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社區民眾身體活動量與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社區民眾身體活動量與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

Copied!
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社區民眾身體活動 量與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 研 究 生:陳柏佑 指導教授:方進隆.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i.

(2) i.

(3) ii.

(4)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社區民眾身體活動量與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 2015 年 6 月 研 究 生:陳柏佑 指導教授:方進隆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藉由 5 週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社區民眾身體活動量、功 能性體適能與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方法:徵求 32 名平均年齡 59.6±8.4 歲的中老年人 為實驗參與者,並隨機分派至先介入課程組與後介入課程組,研究期程共十三週,課程 介入共計五週,每週實施 1 次,每次 90 分鐘,前 45 分鐘為體適能專題演講和討論,後 45 分鐘則為體適能活動指導。所有參與者於實驗第一週、第七週、第十三週進行身體組 成、功能性體適能 (連續坐椅站立、肱二頭肌屈舉、坐椅體前彎、手臂背後互拉、2.44 公 尺繞物、2 分鐘原地踏步)、身體活動量與運動自我效能測量,實驗期間並要求配戴計 步器以記錄身體活動情形。所得資料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p < .05)進行統計。 結果發現:在 5 週身體活動課程結束後,參與者的身體組成、功能性體適能與平均步數 上沒有顯著改善。而身體活動量 (先介入組前測:2310.86 ± 2419.91 METs;中測:4797.14 ± 3344.29 METs;後介入組中測:1297.46 ± 700.03 METs;後測:4749.46 ± 3840.57 METs)、運動自我效能得分 (先介入組前測:30.21 ± 13.72 分;中測:34.50 ± 9.47 分; 後介入組中測:31.69 ± 9.23 分;後測:38.69 ± 11.10 分) 以及中行走強度持續時間 (先 介入組前測:10.04 ± 5.03 分鐘/週;中測:16.98 ± 10.62 分鐘/週;後介入組中測:8.59 ± 4.59 分鐘/週;後測:13.90 ± 9.25 分鐘/週) 達顯著進步 (p < .05)。結果:五週身體活動 課程介入可以提升參與者的身體活動量、運動自我效能得分以及中行走強度持續時間。. 關鍵詞:課程、社區、自我效能、身體活動 iii.

(5)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Intervention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June, 2015 Author: Chen, Bo-You Advisor: Chin-Lung Fang Abstract Objectives: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5-week physical activity (PA) programs intervention on functional physical fittness (PF), PA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SE) of community residents. Method:Thirty-two healthy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59.6±8.4 yrs old) were recruited as participants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first intervention group (1IG, 16 subjects) and the latter intervention group (LIG;16 subjects). The subject of 1IG had received 5-week PA programs intervention after the pretest, and the subject of LIG had received the same 5-week programs intervention after middle test.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s were consist of speech and fittness programs, 1 time / week, 90 minutes each session. All participants received the test as body composition, functional PF (chair stand, arm curl, chair sit and reach, back scratch, 8-foot up-and-go, 2-min stepping), IPAQ, the questionnaire of SE and equip the pedometer.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wo-way mixed ANOVA. Results : 5-week of PA programs cannot improve the partici- pants’ body composition, functional PF and time of walking with vigorous intensity, but can improve PA (1IG: pre: 2310.86 ± 2419.91 METs; middle: 4797.14 ± 3344.29 METs; LIG: middle: 1297.46 ± 700.03 METs; post: 4749.46 ± 3840.57 METs), exercise SE (1IG: pre: 30.21 ± 13.72 points; middle: 34.50 ± 9.47 points; LIG: middle: 31.69 ± 9.23 points; post: 38.69 ± 11.10 points), time of walking with moderate intensity (1IG: pre: 10.04 ± 5.03; middle: 16.98 ± 10.62; LIG: middle: 8.59 ± 4.59; post: 13.90 ± 9.25)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05). Conclusion: 5week PA programs can improve PA, exercise SE, and time of walking with moderate intensity. Keywords : programs, community, self-efficacy, physical activity. iv.

(6) 謝誌 時至今日,也終於到了寫謝誌的時刻,那幾個看著太陽入睡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 了。首先,要感謝我的家人-阿賓、大鰻與智融,讓我衣食無缺,不必煩惱學費、生活 費,讓我極度自由且總是支持我從事各項活動,就連碩二了也對我跑去練校隊沒有一絲 的懷疑,書香世家-照顧我們全家,謝謝你們,永遠愛你們。 在師大的六年裡,從一個小屁孩,蛻變成能夠擔任課代、班代甚至是體育表演會的 節目負責人,感謝師大體育系的栽培,感謝班導-阿湯哥孜孜不倦的教導。 感謝方進隆教授的指導,不管在學術上以及做人處事的道理,老師帶給我的是那發 自內心的祥和與內涵,謝謝老師這段時間的指導與鼓勵,讓我在茫茫學海中找到自己的 方向。感謝卓俊辰教授在休假期間,除了幫忙給予論文上的指導外,還無償幫學員上課。 感謝陳玉英教授在實驗期間,還幫學生一起打理各項事務,以及論文上的指導與建議。 感謝美玲學姊除了幫學員上課外,還給予我論文上的指導。感謝素貞學姊,在繁忙課務 中,不求回報地幫學員上課,深深感謝。 感謝在統計上提供技術指導的哲哥與猛鑌,還有在統計與論文書寫上指導的嘉笙學 長。感謝忠義里的里長、里長夫人以及參與的里民,沒有你們,就沒有此篇論文,致上 滿滿謝意。感謝在我抵達中壢時,不畏風雨力挺我的中原扛霸子伯康。感謝中原大學體 育室御用工讀生們與欣怡姊,在實驗期間幫忙體適能檢測。接著是在黑戶雲集的研究夥 伴:夫夫學長、鴨子學長、香濃巧克力學長、飛盤一哥學長、同門師兄毛帽、菲斯、統 尼、空姐周采、巧君學姐以及仲緯學長,還有超照顧研究生的巧怡學姐,在這段奮鬥的 日子,有你們在真好。 最後要感謝我的最愛,小胖雞,碩班的開始也是我們遠距的開始,有論文難產也有 校隊練習,這段時間真的辛苦妳了,謝謝妳的不離不棄,體諒及包容,還有默默支持著 我,因為妳,我才能一一過關斬將,愛妳。. v.

(7)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ix 圖次…………………………………………………………...……….…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假設………………………………………………………...3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5.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社區身體活動介入之相關研究………………………………...6 第二節 自我效能對身體活動量之相關研究………………..……….…11 第三節 本章總結………………………………………………………...14. vi.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16 第二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17 第三節 測量工具與方法…………………………………………..…….21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25. 第肆章. 結果……………………………………………………………..……26. 第一節 參與者基本資料及前測變項數據描述分析………...………..26 第二節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身體組成的效果……………….………28 第三節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功能性體適能的效果...........………..……30 第四節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身體活動量與平均步數的效果….……40 第五節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運動自我效能的效果…………..….…..44 第六節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行走強度持續時間的效果…………….47 第伍章. 討論…………………………………………………………………...5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57. 參考文獻……………………………………..………………………..…….......58 附件一 參與者參加同意書…………………………………..……………….66 附件二 PAR-Q 身體活動準備問卷…………………………….…………….67 附件三. IPAQ 台灣活動量調查短版問卷……………………….……………68. 附件四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72 附件五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同意書……………………………….….……….73 vii.

(9) 附件六 體適能檢測紀錄單……………………………………….…………..74 附件七 參與者宣傳海報………………………………………….…………..75 附件八 身體活動自陳式紀錄表………………………………….…………..76 附件九 自我評估問卷………………………………………………….……..77 附錄十 上課情況與結業式…………………………………………...………78. viii.

