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投影機產品沿革史

在文檔中 競爭優勢之個案研究 (頁 34-38)

第四章 投影機產業介紹

第一節 投影機產品沿革史

26

第四章 投影機產業介紹

27

二、 投影機的技術演變

(一) 投影機始祖---CRT 投影技術

CRT 投影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當時主要應用在商務飛機上,進行 錄影帶的播放。到了 80 年代,個人電腦的迅速發展,使得簡報和數據展示的市場需 求越来越大,促使了 CRT 投影技術的長足進步,投影技術的應用領域開始滲透到會 議室、教室和電影院等。80 年代中後期,隨着計算机工作站和圖形處理軟體的廣泛 應用,也就相對地產生了能投影高解析度圖形和動畫的圖形投影机。1989 年第一台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投影機面世,結束了投影機市場上只有 CRT 一種技術的 局面。1994 年,家用投影市場萌芽,CRT 投影機相對於當時的 LCD 投影機技術更成 熟,因此開始進入高端家庭劇院。但在 1996 年 3 片式 LCD 技術推出、第一款 DLP 投影機横空出世,CRT 投影技術便開始走下坡路,並迅速淡出人們的視線。

(二) 獨步市場十年的 LCD 技術

一直以來人們都習慣性地認为 LCD 技術誕生於日本,實際上這項技術最原始的推 動者却是美國企業。1888 年澳洲植物學家 F.Reinitzer 首先發現液態晶體(簡稱液晶)

的存在,並開啟了之後相關的基礎研究與發展之門。1968 年美國 RCA 公司科学家 G.H.Heilmeier 根據動態散射效應,將液晶做成顯示螢幕(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形成 LCD 產業的雛形,但却一直没有將該技術商品化。直到 1973 年,日本夏普成凾 開發出以 LCD 技術為顯示面板的計算機和手錶,並带動許多廠商如日立、NEC、東 芝等函入 LCD 產品開發生產的行列,將 LCD 技術應用到投影設備的是爱普生,該技 術是利用液晶在電極的作用下發生排列變化,使透過 LCD 晶片的光源通過镜頭投射 出圖像。誕生於 1989 年的 Epson VJP-2000,便是全球第一台 LCD 投影機,儘管作為 當時的最新技術,LCD 投影機還是基于單片结構而存在性能和色彩方面的缺憾,開

28

口率和分辨率都極低。直到 1995 年單片 LCD 投影機才正式投入市場,緊接着 1996 年又推出了 3 片 LCD 技術,在穩定性和色彩表現方面有了突破,索尼也函入到研發 LCD 晶片的行列,但在 2004 年宣布停止向外提供其生产的 LCD 晶片,僅供内部使 用,至此,LCD 投影技術仍被爱普生和索尼两家所壟斷。

從最初的 D1 代晶片到 D6 代 HTPS-LCD 晶片,爱普生 LCD 投影技術經歷了十多 年的發展,並獨步市場達 10 年之久,直到 2003 年 DLP 投影機後來居上,两分天下 的局面方才形成。面對 DLP 的燎原之勢,爱普生、富士通、日立、松下、三洋和索 尼在 2005 年初成立―3LCD‖同盟,在技術發展和產品宣傳上函强合作,以保持其市場 主導地位。

(三) DLP---後來居上的耀眼新秀

1987 年,德州儀器公司 Larry Hornbeck 博士研發出第一塊數位顯微镜裝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到 1996 年,數位光學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DLP)技術正式商品化走向投影顯示市場,第一款 DLP 投影機面世,僅比 LCD 投影 機晚了 7 年。

DLP 技術的核心是由數以萬計被微型鏈連接固定的镜片所组成的數位顯微镜系统,

這些镜片沿光源前後倾斜,反射出或亮或暗的灰色陰影,經過色輪過濾後投射出彩色 圖像。

最初的 DLP 晶片雛形解析度僅 16×16,而早期的 DLP 投影機亮度亦僅 300 流明,

這意味着只有在較為黑暗的環境裡才能看到它。儘管如此,DLP 技術的兩個差異化 的市場戰略還是给其技術發展做出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並且迅速占领市場,给 LCD 投影技術带來很大壓力,一是―便携性‖戰略,從一開始,DLP 投影機已經嶄露出來的 優势就是―便携‖,儘管早期的 DLP 投影機標準重量達 10.5 公斤,但較之同期的 LCD

29

投影機已算輕便。DLP 投影機在入市初期正是憑藉着這一優勢,從 1997 年僅重 6 磅 的 InFocus LP420 到 2005 年三星的口袋投影機,DLP 投影機不斷推出新品刷新―便携 性‖的概念,席捲對移动性有着熱切需求的商務市場,從而在市場上站穩了脚跟,並 在 2006 年首次在全球市場上拿下超過五成的市場佔有率,與 LCD 技術帄分秋色。二 是高端戰略,三片式 DLP 投影機被應用於高端的工程和影院項目, 彌補了過去 LCD 投影機無法解决的高解析度和高穩定性的技術空白。

(四) LCOS 技術

在 LCD 與 DLP 投影技術瓜分了所有投影市場之後,眼饞的廠商又發展出一種更 新的技術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而且很快得到回響並成立了九家企業聯盟。

但是,轉折點出現在短短的 4 年之後,多個大型廠商相繼宣布中止 LCOS 計畫,許多 台灣 LCOS 廠商也放棄 LCOS 技術,紛紛轉向生產 LCD 和 DLP 產品。原因主要在於 LCOS 面板的良率過低,不能降低成本,無法達到量產要求。LCOS 技術似乎還在導 入初期就面臨發展的停滯。

30

5 投影機發展流程 資料來源: 中國投影網

在文檔中 競爭優勢之個案研究 (頁 34-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