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1. 本研究根據 PAUP*軟體所分析得到的氧化還原概念演化樹,還需要 相關氧化還原概念之研究驗證,以作為檢視本研究所繪製的支序圖 符合學生的氧化還原概念發展歷程。

2. 本研究使用問卷的選擇題和開放式問答題作答內容,作為了解不同 年級學生之氧化還原概念,提供整體的概念發展趨勢,屬於量化為 主之研究,日後的研究可以針對本研究所提出的心智模式內容進行 晤談,以確認心智模式的內容。

3. 本研究選取之研究對象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中一年級不 分組、高中二年級自然組以及大學部化學系學生。未來研究上若能 再針對國小學生以及高中社會組學生進行研究,應可使概念演化趨 勢更加完整。

14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吳怡嫺(2007):跨年級學生氣體心智模式演化歷程之探究與分析。台北市: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辛怡瑩(2009):跨年級學生氣體心智模式演化歷程之探究與分析。台北市: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林財庫(2005):創造進化論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一些應用,科學教育學刊,13(2),

141-168。

林靜雯(2006):由概念演化觀點探究不同教科書教—學序列對不同心智模式學生 電學學習之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澄霞與楊永華(1986):中小學「氧化與還原」主題概念的深廣度研究。師大 學報,31 期,頁 725-746。

王貴春與黃萬居(1999):師院學生對氧化還原之迷思概念研究。科學教育研究 與發展季刊,15 期,19-38 頁。

陸維作、江新合、吳裕益、黃寶鈿與黃湘武(1988):氧化還原概念與推理能力 相關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 77-0111-S017-007-D。

林哲彥(1992):我國國小學童氧化還原概念之研究(Ι)(NSC 81-0111-S-024-01-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振霖(1994):我國學生氧化還原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的研究(一)-我國學 生氧化還原概念發展評量工具的發展與效化(NSC 83-0111-S-018-016)。台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振霖(1995):我國學生氧化還原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的研究(二)-我國學 生氧化還原概念的發展(NSC 84-2511-S-018-001)。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

148

林振霖(1996):我國學生氧化還原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的研究(三)-國中學 生氧化還原概念診斷教學的研究(NSC 85-2511-S-018-008)。台北: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

王貴春、黃萬居(1998):師院學生對氧化還原概念認知之研究。第十四屆科學 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p577-584。

149

二、英文部分

Chi, M. T. H., Slotta, J. D. and de Leeuw, N. (1994). From things to processes: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for learning science concept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4, 27-43.

Chi, M.T.H. & Hausmann, R. G. M. (2003). Do radical discoveries require ontological shifts? In L. V. Shavinina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Innovation. Elsevier Science Ltd., 430-444.

Chi, M. T. H. (2005). Commonsense conceptions of emergent process: Why some misconceptions are robust.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14(2), 161-199.

Cochran, K. F., DeRuiter, J. A., & King, R. A. (1993).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4(4), 263-272

Darren A.(1997). Graphical explanation of basic phylogenetic terms.

de Queiroz, K.(1988). Systematics and the Darwinian Revolution. Philosophy Science, 55, 238-259.

de Queiroz, K., and J. Gauthier(1994). Toward a phylogenetic system of biological nomenclature. Trends Ecol. Evol, 9: 27–31.

Kuhn , T. S .(1962) . The structure of scienc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hlon Hoagland, Bert Dodson, Judith Hauck(2001):Exporing the way Life works: The science of biology.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Inc.

Lin, J. W., & Chiu, M. H. (2007). Students’ conceptual evolution in electricity—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cladistic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RST 2007, April 15-18, New Orleans, U.S.A.

Mayr, E. (1982).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 Belknap.

Popper, K. R. (1968).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150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opper, K. R. (1972). Objective knowledg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approa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sner, J., Strike, K., Hewson, P., & Gertzog, W. ( 1982). Accommodation of a scientific concep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66, 211-227.

Riedl, R. (1977). A systems-analytical approach to macro-evolutionary phenomena.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52, 351-370.

Strike, K. A., & Posner, G. J. (1992). A revisionist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R.

A. Duschl & R. J. Hamilton (Eds.), Philosophy of science,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pp. 147-176).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hagard, P. (1992). Conceptual revolu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Vosniadou, S. (1994). Capturing and modeling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 [special issu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4, 45-69.

Vosniadou, S., & Ioannides, C. (1998). From conceptual development to science education: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10), 1213-1230

Wiley, E. O. (1975). Karl R. Popper, systematics, and classification: A reply to Walter Bock and other evolutionary systematists. Syst. Zool. 24, 233–243.

Wiley, E. O., Siegel-Causey, D., Brooks, D. R., & Funk, V. A. (1993). The compleat cladist: a primer of phylogenetic procedures (Vol. 19, Special publication) 2nd.