(10) 表 次. 表 1 參與者敘述統計資料………………………………………....………….28 表 2 身體組成之描述性統計資料………………………………….…………28 表 3 體重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29 表 4 身體質量指數 (BMI)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0 表 5 肌肉適能之描述性統計資料……………………………….……………30 表 6 連續坐椅站立次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1 表 7 連續坐站成績差異比較…………………………………….……………32 表 8 肱二頭屈舉次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3 表 9 肱二頭成績差異比較…………………………………………………….33 表 10 柔軟度之描述性統計資料…………………………………….………….34 表 11 椅子體前彎長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5 表 12 手臂背後互拉長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6 表 13 心肺適能之描述性統計資料………………………….………….………36 表 14 兩分鐘原地踏步次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7 表 15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8 表 16 先介入組心肺適能組內成對比較…………………………….………….38 表 17 敏捷與反應能力之描述性統計資料………………………….………….39 表 18 2.44 公尺繞走秒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9 表 19 2.44 公尺繞走測驗成績差異比較……………………………………….40 表 20 身體活動量之描述性統計資料……………………………….………….40 表 21 IPAQ 身體活動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1 表 22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2 ix.

(11) 表 23 先介入組 IPAQ 身體活動量組內成對比較……………………………43 表 24 後介入組 IPAQ 身體活動量組內成對比較……………………………43 表 25 平均步數之描述性統計資料………………………………...…………43 表 26 平均步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4 表 27 運動自我效能得分之描述性統計資料…………………...……………44 表 28 運動自我效能得分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5 表 29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5 表 30 行走強度持續時間之描述性統計資料…………………………...……47 表 31 中行走強度持續時間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8 表 32 混合設計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8 表 33 先介入組中行走強度持續時間成對比較……………………...………49 表 34 高行走強度持續時間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0. x.

(12) 圖 次 圖 1 總課表示意圖………………………………………………………..…20 圖 2 健康存摺計步器…………………………………………………..……24 圖 3 兩分鐘原地踏步剖面圖……………………………………..…………38 圖 4 身體活動量剖面圖……………………………………………..………42 圖 5 自我效能得分剖面圖…………………………………………..………46 圖 6 中行走強度持續時間剖面圖……………………………………..……49. xi.

(13)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近來,許多高質量的科學證據顯示身體活動量對於民眾整體健康的重要性, 從事身體活動伴隨而來的好處已經被證明在人體各個系統中,像是骨骼、肌肉和 心血管系統。不過民眾將身體活動作為維持健康的意識以及規律運動的堅持仍然 很低;此外,身體活動量對於健康有直接的關係,舉例來說,身體活動量越高, 則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以及死亡率就會較低,其次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14) 提出當民眾每週的身體活動量能夠超過兩仟大卡,相對 於那些消耗量低於兩仟大卡的民眾,死亡率會降低將近 27 %,換言之身體活動 量越高,則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以及死亡率會較低,而規律運動就是預防並降低 肥胖及其衍生問題的解決辦法。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身體活動為任何骨骼肌所產生的動作 (WHO, 2015);像 是日常生活中如:打掃拖地、洗碗、洗衣服、種花、割草、倒垃圾、散步等等, 都是常見的身體活動;缺乏身體活動已經被確定是造成死亡的四大危險因素之 一,規律的適度身體活動,像是走路、騎腳踏車或是參與一些運動的行為,可以 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憂鬱症,還有助於體重控制,對健康有明顯的益處。 醫療科技的進步和生產系統自動化,改善人類生活的便捷性,也延長壽命。 但隨之而來的是代謝症候群症狀的增加,而有效治療代謝症候群的方法必須要改 善生活方式和飲食行為及增加身體活動 (Falentin, 2010)。美國為了提升中老年 人民眾身體活動量而撰寫的全國藍圖 (The National blueprint: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ults age 50 and older, U.S.A.),該藍圖提供許多有效的推廣策略, 儘管有大量證據指出身體活動對中年及年長人的好處,其中的家庭與社區領域中 提到必須結合社區的力量以增加社區民眾的身體活動量,包括社區團體、機構和 1.

(14) 服務團隊、考量民眾需要、提供較佳的服務以提升身體活動量。並且找出社區中 可提供民眾身體活動計畫協助與資訊的專業人員,如果只有少部分的人來進行, 效果可能不大,因此還必須跟其他社區結為夥伴一起為提升身體活動 努力 (Sheppard et al., 2003)。 行為改變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困難,如果在青春期時,已經養成不好的生 活行為模式的話,往後的餘年則可能會一直以不好的行為模式生活下去 (Kwan, Cairney, Faulkner, & Pullenayegun, 2012)。而採取記錄所攝取的熱量和身體活動量 已經被證明是減肥的關鍵。類似的研究還指出,要得到參與者進行自我監控食物 的攝入和身體活動是不精確的,畢竟有可能發生資料的遺漏。所以要確定哪些策 略是有效運用自我管理的工具,因為它們是在改變生活方式成功的關鍵。同樣重 要的是:參與者使用這些工具相互分享他們的成功和挑戰在改變生活方式上的介 入。這將使得參與者能夠互相的激勵與共勉,並幫助彼此解決問題 (Lichtenstein et al., 2006)。 研究指出,藉由社區身體活動介入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加身體的活動量,而社 區不單單指的是住在一起的群體,可以小至一群有相同喜好的人、同班級的同 學、同個工作場所的員工、或是生活在同一鄰里的居民甚至是整個城市。本研究 目的,希望藉由社區身體活動介入的方式,有效去提升民眾的身體活動量,一旦 身體活動量提高,可以想見不只在工作的效率上、情緒管理方面的進步,更重要 的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健康 (俞錫堅,2008)。. 2.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於推廣身體活動課程並藉由 5 週身體活動課程介入的方式,對 一般民眾功能性體適能、身體組成、運動自我效能以及身體活動量的影響,並檢 視在介入結束後,參與者是否能夠繼續維持介入期間的身體活動,甚至是養成規 律運動的習慣。其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比較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前後身體組成 (體重、身體質量指數) 的變化。 二、比較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前後功能性體適能 (連續坐椅站立、肱二頭肌屈舉、 坐椅體前彎、手臂背後互拉、2.44 公尺繞物、2 分鐘原地踏步)的變化。 三、比較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前後運動自我效能上的變化。 四、比較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前後身體活動量的變化。 五、比較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前後中高行走強度持續時間的變化。 六、後續追蹤先介入組各依變項的變化。 七、探討 5 週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對民眾各依變項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假設 一、5 週的身體活動課程介入之後,功能性體適能有所改善。 二、5 週的身體活動課程介入之後,運動自我效能有顯著增加。 三、5 週的身體活動課程介入之後,身體活動量有顯著增加。 四、5 週的身體活動課程介入之後,中高行走強度持續時間有顯著增加。 五、介入後 5 週後,先介入組會有保留的效果。. 3.

(16)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社區身體活動課程介入 (community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intervention) 社區身體活動課程介入是利用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式、社會認知理論等相關 理論作為基礎,進而設計一些接續的課程介入民眾生活之中,以期對民眾知識行 為產生改變與影響。介入重點項目包括:知識的傳遞、社會的支持、監督與紀錄、 獎勵與回饋以及考量環境的條件,是多元且有效策略來鼓勵與增加社區內民眾的 運動知能與身體活動量 (方進隆等,2008)。 二、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是由社會認知論學者 Bandura 於 1977 年所提出,他認為鼓勵無法 促使人類的行為改變,除非透過知識的傳遞。而自我效能就是個人對於自己是否 能夠完成所賦予的任務的能力的信念。也可以解釋為一個人所具備的自我是一個 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的思考與解釋過程,而這個內在過程形成個人對事物的 信念、概念與自我概念。人們對自己組織並執行需要的行動方案以達成特定任務 的一種能力判斷,不是一種可擁有的技能,而是指個人能夠如何善加利用自己所 擁有的技能的一種信念。所以,自我效能決定了個體不管是其最起始的行為,還 是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或是在面對壓力和困境時,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產生動 機、認知資源及行動以符合某個情境的要求,盡力達成目標 。 三、運動自我效能 (exercise self-efficacy) 運動自我效能是引自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指的是個人主觀判斷在運 動的特定情境中,對於自己能夠克服困難,達到持續運動的程度 (林麗鳳, 2004)。而黃淑貞、劉翠微、洪文綺 (2002) 也指出運動自我效能可以是個人考量 在從事某些特定的運動情境下的自信心的表現。. 4.

