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年間交往的平均成長率(%)

現實主義 新自由主義 建構主義

交往的絕對程度 10 年間交往的平均成長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3-1:六項交往指標中的絕對程度與平均成長率

交往的絕對程度 10 年間交往的平均成長率(%)

1913 年 1960 年代 成長倍數 1890/93-

1912/3 戰間期 第二次世界

大戰之後 貿易流動

(十億美元) 19.3 204.1 10.6 63.5 -55.1 74.7

資本流動

(十億美元) 1.1 3.2 2.9 83.8 -168.2 83.3

通訊總數

(百萬通) 1516.0 5556.0 3.7 143.0 -1.5 85.6

郵件 1374.0 5238.0 3.8 143.5 -0.6 89.2

電報 120.0 89.0 0.7 98.2 -45.2 18.7

電話 22 229.0 10.4 62.9 91.9

留學生(千人) 25.0 375.0 15.0 28.9 101.9

人口(十億人) 1.6 3.6 2.3 7.0 9.5 20.9

國家數 44.0 124.0 2.8 6.3 4.3 43.6

資料來源:轉引自:Peter J. Katzenstein, “Inter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Some Long-Term Trends and Recent Chang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9, No. 4 (Autumn, 1975), p. 1029. 若干資料係以 某時期的平均數呈現。詳細內容與資料來源,參見:Ibid., pp. 1021-1034.

另一方面,學者阿特(Robert J. Art)也提供了若干數據佐證了全球相互依 賴的現象。147 在 1830 年至 2000 年期間,世界出口在世界生產毛額(gross world product, GWP)中所佔的比例,從 5%攀升至近 25%。世界生產毛額中出口比例 的上升,顯示了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和不斷增加的相互依賴程度。在儲蓄銀行中 的外國資產金額方面,從 1960 年的 32 億美元,增加到 1994 年的 7.8 兆多美元,

成長了 2400 餘倍。外國資產在世界生產毛額中所佔的比例方面,則從 1960 年的 0.3%,成長到 1994 年的 30%。由於資本流動也是衡量相互依賴的良好標準,投 資者與銀行會把資金投向其認為能贏得高回報率的地區,並匯出所獲得的利潤。

高額的資本流動可以顯示出對於資產安全的信心,也能衡量國家間的整合程度。

在對外投資方面,全球直接對外投資(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的金額,從 1970 年的 121 億多美元,增加到 1999 年的 9 千多億美元,成長了近 75 倍。組合投資

(portfolio investment)的金額,從 1975 年的 91 億多美元,增加到 1999 年的 1.6 兆多美元。從美、加、英、法、德、義、日等經貿實力雄厚的七國集團貿易量來 看,七國集團之間的出口佔世界出口的比例,從 1955 年的 17.4%略增為 2000 年 的 22.0%,期間則逐年略有增減。在七國集團全部出口佔全球出口的比例方面,

從 1937 年的 41.1%略增為 2000 年的 45.7%,期間最高峰則曾於 1965 年增加到 56.8%。

質疑全球相互依賴趨勢的華爾滋也曾以統計數據顯示,當代(該書出版年)

147 Robert J. Art, A G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 op. cit., pp. 20-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相互依賴程度還略遜於 19 世紀晚期。148 還有學者質疑國家之間相互依賴或相 互影響的情形只發生在工業化國家之間,其他新生的弱小國家仍然位於邊陲,單 向地受到核心國家的剝削,反而處於依附(dependency)的狀態。但霍斯蒂(Kal J. Holsti)則表示,這些學者忽略了若干案例,發展中國家可以運用討價上的優 勢,並發展出技術與科層能力來管理資源以免受到剝削,也可以透過孤立、出口 導向的工業化、形成生產者的聯合壟斷,克服了新殖民主義下的經濟劣勢。149 阿 特也坦承,貿易與直接對外投資集中在北方的富裕國家之間。這些國家佔了世界 直接投資總流出量的 97%,總流入量的 75%。今天的相互依賴很大程度上依舊 是一個富國俱樂部。150 然而,隨著蘇聯共產集團於 1990 年代初期的瓦解,民主 化的浪潮又再次引發各國民眾對於民主政府與市場經濟的追求。151 由於民主國 家本身的特性傾向於相互合作,彼此的貿易往來也較為頻繁。因此,美國所主導 的聯盟體系更能在和平時期持續運作,並發展出複合的政治、軍事、經濟網絡關 係。根據資料顯示,美國 2011 年前 10 大貿易夥伴依序為:加拿大、中華人民共 和國、墨西哥、日本、德國、英國、南韓、法國、中華民國、巴西。152 其中,

加拿大與墨西哥佔有地利之便,且與美國共同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巴西則為南美洲大國,同樣也有地緣 經濟上的優勢。但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即屬北約盟國,日本與南韓則為美 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邦。就本文探討的對象而言,北約在冷戰結束後的 1999 年第一次東擴之前,成員國除 1952 年加入的希臘與土耳其外,全屬先進歐美國 家之林。因此,北約成員國正好符合上述學者的標準,彼此之間確實出現了相互 依賴現象。

然而,人員、商品、服務、資本等流通只是相互依賴的部分面向,敵對的國 家或聯盟集團之間也會出現彼此影響的相互依賴現象。由於相互依賴並不意味著 合作的出現,反而會使牽涉其中的參與者都受到影響並付出代價。基歐漢與奈伊 就曾表示,相互依賴也會產生代價或限制。軍事相互依賴可以是具有破壞性或代 價高昂的,這主要發生在相互懼怕的敵對雙方之間;也可以具有幫助性,如在親 密盟國之間。153 相互依賴現象的出現只能表示參與各方有密切的聯繫,並使得 彼此在意見紛歧時,會慎重考慮解決爭議的成本效應,可能因代價高昂而採和平 的方式,或預期獲益高於成本而不惜犧牲一切以追求個別利益。

148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p. cit., pp. 212-222.

