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製程與實驗設計 17

3-1 初代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製作流程

ITO 基板蝕刻 Î ITO(射極)表面潔淨 Î 電洞傳輸層製作 Î 第一層主動區製作 Î 旋轉浸潤法 Î 安置 PS 球 Î 柵極製作 Î 第二層主動區製作 Î 集極製作

<基板蝕刻>

ITO 為透明電極,製作方式一般以濺鍍法沉積在玻璃基板之上,本實驗使用之 ITO 阻值約15~20Ω。ITO 基板的蝕刻目的為定義電極與主動區,圖案為光學微影所使用的 光罩(Shadow Mask),主動區面積將定義成 1mm×1mm 之正方形。

I. ITO 基板潔淨及曝光

將ITO 基板依序以中性洗潔劑、丙酮、異丙醇一起放置於超音波震盪器內震盪約 10 分鐘,再以去離子水沖洗乾淨,接著以氮氣槍吹乾基板表面,置於 170℃的加熱板 (Hotplate)上加熱,趁熱貼上負光阻於熱 ITO 表面,並使用微影光罩(Shadow Mask)定義 電極與主動區之射極區域,最後以紫外光曝光62 秒即可。

II. 顯影

顯影液為(50mg/1000mL Water)的碳酸鉀水溶液(K2CO3),顯影時間為 90~120 秒。顯 影完後利用去離子水沖洗乾淨,並以無塵紙將表面擦拭乾淨,防止殘餘的顯影液殘留表 面。

III. 蝕刻

隔水加熱鹽酸溶液至50℃~60℃,將顯影完成之 ITO 基板置入顯影熱鹽酸中蝕刻,

蝕刻時間持續50~60 秒,蝕刻結束後再以去離子水沖洗乾淨。接著配製 5wt%的氫氧化 納水溶液,將ITO 基板置於氫氧化鈉水溶液去除光阻。最後以去離子水沖洗乾淨 ITO 基板,使用氮氣槍吹乾其表面完成。

圖3-1、圖樣化之 ITO 基板鳥瞰(左)及剖面(右)示意圖。

<表面潔淨>

將ITO 基板依序以丙酮、異丙醇一起放置於超音波震盪器內震盪 10 分鐘,再以去 離子水沖洗約10 分鐘,最後以氮氣槍將表面水分吹乾即可。

<電洞傳輸層製作>

先以UV-Ozone 將 ITO 表面處理 10 分鐘,增加表面親水極性,有利於水溶性之 PEDOT:PSS 成膜於其上。本實驗所用之 PEDOT:PSS 之型號為 AI4083,以 0.2μm 之過 濾器過濾後,以旋轉塗佈法成膜於UV-Ozone 處理過之 ITO 表面上,以 2500rpm 之轉速 旋轉60 秒,再以去離子水拭去周圍電極部分,只留下主動區,最後加熱 200℃持續 10 分鐘,成膜厚度約50nm。

<第一主動層製作>

主動區材料為P3HT(poly(3-hexylthiophene-2,5-diyl),配製第一層 P3HT 溶液先以 1.5wt%溶於氯苯(chlorobenzene)中,再以 60℃加熱幫助溶解,溶液在使用前先降溫退熱 置室溫即可使用。以轉速5000rpm 持續旋轉 30 秒,旋轉塗佈成膜,再以丙酮擦去電極 上之P3HT,最後再以 200℃退火 10 分鐘,膜厚約 20~30nm。

<旋轉浸潤法>

使用旋轉浸潤法處理第一層P3HT 膜,將沉積完成之 P3HT 膜以 7000rpm 之轉速旋 轉,再將二甲苯(Xylene)滴於其上以溶出尚可溶解在二甲苯中的 P3HT。

<安置聚苯乙烯球>

配製具聚苯乙烯球之溶液,是以0.24wt%分散乙醇中。將以旋轉浸潤法處理過之 P3HT 膜浸入配製完成之溶液內 40 秒,接著浸入沸騰中之異丙醇裡 10 秒,迅速以氮氣 槍吹乾表面,聚苯乙烯小球將沉積於P3HT 之上,做為蒸鍍光罩。

<柵極製作>

蒸鍍金屬Al(15nm)做為閘極電極。前 10nm 蒸鍍維持鍍率為 0.1Å/s,後 5nm 維持鍍 率為1Å/s。最後以 3M scotch 隱形膠帶小心將表面之聚苯乙烯球撕下。

<第二主動層製作>

配製第二層P3HT 溶液先以 3wt%溶於二甲苯(Xylene)中,再以 90℃加熱幫助溶解,

以旋轉塗佈法成膜,轉速1000rpm 持續 30 秒成膜之膜厚約 80nm,接著以丙酮擦去周圍 電極部分之P3HT,最後以 200℃退火持續 10 分鐘即完成。

<集極製作>

蒸鍍Al(40nm)為集極。前 10nm 蒸鍍的鍍率維持 0.1Å/s,後 30nm 維持 1Å/s,即可 完成元件製作。元件製作完成後之結構示意圖如圖3-2 所示。