(17) 四、行走強度 (intensity walking) 單位時間內依照做走的步數。此處的行走強度分為兩類:中強度行走以及高 強度行走 (Chris, 2013)。 (一)中強度行走的定義為,走路時速達 4~6 km/hr。 (二)高強度行走的定義為,當走路時速大於 6 km/hr。.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本研究對象為 32 名身心健康的民眾 (45 歲以上)。 二、由於計步器要定時上傳,必須額外訂出時間集體上傳。 三、在介紹 IPAQ 填寫時,需要讓民眾清楚身體活動強度的差別。 四、由於參與者為一般民眾,在連絡上可能要更加嚴謹。.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足夠的身體活動量是ㄧ般人所缺乏的,尤其對於需要長時間坐在椅子上的民 眾。而社區身體活動課程介入被視為是一個能有效提升身體活動量的方式,藉由 社區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可以提供一般社會大眾正確的運動方法、態度與觀念, 並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增加身體活動量,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透過這個課程介入歷 程我們可以確實去觀察在介入前後身體狀況的變化以及身體活動量與強度的改 變。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演講與討論的實行,來增強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參與身 體活動的認知與動機,以及希望民眾養成規律身體活動的習慣,除了演講與討論 之外,也有術科的帶領活動,讓民眾有更多元的項目去選擇未來想要從事的身體 活動。 5.

(1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共分成三小節:一、社區身體活動介入之相關研究;二、自我效能對 於身體活動的影響之相關研究;三、本章總結。. 第一節 社區身體活動介入之相關研究 「社區身體活動介入」是鼓勵全民參與運動、提升身體活動量,改善體適能 的有效策略之一,近年來,受到台灣推廣全民體育的專家學者們相當的重視與喜 愛,廣泛的應用於體適能促進研究或實務工作上。 國內方進隆、卓俊辰、李若屏、張致瑋與高鈺彥 (2008) 指出社區身體活動 介入模式應考量組織、資源、活動和服務四大要素:一、組織中應以召集人、相 關人員組成,包括社區之領導人、企業人士與體育運動專業人才等;二、資源包 含網站、人力、經費、設備和場地;三、活動則應考量課程內容和舉辦方式,像 是體適能認知和身體活動課程,內容包括民眾表彰和養成規律運動;四、服務方 面則是和民眾或企業關係的建立和提供的內容與方式。 而社區身體活動介入的三個時期,分別是準備籌畫期、策略執行期和成果分 析期:一、準備籌畫期:即介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以問卷調查了解社區民眾的身 體活動需求;蒐集社區參與者的基本資料;以理論和實務為基礎規劃身體活動課 程。此外也要了解社區的特質,蒐集民眾目前的運動習慣、對運動及健康的想法 以及需求等等。二、策略執行期:執行準備籌畫期所規畫的課程與活動,內容應 包含運動與健康相關知識的介紹與交流討論,還有實際的體適能課程和身體活動 三、成果分析期:檢視參與者在介入前後是否有實際改變,藉此來評估該介入的 方式是否有達到效果,並鼓勵參與者能夠持續從事規律運動。 常見的社區身體活動介入研究的範圍包括:學校和社區、工作場所、村里甚 至是城市。 6.

(19) 一、. 學校和社區與身體活動介入. 在 De Meester, Van Lenthe, Spittaels, Lien, 與 De Bourdeaudhuij (2009) 研究 指出如果沒有讓學生真正清楚了解身體活動的意義,就算在經過介入後,學生也 不會去增加額外的身體活動;介入內容是介紹運動與身體活動的種類,以供大家 選擇和嘗試;行為方面則是介紹行為改變的方法,使參與者循序漸進,養成規律 運動的習慣,最後是獎勵以及充滿鼓舞的話語是有助於參與者持續下去的動力。 Eisenmann 等 (2011) 以鄰里與學校為主要地點,針對低收入家庭為對象的 孩童,採取了 Project FIT,此方式不只在增加身體活動量和健康的飲食上,其研 究為了要解決孩童營養不良、缺乏運動以及肥胖等的公共衛生問題,並以下列五 個目的為主:(一)增加安全的身體活動及在學校和周邊社區營養教育的機會。(二) 改善在學校周圍區域對營養食品的可獲得性以及價位。(三)提高學校教職員、家 長和學生的身體活動、營養知識、自我效能、態度和行為。(四)將健康的價值觀 植入學校和鄰里中,進而影響其原有的觀念。(五)社區夥伴間常會以鼓勵的對話 去令參與者更融入現有的方案中,進而在介紹新的方案。 這個研究每天實行 30 分鐘的課程舉辦類似歌舞晚會的活動,甚至也有採用 電視遊樂器的跳舞機遊戲做為身體活動的策略。結果顯示,有 70%的參與者其普 遍較低的身體活動未達推薦的每天 60 分鐘的標準。而女生每週身體活動頻率, 介入組和控制組分別為 4 天以及 3.2 天,而前測平均值為每個禮拜 2.5 天。 Haggis, Sims-Gould, Winters, Gutteridge, 與 McKay (2013) 的文獻回顧中發 現家庭的氣氛、改善學校的環境、社區的運動風氣養成以及行政部門的重視及支 持等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量。研究指出在學校環境中張貼健康指標及警 語,可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身體活動量,顯示環境營造對提升身體活動量的重要性 (Brown, Bray, Beatty, & Kwan, 2014)。提高學校教職員、家長和學生的身體活動、 營養知識、自我效能、態度和行為以及鼓勵的對話,可使參與者更融入身體活動 中,以 PRECEDE - PROCEED 的概念模型來找出影響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的因素, 7.

(20) 並將這些因素彙整起來建立一個可以執行的方案,在介入期間,請參與的兒童及 父母出席座談會,會議中討論可以接受什麼樣的活動類型,在執行上有甚麼障礙 等等,研究結果發現從第一個月達成的百分比從 30.3 %,在 3 個月後增加到了 52.9%。而每天的平均步數也從第一個的月的 8074 步,在第三個月增加為 8996 步。三個月後,在週末戶外活動的時間與公園訪問次數相關 (r =0.52)和增加 的計步器步數相關(r =0.37) (Drury, Saw, Finkelstein, Wong, & Tay, 2013)。 研究也指出,社區夥伴間及家人的融入參與,有助於身體活動的正向參與能 量,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已有習慣去從事身體活動,則青少年可能會被影響進而 較積極的去參與,父母的支持對於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意願是一個重要因素 (Moore et al., 1991;Trost, Kerr, Ward, & Pate, 2001)。 二、. 工作場所與身體活動介入. 以往,在職業安全領域研究,只重視工作場域的環境安全,以及著重預防勞 工職業病的發生。近年來,因為職場健康促進的推動與發展,漸漸地發現個人養 成或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與行為和社會心理層面,也是工作場域環境中影響員工 健康的重要因素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1986)。 比較國內兩篇工作場所的健康促進研究:即台灣電力總公司 (卓俊辰、童淑 貞、李蘭,1992)及行政院衛生署同仁健康體能推廣研究 (方進隆、陳玉英, 1997) ,發現兩篇文章介入期間皆為三個月,課程介入除了請專家學者舉辦健康 相關的研討會及研習之外,還有理論與實務的介紹與實際的操作;其次,蒐集報 章雜誌與運動、健康相關的新聞作為宣傳資料,在公共場所張貼一些圖片與標 語,藉此讓參與者能夠較容易回溯反思及評估自己每日運動量,並介紹各式各樣 的運動種類,有助於提升參與者參與運動的動機。結果發現兩者皆明顯改善身體 質量指數、體重、登階指數、坐姿體前彎等身體適能,在自我概念的得分等健康 心理層次也都有所提升,意味著介入方式對參與者有實質的成效,不只可以喚起 大家對自我健康體能的重視與注意,並且願意在日常生活或工作期間增加運動的 8.