149 Kal J. Holsti,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iplomacy in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2, No. 2 (Spring, 1978), pp. 513-515. 對相互依賴評論的觀點可以參見該文 517 頁註釋 5 至 12 的書目。

150 Robert J. Art, A G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 op. cit., pp. 25-26.

151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152 http://www.trade.gov/mas/ian/build/groups/public/@tg_ian/documents/webcontent/tg_ian_003364.

pdf Top U.S. Trade Partners

153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3rd edition, op. cit., pp.

235-23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互依賴除了從數量方面來衡量國家之間的交往程度以外,還可以考慮國家 之間的交往品質。若將國家之間的互動區分為善意或敵意,154 由此便可進一步 得出如下表 3-2 所示的四種類型。當國家互動頻繁且又維持善意時,便出現一般 意義上的相互依賴關係,彼此之間極為容易出現和平與合作的關係;當國家互動 零散且維持善意時,彼此之間僅會維持和平的局面,但不易有合作的機會;當國 家互動頻繁且又充滿敵意時,彼此之間便會出現軍備競賽或對峙的局面,這也屬 於基歐漢與奈伊所說的相互依賴關係。當參與方願意付出代價而切斷聯繫時,即 有可能發生戰爭;當國家互動零散且又充滿敵意時,會造成衰退蕭條的局面,可 能會往其他類型演變。諸如 1930 年代時,各國採取了「以鄰為壑」的關稅壁壘,

彼此之間的貿易量大減,最終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之一。但若彼此之間 甚少有機會互動或完全沒有交往,但又具有敵意時,便不太可能相互影響,如此 即成為了「消極和平」(negative peace)的局面。

表 3-2:國家互動情況與程度之關連

國家互動程度/數量

頻繁(相互依賴) 零散(彼此孤立)

國家互動情況/品質

善意 積極和平、合作 消極和平

敵意 軍備競賽、對峙

→戰爭

衰退蕭條

→戰爭或消極和平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對聯盟理論的應用而言,國家之間徒有相互依賴的關係並不足以促使其形成 聯盟,但或許可以解釋國家經過深思熟慮,在主要目的達成之後還能為了其他共 同利益的聯繫而願意繼續保持在聯盟體系內的安全合作關係。然而,退出聯盟也 並不表示切斷了對外的經貿與軍事交流的互賴關係,法國為了追求更大的軍事國 防政策獨立性,在 1966 年宣布退出北約的軍事整體結構(NATO’s integrated military structure),但仍持續參與北約內部的其他政治活動。155 我國與美國之間 於 1954 年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雖然在 1979 年因美國改與中華人民共 和國建交而於隔年失效,當時中共提出的建交條件即為:斷交、廢約、撤軍。但 美國國會同時亦通過了「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並以持續對 我國軍售而聯繫了雙邊互賴關係。因此,吾人僅能將相互依賴理論視為與聯盟理 論及北約在後冷戰時期的存續有正相關性,但並不足以作為充分條件。

154 此處可參見哥本哈根學派對「國際關係」的見解:Barry Buzan, Ole Wæver, and Jaap de Wild,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7), pp.

13-14.

155 參見:http://www.nato.int/cps/en/natolive/topics_52044.htm Member countrie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解釋的適用性:新自由主義與後冷戰時期的北約

本文認為,北約自從成立以來,便提供了成員國安全保障與資訊溝通的制度 管道,在相互依賴的背景下,促進了成員國之間的合作關係。冷戰結束以後,又 將民主體制作為會員國的標準之一,鼓勵其他中、東歐國家申請加入,以進一步 擴展民主國家聯盟的範圍,發揮維護歐洲和平與安全的成效而得以持續存在。

曾有學者將國際建制界定為原則、規範、規則和決策程序,並進一步指出,

原則是關於事實、原因和公正的信念,規範是以權利和義務定義的行為標準,規 則是對行為的特定指示或禁止,決策程序是作出和應用集體選擇的普遍實踐。156 基歐漢也認為,建制包含了不同層次的指令,從原則、規範到相當特殊的規則和 決策程序。透過探討不同時期的原則與規範演變,我們可以運用國際建制的概念 來探討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延續及變遷。157 這些概念在區別上的模糊觀點,也引 起其他學者的批評與質疑。158 但仍有學者認為,組織和建制在理論分析中可以 分開,但在實踐中卻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而已。159

(一)後冷戰時期的北約與制度調整

任何國際建制的形成,都有其存在目的,由國家組成的軍事聯盟也不例外。

就北約而言,其在北大西洋公約的前言即指出建立聯盟的宗旨:「締約國決定要 保衛人民的自由、共同財產和文明,這些價值是建立在民主、個人自由和法治原 則之上的。為了保持和平與安全,決定將大家對於集體安全的努力聯合在一起。」

在軍事聯盟的性質方面,公約第 3 條表示:「為了有效達成條約的目標,盟國將 個別或集體透過延續和有效的自助與互助之方式,維持與發展其個別與集體抵抗 武裝攻擊的能力。」第 5 條則明白指出聯盟運作的觸發條款(trigger clause)160

「締約國同意,對一個或多個成員國在歐洲或美洲的攻擊,應該被視為針對全

「締約國同意,對一個或多個成員國在歐洲或美洲的攻擊,應該被視為針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