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史料文獻

1.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四部叢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

2. [唐]房玄齡撰,《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3. [五代]劉昫,《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4.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

5. [宋]文彥博,《文潞公文集》,山右叢書初編,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6. [宋]王明清,《揮麈錄》,四部叢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

7. [宋]王柏,《魯齋集》,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8. [宋]王寀、王森撰,〈49宋故朝請郎致仕慕容君遺戒〉[拓本],劉川豪於95年9月30日

「宋代史料研讀會」解讀報告。

9.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10.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四部叢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

11. [宋]司馬光,《傳家集》,四庫全書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12. [宋]王君玉(名不詳),《國老談苑》,收入朱易安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之1,鄭 州:大象出版社,2006。

13. [宋]米芾,《書史》,收入朱易安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之4,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6。

14. [宋]佚名,《道山清話》,收入朱易安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之1,鄭州:大象出 版社,2006。

15. [宋]呂希哲,《侍講雜記》,收入《說郛》,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16. [宋]李廌,《洛陽名園記》,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叢書集成初編,《長物志及其他二種》,

1936。

17. [宋]李廌,《師友談記》,收入朱易安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之7,鄭州:大象出 版社,2006。

18.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19. [宋]沈括,《元刊夢溪筆談》,台北:鼎文書局,1977。

20.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收入朱易安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之7,鄭州:大 象出版社,2006。

21.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22.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3. [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四部叢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79。

24. [宋]范純仁,《范忠宣集》,四部叢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25. [宋]范純仁撰,〈35宋朝議大夫致仕王公墓誌銘〉(拓本),劉馨珺於95年4月29日「宋代

54.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55. [清]陸心源輯,《宋詩紀事補遺》,台北:中華書局,1971。

56. [清]傅增湘編,《宋代蜀文輯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57. [清]董誥編、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市:吉林出版社,2000。

58. [清]劉聲木,《萇楚齋四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

59. [清]蕭智漢撰,《新增日月紀古》,收入《歲時習俗資料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

(二) 近人論著

1. 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向彬,〈富弼與君謨帖〉,《山西老年》,2000年第7期。

3. 李之亮,〈宋西京守臣年表〉,《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卷3期。

4. 周寶珠,〈北宋時期的西京洛陽〉,《史學月刊》,2001年第4期。

5. 馬茂軍,〈宋初詩文革新運動的官學背景〉,《求實》,2005年第1期。

6.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7. 陶晉生,《北宋士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8. 游彪,《宋代蔭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9.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

10. 葛兆光,〈洛陽與汴梁: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關于11世紀80年代理學歷史與 思想的考察〉,《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

11.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會與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8。

12. 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3.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14. 鄧小南,〈北宋蘇州的士人家族交遊圈〉,收入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3卷,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15.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

16. [日]木田知生,〈北宋時代の洛陽と士人達——開封との対立のなかで〉,《東洋史研究》,

第38卷1期(197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