(21) 機會。 三、. 居住區域與身體活動介入. 居住的區域,可以小至同一間公寓、一個社區、村莊鄰里甚至是一座城市。 而居住的社區所接觸的時間比起學校和工作場所來說相對的多。研究也證實,藉 由成立社區健康互助團體 (社區健康大使),協助人員像是鄰里長或志工,在與 衛生所結合衛生資源,那麼可以使社區民眾進一步去改善運動及健康飲食的行為 (Cooke & Meyers, 1983)。而社區健康大使的概念之於台灣近年的社區關懷據點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由有意願的村里辦公處及民間團體參與 設置,邀請當地民眾擔任志工,提供老人關懷訪視、電話問候及轉介服務,並視 當地社區的需求特性,提供辦理健康促進活動或餐飲服務;透過在地化之社區照 顧,使老人留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同時亦提供家庭照顧者適當之喘息服務,以 預防長期照顧問題惡化,發揮社區自助互助功能。 社區健康大使 (community health ambassadors) 是先讓相關人員或志工們 接受身體活動推廣有關課程,課程內容有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身體活動的方式以及 幫助民眾克服從事身體活動的障礙。Cené et al. (2013) 的研究指出,讓參與者增 加飲食相關的知識、分組以及健康大使的輔助,可有效使身體活動量上升,並趨 於顯著 (4.5±1.1,p = .076) 。Healey, Reed, 與 Huber (2013) 以身體活動的好處 以及如何增進身體活動的方式作為課程內容,招募了平均年齡為 66.5 歲的參與 者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介入。結果顯示雖然在加速規紀錄的部分,中適度身體活 動沒有顯著,但是在久坐行為的時間上,有減少的趨勢。 張棋興等 (2013) 以短期物理治療介入社區的方式,探討對老人的平衡、走 路及體能活動的表現的影響。研究者將49位65歲以上的參與者分為實驗組跟控制 組,參與者完成每週2次、單次持續時間3小時的社區關懷據點活動。在實驗組接 受每週一次的物理治療師介入後,發現測試項目不管是在左右腳單腳的站立時 間、簡短身體功能量表、計時起走測試以及10公尺走路,改善幅度皆大於對照組 9.

(22) 且達顯著差異。 Hardcastle, Blake, 與 Hagger (2012)藉由舉辦訪談,利用自我效能、社會支 持、自我決定理論和計劃行為理論。在介入6個月後,身體活動量有顯著的改善。 尤其是那些參加越多次的諮詢的參與者。除了身體活動量外,也由於朋友的支 持,使得走路持續時間比以往顯著的延長。 研究也發現以社區為基礎,實施低中等強度之健走課程,有利於改善民眾的 生活品質,以此作為民眾衛生保健的重要基礎,能夠控制慢性病的惡化 (Kallings, Leijon, Hellénius, & Ståhle, 2008)。邱泯科 (2010) 對國內「社區關懷據點」所做 的研究調查,也認為介入課程內容的安排與聘請不同專業人員師資會影響社區老 人身體活動的成效。 Shumway-Cooket al. (2007) 則針對453位社區老人進行長達一年的身體活動 介入方式,實驗組在課程介入內容,包含聘請運動指導員來跟民眾指導平衡能力 改善、肌力訓練、有氧運動帶領等等。結果發現,在接受每週3次、單次時間1 小時的實驗組在平衡能力、計時起走測試與起立坐下能力均比對照組有顯著進 步。 Zoellner, Hill, Zynda, Sample, 與 Yadrick (2012) 調查民眾對步道設計特 色、設施規劃、維護頻率及是否安全等因素的看法後,制定社區專屬指南,內容 是讓參與者知道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以及強調使用步道所帶給使用者對健康的 好處,藉此來引起民眾的使用動機,增加運動行為以促進健康。兩個月後的研究 結果顯示:國際身體活動問卷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 和代謝當量 (Metabolic Equivalents,METs)均有明顯增加(女:3402→3443、男: 4264→4992)。同樣是跟環境有關的研究 Kegler 等(2012) 指出,在讓162位平均 年齡 50~59 歲參與者介入前,先調查自我認定之健康行為後,協助設定目標及 分別設計家庭環境相關文件。在為期四個月的研究中,並進行6週的電話訪談,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每週的身體活動量 METs 數有增加的趨勢 (-389->436)。 10.

(23) 利用計步器式作為研究方法 Subitha, Soudarssanane, 與Murugesan (2013) 發現,藉由10週的諮詢、製作與健康相關的書面資料以及定期舉辦的健康教育相 關課程,並搭配身體活動紀錄表加以檢視監督。結果顯示,在參與者中有54.6% 每週從事快走的天數多於4天,且有32.2%的參與者每週有1~4天的快走活動。 Auld 等 (2014) 以 食 品 和 營 養 教 育 計 劃 (Expanded Food and Nutrition Education Program ,EFNEP)、聰明飲食多活動 (Eating Smart Being Active) 課 程,經由實際體驗方式,讓學員學習如何製作食物,為他們的家人提高膳食的營 養價值,提升正確選擇和購買營養價值食物的能力,滿足家庭的營養需求,獲得 生產食品、製備、儲存、安全和衛生的新技能,並學會從地方糧食援助機構獲得 食品和組織管理食物的相關資源。除此之外,在身體活動和健康方面,安排10–12 堂的系列課程,透過專業人員和志願者的協助(在這些人中有許多人是該社區的 居民),幫助參與者以邊學邊做的方法積極的學習各種實用的技能,並建立正確 的生活行為。透過 EFNEP參與者還增加了自我價值,認識到他們有一些東西可 以提供給他們的家庭及社會。這個研究實施 6 個月後,結果發現326 位成年人 在食品有關的資源管理、身體活動量、以及營養知識上有顯著的改善。. 第二節 運動自我效能對於身體活動量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提升身體活動行為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像是藉由教育宣導的方式,從改變 民眾的認知開始,進而提升民眾的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對於是否從事身體活動 行為具有極大的影響 (Trost, Kerr, Ward, & Pate, 2002);同樣在 Burbank, Padula, 與 Nigg (2000) 的研究中也指出幾項針對健康行為改變提出有效的策略,如 (一) 意識的提升,包含了教育:主要的用意是讓參與者的經驗與行動有所連結,或是 利用環境的變化對他們造成刺激。具體來說就是讓他們學習一項新的理念,並且 在旁支持他們。(二) 環境的再評估:除了評估目前行為對自己的影響之外,還 有對他人的影響。主要讓參與者了解健康及不健康行為在社交環境中所造成的影 響。(三) 增強自我管理:參與者的行為可能會因某些條件所控制,像是表現健 11.

(24) 康行為的話,予以獎勵,並減低對負面行為的認同。(四) 互助的關係:也就是 讓參與者了解社會支持的重要性。 一、自我效能與兒童及青少年的相關研究 為了想瞭解國小學童身體活動的狀況,並找出個人因素與身體活動的關係及 影響,以台北縣某國小四到六年級的學童為母群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參加運動 相關社團、自我效能高、知覺障礙低、同儕支持度高的學童,其身體活動量較高。 除此之外,在解釋學童身體活動量 15%的變異量的因素中,以自我效能、師長支 持和同儕支持為顯著變項 (范瑞瑩,2008)。 劉曦萍、林耀豐與林清和 (2009) 研究八週教學活動的介入,對國小 3、4 年級學生的影響,實驗組以每週兩次四十分鐘的體適能課程作為介入,而控制組 完全不接受任何教學活動的介入。結果顯示,教學活動介入後,規律運動行為人 數增加。並且發現實驗組的運動自我效能、自覺運動利益以及認為自己生病感冒 的可能性均優於控制組;而在自覺運動障礙的部分實驗組則優於控制組。馮木蘭 (2009)以社會生態學作為理論的基礎,探討環境因素對青少年的身體活動量的影 響,個人的身體活動量與個人的因素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對象為台北縣的公 私立高中職的學生,問卷為主要工具。結果顯示,雖然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的相 關性最高,不過從自我效能得分上來看,平均值為 2.16 低於 3.0 (中位數),也就 是說當青少年們從事身體活動時遇到障礙時,可能會以「沒有把握」或是「有點 把握」去作為解決問題與克服障礙的決定。 二、自我效能與成年人、大學生的相關研究 謝偉雄與葉麗琴 (2008) 為探討大學生的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間的 關係,及運動自我效能對運動行為的預測情形,以新竹地區八間大學學生為研究 對象,結果指出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呈正相關,其相關係數 0.24 (p < .05), 顯示運動自我效能越高者,其所表現出來的運動行為也相對越高。而運動自我效 能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為 13%、達到顯著水準,這也表示運動自我效能可以預測 12.

