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手語句子中,模仿某詞彙

同時後期有小偉較有模仿手語的意願,不需要父母特意引誘,已經可以 主動從父母的手語句子中,主動找出某詞彙來模仿;如例 4-7-6 中,小偉模 仿母親和研究者交談句子裡的手語詞彙—「布丁」。

例 4-7-6

觀察節次ⅩⅡ,22 個月大

(母親正在告訴研究者買布丁之事。)

母親向研究者說: 「上次我買布丁給他(手+口)…。」

小偉: 「布丁(手+口)。」

(布丁(手)形式為兩手手心朝下交疊一起並摩擦。)

4. 模仿整句手口語句子

21 到 24 個月大之間,小偉的模仿有另一層意涵,即藉由模仿來和父母 對話,小偉會模仿父母親之前打的手語或口語句子來和父母互動,但從成人 看的角度是兒語(jargon),不過仔細觀察,是可以從當中找出某些可理解的 詞彙。

例 4-7-7

觀察節次Ⅹ,21 個月大

母親: 「媽媽問你(手+口),好不好(手+口)?爸爸媽媽愛你(手+口), 好不好(手+口)?」

小偉: 「爸爸

爸爸媽媽(口)。」

(小偉同時直指手勢在頭上劃,又指著爸爸的身上揮來揮去。)

例 4-7-8

觀察節次ⅩⅣ,24 個月大

(母親看 CD 播放器上面的數字是二十二,便告訴小偉這是第二十二 首歌。)

母親: 「二十二首(口)

╴╴╴╴╴╴

歌放二十二(手)。」

小偉: 「ㄟ

(口)

╴╴╴╴╴

二二(手)。」

(說話同時,小偉點點頭,手語形式欲打二手形,卻打成三手形。)

從小偉模仿父母的手口語句子中,不難發現小偉經常採用整句學習的 方式,句子中會出現父母之前發過的音,有可能聾父母的口語能力有限,小 偉難以分辨及準確斷詞,來得知父母要表達的是哪一個口語詞彙,才會在要 求功能例 4-4-9 中出現「要包尿布」的句子,但發音為「

ˋ

」;無 法把已學會「要」的發音正確發出,因為小偉未意識到其為相同的字。

八、 告知功能

(一)、 主動告知

小偉在主動告知功能上,大約可從 20 個月大作區分點,20 個月大以前,

小偉都以口語告知為主,到 20 個月以後,雖然沒有捨棄口語形式,但他多 了許多其他形式的出現,如口語發展從單一詞彙發展到口語句子;手語詞彙

0 5 10 15 20 25 30

I(17) II(17) III(18) Ⅳ(18) V(18) VI(19) VII(19) VIII(20) IX(20) X(21) XI(21) XII(22) XIII(23) XIV(24) 觀察節次及年齡

次數

圖 4-9 小偉出現主動告知功能的次數統計

1. 簡單音節組成的口語詞彙

小偉在 17 到 19 個月大時,都是以口語表達為主,他會用簡單音節組成 的口語詞彙表達,如「

」代表「玩具放進去」、「

ㄑㄧㄡ ˋ

」代表「打噴嚏」

等,有時還會加上拍手等手勢。

例 4-8-1

觀察節次Ⅰ,17 個月大

(小偉自行把玩具放進去框框裡,接著便拍手。)

小偉:

(口)!」

`玩具放進去了'

例 4-8-2

觀察節次Ⅲ,18 個月

(小偉打了一個噴嚏。)

小偉:

ㄑㄧㄡ

ˋ

(口)。」

`我哈啾了'

例 4-8-3

觀察節次Ⅵ,19 個月大

(小偉坐在床上,母親幫他穿鞋,小偉抓抓腳底板。)

小偉: 「

(口)

`我腳癢癢'

2. 手語詞彙「沒有(手)

除了用簡單音節表達外,小偉也會使用手語詞彙「沒有(手)」,表達物體 不見或不存在的狀態。

例 4-8-4

觀察節次Ⅱ,17 個月大

(小偉吃完糖果。)

小偉: 「沒有(手)。」

`糖果沒了'

3. 數數告知

小偉在這時期也會運用「數數」來告知他人自身的行動,例如小偉會一 邊踩著步伐一邊數「一、二、三…」,在玩遊戲時也會用數數來預告他行動 的時機點,雖然小偉無法正確數出數字的順序,但顯示他瞭解數數具有計算 的功用,並正確用在適合情境;至於手語數數則是到小偉 21 個月大時才觀 察到。

例 4-8-5

觀察節次Ⅴ,18 個月大

(父親和小偉一起玩捲尺。)

小偉: 「一 二

ㄉㄧㄠ ˋ ㄍㄧㄣ ˋ

(口)。」

`一二…(數數)'

(註:表示自己何時要放捲尺。)

