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二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一、 實驗地點

本研究之實驗地點為桃園市中壢區忠義里里民活動中心進行。研究時間為 104 年 3 月 6 日~104 年 5 月 29 日。

二、實驗流程

本研究之受試者需參與 3 次的實驗變項檢測與 5 次/週的身體活動介入課程 (體適能專題演講與體適能相關之運動體驗課程)。實驗進行前須先填寫基本資 料,並學習配戴計步器。實驗期間包含前、中、後三次檢測,內容包括:填寫身 體活動量表、運動自我效能問卷、測驗功能性體適能(2 分鐘原地踏步、連續坐 椅站立、肱二頭肌屈舉、坐椅體前伸、抓背測驗、2.44 公尺繞物測驗),並應配 戴計步器一星期,收集計步器上的平均步數、中行走強度時數與高行走強度時數。

本研究將實驗參與者以隨機分配的方式分成兩組,即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

先介入組是在前測完後,先實施五週身體活動介入課程後,進行中測,後五週不 特別安排課程,第十三週進行後測。後介入組則是前測後不參加介入課程,5 週 後進行中測,第八週開始身體活動課程介入,第十三週進行後測。詳細實驗流程 如圖一。資料收集完畢後,進行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一) 先介入組

第一週前測,並開始配戴計步器,第二至六週進行每週 1 次的體適能專題演 講與體適能相關之運動體驗課程,第七週進行身體組成、身體活動量表、總步數、

功能性體適能、運動自我效能量表的檢測以及行走強度時數的蒐集,第八週起不 進行任何介入活動。最後再次測量身體組成、身體活動量表、總步數、功能性體

18

適能、運動自我效能量表的檢測以及行走強度時數的蒐集。

(二) 後介入組

後介入組與先介入組的差異,主要是身體活動介入課程介入的時間安排不 同。後介入組前測後除要求配合實驗配戴計步器外,並定時回來上傳資料外,及 休息五週,第七週回來進行中測,第八週開始安排上課,即體適能專題演講與體 適能相關之運動體驗課程共五次/週。隨即於第十三週再次測量身體組成、身體 活動量表、總步數、功能性體適能、運動自我效能量表的檢測以及行走強度時數 的蒐集。

5 週的身體活動介入課程,內容包含學科的知識傳授以及術科的帶領活動,

主要學科相關課程如下:基本體適能介紹、肌肉適能改善的方法、改善心肺功能 的方法、與運動相關的行為改變法、提升柔軟度的秘訣、運動與健康之間的關聯、

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等。而術科課程的部分有:團體健走活動、彈力帶肌力訓練、

有氧運動、瑜珈與皮拉提斯、伸展操-八段錦等。因考慮到學科課授課時間太長 導致帶領活動時間太少,所以學術科課程時間分別為 45 分鐘。關於上課頻率,

則是詢問過民眾可以的時間後制定出每週 1 次的課程方式。除此之外,課程內容 盡量選擇生活中容易實施,能夠幫助參與者維持運動習慣的運動相關物品,如毛 巾、彈力帶、環保水壺、簡易計步器與自製的運動保健寶典。

19

20

圖 1. 總課表示意圖

2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