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專家座談意見彙整

第四章 社區導入物聯網智慧服務之發展架構研擬

第一節 專家座談意見彙整

本研究之第一次專家座談會議於107 年 8 月 27 日舉行,會議記錄內容,請詳見 附錄四-1,本次會議邀集學者專家,包含資通訊領域專家、社區之使用單位、經 營管理者、環境規劃設計單位,針對社區導入物聯網智慧化服務之相關議題及所 描繪的案例場域智慧服務情境,請專家就其專業領域分享經驗並發表意見,並針 對會中所提出之社區未來案例情境之實證機會進行探討。以下依發言順序將專家 書面意見摘要如下:

1. 本研究針對社區導入物聯網及智慧化服務進行調查與研究,在此 IoT 與 AI 時代有其重要性,非常值得鼓勵。

2. 後續在時間與經費許可下,或可再思考與研究下列議題 :

A. 與政府目前積極推動的 Open Data、民生公共物聯網、ptx 等應有所瞭解 與規劃。

B. 在建構社區服務下,應考量 IoT 在 scale up 的適用性後與國外大廠的競 合。

C. 目前已有相當多的服務要求瞭解,可思考短、中、長的推動策略,如何 兼顧實務與前瞻的發展。

1. 建議考量既有建築系統資料格式與分析是否能建構物聯網社區的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提供多系統整合的介接橋梁。

2. 目前物聯網系統分 IaaS(基礎網絡)、PaaS(平台)、SaaS(應用)三層,建議本計 畫著重於瞭解既有IaaS & PaaS,並能培養團隊在 PaaS 上發展有價值的 SaaS 應用,並導引出可行的營運模式。

3. 資策會發展的 IoT PaaS(EI-PaaS)平台很樂意提供給予建築研究所合作的機構 使用,未來可與貴計畫共創可商轉的SaaS 應用。

1. 以「安全」需求為例,建議公宅社區能否針對住戶進出的辨識(人臉)管理,

除了本身社區管理人員外,可以更加強住戶的安全和監控性。

社區導入物聯網及智慧化服務之調查研究

108

2. 運用系統所開發的國家級 IoT 平台的分析功能模組,幫忙公宅社區的系統進 行設備的異常狀況預測,降低後續的維運成本。

以符合用戶安全/便利的需求思考智慧化方式,結合新科技(如手機),以可視化,

易操作引導用戶使用,以循環經濟取代線性經濟之商業模式,思考佈線斷點,

建商以智慧標章取得容積,但不會在意後續智慧化的使用,但智慧化的監控可 降低人事及維修成本(管理雲)。

1. IoT 產出數據的使用需釐清是管理者或是居住者?因為數據的使用需有其目的 性(能源能源調度)(智慧三錶是第一步)。但另一個問題的產生是 : 住宅內有 多少IoT 產出的資料可以往外傳?家店的保養也許是其一,生活模式的判斷(日 本,日立公司進行實證計劃中),傳出的數據對於公部門或城市治理需有所助 益又不侵犯太多隱私。

2. 智慧社區的情境終究要面對我國防災、高齡社會、能源缺乏的三大議題。

3. 已有的 : 停車、門禁保全、安全、信件包裹先不提,社區智慧化的新情境 : A. 家戶或社區的健康照護串聯醫院、照護業者串聯(需討論)政府照護公有

雲(如果有)。

B. 防災 : 社區的機電保養服務業者(私有雲)。

淹水警示(私有雲)、地震計(社區防災設備)、小型氣象站政府防災平 台(公有雲)住戶、社區區域預警。

C. 智慧三錶自動抄錶 : 電、水、瓦斯公司 小額用電戶能源調度應該還 很遙遠。

D. 電動車的出現充電樁、用電需量考量、配線、計費。

4. 資料安全、資料的連接/架接:

A. 推廣 TaiSEIA 101 標準-增加支援家電設備。

B. 智慧三表資料解禁(隱私法)(目前有些是錶後錶)。

C. 私有雲與公有雲架接機制與資料內容。

5. 這絕對是個跨部會需要討論的議題。

1. 物聯網如果能轉換成具產值的網路行為,從點(單一社區)的產值擴展到多個 社區共同的產值,再將產值轉換成舊社區智慧化提升的資金來源,將可解決 舊社區缺乏資金無法提升的困境。

2. 串聯多個社區的公設資源,與社區大學教育結合,讓多個社區聯結成居民自 學的多用途使用空間,也能做到共同照護雲。

3. 智慧社區城市與智慧標準結合 : 1.智慧分享 2.智慧都市管理 3.智慧交通 4.

智慧共同安全管理 5.都市共同防災。

4. 建議以單元式街廓為基礎,如何製造同一街廓,共用平台的物業安全管理,

及物聯網服務。

5. 物聯網標章如何結合形成標準化雲平台。

6. 物聯網智慧化降低營運成本。

109

1. 建議社區導入物聯網及智慧化服務系統之應用情境,可依社區使用需求層面 及管理維運層面分別探討。

2. 承上,包括能源管理(能源垂整及分配)、安全防災的應用(安全監控、緊急告 警等)、高齡照護的需求(日間照護人力派遣、健康監測)、生活服務系統(物流、

交通、資訊服務等)。

3. 現階段智慧建築仍以單體建築之智慧化系統導入為主,如何以單體建築推廣 至社區環境的智慧服務,以及資源與數據的統整應用為現階段面臨的問題之 一,建議可作為後續研究議題。