例 4-8-6

觀察節次Ⅴ,18 個月大

(一邊踩棉被一邊數自己的步伐。)

小偉: 「一二三五六七九。」

`一二…(數數)'

(註:表示自己總共踩幾步。)

例 4-8-7

觀察節次Ⅹ,21 個月大

(小偉和父母一起玩遊戲,父母親用手口語數數。)

母親: 「一二(手+口)。」

父親: 「一二(手+口)。」

小偉: 「一二(手)。」

`一二…(數數)'

(註:表示自己何時要衝到父親身上。小偉手語數數完則衝到父親身 上。)

4. 單一口語詞彙

開始觀察之際,小偉便陸續發展出單一口語詞彙,他會運用「動詞」詞 彙來表示他當時的行動或動作,例如「跳」表示「我在跳」、「丟」表示「丟 到垃圾桶」、「開」表示「我在開電視」等;也會運用「名詞」詞彙來表示他 要拿的東西,如「餅乾」表示他要吃餅乾,從 18 到 24 個月期間都觀察得到。

例 4-8-8

觀察節次Ⅴ,18 個月大

(小偉站在地板跳。)

小偉: 「跳(口),跳(口)。」

`我在跳'

例 4-8-9

觀察節次Ⅶ,20 個月大

(小偉發現地上有糖果紙,撿起糖果紙。)

小偉: 「丟(口)。」

`丟到垃圾桶'

(把糖果紙丟到垃圾桶。)

例 4-8-10

觀察節次ⅩⅣ,24 個月大

(小偉看到桌上的餅乾。)

小偉: 「餅乾(口)。」

`我要吃餅乾'

(伸手去拿餅乾。)

5. 口語句子

小偉在 20 到 24 個月大時,在主動告知的表達上,隨著手、口語詞彙發 展,形式開始多樣化;除了延續單一口語詞彙的表達,口語詞彙數量增多,

甚至出現口語句子,能夠將口語詞彙結合,並將口語詞彙參雜在難懂的兒語

(jargon)形成句子。

例 4-8-11

觀察節次Ⅷ,20 個月大

(母親要小偉把皮包關起來。)

小偉: 「我要打(口)。」

`我要打開'

例 4-8-12

觀察節次ⅩⅡ,22 個月大

(小偉拿梳子梳頭。)

小偉: 「梳頭髮(口)。」

`我在梳頭髮'

(梳頭髮(口)發音為

ㄉㄡ ˊ ㄨㄚ ˊ

例 4-8-13

觀察節次ⅩⅣ,24 個月大

小偉: 「電視(手)

ㄌㄚ ˋ

ㄐㄧㄚ ˋ

開電視(口)。」

`我要開電視'

(電視(手)打法為直指指涉物:電視。)

(接著把電視打開。)

例 4-8-11 中,可以發現小偉的語法為「主詞(我)+要+動詞(打)」,

但省略了「開」;而例 4-8-12 和例 4-8-13 的語法皆為「動詞(開、梳)+受 詞(電視、頭髮)」,雖然出現了受詞,卻省略了「主詞(我)」。

6. 手語詞彙

這個時期,手語發展的量與質亦明顯增加,開始出現手語詞彙,有時小 偉會和父母一樣,同時講出手、口語詞彙,如手打「喝(手)」,嘴上同時也說

「喝(口)」,有時則只出現手語詞彙。

例 4-8-14

觀察節次Ⅷ,20 個月大

(小偉正在喝水,喝完水後同時出現手口語)

小偉: 「喝(手+口)。」

`我在喝水'

(喝(口)的形式為左手握拳,放在嘴巴上,頭往後仰)

例 4-8-15

觀察節次ⅩⅡ,22 個月大

(母親把魚玩具放進水池。)

小偉: 「玩(手+口)。」

`我在玩'

(玩(手)的形式為兩手握拳伸出食指,放在肩膀處晃動,玩(口)發音 為

ㄨㄢ ˋ )

在上述例子中,小偉將「玩(手)」一詞用在正確的情境中,但在 24 個月 大時,小偉把「看電視」也用手語詞彙「玩(手)」表示,顯示小偉有將「玩(手)」 一詞作過渡延伸,將其語意視為「有趣、令人愉快的事」,只是這次並沒有 出現口語,口語發展中也未發現他將口語詞彙「玩(口)」用在「看電視」的 情境中,若從小偉同時出現手口語詞彙看來,會認為手、口語應是共同發展,

但從下述例子,顯示兩者亦有獨立發展的時候。

例 4-8-16

觀察節次ⅩⅣ,24 個月大

(小偉把電視打開。)

小偉: 「玩。」

`我在看電視'

