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丁抒,《人禍——「大躍進」與大飢荒》,香港:九十年代雜誌社,1996。

2. 中研出版公司編,《知識份子評晚年毛澤東》,香港:中研出版事業公司,1989。

3. 毛澤東,《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1995。

4.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出版地不詳:出版社不詳,1969.08。

5. 毛澤東,《毛澤東語錄》,香港:大陸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 毛澤東著,易孟醇注釋,《毛澤東詩詞箋析》,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

9.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河洛出版社,1976。

10.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台北:文友書店,1972。

11. 布魯格(Brugger, Walter,)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先知出版社,1976。

12. 朱熹,《四書集註》,台北:中華書局,1983。

13.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廣文書局,1979。

14.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

15. 李銳,《毛澤東的功過是非》,台北:新銳出版社,1994。

16. 沈從文,《沈從文自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17. 易白沙,《帝王春秋》,長沙:岳麓書社,1984。

18.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19.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20. 施拉姆(Schram, Stuart)著,燕青山、易飛先編譯,《施拉姆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1. 施路赫特(Schluchter, Wolfgang)著,顧忠華譯,《理性化與官僚化—對韋伯之研究與詮釋》,台北:聯 經出版公司,1986。

22. 胡適,《胡適文存》,共4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75。

23. 韋伯(Weber, Max)著,康樂、吳乃德、簡惠美、張炎憲、胡昌智合譯,《支配的類型》,台北:遠流出 版公司,1996。

24. 韋伯(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合譯,《支配社會學》,共二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

25. 韋伯(Weber, Max)著,錢永祥編譯,《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

26. 孫中山,《國父全書》,台北:國防研究院,1966。

27. 海耶克(Hayek, F.A)著,謝宗林、黃耀輝、陳元保、承志平譯,《不要命的自負—社會主義的種種錯誤》

(The Fatal Conceit: the Errors of Socialism),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28. 特洛爾希(Troeltsch, Ernst)著,戴盛虞、趙振嵩譯,《基督教社會思想史》(The Social Teaching of the Christian Churches),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8。

29. 馬克思(Marx, Karl)著,《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收入氏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 京:人民出版社,1956。

30. 張允侯、殷敘彝、洪清祥、王雲開合編,《五四時期的社團》,共四冊,北京:三聯書店,1979。

31. 張光直,〈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九州學刊》,總第1期(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 心,1986.09),頁1-8。

32. 張灝著,陳正國譯,〈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新史學》,14.2(台北:新史學雜誌社,

2003.06)。

33.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3(台北:華世 出版社,1981.03),頁79-116。

34. 陳獨秀,《陳獨秀著作選》,共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5. 斯坦克勞斯(Steinkraus, W.)編,王樹人等譯,《黑格爾哲學新研究》(New Studies in Hegel’s Philosophy),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36. 斯諾(Snow, Edgar)著,李方淮、梁民譯,《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石家莊:河北人民 出版社,1992。

37. 賀自昭(即賀麟),《文化與人生》,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3。

38. 鄂 蘭 (Arendt, Hannah) 著 , 蔡 英 文 譯 , 《 極 權 主 義 》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Part Three, Totalitarianism.),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39.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40. 黑格爾(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著,李榮添譯疏,《歷史之理性:黑格爾歷史哲學導論述析》,

台北:學生書局,1993。

41. 黑格爾(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著,范揚、張企泰譯,《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42. 奧瑪‧開儼(Khayyam, Omar)著,Edward Fitzgerald英譯,黃克孫衍譯,《魯拜集》(The Rubaiyat),台北:

書林出版公司,1987。

43. 漢斯‧約納斯(Hans Jonas)著,張榮譯,《奧斯威辛之後的上帝概念》(Der Gottesbegirff nach Auschwitz),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44. 趙無眠,《真假毛澤東》,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

45. 劉季倫,〈人民的帝國〉,《二十一世紀》,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2.02)。

46. 劉季倫,〈毛澤東自己的革命〉,《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4(台北:中國歷史學會,2002.06)。

47. 劉季倫,〈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與現代中國極權主義的誕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

48. 劉季倫,〈魯迅思想中浪漫主義化的進化論〉,《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 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

49. 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自由主義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50. 蔣俊、李興芝合著,《中國近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潮》,濟南:山東人民山版社,1990。

51. 魯迅,《魯迅全集》,16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52. 蕭三,《毛澤東的青少年時代》,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88。

53. 霍布斯(Hobbes, Thomas)著,黎思復、黎廷弼譯,《利維坦》(Leviathan),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54. 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合著,《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北京:三聯書店,1996。

55. Althusser, Louis, For Marx. London: Verso Edition, 1986.

56. Arendt, Hannah, “Ideology and Terror: A Novel Form of Government”, in Irving Howe, ed., Orwell’s Nineteen Eighty-four—Text, Sources, Critic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1963.

57. Barraclough, Geoffre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9.

58. Elster, Jon. Making Sense of Marx.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59.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J.Sibree, trans.,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1956.

60.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T.M.Knox, trans.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61. Hobbes, Thomas, Leviath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62.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63. Schwarcz, Vera, The Chinese Enlightment: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64. Taylor, Charles, Hegel and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