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代後期,多元文化逐漸受到重視與提倡,原住民族運動開始蓬勃發 展。之後遂有 1990 年代的部落主義更具體的指出原住民部落重建的方向,當時 整個文化復振工作相當強調部落的主體性,並試圖尋求經濟產業上的發展,配合 著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來重建部落公共意識與產業發展,以解決部落經濟困 頓、文化失落、社會邊緣等困境,布農部落屋就是在此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可 見,原住民文化產業成立的目的,最主要是要整合部落的文化、生計與社會三個 問題於部落文化產業中,希望透過部落資源(天然、人文)、居民的參與,來架構 一種內發性的地方產業,以引爆部落的連鎖經濟效應,藉由這個產業所產生的經 濟利潤,去安定居民的生計,支持文化的存續,脫離社會邊緣的地位。此種產業 除了被期待要傳承過去的文化外,更被賦予開創新的部落經濟生活之使命,而且 此一方式在各部落間,似乎已變成一種普遍的方式。也就是說原住民文化產業本 身是一種結合部落資源、居民參與的策略來營造文化、社會、經濟三個層面的生 機,其終極目標在於文化的傳承,但在過程中連帶的維持部落生計的安定,以及 部落內利益合理的分配,當然這個利益的分配除了是有形的回饋外,還強調所謂 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利得,以此來達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並傳承文化 的目的。
不過,基金會雖然是搭上這一波部落重建的列車,並且也在此一脈絡下發展 而成為原住民文化產業的典範,但令人遺憾與感到質疑的是,從一開始至今,整 個發展過程中就和桃源村村民間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緊張關係,不管在文化、經 濟、社會、政治等層面的認知上,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甚至於幾乎水火不容,
造成原來所設定的理想與目標,不只不能達成,甚至還衝突不斷。關於布農部落 屋與部落居民間的互動關係,本研究依據文獻及田野資料,分下列四個層面,來 加以探討。
壹、文化面
部落重建與社區總體營造基本上都強調一種文化層面的復振、傳承,因此要 復振什麼文化?傳承什麼文化?布農文化又是什麼?這些都牽涉到我們對文化 的定義,也牽涉原住民經營文化產業時,其供給面所提供的文化產品內涵為何。
所以,何謂布農文化?何謂文化產品?Nabu 指出:
我們一直在探討什麼是文化?如何保存布農文化或傳承布農文化?我 也仔細想過到底布農文化是什麼?八部合音?文化對我個人而言,那些
都是形式啦,它事實上是生活方面所延伸出來的價值觀念,所以對布農 族來講,文化是怎樣讓人在一個自然空間中的運用,以達分擔、分享的 目的,在這個形式下,大家形成一定的共識跟某些儀式。並且透過儀式 的內涵,來說明人和自然,人和神之間的對待關係,然後變成一種因應 環境所必須的那種分擔、分享的生活型態。每個人針對實際的需要、針 對族群碰到的困難,思考著用什麼樣的儀式展現象徵意義來解決問題,
然後去推廣、去執行。對我來講,那是一個很活的運用。分擔、分享、
互助合作的精神也因此成為布農族傳統社會組織的機制,現在我把它納 進來基金會的宗旨內,因為我要做傳承的工作,今天我在做的就是這個 同伙,延續的工作,從個體的延續、族群觀念、價值的持續,一路堅持,
並且以此種精神來做為認同的標準。其實我覺得大概應該是說,我只是 把它再確認一下而已,而不是把傳統放在現代加以重現,而強調那是復 振傳統文化,這是不對的,因為文化的生成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脈絡,把 過去放在當下,缺少了時代的脈絡,那都不是真實的,就像現在我們還 能狩獵嗎?(Nabu,B02)
可見 Nabu 所謂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延伸,而且這種方式的延伸指的是 在現代社會自然的空間下運用而生的分擔、分享與共識。把傳統的分肉、分小米 改成分貨幣,過去的打獵變成打卡上班。但是有一部份的傳統文化是可以不隨時 代的變遷而需大幅更迭的,例如傳統布農族在各原住民社會中是以「平權觀念」
聞名於世,現在的部落屋卻有明顯的科層階級制度及主從關係,和傳統的分享社 會有著實質上的差異。因此不免會引起質疑,部落屋是在恢復誰的傳統?傳承誰 的文化?
