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非自願允讓到被動的語義聯繫

3.2 小節關於埃文語的說明主要引自 Malchukov (1993:382),該文在結尾指 出,非自願允讓用法聯繫了使役和被動這兩種看似不相關的結構:同時具有非自 願允讓和使役用法的句式就是使役句,同時具有非自願允讓和被動用法的結構就 是所謂的不幸被動結構。

既然非自願允讓用法是使役和被動之間的過渡用法,這三個用法之間具有什 麼樣的語義聯繫呢?Knott (1995) 也留意到通古斯語族中非自願允讓和被動的關

係,19 該文根據主語的「操控性」(control,或譯為「自主性」)提出一套解釋,

以下摘述其主要論點。20 該文指出語言有一個普遍的原則:句子通常是以施事者 (agent) 為主語,也就是以動作的「操控者」作主語。使役句包含兩個名詞組:使 役者 (causer) 和受使者 (causee),這兩個名詞組都是操控者,使役者是主要謂語 的操控者,受使者則是從屬謂語的操控者。雖然如此,使役句中操控性最強的還 是使役者,因為它決定整個事件是否運作,所以使役句是由使役者作主語。但是 在表示允讓概念的使役句中,情況就比較複雜了。允讓者作使役句的主語,它至 少也具有「阻止」事件的能力,特別是在否定句中,其操控性最為明顯。例如在

「媽媽不讓他出門」中,「媽媽」阻擋了「他出門」事件的實現。但是還有一種 允讓用法,那就是非自願允讓,其允讓者對於整個事件並沒有任何操控力或阻擋 力,見下所列Nivkh 語的例句。21

(45) O:la navat či har“o-“a, kinsku khu-ra, 兒子 現在 你 強壯-[比較級] 惡魔 殺-[連接]

či t’ez-“a kinsku ph-iƒ-gu-ra

你 弱-[比較級] 惡魔 [反身]-殺-[使役]-[連接]

現在,兒子,如果你較強,你將殺了惡魔;如果你較弱,你將讓惡魔 殺了你。

在這個例子中,主語「兒子」在條件不利於己的情況下,不得不「允讓」惡 魔殺了自己,主語不再具有操控力或阻擋力。由此例句及漢語對應譯句都可看 出,非自願允讓用例違反了「主語具有最大操控性」的原則,這一點卻是被動句 最為典型的句式特徵。

Washio (1993) 指出,從使役句到使役/被動過渡句,事件作用方向正好逆轉。

在使役句,是 NP1 對「NP2+VP2」整個事件作用:「個人→事件」,到了使役/被 動過渡句,則是「NP2+VP2」整個事件對 NP1 作用:「個人←事件」。這個解釋雖 然不同於 Knott (1995),但一樣是指涉 NP1 操控性的轉變。在使役句中,NP1 對

「NP2+VP2」整個事件具有操控性,到了使役/被動過渡句(即相當於本文所謂 的非自願允讓用法),NP1 操控性降低,反而是受到「NP2+VP2」事件的作用。

操控性降低是非自願允讓用法的特性,但此特性尚不足以使此句式被理解為

19 該文是以埃文基語為討論對象。

20 本文所用「非自願允讓」一詞,也是參考該文 “unwilling permissives” 此一術語。

21 此例出處為 V. P. Nedjalkov et al. (1969b),本文是根據 Knott (1955:55) 的轉錄。

被動句,還需要其他條件配合方能達成。Washio (1993) 和 Shen & Mochizuki (2000) 都指出兼表被動的使役句中主語和第二謂語需具有「內包」(inclusive) 關 係。前文提及的反身允讓句就帶有此一特性,因為主語同時是第二謂語的賓語,

這是最典型的內包關係。除此之外,內包關係的範圍其實可以很廣泛,例如在法 語、韓語和日語中,只要賓語屬於主語或是和主語有關係,也都允許理解為被動 句。下面是一組法語的例句。22

(46) a. Jean s’est fait broyer par un camion.

Jean 自己 讓 撞到 由 一 卡車 Jean 讓卡車撞到自己。

b. Jean s’est fait broyer la jambe par un camion.

Jean 自己 讓 撞到 他的 腿 由 一 卡車 Jean 讓卡車撞到腿。

c. Jean s’est fait broyer sa voiture par un camion.

Jean 自己 讓 撞到 他的 車 由 一 卡車 Jean 讓卡車撞到他的車。

d. Jean s’est fait broyer la voiture de son amie par un camion.

Jean 自己 讓 撞到 他的 車 的 他的 朋友 由 一 卡車 Jean 讓卡車撞到他朋友的車。

根據Washio (1993:62) 的說法,如果主語不內包在第二謂語中,法語的 ‘fait’

句就只能理解為使役句;如果主語被內包在第二謂語中,‘fait’ 句就能被理解為 被動句。根據上述,所謂的內包關係指的是第二謂語所發出的動作對於主語產生 影響,或直接加諸其上,或作用於和其相關的人事物。這是一種語義上的關係,

並非絕對的句法關係。

漢語的情形也類似。在漢語有像 (47a) 的句式,這個句式無法轉為被動句,

主語「她」和「丈夫跑了」並無明顯的內包關係。除非主語和第二謂語具有內包 關係,如 (47b),句中的「您」是內包於第二謂語,因為被牽著的鼻子是屬於主 語的,在這種情況下,非自願允讓句才可能轉為被動句。

(47) a. 結婚沒幾個月,就讓丈夫跑了。(《鼓書藝人》)

b. 而您是讓時代牽著鼻子走。(《鼓書藝人》)

22

綜合上述,能夠轉為被動句的使役句具有兩項和被動句相當的語義特性:主 語的操控性低,以及主語內包於第二謂語。在漢語中,非自願允讓用法和被動句 還有第三個相通的特性:主語受到負面的影響,所陳述事件是主語所不樂見的。

除了前述多項語義條件外,漢語使役到被動的發展還需要句法條件的配合,

以下將分兩小節探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