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拾、德、法二十世紀以降的教育哲學

至於法國文化與教育哲學傳統,如前所述,週異於英、美,素其人文主義 與思辯哲學色彩,這種色彩到了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則面臨了嚴肅的挑 戰。正如 Wallon (1950: 350) 的分析, 1900 年不僅在法國教育史﹒且就整個 政治社會史的發展上,均是一個關鍵性的年代。隨著舊時代確定性(anciennes

certitud臼)的動搖,以及非理性主義學說(doc甘ines irrationalistes) 的興起,古 典教育的價值面臨質疑。除了原有古典中學的古典教育之外,也引進了現代科學 與現代語文的教學。兩種教育的並存,反映了古典人文教育哲學傳統和新興中產 階級功利主義教育哲學之間的爭衡。

第三共和(The Third Republic) 以後,法國開始一連串的學校改革,學校脫 離教會,初等教育免費強迫,成為重要的改革訴求。中等教育教師必須在大學 文理學院接受教學專門科目訓練,哲學為其基礎學科。初等教育教師係小學畢業 後在師範學校 (Ecoles Norrnales)接受三年的訓練,而師範學校中的教師必須先 經新興學科「教育科學 J (S口enceofEducation) 之訓練。這項科學在1883 年首 由巴黎 Sorbonne 大學哲學教授H. Marion 創設。從 1883 ~ 1910 年間,全法約有 14 個大學教育學課程,大多建立在心靈哲學與道德哲學基礎上授課,雖未以教 育哲學名之,實質上卻多為教育哲學課程。

1940 年代以降,隨著戰後對人類處境以及生命本質的反省,促進了存在

哲學與知覺現象學的發展。 1968 年巴黎大學潮,崩解了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 的權威體制,連帶地促進大學組織結構的更新。後現代主義與後結構主 義也起而衝撞 Decartes 理性主義和 Comte 實徵主義的思想傳統,使得 1990 年代 以降,法國教育哲學呈現五彩繽紛、百花齊放的景象。

德國三十世紀的教育哲學﹒如前述的分析,和歐美各地一樣﹒主要仍籠罩在 德國觀念論﹒特別是 Hegel 的影響之下。除了Kr ieck 在 1922 年和 1930 年直接以

《教育哲學> (Erziehungsphilosoph 間" Philosophie der Erziehung) 為書名外,多

數的著作則在「普通教育學」中專章討論教育本質、教育目的等價值或規範問題-Spranger 於 1933 年也以「哲學教育學 J (philosophische Padagogik) 、 Cohn 在 1919 年及 Messer 在 1924 年以「教育的哲學基礎 J (philosophische Grundlegung der PMagogikIPadagogik auf philosophischer Grundlage)為名之著作,均屬教育哲 學論述之作。

先就Krieck 而言,其著作雖以{教育哲學}為名,惟全書卻論述「教育科學」

( Erziehungswissenschaft ) ,但又說並非討論教育科學的哲學基礎,而是其本身

即為哲學 (DieseErziehungswissenschaft grUndet sich nicht auf Philosophie,sondern sie ist selbst Philosophie) (Krieck, 1922: 53) ,其所探討者為在教育的理念下,

人及其精神之本質之開展。Krieck 的教育哲學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不過,由其後 於 1932 年加入納粹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Arbeiter-partei) 效命﹒

可以說明其基本立場在維護德意志優越的集體主義。在{教育哲學}一書中,他 首先批判了個人主義、主知主義、心理主義、演化論後,從精神(Geist) 、社會

( Gemeinschaft)、生長( Wachstum) 和發展(Entwicklung)四個基礎理念探討 教育科學(指間k 實質指的是教育哲學)的可能性。再從這些層面討論教育的本

