BET分析下,分別為鋅粉末比表面積 2.9(m2/g)、

鋅微粒密度︰7.14(g/cm3);氧化鋅粉末比表面積 1.8(m2/g)、氧化鋅微粒密 度︰5.606(g/cm3),並分別代入上式公式(4-3)估算如下:

290nm Zn

d 7.14d ,

2.9 6 p

p

=

=

595nm ZnO

d 5.606d ,

1.8 6 p

p

=

=

初步估算推得:

1、 鋅微粒粒徑大約為 290(nm)。

2、 氧化鋅微粒粒徑大約在 595(nm)之間。

由 SMPS 得之鋅微粒 CMD 介於 10nm 到 40nm 之間;氧化鋅微粒 CMD 介於 30nm 到 40nm 之間,與 SEM、BET 分析所得之粒徑差異頗大,究其 原因可能是採樣過程造成,採樣過程中因為微小顆粒不易沉積於彎管壁而

定的流速撞擊於管壁上,大的微粒粉末直接沉積於壁上,而超細微粒會因 慣性小而氣流通過,不容易被收集到。

刮取下來的鋅/氧化鋅粉末,並藉由場發射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 150000 倍放大倍率進行觀察,鋅微粒經圖示量測其粒徑分佈約 70~200nm;

而氧化鋅微粒其粒徑分佈約在 50~100nm,可以解釋粉末採樣後,刮取之粒 徑過大,導致電子顯微鏡觀看下都為較大的粒徑分佈。

在顆粒比表面積分析下,也估算出鋅微粒粒徑為 290nm,氧化鋅微粒 595nm,可以解釋為取樣中,可能取樣之粉末不均勻,大粒徑粉末容易沉積 於管壁中,也較為刮取收集,而超細粒徑微粒可能因此損失掉,不過此分 析可以更加確定粉體的一些特性資料,比表面積之大小及幾何粒徑與化學 組成。

在文檔中 中文摘要 (頁 76-9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