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需求面檢討擴張性教育投資

教育改革當中的擴張性教育投資,已促使臺灣地區高等教育由菁英化 轉變為普及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直接反映在人口知識水準結構的變動。表 6-5 為 1990 至 2002 年以後臺灣地區 15 歲以上人口教育水準之結構;由於 1968 年起國民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至九年,自此之後國民至少必須接受六 年的小學初等教育以及三年的前期中等教育(國中),因此到了 1990 年時,

臺灣地區 15 歲以上人口已有一半至少具有國中、高中、職等中等教育水準 程度,此時僅具初等教育或未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口比率分別占 27.48﹪及 9.10﹪,而具有高等教育程度者僅 13.41﹪。隨著廣開高中、大學以及高等 技職教育管道的暢通,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到了 1997 年時臺灣地區 15 歲以上人口中每五人即有一人接受過高等教育,2001 年時 每四人即有一人接受過高等教育。而在中等教育人口比率方面,由於國中、

高中、職均列入中等教育人口項下,故廣設高中並未促使具中等教育程度 的人口結構比率有太大變化,此外,廣設高中以後所增加的畢業生,多數 選擇繼續升學,再加上高職畢業生由於高等技職教育機會的擴張而湧入技 術學院、科技大學深造,故 15 歲以上具有中等教育程度之人口並無太大的 變動。至於初等教育程度與未接受過正規教育者,在 1990 年代以後多已邁 入中、高齡,故隨著自然凋零,比重逐年降低,而這種降低的趨勢仍然持 續中。

教育改革打破了高中系統的進入障礙,也暢通了高職生深造的管道,

使高中、職從分等的差別評價轉為進入高等教育的並行雙軌。這個改變對 臺灣這種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型經濟體系而言,具有正面意義。高級勞動力 的培育與素質的提昇,雖然可以由政府及企業內部所辦理的培訓予以強 化,然而就長期、根本而言,仍有賴高等教育體系對於專業人力的培養(邱

顯鴻,1999:51)。雖然高等教育的擴張有其必要性,但終究並非是無止盡 的盲目擴充。正如前述,教育擴張直接面臨的即是投資報酬率的下降。此 外,未來市場對於教育需求的問題也是必須考量的重點。這個需求包括兩 方面:一是培訓出來的「人」市場須不需要,一是提供的教育機會有沒有 這麼多人需求。茲從需求面檢討擴張性教育決策是否妥適。

表 6-5 臺灣地區 15 歲以上人口教育水準結構(1990~2002)

單位:﹪

教育程度

年度 總計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自學及不識字

1990 100.00 13.41 50.02 27.48 9.10 1991 100.00 14.13 50.76 26.56 8.56 1992 100.00 15.21 51.58 25.05 8.17 1993 100.00 15.91 52.28 23.91 7.90 1994 100.00 16.90 52.31 23.49 7.32 1995 100.00 17.89 52.31 22.85 6.94 1996 100.00 19.32 52.67 21.52 6.50 1997 100.00 21.17 53.27 19.43 6.13 1998 100.00 23.01 53.48 17.68 5.84 1999 100.00 24.64 53.94 15.98 5.43 2000 100.00 24.81 51.24 18.82 5.13 2001 100.00 25.17 51.55 18.42 4.86 2002 100.00 25.11 50.49 19.82 4.59 資料來源:本表依據(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03:24)數據

計算後編製。

0%

20%

40%

60%

80%

1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年度(西元)

1990至2002年臺灣地區15歲以上人口教育水準結構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自學及不識字

資料來源:本表依據表 6-5 繪製。

圖 6-4 臺灣地區 15 歲以上人口教育水準結構(1990~2002)

壹、教育擴充後的市場勞動需求分析

眾所週知,教育能提高勞動水準,故雇主雇用勞動時,在無法判別勞 動本身所具備的能力時,通常會以勞動教育程度做為判別標準。通常雇用 具備足夠知識水準的勞動,可以減少雇主的訓練成本,所以理論上受過教 育多者比受過教育少者,獲得工作的機會大(侯繼明,1979:12)。換句話 說,全體勞動力所受的教育年數會比就業者所受的教育年數來得低一些。

然而從表 6-6 中吾人卻無法依照這個說法做出解釋;1990 年以後無論是勞 動力或就業者的受教育年數均逐年增加中,這與低教育程度者逐漸凋零,

以及擴張性教育政策提高了勞動者平均受教育年數有關,而另一方面,1990

年以後各年度除 2001 至 2003 年就業者受教育年數幾近等同於勞動力受教 育年數外,其餘各年度勞動力受教育年數均略低於就業者受教育年數。全 體勞動力與就業者的受教育年數幾近一致,表示失業者的受教育年數與就 業者的受教育年數幾乎相同,也就是說社會中存在一群受過不算太差教育 的失業勞動,此一現象是否與高等教育擴張有關呢?吾人可從近年各教育 程度之失業狀況觀察。