(25) 運動行為。 為了確認不同肥胖程度的大學生,其身體活動量是否存在差異,並比較影響 身體活動的相關因素,陳冠如 (2005) 研究發現身體活動量可由過去運動經驗、 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以及運動自我效能來解釋,其中以運動自我效能為最強 的解釋變項 (12.1%)。同樣也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從北、中、南三所大學進行 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運動自我效能越低者,則具有較高的運動知覺障礙、而 運動自我效能與每週的激烈活動、中度活動、走路活動以及每天的相對活動量皆 達正相關 (黃茜莉,2003)。 李麗晶 (2012) 的研究中,以 60 位 30-60 歲的成年人分成三組進行介入, 介入的時間長達三個月,特別的地方是此研究還追蹤至第九個月。結果顯示生活 型態組的自我效能顯著高於純粹運動組與控制組,而生活型態組的身體活動量的 後續追蹤結果也顯著高於控制組。 吳昀陞、洪文綺、何志鴻、徐美玲與黃淑貞 (2013) 的研究中,以金融業員 工作為填寫問卷的對象,問卷內容包含員工的身體活動量、計畫行為理論等心理 相關的變項。結果顯示,知覺行為控制因素能夠有效的預測身體活動的動機。在 最後的建議中也提到,要想提升員工的身體活動,要增加其自我效能、排除阻礙 身體活動的因素,進而要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 沈承德 (2013) 為了探討健康成人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的關係,以 12 位男 性與 18 位女性為研究對象,以多面向運動自我效能問卷 (multidimensional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scale, MSES),搭配加速規測量每日的身體活動量,結果 在八週之後顯示,在自我效能的部分,與運動行為呈現正相關並且同時具備了對 運動行為正向預測力。 三、自我效能與中、老年人的相關研究 有研究以安養機構的老人為對象,探討執行身體活動的情況,及規律身體活 動的相關因素。以七日身體活動回憶法與身體活動自我效能量表作為工具,結果 13.

(26) 指出自我效能可以預測身體活動的行為,此外身體活動與自我效能呈現正相關, 與慢性疾病罹患率呈現負相關 (顏敏玲,2007)。 Jorgensen, Laessoe, Hendriksen, Nielsen, 與 Aagaard (2012) 以著名遊戲機任 天堂 Wii 作為介入 58 名中老年人身體活動的方式,10 週後發現,實驗組的肌力、 計時繞走的測試、30 秒的起立坐下測驗以及自我效能的得分上,相較於對照組 皆達顯著差異。 曾家君與劉淑燕 (2012) 為找出老年人睡眠障礙以及憂鬱症的因素,蒐集身 心具備的運動課程對老年人睡眠品質與憂鬱症的相關研究,整理後分析指出適當 的運動介入與心理效能對於睡眠品質與憂鬱症有正面的影響,並歸納出改善老年 人睡眠品質與憂鬱症的指導方針,強調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因為自我效能能有效 提升老年人的身體活動量,進而改善睡眠品質,加上又能預防以及減輕憂鬱症的 症狀。 陳雅青 (2009) 為了探討老年人維持運動行為的原因,以健康促進模式作為 依據,以自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 260 名 65 歲以上的老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 影響自我效能的原因有:社會支持、運動的頻率以及參與者過去的運動經驗,而 自我效能對維持運動行為有直接的影響。. 第三節 本章總結 社區身體活動介入基本上可以用前面所提到的三個時期去做內容的調整,但 是不變的是他們所遵循的理論基礎,需要注意的概念有以下幾點:一、問卷的設 計:內容要能精確知道參與者現在處於跨理論模式的哪個階段、認為運動在生活 中處於甚麼角色、參與者想從運動中得到的幫助是甚麼?二、課程的規劃:知識的 傳遞,要讓其了解怎麼做才有效果並不會造成傷害。三、社會支持:由有意願的 民眾擔任志工,提供關懷訪視、定期電話諮詢,並視當地需求特性,提供運動知 能課程或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四、監督紀錄:強調出席率、設定目標、分組後的 組間與組內的監督、每周運動量的紀錄、配戴計步器等重要性;五、獎勵回饋: 14.

(27) 在達成目標後,給予一些對參與者養成規律活動有幫助的獎勵品,如:毛巾、護 具、襪子等。除了物質上的獎勵,還有口語上的鼓勵,立即的回饋往往會有很大 的效果;六、環境:交通是否便利、周遭是否有適合活動的場所、社區是否有規 律活動的習慣,以上原因都會影響參與者從事身體活動的意願。 而自我效能的高低,會影響民眾身體活動量的多寡,也就是說,一旦提升民 眾的自我效能,就能有效的增加身體活動量。而增加自我效能的策略,就是從認 知開始,一旦完成知識的傳遞,接著提供生活化的活動方式,如此即能有效提升 自我效能。. 15.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招募無嚴重心血管疾病、氣喘、下肢功能損害或其他重大疾病病史, 身心健康並自願參與本研究的中老年民眾為實驗對象共 32 名。本研究之中老年 定義為年滿 45 歲之民眾,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 (行政院主計處,2011)。招募方 式是透過口頭宣傳、發放傳單、製作海報等,主要參與對象為桃園市中壢區忠義 里的里民。 一、參與同意書 在研究計畫實施前以口頭、投影片和書面等方式向參與者說明研究者的身 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過程。參與者須出於自願並簽署參加同意書 (附錄 一),以確保雙方權益,但如中途有不適或不喜歡可以隨時退出。研究共持續十 三週,內容包括:填寫問卷、身體組成與功能性體適能的檢測、配戴計步器、參 加五週身體活動介入課程(由專家學者擔任的體適能專題講座與體適能相關之運 動體驗課程)。同意參與實驗的民眾還需填寫 PAR-Q 調查表(附錄二)和切結書。 二、權益與隱私權 (一)研究所得資料將由研究者進行資料分析,其結果僅用於學術論 文的發表,各項測驗資料應確實保密不得任意公開,研究期間應使用 代號來取代參與者的身分。 (二)參與者為出於志願,實驗期間參與者若有疑慮或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 得隨時通知研究者終止或退出本研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三)課程講師均是國內知名的運動生理學權威及專家學者,可教授參與者正 確且詳盡的體適能、肌肉適能、心肺適能、柔軟度以及運動傷害防護 的相關知識。在運動指導上則是能提供安全且生活化的運動方 式,例如:伸展操、彈力帶的使用、自製寶特瓶啞鈴、健走、瑜珈、毛 巾操等等。 16.