4. 案例分享討論建議納入日本柏之葉智慧社區,規劃個案探討建議納入台中水 湳經貿智慧城。

在服務、安全便利需求上,不外乎信件包裹代收通知、訪客通知、停車管理、管 理費收取、門禁電梯管制、三錶抄錄、公共交通/計程車代叫等。其中牽涉社區 本身系統整合(如門禁、由建收取服務、訪客引導、停車管理、管理保全、監視 等),除了可透過智慧建築標章案整合外,實質面其實不外乎在建構一社區服務 平台,並以使用者個人體驗介面來展現,其中其實不外乎社區內系統整合項目子 系統相關資料之擷取,公共 cloud 應用(用戶資料庫、報名、通知、帳戶管理)及 對外公共資訊交換(公車、計程車服務)。另外自動讀表系統,亦有業者已可提供 NB-IoT 服務,如桃園地區瓦斯公司的 APP 服務。綜合上述,可具體展現社區導 入物聯網應用效益。

1. 物聯架構與關鍵技術關鏈(張志勇,2012)的網路層之無線通訊技術建識增列 4G、5G。

2. 資 安 應 用 技 術 建 議 依 據 資 訊 安 全 管 理 法 1070606 總 統 華 一 義 字 第 10700060021 箴令來規劃。

3. 智慧化感知應用層建議增列 BIM 竣工模型資料庫,物業管理系統平台。物業 管理系統平台整合智慧住宅及智慧社區。

A. 智慧住宅至少包括至少安全自動化(SA)、家庭自動化(HA)、能源管理系 統(EMS)、建築自動化(BA)、通訊自動化(CA)。

B. 智慧社區包括至少智慧家庭照護、安全防災、智慧生活服務、停車場管 理、能源管理、智慧微電電網、物業管理。

4. 台中市公共住宅智慧三錶,目前狀態與台電公司用電,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 用水,台北大瓦斯用瓦斯皆不提供用量數據(涉及個資流關係)。

1. Sensor 的應用及設備如何更開放的通訊讓整合變得容易。

2. 結合雲端系統平台可以讓訊息快速傳送、包含維護派工的透明化以及快速回 應機制。

3. 既有私有建築物導入智慧化最大的困難不是在於資金壓力,因此如何有效引 進外部資金讓導入智慧化能夠分期來降低壓力。

社區導入物聯網及智慧化服務之調查研究

110

4. 如何從社區的實際需求分階段投入導入,階段的效益展現有符合預期時再往 下推動,出於管理經費而應用才能符合需求。

5. 從營運流程產生的服務智慧化效益,如圖 4-1 國霖機電的故障偵測應變標準 流程:

圖 4-1 國霖機電的故障偵測應變標準流程

建立top-down 與 bottom-up 的互通作法,例如透過議題松、Makerthon 的辦理,

結合跨域人才(在地 better)共同探討特定議題,並往下形成解決方案,再結合資 源來發案執行。

1. 傳統社區導入物聯網需考慮到施工佈線,因此可能需先評估導入之順序,選 擇不同之通訊方式,建立實驗導入場域,進而提出建議方案。

2. 社區導入物聯網低功耗感測裝置可朝著先研討優先服務項目,進而選擇不同 感測設備逐步導入服務所需之設備及系統、平台。

3. 情境案例中依安全、健康、便利、節能優先加入探討服務項目建立相關服務 措施。以公共設施優先導入,並導入管理中心看板及安控管理。

表 4-1. 第一次專家會議主辦單位意見回應表

研究人員 書面意見

張 怡 文 助 理 研 究員

研究緣起已敘明本案係為回應科技部「智慧化環境科技發展 推廣計畫應強化結合 IoTs,發展空間應用」之審查意見,爰 請蒐集我國物聯網應用相關科技計畫成果,參酌研提我國未 來10 年智慧建築或社區導入物連網服務之應用情境,發展架 構及後續研究課題建議以回應本案合約預期成果及效益 2.及 3.之要求。

林谷陶研究員 1. 提供應用資策會建立的平台的合作策略方向等。

A. 綜合佈域、系統整合(雲、資料、協定)、資訊通傳(最 佳化、優化)。

B. 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 : 公有(營運中心)、民間(資金

111

來源、效益量化)。

C. 管理維護的情境。

2. 如南港機廠公宅謝建築師所提到的循環經濟,以租代買,

買的是服務。

3. TaiSEIA 101 國家標準導入、行動裝置串聯。

會後研究團隊將上列專家及主辦單位意見分析歸納,彙整成為研究課題如下:

【課題一】公共資訊的運用:銜接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的Open Data、民生公共物 聯網、ptx 等規劃。

【課題二】平台應用策略:建構社區服務應考量 IoT 在 scale up 的適用性,考量 與國外大廠的競合。考量與資策會發展的 IoT PaaS(EI-PaaS)平台合 作共創可商轉的SaaS 應用。

【課題三】研擬建築及社區資料互通架構:考量分析既有建築系統資料格式,建 構物聯網社區的Common Information Model,提供多系統整合的介 接橋梁。將目前智慧標章單體建築為主的評估範圍,推廣至社區環 境的智慧服務,並建構資源與數據的統整應用。並且應釐清產出數 據使用者。對外公共資訊交換(公車、計程車服務)及自動讀表系統數 據的授權取得。

【課題四】智慧建築及社區應用需求及關鍵資訊建立:應結合 1.智慧分享 2.

智慧社區管理 3.生活服務系統(物流、交通、資訊服務等)。4.智慧街 廓互助安全防災(安全監控、緊急告警等)。5.設備的異常狀況預測。

6.能源管理(能源垂整及分配) 、7.高齡照護的需求(日間照護人力派 遣、健康監測)、

【課題五】智慧標章查核項目應用:結合物聯網形成標準化數據維運雲平台。

【課題六】智慧化感知應用層與 BIM 竣工模型資料庫介接:使物業管理系統平

【課題六】智慧化感知應用層與 BIM 竣工模型資料庫介接:使物業管理系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