Lawrenc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51

附錄一、氧化還原概念詴題

152

氧化還原概念試題

各位同學你好:

本詴卷主要目的是為了瞭解各年級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 概念。本詴題包含五個題組,共 30 小題選擇題,以及 3 題問答題請 各位同學在作答之前,先閱讀以下注意事項:

1. 作答前請務必在答案卷上填寫你的基本資料。請一律將答案填寫 在答案卷上,請勿在題本上做任何劃記。

2. 請詳閱題目之後,在每一小題的答案群中選擇一個最正確的答案 (單選),若選項中沒有合適的答案,或有兩個以上合適的答案,

都請直接於答案卷中說明你的想法。

3. 本詴題採取跳答方式,所以請務必依照題目的指示依序作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 邱美虹

研究生 張育倩

153

154

155

5. ( )關於蘋果發生「氧化」,果肉會由原本的淡黃色變成顏色較深的黃褐色,關於此現象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蘋果只會發生氧化反應。

(B)蘋果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且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C)蘋果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沒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D)蘋果會同時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E)氧化還原反應為一種反應,而不是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兩種反應。

(F)其他

選擇(A)~(D)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6題。

選擇(E)或(F)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 6 題,直接跳答<題組二>。

156

157

<題組二>

鎂是銀白色的金屬,是地殼中蘊含量很豐富的元素,因為密度很小,所以常與鋁金屬製作成鋁 鎂合金,應用於製作航太零件。鎂金屬在空氣中燃燒後會形成白色的氧化鎂,並且發出白色劇烈的強 光,若將燃燒的鎂金屬放入裝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也還是可以繼續燃燒,不會熄滅。關於這樣的 現象,詴回答下列問題。

1.( )請問鎂可以「燃燒」的原因為何?

(A)燃燒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鎂可以分解或合成產生新物質。

(B)燃燒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鎂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

(C)燃燒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燃燒是一種可逆反應。

(D)燃燒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燃燒會發生電子轉移的現象。

(E)燃燒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

(F)其他

選擇(A)~(D)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2題。

選擇(F)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2題,直接跳答第3題。

158

159

3. ( )鎂在二氧化碳中仍然可以燃燒,可能與何者有關?

(A)鎂分解或合成新物質的容易程度。

(B)氧原子的多寡或是搶奪氧原子的能力。

(C)正、逆反應的傾向。

(D)電子的多寡或是搶奪電子的能力。

(E)其他

選擇(A)~(D)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4題。

選擇(E)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 4 題,直接跳答第 5 題。

160

161

5. ( )關於鎂發生「燃燒」的敘述何者正確?

(A)燃燒只會發生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的其中一種。

(B)燃燒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且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C)燃燒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沒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D)燃燒會同時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E)氧化還原反應為一種反應,而不是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兩種反應。

(F)其他

選擇(A)~(D)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6題。

選擇(E)或(F)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 6 題,直接跳答<題組三>。

162

163

164

165

5. ( )關於色素發生「氧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色素只會發生氧化反應。

(B)色素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且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C)色素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沒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D)色素會同時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E)氧化還原反應為一種反應,而不是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兩種反應。

(F)其他

選擇(A)~(D)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6題。

選擇(E)或(F)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 6 題,直接跳答<題組四>。

166

167

<題組四>

根據歷史記載,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器時代的地區是兩河流域和埃及等地,開始於西元前 3000 年,而世界上最早進入鐵器時代的是西台帝國,則是大約在西元前 1400 年左右。由此可知人類使用 銅器早於鐵器,但是博物館中所收藏的古代器具中,銅器的數目卻多於鐵器,且銅器的保存也較為完 善,關於這樣的現象,詴回答下列問題。

1.( )請問鐵可以「生鏽」的原因為何?

(A)生鏽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鐵可以分解或合成產生新物質。

(B)生鏽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鐵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

(C)生鏽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生鏽是一種可逆反應。

(D)生鏽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生鏽會發生電子轉移的現象。

(E)生鏽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

(F)其他

選擇(A)~(E)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2題。

選擇(F)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2題,直接跳答第3題。

168

169

170

5. ( ) 關於鐵發生「生鏽」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生鏽只會發生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的其中一種。

(B)生鏽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且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C)生鏽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沒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D)生鏽會同時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E)氧化還原反應為一種反應,而不是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兩種反應。

(F)其他

選擇(A)~(D)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6題。

選擇(E)或(F)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 6 題,直接跳答<題組五>。

171

172

<題組五>

臭氧(O3)可以濾除陽光裡許多有害的氣體,其中最具殺傷力的紫外輻射約有 90%會被臭氧層吸 收,因此臭氧層常被比喻成是地球隱形的保護膜。

根據調查顯示,自 1978 年開始的十年內,全球各緯度平流層的臭氧含量降低約 1.2%至 10%不 等,南極上空則是臭氧被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甚至在春季期間更會出現所謂的「臭氧洞」。其中氟氯 碳化合物就是破壞臭氧層的元凶,氟氯碳化合物簡稱 CFCs,由於其化學性質相當穩定,所以其分子 要上升到平流層才會分解,此時氟氯碳化合物中所含的氯(Cl)會與臭氧(O3)作用,產生一氧化氯(ClO)

和氧氣(O2)。其反應式如下:

氯(Cl)+臭氧(O3→ 一氧化氯(ClO)+氧氣(O2 請根據上面的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 )請問氟氯碳化合物中的氯會破壞臭氧層的原因為何?

(A)此過程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氯可以將臭氧分解或合成產生新物質。

(B)此過程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氯會跟臭氧的氧原子發生反應。

(C)此過程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這是一種可逆反應。

(D)此過程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過程中會發生電子轉移的現象。

(E)此過程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

(F)其他

選擇(A)~(E)選項者,請依序作答第2題。

選擇(F)選項者,請直接在答案卷寫出你的想法,作答完畢後可略過第2題,直接跳答第3題。

173

174

175

5. ( )關於臭氧被氯破壞變成一氧化氯和氧氣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過程只會發生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的其中一種。

(B)此過程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且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C)此過程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沒有一定的發生次序。

(C)此過程會接續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但沒有一定的發生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