(29) (四)參與者參加 5 週體適能與身體活動介入課程,以及體適能的 3 次檢 測,研究者須對參與者詳細講解說明體適能檢測結果。. 第二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一、 實驗地點 本研究之實驗地點為桃園市中壢區忠義里里民活動中心進行。研究時間為 104 年 3 月 6 日~104 年 5 月 29 日。 二、實驗流程 本研究之受試者需參與 3 次的實驗變項檢測與 5 次/週的身體活動介入課程 (體適能專題演講與體適能相關之運動體驗課程)。實驗進行前須先填寫基本資 料,並學習配戴計步器。實驗期間包含前、中、後三次檢測,內容包括:填寫身 體活動量表、運動自我效能問卷、測驗功能性體適能(2 分鐘原地踏步、連續坐 椅站立、肱二頭肌屈舉、坐椅體前伸、抓背測驗、2.44 公尺繞物測驗),並應配 戴計步器一星期,收集計步器上的平均步數、中行走強度時數與高行走強度時數。 本研究將實驗參與者以隨機分配的方式分成兩組,即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 先介入組是在前測完後,先實施五週身體活動介入課程後,進行中測,後五週不 特別安排課程,第十三週進行後測。後介入組則是前測後不參加介入課程,5 週 後進行中測,第八週開始身體活動課程介入,第十三週進行後測。詳細實驗流程 如圖一。資料收集完畢後,進行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一). 先介入組 第一週前測,並開始配戴計步器,第二至六週進行每週 1 次的體適能專題演. 講與體適能相關之運動體驗課程,第七週進行身體組成、身體活動量表、總步數、 功能性體適能、運動自我效能量表的檢測以及行走強度時數的蒐集,第八週起不 進行任何介入活動。最後再次測量身體組成、身體活動量表、總步數、功能性體 17.

(30) 適能、運動自我效能量表的檢測以及行走強度時數的蒐集。 (二). 後介入組 後介入組與先介入組的差異,主要是身體活動介入課程介入的時間安排不. 同。後介入組前測後除要求配合實驗配戴計步器外,並定時回來上傳資料外,及 休息五週,第七週回來進行中測,第八週開始安排上課,即體適能專題演講與體 適能相關之運動體驗課程共五次/週。隨即於第十三週再次測量身體組成、身體 活動量表、總步數、功能性體適能、運動自我效能量表的檢測以及行走強度時數 的蒐集。 5 週的身體活動介入課程,內容包含學科的知識傳授以及術科的帶領活動, 主要學科相關課程如下:基本體適能介紹、肌肉適能改善的方法、改善心肺功能 的方法、與運動相關的行為改變法、提升柔軟度的秘訣、運動與健康之間的關聯、 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等。而術科課程的部分有:團體健走活動、彈力帶肌力訓練、 有氧運動、瑜珈與皮拉提斯、伸展操-八段錦等。因考慮到學科課授課時間太長 導致帶領活動時間太少,所以學術科課程時間分別為 45 分鐘。關於上課頻率, 則是詢問過民眾可以的時間後制定出每週 1 次的課程方式。除此之外,課程內容 盡量選擇生活中容易實施,能夠幫助參與者維持運動習慣的運動相關物品,如毛 巾、彈力帶、環保水壺、簡易計步器與自製的運動保健寶典。. 18.

(31) 實驗流程: 受試者招募. 前測. 說明實驗流程與內容 受試者填寫基本資料 計步器的操作 身高體重 BMI、血壓、身體活動量表、總步數 、功能性體適能、運動自我效能、行走強度時數. 隨機分派. 先介入組(16 位): 先上 5 次課程,學科與術 科(各 45 分鐘). 中測. 後介入組(16 位): 5 週不介入. 身高體重 BMI、血壓、身體活動量表、總步數、 功能性體適能、運動自我效能、行走強度時數. 先介入組(14 位): 5 週不介入. 後測. 後介入組(13 位): 5 次課程學科與術科(各 45 分鐘). 身高體重 BMI、血壓、身體活動量表、總步數、功能性體適 能、運動自我效能、行走強度時數. 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 19.

(32) 圖 1. 總課表示意圖 20.

(33) 第三節 測量工具及方法 一、身高體重與身體質量指數測量 利用便利的攜式全自動身高體重儀 (BSM370) 進行身高、體重及 BMI 測量。 二、安靜狀態心跳血壓測量 以歐姆龍自動手臂電子血壓計 (JPNI) 於靜坐後測量安靜狀態心跳及血壓。 三、運動自我效能量表 本研究之運動自我效能(如附錄四)採用林麗鳳 (2004)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 進行資料蒐集與評估,總計題數為 15 題,其問卷整體信度 Cronbach’s 值為 0.87。 計分的方式則是以李克特五點量尺進行衡量,1 分到 5 分依序為:絕對沒有把握、 有兩成有把握、有五成有把握、有八成有把握、絕對有把握。總計的分數越高, 則代表該參與者的運動自我效能越高,而得分越低,則代表該參與者的運動自我 效能越低。 四、功能性體適能 本研究之功能性體適能動作說明,參考了劉瓊尹 (2004) 研究以及李淑芳、 劉淑燕 (2008) 之書中所介紹的動作及步驟敘述。 總共有以下六個動作,分別是:連續坐椅站立測驗、肱二頭肌屈舉測驗、坐 椅體前伸、抓背測驗、2.44 公尺繞物測驗、6 分鐘走路測驗。 (一)連續坐椅站立測驗: 受試者坐在高 43.18 公分的椅子上,保持背部挺直、雙腳平放於地面上並 將雙手交叉於胸前,並計算在 30 秒內可以完成完整站立的次數。此測驗可用於 評估下肢肌力的表現。 (二)肱二頭肌屈舉測驗: 計算受試者在 30 秒內手握啞鈴並完成肱二頭肌屈舉動作的次數。女性使用 的啞鈴大約重 2.27 公斤(約 5 磅);而男性則是使用重 3.63 公斤(約 8 磅)的 啞鈴。動作敘述:保持背部挺直、雙腳平放於地面上並使用慣用手來拿取啞鈴, 預備姿勢為手臂自然向下垂直靠近椅子。此測驗可評估上肢肌力。 21.

(34) (三)坐椅體前彎: 受試者坐在椅子高度離地面 43.18 公分的椅子上,一腳向前伸展同時腳尖 勾起、腳跟著地 (踝關節與腳背成 90 度),雙手中指互疊向腳尖方向伸展摸腳 趾,測量雙手中指與腳趾之間的距離,如果受試者的指尖超過腳尖則為正值,未 達腳尖則是負值。此可作為下肢柔軟度的評估。 (四)手臂背後互拉測驗: 受試者自然站立背挺直,右手過肩從上而下伸展,左手在腰部向後背上方伸 展,兩手中指盡量靠近,測量雙手中指間的距離。測量結果如受試者中指有碰觸 得正值,反之則為負值。測驗為雙手輪流測驗,共測試兩次選取較優秀的成績, 以評估上肢柔軟度。 (五)2.44 公尺繞物測驗: 受試者坐在椅子上,聽到訊號響起後立刻站起來往前走 2.44 公尺 (相當於 8 英呎) 繞過設置好的標誌桿並回至原來的椅子上坐好,計算完成整體動作所需 時間,此測驗乃評估敏捷與動態平衡的能力。 (六)2 分鐘原地踏步 受試者保持自然站立的姿勢,首先測量出受試者的髖關節到膝關節的中點 處,而此處就是受試者在執行原地踏步時膝蓋所要求的高度。接著在 2 分鐘之 內要計算受試者右腳膝蓋抬高的總次數,期間也要讓受試者知道過了多少時間, 重要的是結束測驗後須讓受試者稍作休息。 五、體適能檢測流程 首先發放參與者須知、同意書與體適能檢測紀錄單,而體適能檢測紀錄單 上已經先將檢測順序排出,所以參與者拿到紀錄單,就照著單上的順序檢測即 可。不過要注意的是,檢測開始之前都必須先量完身高、體重以及血壓後,也會 實施暖身活動,即帶領受測者進行約五到十分鐘的伸展操,讓身體進入狀況,才 開始進行測驗。在測驗結束後,也會集體做個緩和運動。 22.

