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依第肆章的實驗結果分成:一、身體組成;二、功能性體適能 (連續坐 椅站立、肱二頭肌屈舉、坐椅體前彎、手臂背後互拉、2 分鐘原地踏步、2.44 公 尺繞物);三、身體活動量 (IPAQ、每週步數);四、運動自我效能得分;五、

行走強度與持續時間等五部分進行討論。

一、五週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社區民眾身體組成的影響

如表 2、表 3、表 4 結果所示,本研究兩組參與者在十三週的實驗操弄中,

體重與身體質量指數並未有顯著的改變。先介入組在身體活動課程結束後,身體 組成相關變項有持續降低的趨勢,停止課程後直至第十三週下降的趨勢不變,可 見課程介入有其較長久的保留效果。根據 ACSM 指出,如果要消除一公斤重的 體脂肪,則必須消耗至少高達 7000 大卡的熱量,在頻率的部分 ACSM 與 AHA (Haskell et al.,2007) 則是推薦維持健康的基本活動量,每週至少有五天且至少每 次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每週三天且至少 20 分鐘的激烈活動。但是本研 究只提供每週一次,每次身體活動 45 分鐘的課程。可以知道的是如果身體活動 未達 ACSM 所推薦的量,則要達到體重改變便不容易。而文獻也指出,如果只 有運動介入,而不進行飲食控制的話,對於身體組成的影響不大 (張永明,2011)。

本研究所設計身體活動介入課程,包含兩部分:學者專家的體適能專題演講 與體適能相關之運動體驗課程,且在對研究對象說明目的時並未特別強調此研究 是以減肥或是體重控制為主要目標。課程介入的目的是屬全面性的,主要目的是 希望透過專家學者知識觀念的傳輸與身體活動方法的傳導幫助學員養成規律運 動的習慣。在研究的過程中,雖然介入期間為三月至五月屬春天季節,但因為鋒

52

面的關係,時常陰雨綿綿又低溫特報,導致參與者長時間待在家裡,而減少身體 活動的機會。從以上情況可以得知,環境因素中的天候不佳的因素,可能會導致 參與者降低身體活動的意願,所以間接造成在體重與身體質量指數上未有明顯變 化。過去的研究指出,以社區作為推廣健康促進的介入場域是適當的方式 (Cene et al.,2013;Healey, Reed, & Hube, 2013)。

二、 五週身體活動課程對於參與者功能性體適能中的肌肉適能、柔軟度、心肺 適能和敏捷與反應能力的影響

在肌肉適能中的連續坐站與肱二頭肌屈舉的次數,介入後兩組均有些微變多 的情況,而在先介入組的後續追蹤可以看出有明顯的進步。在改善肌肉適能方 面,ACSM (2011) 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0) 均建議,要有訓練的效果必 須以每週 2~3 次的頻率,每一次至少針對 8 個肌群,每個肌群以 1~3 組反覆次數 8~12 下的訓練。然而,本研究每組的介入時間頻率因參與者的因素,所以設計 為五週的身體活動課程,僅以每週一次,包含學術科各 45 分鐘的課程進行教學,

肌肉適能的結果未達顯著,本研究與陳彥宏 (2011) 研究結果不一致。在柔軟度 (椅子體前彎、手臂背後互拉) 的部分,兩組於介入後皆有些微的改善,且先介 入組的後續追蹤可以發現,該柔軟度有越來越好的趨勢。根據 ACSM (2011) 提 出的指南,如欲增加柔軟度,最有效的方式是每天進行訓練,不然至少也要一週 進行 2~3 次。而敏捷與反應能力的部分,介入後僅在後介入組與先介入組的後續 追蹤中發現有改善的效果。有的研究以八週的時間,每週兩次,單次一小時的有 氧舞蹈與團體遊戲作為介入,能改善參與者的柔軟度、反應能力與肌力。本研究 結果也與十二週的時期研究不符,該研究進行每週一次,單次長達三小時的學術 科課程,能改善肌肉適能、柔軟度以及心肺適能 (方進隆、李若屏、高鈺彦、張 致瑋、卓俊辰,2008)。不過有的研究提到了介入組在身體功能上未發現顯著的

53

進步,可能原因是安排的課程介入週數,以及受到參與運動課程參與者的出席狀 況等因素所影響 (吳書慧、曹昭懿、林桑伊、張谷州、李雪禎,2011)。同樣對 於活動內容上的編排與各式專業人員的介入,也會影響參與者的體能活動的成效 (邱泯科,2010)。但是本研究主要目的旨在幫助參與者建立有關運動的知能,以 及保健的知識,並非要在短短 5 週的時間裡就想獲得各項體適能指標提升的成 效,希望看到的是參與者在介入結束後養成規律活動的習慣與擁有正確的體適能 觀念。

而五週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於兩組的心肺適能有提升的效果,但只有先介入 組在後續追蹤上與前測達到顯著差異。可能原因為先介入組在經過介入後,運動 自我效能有所提升,並且從身體活動紀錄表得知,先介入組大部分參與者在介入 後,自發性地從事社區舉辦的排舞課,進而增加或維持心肺適能上的狀態。雖然 有研究以 6 週的中強度運動與營養教育作為介入,在心肺適能上有提升的效果,