(二)、 回應告知

在回應告知的溝通功能裡,小偉的表現大多為點頭,或者配合點頭加上 說「要(口)」、「好(口)」;但在幾次觀察節次中發現小偉的表達形式有些微的 改變,例如在觀察節次Ⅸ(20 個月大)發現小偉開始出現手語詞彙「好(手)」, 詳細發展歷程描述如下。

0 5 10 15 20 25 30

I(17) II(17) III(18) Ⅳ(18) V(18) VI(19) VII(19) VIII(20) IX(20) X(21) XI(21) XII(22) XIII(23) XIV(24) 觀察節次與年齡

次數

圖 4-10 小偉出現回應告知功能的次數統計

1. 簡單的手勢

例 4-8-17

觀察節次Ⅱ,17 個月大

(父親手拿糖果罐,小偉的手正要伸進去拿。)

父親: 「一個(手),不可以(手+口)。」

(父親意指只能拿一個,小偉看著父親)

小偉: 「一個(手)。」

`只拿一個'

(一個(手)的形式為手張開微微上舉,接著食指翹起)

2. 手∕口語詞彙「要」、「好」

例 4-8-18

觀察節次Ⅴ,18 個月大

父親: 「要不要玩(手+口)?」

小偉: 「要(口)。」

`我要玩'

(小偉說話同時點頭,並拿走爸爸手上的捲尺)

手語詞彙「好(手)」的表達,小偉約在 20 個月大出現,他會利用簡單手 語「好(手)」來回應父母的詢問,而手語詞彙「要(手)」則到 24 個月大才觀 察到。而「好(手)」通常來自於父母親先前的問句,例如父母前一句句子當 中有「好不好(手)?」,小偉便會回答「好(手)」。

例 4-8-19

觀察節次Ⅸ,20 個月大

(小偉看電視。)

父親: 「喝水好不好(手+口)?」

小偉: 「好(手)。」

`好'

(好(手)的形式為手握拳放在鼻尖。)

3. 依據母親的反應修正表達形式

雖然小偉經常口說「要(口)」、「好(口)」或點頭來回應,但小偉 19 個月 大時,首次觀察到他會隨著母親的回應來修正自己的表達,例如當母親問小 偉要不要吃東西,小偉會直接口語回答「要(口)」,但母親若沒有仔細注視小 偉的嘴形,這樣的回答母親是聽不到的,她便會相同的問題再問一次;而第 二次的回答,小偉便會修正原來的口語形式,改以母親能直接察覺的視覺語 言。

例 4-8-20

觀察節次Ⅵ,19 個月大

母親: 「要不要吃香蕉(手+口)?」

小偉: 「要(口)。」

`要'

母親: 「要不要吃香蕉(手+口)?」

例 4-8-21

觀察節次Ⅷ,20 個月大

母親: 「等一下吃巧克力(手+口)?好不好(口)?」

小偉: 「好(口)。」

`好'

母親: 「等一下吃巧克力(手+口)?好不好(口)?」

(小偉未說話改點頭。)

例 4-8-20 和例 4-8-21 顯示小偉的確能根據母親的回應來調整語言形 式,但是小偉仍會對聽不到的父母「講話」,只是在得不到回應的情況下,

第二次會採用不同的言形式,因此尚未有語言調整能力(code-switching)。

例 4-8-22 中,在無須為母親特別修正表達形式的狀況下,小偉直接用 口語表達,當母親沒有注視小偉,或是母親是直接下命令,並未期待小偉的 回應,通常小偉不會直接覺知到母親需要用視覺語言來互動,他便以最「熟 悉」的方式表達—口語。

例 4-8-22

觀察節次ⅩⅣ,24 個月大

(小偉手上拿著紙筆。)

母親: 「那邊(手)放好(手+口)。」

(那邊(手)打法為直指指涉物:桌子。)

小偉: 「好(口)。」

`好'

(走到桌子旁)

不過,足以確定在認知能力上,小偉已經能夠理解:適時改變表達形 式,可以達到更有效的溝通功能;同時隨著年紀增長,修正的形式除了點頭,

逐漸出現手語詞彙,並展現正確的手語語法「名詞+要」,如例 4-8-23。

例 4-8-23

觀察節次ⅩⅣ,24 個月大

母親: 「要不要戴安全帽(手+口)?要不要(口)?」

小偉: 「好(口)。」

`好'

(接著馬上又改形式。)

小偉: 「帽子(手)(手)。」

`我要戴帽子'

(帽子(手)形式為把手心朝下放在頭上;要(手)形式為兩手合併指尖 觸碰在一起,往身體推進。)

此外,小偉在向母親回應告知意願時,可以明顯發現他語言形式的發 展。在 19 個月大例 4-8-20 中,小偉回答母親「要(口)」,但是到了 20 個月大

此外,小偉在向母親回應告知意願時,可以明顯發現他語言形式的發 展。在 19 個月大例 4-8-20 中,小偉回答母親「要(口)」,但是到了 20 個月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