(35) 簡易實驗流程如下:簽到、發放參與者須知、同意書與體適能檢測紀錄單 測量參與者的體重、身高以及血壓集體伸展操。(一) 30秒坐姿起立 (二) 肱二 頭肌屈臂 (三) 2分鐘原地踏步 (四) 坐椅體前彎、抓背測驗 (五) 2.44公尺起 身繞行,最後則是集體收操(檢驗順序會依事先的安排更動)。. 六、PAR-Q身體活動預備問卷 由加拿大健身健身運動生理協會在2002年修訂完成,適用年齡範圍是15至69 歲的對象,其目的是要評估參與者是否適合參與身體活動,總共有7個問題,題 目內容如心臟疾病、高血壓藥物的使用、骨骼以及關節狀態等。(如附錄二). 七、IPAQ台灣活動量調查短版問卷 短版問卷問題共有 7 題,目的是瞭解民眾在過去七天當中,持續的從事 10 分鐘以上身體活動時間,包括在工作、做家事、整理環境、交通、休閒活動、運 動及坐著等活動中所花的時間。此量表分為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強度及費力的身體 活動強度。中等費力強度的身體活動,是指從事 3-6 METs 的活動(而走路則為 3.3 METs);而費力的身體活動,是指從事超過 6 METs 的活動,可藉由瞭解民 眾從事身體活動時間及其強度,以此換算消耗的能量 (如附錄三) 。. 八、行走強度計算 利用計步器所計算到的步頻 (步/分鐘) 與個人的步距 (身高 x 0.4) 換算 得出行走強度,並紀錄下該時間的行走強度屬於中等強度或是高強度行走(Chris, 2013)。 (一)中強度行走的定義為,走路時速達 4~6 km/hr。 (二)高強度行走的定義為,當走路時速大於 6 km/hr。. 23.

(36) 九、雅柏斯健康存摺計步器(型號:FP2001):. 圖 2. 健康存摺計步器 介紹: 1. 三軸加速度感測器,能夠準確收取個人身體活動量。 2. 電子時鐘顯示,顯示目前的時間和日期。 3. LCD 面板,可顯示當日行走距離、走的步數、及消耗的熱量。 4. 已安裝「健康存摺」軟體,隨插即用免安裝。. 24.

(37)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 本研究所得之各項資料,以 SPSS for Windows 19.0 版統計套裝軟體處理, 以 α=.05 達顯著水準,並以下列方法來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1. 以描述統計 (平均值 ± 標準差) 建立受試者各項基本資料。 2. 以獨立樣本t檢定來檢視兩組別間描述性統計資料的同質性。 3..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2 組別 「先介入組 vs. 後運動 組」x 3 測驗時間「前測 vs. 中測. vs. 後測」 】來探討身體活動介入課程 對參與者在身體組成 (體重、BMI)、身體活動量、運動自我效能得分、功 能性體適能 ( 2 分鐘原地踏步、連續坐椅站立、肱二頭肌屈舉、坐椅體前 伸、抓背測驗、2.44 公尺繞物測驗)、每週平均步數以及行走強度上的影響。. 25.

(38) 第肆章. 結果. 第一節 參與者基本資料及前測變項數據描述分析 研究對象年齡介於45~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6 ± 8.4歲。在研究剛開始 共招募了32位,經過一週後,有2位後介入組的學員因家庭因素與遺失計步器等 因素先後退出本研究,且中測與後測有3名學員未參加測量而予以剔除,因此最 後完成全程的兩組參與者共計27人,先介入組的人數為14人,而後介入組的人 數為13人。兩組的平均年齡也非常接近,先介入組為57.21 ± 4.82歲,後介入組 為61.15 ± 7.97歲。就全部的參與者來說,以女性占了絕大部分,總計21位(78 %), 在男性的部分共有6位(22 %),在先介入組的組別中女性有11位、男性有3位;而 後介入組部分女性則有10位,男性同先介入組一樣有3位。 本研究所檢測之依變項包括身體組成(體重、BMI)、安靜時血壓、功能性 體適能 (連續坐椅站立測驗、肱二頭肌屈舉測驗、坐椅體前彎、手臂背後互拉 測驗、2.44 公尺繞物測驗以及 2 分鐘原地踏步)、身體活動量、運動自我效能、 平均步數以及行走強度時數。 在身體組成方面,先介入組的平均體重為58.29 ± 6.37公斤,後介入組的平 均體重則是 62.82 ± 9.05公斤。而在BMI的部分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分別為23.89 ± 2.58 (kg/m2) 與25.22 ± 2.73 (kg/m2)。在運動自我效能的平均得分上,先介入組 的分數為30.21 ± 13.72,後介入組的得分則為37.54 ± 11.15。 身體活動量中,先介入組平均為2310.86 ± 2419.91METs,後介入組的平均 則為1437.23 ± 988.97 METs。平均步數的部分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分別是 4828.79 ± 2412.07步與4608.45 ± 2320.97步。其中每日平均坐著的時間,先介入 組為4.28 ± 2.17小時,後介入組則是5.28 ± 2.77小時。 在功能性體適能檢測上,首先是(一) 30秒坐姿起立的平均次數,先介入組 26.

(39) 為14.14 ± 3.08次,後介入組則是13.85 ± 3.11次。(二) 肱二頭肌屈臂的平均次數 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分別為15.86 ± 2.51次與16.08 ± 3.43次。(三) 2分鐘原地踏 步項目,先介入組的平均次數為94.43 ± 12.36次,而後介入組的平均次數則為 93.69 ± 8.63次。(四) 椅子坐椅體前彎的平均長度,在先介入組的部分為3.89 ± 6.82公分,後介入組則是1.29 ± 8.62公分。(五) 抓背測驗項目的平均數值,先介 入組與後介入組分別為1.50 ± 6.33公分與-2.02 ± 7.43公分。(六) 2.44公尺起身繞 行的秒數平均秒數,先後介入組分別為6.97 ± 1.03秒與7.15 ± 1.37 秒。 接著是中強度行走部分,先介入組10.04 ± 5.03 (分鐘/週),而後介入組則是 10.76 ± 6.47 (分鐘/週)。最後則是高強度行走的資料,先介入組1.29 ± 2.88 (分鐘 /週),後介入組則是1.87 ± 4.56 (分鐘/週)。 最後,以獨立樣本 t 考驗檢視兩組在前測的年齡、體重、BMI、運動自我效 能得分、身體活動量、功能性體適能、平均步數以及行走強度時數之數值是否有 差異,結果發現以上資料皆未達到顯著差異 (p >.05),代表參與本研究計畫的參 與者全體的依變項差異性不大,所以在類似的背景變項前提之下,統計結果才不 會受到分組不均的影響。兩組的描述性統計資料可見表 1。. 27.

(40) 表1. 參與者敘述統計資料 (平均數 ± 標準差) 變項. 先介入組 (n = 14). 年齡 (歲) 體重 (公斤) BMI (公斤/公尺²) 自我效能 (分) 身體活動量 (METs) 連續坐站 (次) 肱二頭屈舉 (次) 兩分鐘原地踏步 (次). 57.21 ± 4.82 58.29 ± 6.37 23.89 ± 2.58 30.21 ± 13.72 2310.86 ± 2419.91 14.14 ± 3.08 15.86 ± 2.51 94.43 ± 12.36. 椅子體前彎 (公分) 3.89 ± 6.82 手臂背後互拉 (公分) 1.50 ± 6.33 2.44 公尺繞走(秒) 6.97 ± 0.90 坐的時間 (小時/天) 4.28 ± 2.17 平均步數 (步) 4828.79 ± 2412.07 中強度行走(分鐘/週) 10.04 ± 5.03 高強度行走(分鐘/週) 1.29 ± 2.88. 後介入組 (n = 13). p值. 61.15 ± 7.97 62.82 ± 9.05 25.22 ± 2.73 37.54 ± 11.15 1437.23 ± 988.97 13.85 ± 3.11 16.08 ± 3.43 93.69 ± 8.63. .129 .142 .203 .142 .230 .805 .850 .860. 1.29 ± 8.62 -2.02 ± 7.43 7.15 ± 1.37 5.28 ± 2.77 4608.45 ± 2320.97 10.76 ± 6.47 1.87 ± 4.56. .391 .197 .697 .302 .132 .766 .714. BMI:身體質量指數;METs:代謝當量;. 第二節.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後對身體組成的影響. 比較兩組參與者之身體組成主要以體重與 BMI 做為參考指標,結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身體組成之描述性統計資料 (平均值 ± 標準差) 前測. 中測. 後測. 體重(kg). 58.29 ± 6.37. 58.25 ± 6.89. 57.86 ± 6.76. BMI (kg/m2). 23.89 ± 2.58. 23.84 ± 2.76. 23.64 ± 2.72. 體重(kg). 62.82 ± 9.05. 62.98 ± 8.83. 62.73 ± 9.06. BMI (kg/m2). 25.22 ± 2.73. 25.23 ± 2.80. 25.14 ± 2.83. 先介入組. 後介入組. 28.

