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2.1

幻想曲的起源、發展與風格演變

幻想曲(Fantasy)是一種根據作曲家的幻想、不拘泥於傳統曲式而寫作的器 樂曲,著重於表達作曲家的自由想像,往往帶有強烈的即興和炫技風格。曾寫作 過幻想曲的作曲家包括有:J.S.巴赫、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布拉姆 斯(J. Brahms, 1833-1897)等等。

十六世紀時幻想曲等同於利切卡爾(Ricercar,又稱古幻想曲),作曲家在寫 均為「近似幻想曲的奏鳴曲」(Sonate quasi una Fantasia),尤其俗稱《月光》

( “Moonlight”)奏鳴曲的第二首,更是一改傳統,不以奏鳴曲式快板樂章起頭,

反而是以慢板樂章開始。

就蕭邦的三首作品:升 f 小調波蘭舞曲,作品 44、f 小調幻想曲,作品 49 與升 c

15 Jeffrey Kallberg, “Chopin’s Last Style.” In Chopin at the Boundaries: Sex, History, and Musical Gen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92-3.

三、從基本架構與創作元素來探討 蕭邦《幻想波蘭舞曲》的文脈與連貫性

蕭邦的學生米庫里(Carl Mikuli, 1819-1897)曾說:「蕭邦認為每首選彈的作 品都應該從曲式結構、內含的感情和心理進程諸方面進行認真分析。」16

鋼琴家漢堡格(Paul Hamburger)借用學者亞伯拉罕(Gerald Abraham)的分 析,將《幻想波蘭舞曲》劃分成十個樂段(見表 3-1)。

17 Nicholas Cook, A Guide to Musical Analys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339.

而學者參孫(Jim Samson)將此曲劃分成三大部分,他認為舞曲元素與調性 結構是段落劃分的主要依據與支持 18。學者康恩(Edward T. Cone)則認為《幻 想波蘭舞曲》運用了奏鳴曲式的原則:「蕭邦早期的作品顯示出他在結構上缺乏 對奏鳴曲式原則的理解,或是故意對它的嘲弄;但卻也是同時期作曲家中,為了 自己的目的而將曲式變形為最個人化和最成功(就某些方面來講)的一位。我不 只是指幻想曲和最後兩首敘事曲而已,這幾首的結構是根基於變化的奏鳴曲式;

另外像《幻想波蘭舞曲》和船歌,它們甚至將奏鳴曲式的原則運用到別種曲式 中。」19

筆者根據調性安排、波蘭舞曲節奏的運用,以及抒情中段在調性、織度與風 格上均呈現強烈對比這些特徵,決定以變化的 ABA’三段體來歸納這首樂曲的形 式結構。然而僅僅將樂曲分段並標上記號對於實際演奏並無助益,筆者將會在第 四章從戲劇性的角度來探討每個樂段的角色功能以及與先後樂段的關係。以下將 先針對《幻想波蘭舞曲》的曲式結構、導奏動機與主題之間的關聯、調性安排的 脈絡與波蘭舞曲節奏的運用四個方向來探討蕭邦如何利用幻想曲的特性於波蘭 舞曲中,並且在旋律、調性與織度的經常變化中使樂曲保有一氣呵成的完整性與 流暢度。

上述康恩的說法並沒有指明蕭邦是以奏鳴曲式的結構來寫作《幻想波蘭舞 曲》,他只是提到蕭邦在波蘭舞曲的形式裡創新運用了奏鳴曲式的原則。康恩所 謂的奏鳴曲式原則可能是指主題動機的發展及調性結構,因為從這兩個角度來 看,《幻想波蘭舞曲》的寫作手法的確與奏鳴曲發展部和再現部的處理方式略有 關聯。

18 Jim Samson, The Music of Chop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02

19 Edward T. Cone, Musical Form and Musical Performance. New York: W. W. Norton, 1968, p.8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