但是該介入頻率為每週 3 次且包含運動與營養教育各一小時的課程 (吳一德,

2006)。也有研究指出,身體活動量與心肺適能呈現正相關 (吳秋燕,2003)。

三、五週身體活動課程對於參與者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

運動自我效能是引自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意指個人主觀判斷在運動 的特定情境中,對於自己能夠克服困難,達到持續運動的程度 (林麗鳳,2004)。

而黃淑貞、劉翠微與洪文綺 (2002) 也指出運動自我效能可以是個人考量在從事 某些特定的運動情境下,對於自信心的表現。認知的增加可以促使運動行為與運 動態度的改善,而自我效能對於是否從事身體活動行為具有極大的影響 (Trost et al., 2002)。在運動自我效能的部分,本研究發現不管是先介入組或是後介入組,

均在介入後有提升的情況。此與劉曦萍、林耀豐與林清和 (2009) 發現介入後規 律運動行為人數增加,且運動自我效能上升的結果相同。策略方面,則與 Burbank,

54

Padula, 與 Nigg (2000) 所提出的相似,如:(一) 意識的提升,包含了教育,主 要的用意是讓參與者的經驗與行動有所連結,或是利用環境的變化對他們造成刺 激。(二) 環境的再評估,除了對評估目前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之外,還有對他 人的影響。主要讓參與者了解健康行為以及不健康行為在社交環境中所造成的影 響。(三) 增強自我管理,參與者的行為可能會因某些條件所控制,像是表現健 康行為的話,予以獎勵,並減低對負面行為的認同。(四) 互助的關係,也就是 讓參與者了解社會支持的重要性;在先介入的後續追蹤部分可以發現,在結束介 入後當下有提升的效果,但在經過五周後運動自我效能有下降的趨勢。後續追蹤 結果與李麗晶 (2011) 的研究發現相異,其發現在介入結束後六個月,生活型態 組的運動自我效能仍有明顯的進步。

四、五週身體活動課程對於參與者的身體活動量與每週平均步數的影響

在 IPAQ 身體活動量方面,本研究發現五週的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後對兩組參 與者的身體活動量有增加的影響,在先介入組的後續追蹤的部分發現,比起中測 有些微的減少,不過比較前測有顯著的增加。本研究與中原大學體育室合作,加 上忠義里里長的大力支持與宣傳,研究證實,藉由成立社區健康互助團體,協助 人員像是鄰里長或志工,在與衛生所結合衛生資源,那麼可以使社區民眾進一步 去改善運動及健康飲食的行為 (Cooke & Meyers, 1983)。本研究結果與 Kegler 等 (2012) 的研究結果相符,不乏幫助參與者認識健康行為、提供相關知識、目 標的設定加上定時的談話,對於提升身體活動量有所幫助。對於同樣以社區為基 礎的研究,作為實施低中等強度之健走課程有利於改善民眾的生活品質,而身體 活動設計在基本的衛生保健環境中,可作為適合的治療方法並成為提升身體活動 量的生活方式 (Kallings, Leijon, Hellénius, & Ståhle, 2008)。本研究結合 Cooke 等 (1983) 與 Cené 等 (2013) 的介入方式,如請專業人員進行身體活動上的指導、

55

增加參與者飲食相關知識、進行分組加上里長與志工的幫助,也獲得身體活動提 升的結果。

本研究目的之一為探討身體活動課程是否對於參與者的每日步數有其效 果,而從過去身體活動課程相關研究 (Subitha, Soudarssanane, & Murugesan, 2013) 發現 10 週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後,從事快走的天數有所提升。而在 Drury 等 (2013) 的研究中也發現步數有所提升。本研究結果均與上述不一致,可能原因為 (一) 參與者對於配戴計步器感到有壓力,在研究前半段已有零星的不適應反應;(二) 計步器單價過高讓參與者有所顧慮;(三) 以往參與者沒有配戴的習慣,導致有 時會疏於配戴。有些研究以計步器做為補充參與者主觀報告的誤差 (林芳子、張 琪、李昭憲、楊燦,2011),雖然本研究的步數在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後,雖然沒 有呈現顯著的差異,但也有增加的趨勢,或許是和上述提到的參與者對於計步器 的反感與壓力有所關聯。

五、五週身體活動課程對於參與者的行走強度持續時間的影響

介入後,兩組僅在中行走強度持續時間上有其效果,代表五週的身體活 動課程介入有效。在先介入組的後續追蹤發現,中行走強度時數有減少的趨勢。

本研究在身體活動課程中建議參與者,在健走時嘗試達到呼吸適當會喘的程度,

由於健走是一項有氧運動,可以讓全身同時活動,不需太多裝備、同時也不容易 受到運動傷害,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增進體力與維持身體健康 (李菁,2014)。而 中行走強度定義為走路時速 4~6 公里,以一名身高 170 公分人為例,步頻至少達

由於健走是一項有氧運動,可以讓全身同時活動,不需太多裝備、同時也不容易 受到運動傷害,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增進體力與維持身體健康 (李菁,2014)。而 中行走強度定義為走路時速 4~6 公里,以一名身高 170 公分人為例,步頻至少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