(41) 為考驗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體重的差異情形,將所蒐集到的數據進行 2 (組 別) x 3 (時期)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分析結果如表 3。. 一、體重的情形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交互效果未達顯著,F(2,50) = 0.47, p = .630,因此 無須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兩個獨變項的主要效果分析發現,組別因子並未達 顯著,F(1,50) = 2.43, p = .132;而參與者的三次測驗平均數差異未達顯著,組內 效果,F(2,50) = 1.95, p = .153,表示在前、中、後三個測驗時期下,參與者的體 重沒有明顯不同。. 表 3. 體重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p值. 組別 時期. 449.15 1.55. 1 2. 449.15 0.77. 2.43 1.95. .132 .153. 組別 x 時期. 0.37. 2. 0.19. 0.47. .630. 組內. 4642.72. 75. 受試者間. 4622.88. 25. 184.92. 誤差. 19.84. 50. 0.40. 總和. 5093.79. 80. *p < .05 二、BMI 的情形 為考驗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 BMI 的差異情形,將所蒐集到的數據進行 2 (組 別) x 3 (時期)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分析結果如表 4。 身體質量指數的部分,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交互效果未達顯著,F(2,50) = 0.53, p = .592,因此無須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兩個因子的主要效果分析顯 示,組別因子並未達顯著,F(1,50) = 1.80, p = .192;而參與者的三次 BMI 平均數 29.

(42) 差異均未達顯著,組內效果,F(2,50) = 2.62, p = .083,表示在不同的時間下參與 者的身體質量指數沒有不同。. 表 4. 身體質量指數 (BMI)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p值. 組別 時期. 40.17 0.43. 1 2. 40.17 0.21. 1.80 2.62. .192 .083. 組別 x 時期. 0.09. 2. 0.04. 0.53. .592. 組內. 562.31. 75. 受試者間. 558.23. 25. 22.33. 誤差. 4.08. 50. 0.08. 總和. 603.00. 80. *p < .05. 第三節 身體活動課程介入後對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 一、功能性體適能之肌肉適能 肌肉適能主要以連續坐椅站立測驗與肱二頭屈舉來做為參考指標,三次測驗 結果如表 5 所示。 表5. 肌肉適能之描述性統計資料 (平均值 ± 標準差) 前測. 中測. 後測. 先介入組 連續坐椅站立(次). 14.14 ± 3.08. 15.14 ± 2.41. 18.07 ± 1.73. 肱二頭肌屈舉(次). 15.86 ± 2.51. 20.21 ± 7.41. 20.93 ± 3.47. 連續坐椅站立(次). 13.85 ± 3.11. 14.84 ± 2.27. 16.31 ± 2.93. 肱二頭肌屈舉(次). 16.08 ± 3.43. 17.46 ± 3.80. 18.38 ± 2.53. 後介入組. 30.

(43) (一)連續坐站測驗的情形 為考驗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連續坐椅站立的差異情形,將所蒐集到的數據進 行 2 (組別) x 3 (時期)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如表 6)。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2,50) = 1.47, p = .240,因此 無須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兩個獨變項的主要效果分析發現,組別因子並未達 顯著,F(1,50) = 0.88, p = .357;但是參與者的三次測驗平均數差異達顯著,組內 效果,F(2,50) = 21.86, p < .05,表示在前、中、後三個測驗時期下,參與者的連 續坐站的次數有所不同。. 表6. 連續坐椅站立次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組別 時期. 12.48 144.04. 1 2. 12.48 72.02. 0.88 21.86. .357 .000*. 9.67. 2. 4.84. 1.47. .240. 組內. 518.47. 75. 受試者間. 353.74. 25. 14.15. 誤差. 164.73. 50. 3.30. 總和. 684.66. 80. 組別 x 時期. F值. p值. *p < .05. 進行事後比較,參與者的連續坐站之前測、中測及後測之三個平均數的比 較,前測與中測之次數平均差為 -1.00 (次), p < .05 ,中測與後測之次數平均 差為 -2.20 (次),p < .05,前測與後測之次數平均差為 -3.20 (次),p < .05。由 31.

(44) 此可知,無論運動介入的先後,後測成績大於中測成績且大於前測成績 (如表 7)。. 表7. 連續坐站成績差異比較 前測與中測 前測與後測 中測與後測. 平均差(次). 標準誤. -1.00 * -3.20 * -2.20 *. 0.46 0.58 0.43. *p < .05. (二)肱二頭肌屈舉的差異情形 為考驗先介入組與後介入組肱二頭肌屈舉的差異情形,將所蒐集到的數據進 行 2 (組別) x 3 (時期)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如表 8。 分析結果顯示,此樣本之 Mauchly’s W 係數為.488 (x2 = 17.21, p < .05),代表 樣本違反球形檢定,因此需使用 Greenhouse-Geisser 校正值。交互效果上未達顯 著,F(1.32,33.07) = 2.72, p = .099,因此無須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兩個獨變 項的主要效果分析發現,組別因子並未達顯著,F(1,33.07) = 1.44, p = .241;但是 參與者的三次測驗平均數差異達顯著,組內效果,F(1.32,33.07) = 14.83, p < .05, 表示在前、中、後測三個時期下,參與者的肱二頭肌屈舉的次數的確有所不同。. 32.

(45) 表8. 肱二頭屈舉次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組別 時期. 57.92 202.45. 組別 x 時期.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值. p值. 1 1.32. 57.92 153.04. 1.44 14.83. .241 .000*. 37.11. 1.32. 28.06. 2.72. .099. 組內. 1344.23. 58.07. 受試者間. 1002.97. 25. 誤差. 341.26. 33.07. 總和. 1643.51. 119.78. 40.12 10.32. *p < .05. 進行事後比較,參與者的肱二頭屈舉之前測、中測及後測之三個平均數的比 較,前測與中測之次數平均差為 -2.87 (次),p < .05 ,中測與後測之次數平均 差為 -0.82 (次),p = .243,前測與後測之次數平均差為 -3.69 (次),p < .05。由 上列描述可知,無論運動介入的先後,後測成績大於中測成績且大於前測成績 (如表 9)。. 表9. 肱二頭成績差異比較 平均差(次). 標準誤. 前測與中測 前測與後測. -2.87 * -3.69 *. 0.92 0.46. 中測與後測. -0.82. 0.68. *p < .05.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多元智能課 肢體覺動、空間、音樂等小組 P.1-P.6 活動組 校隊及學會 各類體藝校隊及學會(拔尖小組) 體藝尖子 活動組 科主任

在領導同儕實踐課程新措施的進程中,小組身先士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界面活動 主體活動 界面活動 產品運送 運輸 顧客服務 排程 存貨管理 水準 廠房位置 訂單流程 通路規劃 採購作業 倉儲

「群體免疫」成效。這項寬鬆的防疫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雖然較低,卻讓瑞典成為北歐

校內活動篇 --- 歷史學會活動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

,希望邀請同學每天做適量體能活動。同學可以把 每天做運動的時間記錄於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