E

C B

E

C B

圖3-2、初代結構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結構元件鳥瞰(左)及剖面(右)示意圖。

3-2 新穎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製作流程

ITO 基板蝕刻 Î ITO(射極)表面潔淨 Î 氧電漿處理 Î 絕緣層製作 Î 安置PS 球 Î 柵極製作 Î 氧電漿處理 Î 主動區製作 Î 集極製作

<氧電漿處理>

基本上前兩個步驟

<

基板蝕刻

>

<

表面潔淨

>

與初代結構之電晶體相同,由於ITO 表面粗糙,所以使用氧電漿以150W 持續處理 30 分鐘,使 ITO 表面平整化,

<絕緣層製作>

配製PVP:PMF 溶液是將 PVP 以 3wt%溶於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中,再將 PMF(cross linker)以 1.09wt%溶於 PVP 溶液中,使 PVP:PMF=11:4。攪拌均勻即可使用於 旋轉塗佈法成膜,轉速4000rpm 持續 60 秒,沉積之膜厚約 60nm,接著用丙二醇甲醚醋 酸酯(PGMEA)將電極上之膜擦拭乾淨,接著在真空環境下加熱,溫度 200℃持續維持一 小時,最後退熱至室溫及製作完成。

<安置聚苯乙烯球>

配製具聚苯乙烯球之溶液,是以0.8wt%分散乙醇中。將製作完之 P3HT 膜先以 50W 之氧電漿處理5 sec,再浸入分散於乙醇中之聚苯乙烯球溶液 3 分鐘,並以乙醇溶劑沖洗 主動區,接著浸入沸騰中之異丙醇裡10 秒,迅速以氮氣槍吹乾表面,聚苯乙烯小球將 安置於P3HT 之上,做為柵極之蒸鍍光罩。

<柵極製作>

蒸鍍金屬Al(15nm)做為閘極電極。前 10nm 蒸鍍維持鍍率為 0.1Å/s,後 5nm 維持鍍 率為1Å/s。最後以 3M scotch 隱形膠帶小心將表面之聚苯乙烯球撕下。

<氧電漿蝕刻>

以氧電漿蝕刻經柵極製作完成之樣品,以功率150W 之氧電漿持續蝕刻 10 分鐘可 將PVP 蝕刻乾淨,即可製作出孔洞狀的柵極。

<主動層製作>

主動層材料為P3HT,配製 P3HT 溶液先以 2.5wt%溶於氯苯(chlorobenzene)中,再 以60℃加熱幫助溶解,溶液在使用前先降溫退熱至室溫即可使用。以轉速 1500rpm

~2000rpm 持續旋轉 30 秒,旋轉塗佈沉積膜厚約 100 nm~ 150 nm。再以丙酮拭去外圍電 極上之P3HT,最後再以 200℃退火 10 分鐘。

<集極製作>

蒸鍍Al(40nm)為集極。前 10nm 蒸鍍的鍍率維持 0.1Å/s,後 30nm 維持 1Å/s,即可 完成元件製作。元件製作完成後之結構示意圖如圖3-3 所示。

E

C B

E

C B

圖3-3、新穎結構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結構元件鳥瞰(左)及剖面(右)示意圖。

3-3 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元件封裝

在手套箱裡將封裝玻璃貼上吸濕片後,再以UV 膠塗上封裝玻璃周圍蓋上樣品,以 紫外線照射UV 膠,持續 40 秒使其產生聚合反應,可隔絕大氣中水氧進入元件。元件 封裝完成後的示意圖如圖3-4 所示。

吸濕片

圖3-4、元件封裝示意圖。

3-4 元件量測

‹ 電性量測:

使用安傑倫E5270B 半導體參數分析儀量測電晶體特性。在量測電晶體方面,藉由 E5270B 設定三端電壓的參數,可以得出電晶體電流密度和開關比(on off ratio)兩個重要 的數據。元件的電性量測示意圖如圖3-5 所示。

-4 ~ -7V

-1 ~ -2V

-0.9~1.8V -0.9~0.9V

0V 0V

圖3-5、(左)初代元件,與(右)新穎元件的電性量測示意圖。

‹ 光性量測:

亮度為人眼感受到光之強度,將發光元件置於Photo-Research PR-650 物鏡之前,

調整物鏡之焦距使之正向對準發光元件之主動區,以安捷倫E5270B 給發光元件順向偏 壓使之發光,並以Photo-Research PR-650 測量其電激發光之光譜及亮度。亮度在此所使 用之單位為cd/m2

3-5 實驗設計與構想

本論文中實驗安排與設計依照其邏輯與順序可分為以下三階段:

(1) 依照真空管的原理設計出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初代結構 (2) 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之特性討論與應用

(3) 改良初代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元件之特性:

‹ 材料上之改良 Æ未能取得具有高載子遷移率之高分子電洞傳輸材料

‹ 結構上之改良 Æ新式結構之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 (4) 優化新穎式空間電荷限制電晶體之元件特性

關於各實驗細節與結果討論將在下一章中完整的討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