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家庭教育投資之因素

第五章 實證結果

第一節 影響家庭教育投資之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第五章 實證結果

第一節 影響家庭教育投資之因素

本研究在探討家庭教育投資的因素方面,主要分成三個部分探討,首先以傳 統的研究方式,探討影響家庭教育支出的因素;第二部分再將應變數「教育支出」

更改為「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比例」,探究其影響因素;最後再擴及國內研 究較少涉及的非物質面向的投資決策行為,以「是否為了安排子女上更好的學校 而遷移戶籍」、「父母每週陪伴子女念書或教導子女之時數」等六項投資決策作為 應變數,分別探討在不同家庭背景下,父母對於這些家庭教育投資決策有何不 同。

一、教育支出

本研究先以Probit model 探討哪些家庭背景因素會影響教育支出是否為最高 者,再將教育支出為最高者所回答的教育支出金額代表每戶實際的教育支出金額,

以OLS model 研究影響家庭教育支出的影響因素,並將其結果列於表 5-1。

由表5-1 可以看出影響家庭教育支出費用為最高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項:

出生於台灣、居住南部地區、父親年齡、婚姻狀況-已婚、父母親教育年數、父 母親行業別、子女人數、子女性別比以及家長中斷就學的經驗等,除了居住南部 地區與父親年齡為負向影響外,其餘皆為正向影響,以下將逐一說明。

相較於在國外出生的父母,出生於台灣的父母親較有可能花費最多的支出在 教育方面;而居住在南部地區(包括嘉義縣、嘉義市、台南縣、台南市、高雄縣、

屏東縣以及澎湖縣)的家長相對於居住在東部地區(包括花蓮縣與台東縣)的家 長則較不容易將教育費用列為最高的支出項目,推測可能是因為東部地區的經濟 環境較差,父母親因此更重視子女的教育,盼望子女可因接受教育而有能力改善 家中或地方的經濟狀況,因而投入相對大量的教育經費。而研究結果顯示,父母 親的教育年數越高,以及父母親從事第二、三級產業者,其教育支出越有可能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其他費用中最高的。相反的,父親的年齡若是越大,則教育支出較不容易是最高 費用,推測是由於若家中成員年紀越長,醫療費用的支出也會相對較高,在其他 費用中,醫療費用也就比較容易會是支出費用最高的項目了。

而實證結果也顯示,家中子女人數越多,且子女中男孩比例越高,教育支出 就越有可能是支出費用中最高者,顯示了台灣家庭仍存在著些微的重男輕女的觀 念。至於本研究增加的「家長中斷就學經驗」變數,實證結果則發現若是家長在 求學經驗中,曾經因為家中經濟問題而中斷就學,這群家長也就越容易花費最多 的費用在教育方面,推測是因為自身曾因經濟問題而中斷就學,當了父母之後,

為避免子女重蹈覆轍,因而在教育方面給予子女充足的經費支持。

在教育支出方面,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居住台北市、居住中部地區、父親年 齡、父母親教育年數、父親行業別、子女人數、原住民血統以及家庭總所得等,

其中除了原住民血統為負向影響外,其餘對教育支出皆為正向影響,以下將逐一 說明。

居住於台北市以及中部地區(包括苗栗縣、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 縣以及雲林縣)的家庭,相較於居住於東部地區的家庭,會有較高的教育支出金 額,推測由於居住在台北市及中部地區的家庭相較於東部地區,家庭所得較高、

經濟狀況較好,且因都市地區就業競爭也較激烈,使得父母有能力也必須花費更 多的經費在培育子女上,此結果與鄧瑜君(2009)的研究發現居住於中部地區的 家庭教育經費較高相仿;而台北市及中部地區都市規模較大也較為密集,也和林 金源(2003)發現居住於都市的家庭相對於鄉村的家庭教育費用較高的結論相 似。

研究結果也發現,家庭教育經費會隨著父親的年紀而增長,此結果與國內葉 凱莉、蔡群立(2000)以及鄧瑜君(2009)的研究結果相同,而與國外 Tansel &

Bircan(2006)研究土耳其地區,發現父親年齡愈高,私人家教費用反而會愈低 的結果相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父母親的教育程度也對教育支出有正向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父親的教育年 數每增加1 年,平均教育支出就會增加 4,934 元;而母親的教育年數每增加 1 年,

平均教育支出就會增加3,270 元,顯示了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越高,對於子女的期 待也就越深。此結果與駱明慶(2000)、林金源(2003)及 Tansel & Bircan(2006)

的研究發現教育支出有代際間移轉的現象相符,而與葉凱莉、蔡群立(2000)發 現父親的教育程度與教育支出無顯著關係的結果相異。

在父親行業別對於教育支出的影響方面,研究結果發現父親從事第二、三級 產業,相對於從事第一級產業的家庭,其教育支出會相對較高,且金額高出了一、

兩萬元。推測是因為第二、三級產業的薪資較高,家庭經濟能力較佳,因此能夠 負擔較高額的教育費用。此結果與葉凱莉、蔡群立(2000)發現父親是專業人員 對其子女的教育支出顯著地比父親從事工人為多,而父親從事農、林、漁、牧業 者,則對子女的教育支出相對較少的結果相同。

