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過程中,北方學統無異較受研究者重視,這裡所 謂的北方學統係指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以及以 北方學統為中心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於北方學人在現代中國學 術史上較受研究者青睞,不論從北京大學國學門發展下來的北大國學傳統1, 或從現代學科體制論析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2;甚或討論現代中國史學的發 展,包括古史辨運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相關研究,我們發現北 方學統的研究可謂漪歟乎盛哉,而有關南方學統的研究則寥若晨星。

這一方面固然是北方學統在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處於主導 性地位,且相關論題所引導的風潮,較受史學工作者重視。一般研究現代中 國史學發展的論著,大抵以影響較大的主流為討論重心,如古史辨運動和中 國社會史論戰等主題,即為史學工作者較注意的焦點;個別史家的研究,亦 較獲青睞;此固有見於史學發展之主流性,以及史家在時代動盪中孜孜矻矻 從事研究的可貴精神,在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過程中,確然有其深刻之軌跡 可循。

無可置疑的,古史辨運動是現代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第一個引起討論的 主題,美國漢學家 Laurence A. Schneider 教授的《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tory),是第一本研究古史辨運動的專著,此書從走向民

間的觀點,強調古史辨運動與民俗運動之間的關係3,局部地代表了美國學者 從事近代中國研究的觀點;王汎森教授《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論析清季今

1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 (1922-192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

2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

3 Laurence A. Schneider, 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tor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中譯本有: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 版社,1984)。

文家的歷史解釋,與古史辨運動的一脈相承,見解鞭辟入裏4;彭明輝《疑古 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探討古史辨運動在現代中國史學所扮演的腳 色,在方法論的檢討著重清代樸學對古史辨運動的影響,以及白話小說研究 在古史討論時的彼此相互為用5;陳志明先生《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 中國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以顧頡剛為中心,探討顧頡剛各階段的疑 古史學6。這些著作大抵為古史辨運動的形成及其影響,奠定了初階的研究基 礎。

由傅斯年創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而發展出來的史料學派,是現 代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另一個值得探討的主題,王汎森教授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傅斯年:近代中國的歷史與政治〉),對傅斯年思想 的重建,以及創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而形成的史料學派,有精闢的 分析7;劉龍心教授〈史料學派與現代中國史學之科學化〉,從科學化的角度 論 析 史 料 學 派 的 形 成 與 發 展8; Axel Schneider 教 授 “Die Rolle der Historiographie und des Intellektuellen zwischen Wissens-chaft, Politik und philosophie. Verdeutlicht anhand der Historiographie Fu su-niens und Ch’en Yin-ch’üehs vom Institut für Geschichte und Philologie”(〈史學與知識分子在科學、政治 與哲學間的角色:以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傅斯年與陳寅恪的史學為例〉),對史料學派進行了全面 性的探討9

4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

5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15-204。

6 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 化出版社,1993)。

7 王汎森(Wang Fan-shen), Fu Ssu-nien :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劉龍心,〈史料學派與中國史學之科學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所碩士論文,1993)。

9 Axel Schneider, “Die Rolle der Historiographie und des Intellektuellen zwischen Wissens-chaft, Politik und philosophie. Verdeutlicht anhand der Historiographie Fu su-niens und Ch’en Yin-ch’üehs vom Institut für Geschichte und Philologie,” (Bochum: Universität Bochum, Ph.D. Dissertation, 1994).

史觀學派的研究向來較為棘手,因為現實政治常易左右研究的方向,大 陸史學工作者礙於意識形態,所論難免偏頗;臺灣史學工作者的研究又係隔 岸觀火;目前較具規模的著作是逯耀東教授《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和《史 學危機的呼聲》二書,以漢儒“注經”與宋明儒“解經”的觀點,解釋大陸史學 工作者的研究方式,點出馬克思主義史學在解釋中國歷史時的框限10;研究 社會史論戰及其影響的著作,有 Arif Dirlik 教授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 史學的起源,1919-1937》)11,此書對社會史論戰的過程,以及中國初期馬克思主義 史學的發展狀況有深入分析;潘光哲教授〈郭沫若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 起源〉,以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為中心,探討馬克思主義史學之起 源與發展態勢12;此外,以陶希聖為首的《食貨半月刊》和在臺灣復刊的《食 貨月刊》,代表了以社會經濟為歷史主體之研究方向,這部分的探討尚有許 多可以開展的空間13

10 逯耀東,《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79);逯耀東,《史學危機 的呼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11 Arif Dirlik,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 L. 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12 潘光哲,〈郭沫若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起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1)。

13 陶希聖本人的著作,可以幫助吾人瞭解其社會經濟史研究的內容,如:《中國社會之史 的分析》(臺北:食貨出版社,1979);案:此書1929年初版於上海;《中國社會與中國革 命》(臺北:食貨出版社,1979);案:此書1931年初版於上海;《潮流與點滴》(臺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關於社會史研究的內容與方法,杜正勝的討論頗鞭辟入裏,參 考: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收入: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編),《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青峰出版社,

1991),25-76;Arif Dirlik的論文亦對陶希聖的歷史研究有所分析,參考:Arif Dirlik, “Ta’o Hsi-sheng : the Social Limits of Change,” in Charlotte Furth eds.,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305-331.