表 6-6 臺灣地區 15 歲以上人口受教育年數(1990~2003)

單位:年 類別

年度 勞動力 就業者

1990 9.56 9.53

1991 9.66 9.64

1992 9.82 9.80

1993 10.01 9.99

1994 10.11 10.09

1995 10.25 10.22

1996 10.45 10.42

1997 10.57 10.55

1998 10.72 10.71

1999 10.90 10.89

2000 11.02 11.01

2001 11.15 11.15

2002 11.28 11.29

2003 11.42 11.43

資料來源:本表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04b:2-3)數 據計算後編製。

參見表 6-7,在表 6-7 中 1990 至 1994 年間臺灣地區失業人口大約維持

動,高中失業人口則有微幅下降的趨勢,大專及以上程度則呈現上升趨勢,

1995 年以後臺灣地區失業人口則呈逐年增加的態勢,2002 年時達 51.5 萬人 失業,2003 年則稍有緩和的跡象,對照各級教育程度失業人口的數量變化,

幾乎與此趨勢發展一致。值得注意的是:2003 年相較 2002 年國中及以下教 育程度、高中、職教育程度以及專科教育程度的失業人口均稍緩和,唯獨 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失業人口仍然繼續攀升。換句話說,1990 年以後的 大學教育程度的失業人口在絕對數值上雖然不是最高的,但卻幾乎是一路 攀升中,而此階段與教育改革落實的廣開大學、技術學院在時間上恰好吻 合。

表 6-7 臺灣地區依教育程度別之失業人數(1990~2003)

單位:千人

高中、職 大專及以上

程度

年度 總計 國中及以

總計 高中 高職 總計 專科 大學

1990 140 45 64 17 46 31 19 12

1991 130 43 57 16 41 29 18 11

1992 132 40 59 16 43 34 19 15

1993 128 36 55 14 41 37 22 15

1994 142 43 59 14 45 40 22 18

1995 165 50 69 17 52 46 26 21

1996 242 81 96 23 73 65 38 28

1997 256 97 97 24 73 62 37 25

1998 257 88 102 25 77 67 39 28 1999 283 98 111 26 85 74 45 29 2000 293 101 117 27 90 75 44 31 2001 450 164 182 44 138 104 64 40 2002 515 172 215 50 165 128 76 51 2003 503 167 207 48 159 129 73 55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4b:92-94)。

表 6-8 臺灣地區依教育程度別之失業率(1990~2003)

單位:﹪

高中、職 大專及以上

程度

年度 總計 國中及以

總計 高中 高職 總計 專科 大學 1990 1.67 1.01 2.50 2.38 2.55 2.27 2.46 2.03 1991 1.51 0.97 2.16 2.12 2.18 2.04 2.23 1.80 1992 1.51 0.90 2.13 2.05 2.17 2.15 2.05 2.28 1993 1.45 0.84 1.91 1.82 1.95 2.18 2.25 2.07 1994 1.56 1.00 1.98 1.80 2.04 2.23 2.12 2.38 1995 1.79 1.18 2.25 2.12 2.29 2.42 2.35 2.52 1996 2.60 2.02 3.00 2.82 3.06 3.13 3.14 3.13 1997 2.72 2.45 3.02 2.89 3.06 2.76 2.85 2.63 1998 2.69 2.28 3.09 2.85 3.18 2.80 2.90 2.67 1999 2.92 2.64 3.23 2.92 3.35 2.93 3.10 2.69 2000 2.99 2.80 3.34 2.96 3.48 2.80 2.90 2.67 2001 4.57 4.71 5.12 4.86 5.21 3.72 4.03 3.32 2002 5.17 5.14 5.92 5.55 6.04 4.28 4.60 3.89 2003 4.99 5.17 5.60 5.28 5.71 4.09 4.32 3.82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4b:95-97)。

在失業率方面,臺灣地區失業率向來均維持在相當低的水準,2000 年 以前均在 3﹪以下,2001 年以後超過 3﹪(4.57﹪),2002 年更飆高到 5.17

﹪(參見表 6-8)。如分別就各年度各教育程度之失業狀況分析,大專及以 上教育程度之失業率自 1990 以後均高於平均失業率,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 1999 年,2000 年稍低於平均失業率僅 0.2﹪左右,2001 年以後各年度雖都 維持在平均值之下,但失業率也有 4﹪以上的水準。再將大專及以上分為專 科與大學及以上兩部分來看,倘若大學的學生全數來自高中畢業生,專科 的學生全數來自高職畢業生,則 1991、1993、1994、1995 及 1996 年時專 科教育程度之失業率大於高職教育程度之失業率,1992、1993、1994、1995