質指出,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於完成「人性理念 J (Humanitlitsidee)。人性理念 的完成,個人的生長與發展並無意義 (Unding) ,必須在社會的功能作用下才有 可能。而人性理念的最高基礎,又必須建基在德意志歷史、德意志民族特質的深 層基礎上(Krieck, 1922: 306-307) 。由此可見, Krieck 之教育理念係將教育視為 榮耀德意志種族優越的最重要功能性手段。

與Krieck 同時代的 A. Messer 雖也指出Kr ieck 已清楚地說明了教育的社會 性功能,但其與Kr ieck 之不同在於,他並未帶有德意志種族優越主義的色彩,

楊深坑 教育哲學研究歷史發展之國際比較 25

而係從文化哲學的角度來建立教育學。 Messer 認為,哲學本身開展了文化的各 面向,也因此其深層處即為一種文化哲學,也因其本身即為一種教育哲學,因其 所探討者為透過教育來體現文化領域中的各種價值,例如神聖、道德、法律、美

~等價值的實現 (Messer, 1924: 7-11) 0 Cohn (1919) 的{教育的精神:教育學

的哲學基礎)

(Geist der Erziehung: Piidagogik auf Phi/osophischer

Grund/age) 也

指出,教育目的取決於對人類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之整體通觀,也因此,教育學實

質上取決於哲學 (Also

ist die Plidagogik wesentlich von der Philosophie abhlingig)

(Co恤, 1919: II) 。所以, Cohn 嘗試分析他所處時代的歷史情境與文化狀況,

籍以推論其教育的後果,以此. Cohn 認為,不只教育目的決定於哲學而己,

事實上,教育的各實質層面都和教育家的價值與意義態度有密切的關係 (Co恤,

1919:64fI)

Krieck 、 Messer 與 Cohn 三人的教育哲學基本立場雖未盡一致,但同樣受到 Kant 與 Hegel 以降,德意志觀念論思辯形上學的影響,將教育哲學視為一種對於 價值、意義與文化體現的思辯性探究。然而,同樣受到德國觀念論哲學傳統影響 的W. Dilthey 卻反其道而行,反對思辯的形上學,而將教育與教育過程的探討落 實到活生生的生命哲學,進而開展出其詮釋的教育學 (Dilthey, 1934) 0 Dilthey

的傳承者 Spranger 則從主觀精神、客觀精神和規範精神的正、皮、合辯證說明 教育過程與文化過程,以建構其文化教育學理論架構 (Spranger, 1950, 1958) 。 將 Hegel 的辯證思想在教育學中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是 T. Lilt 與 J. Derholav .

他們兩人均將教育視為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辯證導向高層次的綜合,體現了自

我實現與價值完成的精神歷程 (Derbolav,

1971;

Li缸, 1968) 。將教育過程的辯

證發展和存在哲學融為一爐探討的是 Bollnow ( 1959)的{存在哲學與教育}

(Existenzphilosophieund Piidagogik ) .在本書中,他將教育分為穩定形式與非穩

定形式的教育 (stetige

und unstetige Fonn der

Erziehung) 。前者指的是正規教育,

後者指的是人類在自己本身存在處境中的「危機」、「覺醒」、「邂逅」等體驗,

並從這些體驗中不斷地開展自己的本質。

同樣受到 Hegel 影響,卻融合K. Marx 思想針對戰後新野蠻主義以及歐蒙運

動以來,理性工具化、偏估化所造成的牽制意識的橫行,提出深刻的批判與反省 的是批判理論(KritischeTheorie) 的興起。受到批判理論影響的批判教育科學

(Kritische Erziehungsw扭扭nschaft) .其關心焦點在於教育研究與教育過程中的 意議型態牽制與扭曲,透過合理的教育重建,使教育足以培養成熟、獨立、自主 而負責的完熟人格。

1990 年代以降,隨著後現代主義與後結橋主義的引入,教育哲學也高揭反 本質主義、反基礎論、反再現主義之主張,同時,融入了世界性的百花齊放、百 家爭鳴﹒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繽紛景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