有關現代中國史學人物的研究專著,由於資料集中,而且獲得較易,是 截至目前為止相關研究最為蓬勃者,如:王德毅教授《王國維年譜》14,汪 榮祖教授《史家陳寅恪傳》15,康虹麗女士〈論梁任公的新史學和柳翼謀的 國史論〉16,胡映芬女士〈傅斯年與近代中國史學的發展〉17,黎華趙先生〈張 蔭麟研究〉18,林麗月教授〈張蔭麟史學理論評析〉19,張慧中女士〈蔣廷黻對 中國近代史之研究及其貢獻〉20、李顯裕先生〈陳垣史學探析〉21等。

至於論述整體現代中國史學發展的專著,出現最早的是顧頡剛《當代中 國史學》22,可惜提倡以科學方法治史的顧頡剛,在這本書中雖列舉自 1845 年迄 1945 年間中國的各類史學著作,卻未進一步分析著作的特色與價值23; 此外,有類現代中國史學史的著作尚有許冠三教授《新史學九十年》,此書 將現代中國史學人物分為“史學新義”、“考證學派”、“方法學派”、“史觀學 派”、“史建學派”等加以討論,其中“史料學派”係指傅斯年與陳寅恪,胡適、

顧頡剛為“方法學派”,與一般現代中國史學的分類有所不同,而“史觀學派”

不及於陶希聖,“史學新義”未論柳詒徵,諸派中均未論及錢穆,反而在“史建 學派”中討論殷海光與作者本人,略有析異者多而通同者少之失24

14 王德毅,《王國維年譜》(臺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67)。

15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16 此為康虹麗之碩士論文,發表於《幼獅學誌》,10.2(臺北,1972.06),其後收入:杜維運、

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三(臺北:華世出版公司,1980),429-504。

17 胡映芬,〈傅斯年與近代中國史學的發展,1900-195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1975)。

18 黎華趙,〈張蔭麟研究──生平、著述及其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1)。

19 林麗月,〈張蔭麟史學理論評析〉,《歷史學報(師大)》,6(臺北,1978.05): 475-489。

20 張慧中,〈蔣廷黻對中國近代史之研究及其貢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1982)。

21 李顯裕,〈陳垣史學探析〉(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22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香港:龍門書店,1964);案:此書初版於1947年印行。

23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1。

24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下(香港:中文大學,1986,1988)。

上述研究現代中國史學之論著,不論學派或個別史家均有一共同之現 象:著眼於主流學派或顯而易見之史學發展,而鮮少及於史學之河的深處或 其分支。如在上述研究中,唯一論及南方學者的僅黎華趙先生〈張蔭麟研 究〉;其餘焦點均集中於北方學派。筆者不願過度誇大現代中國學術的南北 之分,但要說完全沒有南北之分,恐亦係掩飾之詞。事實上不論海峽兩岸,

都因為北方學派當家,而稍稍忽略南方學派在現代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的影 響力。筆者在《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中曾指出,古史辨運動的 反對者,主要即為出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即後來的東南大學、中央大學)的師生們25; 如果以 1920 年代前後的中國學術界來看,胡適為北方學人的精神導師,新 文化運動的燃燈人,應無疑義;柳詒徵則是南高的學術領袖,反五四新文化 運動的統帥;如果說《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催生者,那麼,《學衡》

雜誌顯然是古典主義的最後堡壘26;如果古史辨運動代表以北大為中心的新 史學發端,那麼,《史地學報》顯然是主要的反對陣營。這種南北對峙的情 形27,不僅五四時期如此,甚至一直影響到 1949 年後的海峽兩岸。

雖然南京大學並非就是當年中央大學的後繼者,但浙江大學為中央大學 的學術延伸,應為一般熟知現代中國學術發展者的常識;而 1952 年中共高 校院系調整後的復旦大學,至少在歷史系部分接收了當年浙江大學的教授 們。所以,從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來的東南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到復旦大學

25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68-92。

26 沈 松 僑 教 授 指 出 , 學 衡 派 思 想 淵 源 自 白 璧 德 (Irving Babbit) 的 新 人 文 主 義 (New Humanism) , 而 白 璧 德 的 新 人 文 主 義 則 師 承 安 諾 德 (M. Arnold) 之 新 古 典 主 義 (Neo-Classicalism);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

26 沈 松 僑 教 授 指 出 , 學 衡 派 思 想 淵 源 自 白 璧 德 (Irving Babbit) 的 新 人 文 主 義 (New Humanism) , 而 白 璧 德 的 新 人 文 主 義 則 師 承 安 諾 德 (M. Arnold) 之 新 古 典 主 義 (Neo-Classicalism);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