再者,Nabu 提到把傳統放在傳統文化之上,要求當代人要去傳承傳統文化 都是不對的,理由是我們都不活在傳統的社會中了,因此文化應以傳承為方式,
而不是恢復。傳承二字含有兩層意義,一個是傳遞,一個是承襲。傳承的重點在 於尋找與回顧祖先最深刻的生命意義,及其相關連的精神意義。因此,基本上越 是能從生命底層所湧現的思考,就越能讓人從其內涵尋繹文化的內容,並且因而 感動於中。由此可見,每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總是循著各自的社會發展軌跡,
並從此一軌跡中產生新的生活方式,並建構新的文化基礎。因此每個人一生下來 即是在一個特定的關係網絡中,這個關係網絡的建立,不是靠個人自由的選擇,
而多是從繼承或者是遺傳而來(Walzer,1995)。每一個人都是某個特定社群的一 個成員,著根於和別人所共享的文化傳統中,且承載著特定的文化和傳統。所以,
此種新舊文化絕對不會是處於斷裂的狀態中。以部落劇場中的歌舞為例,布農的 文化從過去就是有歌無舞,但現在卻出現又歌又舞,對於一再標榜以傳承布農文 化為己任的部落屋,是否將布農文化的脈絡切斷了,而自成一格?果真如此,這 還稱布農文化嗎?
或許誠如前面所引訪談內容中所提及的,在布農部落屋經營者眼中,舞台只 是個表演場地罷了,有它的設計考量。然而卻又認為部落劇場是部落屋的心臟,
如果沒有經過舞台,根本看不出什麼東西來。可見,他們還是覺得劇場是最有文 化性的產品,這種明顯的矛盾使人懷疑,這個文化產品是誰的文化產品?十幾年 來都被當作布農的文化,日復一日的輸出給遊客。這當中是否有經過沉澱、烘焙 的過程?有否和族人討論而形成一種共識?如果沒有,那部落屋如何成為傳承布 農文化的堡壘?總歸而言,這其中實包括了何謂布農文化以及是否已經文化商品 化了這兩個爭議性的議題,以下將論述員工和部落的人對這二個議題的看法:
一、布農文化之爭議
何謂布農文化?布農部落屋中保存了哪些布農文化?員工的看法是這樣的:
一個是劇場的表演,一個就是我們餐廳的烤肉,烤的方式還是布農族的 方法,還有一些藝術品。(依婷,B10)
像我們表演布農篇的話,是只有一部份而已,主要的文化資產還是有,
因為這是屬於資產的維護。布農的文化在農作方面應該是屬於小米文 化,早期就是以狩獵、農耕為主,其他的像紡織那些。在園區在基金會 裡有一些保存的還不錯。(朝群,B01)
阿媽的小米酒,已經外包了,剩下編織、八部合音還有在這裡。不過我 覺得只有商業氣息,已沒有文化的感覺了,要看布農族的文化應到部落 裡面去,可能還可以嗅到一點氣息。(巧雯,B05)
我們身上所有的東西幾乎都是外面來的。(子儀,B02)
白牧師比較不重視文化,比較重視商業,假如沒有 Nabu 在撐的話,就 變成純觀光商業。不過,變成觀光商業也還有一些些文化內涵、文化深 度。(孟璋,B04)
文化是什麼?文化都在生活裡面。文化不要很假,原住民的熱誠是有點 傻傻的,把你當朋友那種,要回到那個原點,你才能散發那個東西,有 些東西是由內向外的,而部落屋的要求卻是由外向內的要求,所以怎麼 會有文化濃度。(明山,C01)
在訪談中,一位鄉民進一步提到他對原住民文化保存的一些看法,倒是有自
己的一番見解,完全不同於一些原住民學者的認知,或許也可以提供一些省思:
我倒是覺得,不會擔心文化不見了,很多事情例如語言,現在很多儀器 都可以把語言保存起來,為什麼不做?一定要用活的人把語言保存嗎?
沒有文字的東西本來就會隨著時間而流逝的,用活的人來保存很難,除 非能用這個方式來謀生,所以母語教育是沒有必要的。閩南小孩不用學 國語,環境自然教他,不用學台語,因為你本身是閩南人而且台語也是 社會工作上必須的工具,你只要學英文就融入世界上了。原住民的小孩 國語不用學了,因為現已用此交談,閩南語要學因為他是工作語言之 一,英語要學因要融入世界,要不要學母語,他學母語比學英文還難,
如果你是原住民的父母你會讓小孩子全部都學嗎?母語應由國家以電 子科技的方式保留下來,用講的錄下來保存,「人」怎麼講,「頭」、「臉」
和「圖」又怎麼講,一一的把它錄下來,需要的人自然會買錄音帶來學,
用不著的人強迫也沒有用,這種事現在不做以後又更難了。不過一般的 心態是他都不留,我幹嘛留?大家就都不理不睬了,為什麼是加注在我 身上,我們是傻瓜喔,為什麼別人都不做只有我在做。(永光,D01)
顯然在我的訪談中,又衍生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誰該負責保存文化?是族 群的責任嗎?還是交給制度去負責?如果保存的文化不能用於生活上,那這部分
顯然在我的訪談中,又衍生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誰該負責保存文化?是族 群的責任嗎?還是交給制度去負責?如果保存的文化不能用於生活上,那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