而家中子女人數也與教育支出成正比,研究結果發現家中每多1 位子女,

平均家庭教育支出會增加16,322 元。與一般認為子女越多,須負擔的教育費用 也越多的觀念相符,也與鄧瑜君(2009)發現當家庭中 7–18 歲子女人數愈多,

則其教育支出也會愈高的結果相同。但與Hanushek(1992)及 Parish & Willis(1993)

的研究發現子女的量與質間確實有抵換關係的結果相反。

家庭總所得則與預期的相同,對於家庭教育支出有正向的影響效果,但家庭 總所得每增加1 元,平均教育支出只會上升 0.005 元,上升幅度很小。推測是因 為本研究的家庭教育支出僅侷限於教育支出為其他經費最高者,造成其上升幅度 較小。而家庭總所得與家庭教育支出成正比的研究結果,則與先前的研究(林文 達,1983;呂光和,2007;Huston, 1996;Tansel & Bircon, 2006)發現家庭所得 確實會讓子女享有較高之教育資源的結果皆相同。

至於較少被涉及的原住民這部分,實證結果則發現具備原住民血統者,相對 於其他家庭的教育支出較少,且金額差距很大,平均少了31,145 元。此研究結 果顯示了原住民子女所擁有的教育經費短缺,所享受到的教育資源也明顯低於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原住民。這部分則與Kane(1994)研究發現黑人子女所享有的教育資源遠低於 白人子女相似,皆顯示出弱勢族群在教育資源方面的不足。

Log likelihood -2139.172

R2 0.092

adj. R2 0.081

註:*表1%顯著水準,**表5%顯著水準,***表10%顯著水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二、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比例

第二部分本研究以OLS 模型估計家庭背景對於「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 比例」的影響效果,並將實證結果列於表5-2。

由表5-2 可以看出影響「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比例」的因素主要有:出 生於台灣、居住台北市及高雄市、父親年齡、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行業別、子 女人數以及家長中斷就學經驗等,其中除了居住於台北市、高雄市及原住民血統 為負向影響外,其餘對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比例皆有正向影響效果。對照表 5-1 及表 5-2,可發現家庭背景對於「教育支出」以及「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 之比例」的影響大同小異,兩者之間僅有出生於台灣、居住於高雄市以及原住民 血統等三項變數存在不同的結果,由此可知教育支出以及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 之比例兩者應存在相當程度的關係,影響教育支出的因素對於教育支出占總消費 支出之比例影響也相當顯著。以下僅針對兩者不同的地方作詳細說明。

研究結果發現父母親出生於台灣的家庭,其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比例會 高於父母親出生於國外的家庭,推測可能是因為相較於出生於國外的父母親,在 台灣出生的父母較有機會經歷台灣早期貧苦的時期,因此現在會願意支付較高比 例的教育費用於子女身上,以彌補其童年教育資源不足的遺憾。而居住於高雄市 的家庭則相對於居住在花東的家庭,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比例會相對較低,

或許也說明了高雄市居民的經濟狀況較佳,同樣的教育經費支出對於高雄市家庭 來說可能僅是其他費用中的一小部分,而對於花東地區的家庭來說則較有可能占 總消費支出中較高的比例。而最後的不同則是原住民血統這個變數,研究結果顯 示在教育支出占總消費支出之比例的迴歸中,原住民血統的影響不顯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三、教育投資決策

第三部分則將應變數設定為非物質面向的教育投資決策部分,分別以「是否 為了安排子女上更好的學校而遷移戶籍」、「是否為了子女的學業問題而搬到其他 城鎮」、「是否安排子女出國念書」、「是否為子女準備教育基金供他們讀書用」、「是 否為了子女的教育問題而辭去工作」以及「父母每週陪伴子女念書或教導子女之 時數」等六個教育投資決策作為應變數,為簡化起見,以下以教育投資決策1~6 簡稱,以探討家庭背景對於這六項家庭教育投資決策的影響效果,並將實證結果 列於表5-3、表 5-4、表 5-5、表 5-6、表 5-7 以及表 5-8。其中,由於教育投資決 策1 與教育決策投資 2 這兩項決策,與家中子女的年紀相關,通常在子女年紀介 於就讀幼稚園到國中之間的時期,父母較有可能考量到是否為了子女的學業問題

第三部分則將應變數設定為非物質面向的教育投資決策部分,分別以「是否 為了安排子女上更好的學校而遷移戶籍」、「是否為了子女的學業問題而搬到其他 城鎮」、「是否安排子女出國念書」、「是否為子女準備教育基金供他們讀書用」、「是 否為了子女的教育問題而辭去工作」以及「父母每週陪伴子女念書或教導子女之 時數」等六個教育投資決策作為應變數,為簡化起見,以下以教育投資決策1~6 簡稱,以探討家庭背景對於這六項家庭教育投資決策的影響效果,並將實證結果 列於表5-3、表 5-4、表 5-5、表 5-6、表 5-7 以及表 5-8。其中,由於教育投資決 策1 與教育決策投資 2 這兩項決策,與家中子女的年紀相關,通常在子女年紀介 於就讀幼稚園到國中之間的時期,父母較有可能考量到是否為了子女的學業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