及 1996 年時大學及上教育程度之失業率大於高中教育程度之失業率。此 外,無論是專科或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之失業率從 1990 至 2003 年間,大 致維持向上的趨勢。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失業率節節高升雖不能完全歸 咎於高等教育在數量上的擴充所致,但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失業率的高升 卻反映了高等教育投資品質的問題,亦即教育產業生產的「產品」和市場 上需求恐有落差。

1990至2003年臺灣地區依教育程度別之失業率

0 1 2 3 4 5 6 7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度(西元)

百分比 (%)

平均值 國中及以下 高中 高職 專科 大學

資料來源:本表依據表 6-8 繪製。

圖 6-5 臺灣地區依教育程度別之失業率(1990~2003)

此外,在各級教育程度的失業週數方面,1990 年以後失業者平均失業 週數大致呈現上升的趨勢(參見表 6-9)。1990 年時失業者失業週數尚不及 15 週,1996 年時失業週數增加至 20 週,2002 年時更增加至 30 週。換句話 說,在 1990 年時失業者若有心謀職,平均在四個月內都可以找到工作,但 到了 2002 年時失業者則須超過半年以上才能謀得新職。這當中在 1990 至

1997 年間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之失業者平均失業週數大約高於失業者平均 失業週數的一至二週左右,1998 至 2000 年則與失業者平均失業週數相差無 幾,2001 年以後則略低於平均值,在 1990 至 1997 年間大專及以上教育程 度失業者甚至居各級教育程度失業者失業週數之冠。這個結果固然與接受 過高等教育者在覓職的標準較為嚴謹,要求的待遇條件也較高有關,但在 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場上對應的條件職缺供給趕不上高等教育「廠商」

產出畢業生的速度。擴張性教育政策雖然提供了高中、職畢業生的升學機 會,舒緩了部分的升學壓力,但量擴充的同時在質的方面卻未能與市場的 需求緊密結合,以致升學壓力轉而延後至畢業的就業壓力。

表 6-9 臺灣地區依教育程度之失業者平均失業週數(1990~2003)

單位:週 程度

年度 總計 國中及以下 高中、職 大專及以上

1990 14.82 15.02 14.29 15.59 1991 15.13 15.35 14.37 16.27 1992 15.52 14.24 15.17 17.67 1993 15.15 14.72 14.40 16.69 1994 15.68 15.19 15.01 17.21 1995 17.20 15.98 16.11 20.14 1996 20.45 19.72 19.90 22.17 1997 21.36 20.87 21.17 22.41 1998 21.79 22.55 21.36 21.46 1999 22.52 23.82 21.71 22.01 2000 23.70 23.99 23.51 23.60 2001 26.13 28.22 25.23 24.43 2002 30.26 33.54 29.34 27.39 2003 30.54 32.43 30.09 28.8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4b:98-99)。

從以上分析,高等教育擴充後在失業人數、失業率及失業週數方面並 未有顯著的改善,反倒是產生負面影響,這種情形很明顯地衝擊學校教育 的功能,不僅造成失業者生活上的困擾,且加重整個社會成本的負擔。高 學歷高失業,事實上代表著企業界對高等教育培育體制的不認同,始有彼 此脫節的現象,因此,負責培育人才的政府機關,有必要探求癥結所在,

俾以對症下藥(邱維誠,1998:90),而非僅著重於教育數量的擴充。

貳、教育擴充後的受教者需求分析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往往僅討論到教育機會的提供,亦即是不是有 足夠的教育機會供應學子,使學子得以擺脫升學壓力的羈絆。這些專家學 者往往認為只要有充分的教育機會就不愁沒有人來接受。換句話說,在他 們的心目中,教育上的問題只是一個供給的問題,而沒有需要的問題。但 是,實際上則並不如此簡單,有時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提供了一些教育與 訓練的機會,並不保證一定會有人來接受(施建生,1998:11)。這包含了 兩個層面:其一是社會青年願不願意接受這類的教育。例如國家整體產業 朝向高科技服務業化進行的同時,高等教育雖同步擴充相關科系的招生容 量,但一般青年或因凜於學科的艱澀而不願意接受相關知識的培訓,這時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往往僅討論到教育機會的提供,亦即是不是有 足夠的教育機會供應學子,使學子得以擺脫升學壓力的羈絆。這些專家學 者往往認為只要有充分的教育機會就不愁沒有人來接受。換句話說,在他 們的心目中,教育上的問題只是一個供給的問題,而沒有需要的問題。但 是,實際上則並不如此簡單,有時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提供了一些教育與 訓練的機會,並不保證一定會有人來接受(施建生,1998:11)。這包含了 兩個層面:其一是社會青年願不願意接受這類的教育。例如國家整體產業 朝向高科技服務業化進行的同時,高等教育雖同步擴充相關科系的招生容 量,但一般青年或因凜於學科的艱澀而不願意接受相關知識的培訓,這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