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服務群專業及實習課程之發展,在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深化學生專業能力及實 務技能、激發學生潛能及創造力。課程規劃應依學生程度、特質及需求為優先考量,以 職業與生活為導向設計,且宜逐年增加校內外之實習科目學分數,同時需適切融入各項 議題之基本理念及相關內涵,期能培育學生具備生活與未來工作所需基本職能,並落實 素養導向教學及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精神。

課程發展主要原則如下:

(一)重視學生個別需要

學生課程必須與其個別化教育計畫結合,根據學生的個別需求進行學習內容、

學習歷程、學習環境及學習評量四大向度的調整,必要時得調整部定必修課程。

各領域/科目需依學生之學習功能及需求,重新規劃、調整學習重點,並得視其需 求、能力、學習方式、速度及理解程度,針對所選用之教材內容進行調整,以符 合課程與教材彈性鬆綁之原則,維護學生在最少限制與融合環境中接受適性教育 的權益。

(二)強調學習邏輯

注重學習所需的一般科目先備知能、專業科目與實習科目間的學習順序與邏 輯,以實務為核心,輔以必要的理論知識,配合學生的轉銜規劃,務使其具有就 業所需的基本知能。教學以導論/概論、實務、實作與實習等四個層次進行規劃,

逐步由老師引導轉成學生獨立操作應具備之技能。

(三)符應產業發展

了解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定期檢視並適切調整校訂課程,以縮短教

學內涵與產業發展之落差,強化學用合一,並提供學生多元選修專業及實習課程,

以培養學生於服務群產業中各職場所需之基礎統整實作能力,培養產業所需之人 才。

(四)強化終身學習

各科別專業必修科目內容應促進學生自發、自主學習的動能,強化其終身學習 的動機與能力,深化學生適應未來產業變化與社會變遷的職涯轉換能力。

(五)發展多元課程

學校需重視學生自立生活及社會適應能力之養成,課程內容及教材應以實用 性及功能性為主,並強調與其生活經驗結合,學生在多數領域/科目學習功能嚴重 缺損時可採大領域方式發展或規劃課程。

二、教材編選

(一)應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個別學生的學習能力,顧及學生實際生活與職場應用的需 求,得採「簡化」、「減量」、「分解」、「替代」、「重整」的方式調整一般、

專業及實習科目學習重點(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再根據調整過後之學習重 點,以課程與教材鬆綁的方式安排學習節數/學分數及決定學習內容。

(二)教材由教師依學生能力與需求自行編寫或參考選用適宜的教科書單元內容,並應 注意學習的連貫性與發展性,讓學生適性學習與多元展能,激發學生潛能。

(三)教材應以知識、技能與態度之核心素養為導向設計,力求活潑與淺顯易懂,並應 適切融入各項議題,增進學生學習的廣度與素養。

(四)教材內容宜從學生生活經驗中就地取材,並連結學校、住家及社區等環境資源,

蒐集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素材與實例,並可依季節、學生需求、社區特性、與學校 所在地域等條件彈性調整教材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引導學習與問題 解決。

(五)教材設計宜透過日常生活、社區、學校或職場中的實例講解及情境演練,以多元 展能為原則,並強調動手做、做中學,以能適切應用於職業與生活情境中。

三、教學實施

(一)本群科之教學,應適切進行議題融入(詳參附錄二),以促進學生對社會的理解,

並豐富其學習。

(二)部定實習科目之分組教學,請參考該科目之教學注意事項,並得依據相關規定實 施分組教學;校訂實習科目之分組教學,學校應將實施分組教學之實習科目於課 程計畫中註記。

(三)學校應辦理業界參訪、職場見習、實習或邀請業界專家實施協同教學,強化產學

鏈結,促進理論與實務結合,深化學用合一之學習成效。

(四)了解學生學習起點與生活經驗,依據其特質與各領域/科目之學習功能,採用多元 課程,以及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持與協助,實施適性的教學。

(五)課程應經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與課程發展委員會同意後,採領域(合科)或 跨領域方式實施教學,擬定合宜的教材與進度,提供足夠練習與自我挑戰機會,

必要時視需要調整教學地點與情境。

(六)學校應規劃教師共同備課,視需要進行分組與或協同教學。

(七)依照學生學習目標,善用網路媒體與科技資訊,採用多元方法實施教學。

(八)加強實習科目操作的熟練度與精確度,同時可參考業界教育訓練方式,營造從業 時可能之各種情境,以提高學生未來就業適應能力。

(九)因應學生的多元文化背景與特殊需求,學校應提供支持性輔助、特殊需求領域課 程及實施課程調整。

(十)因應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可採異質性分組方式實施合作學習,藉由教師活動設計、

輪流指導各組或操作功能較佳之學生協助較弱之學生,以強化個別學生優勢能力 及養成團隊合作精神。

(十一)教學中宜隨時留意學生學習狀況,給予必要之引導與協助,並可參考相關專業 團隊之建議協助學生配合輔具使用。

(十二)重視職業安全,教師應指導學生依規定穿著或配戴必要之安全衛生防護具,教 學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會產生危害健康之噪音、強光、高溫、有害物質、粉 塵等事項,確實指導學生正確操作工具、機具及安全防護注意事項(含提醒其 他操作者之身體部份或衣物配件等捲入操作設備之危險性),並指導學生使用 相關防護措施。

(十三)為促進性別平等,教學時應教導學生認識多元性別差異與身體自主權之維護與 尊重,以促進實質平等,並防治性別暴力。同時,教學時須注意性別議題,避 免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

(十四)配合專業知識,融入職業倫理道德、工作權及勞動三權(含團結權、協商權、

爭議權)之重點內涵編選教材,以協助學生了解自身勞動權益及身心障礙就業 權益等相關法令規範,建立正確勞動權益觀念,培養正面的勞動意識與素養。

(十五)教學得視個別學生之身心狀況、學習需求設計活動內容,必要時在普通班、特 殊教育班及特殊教育學校進行協同教學,且包括由特殊教育教師與普通教育教 師或業師在普通班級進行合作教學與合作諮詢、或在特殊教育學校(班)中由 兩位以上教師共同進行協同教學。

四、學習評量

(一)強調學生自我比較,以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為依據,提供適性評量時間調整、介 入評量措施、輔助科技應用,必要時提供人力支援;實習科目應重視實際操作評 量,深化有效教學。

(二)為即時與確實了解學生學習的成效與困難,應依照學生的能力、興趣與學習態度,

從學生優勢的角度進行形成性及總結性評量。評量方式宜盡量多元,包含問答討 論、觀察、操作活動或筆試等方式,惟仍應儘量以實作評量為主,並鼓勵以小組 或團隊合作方式進行。

(三)關注學生個體間與個體內在差異,根據學生在該領域/科目之學習功能,調整各單 元主題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個別化評量。

(四)評量結果做為改進學校課程發展、教材編選、教學方法及學生輔導之參考。針對 評量未通過的學生,需分析與診斷其原因,及時提供必要之學習內容、歷程、環 境與評量等課程調整。

五、教學資源

(一)教師應充分利用媒體、教具及各種教學資源,並主動與家長建立合作關係,讓學 生在家有練習實作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效能。

(二)教師應妥善利用校園環境資源(如:庭園、園藝教室、水生池及溫室)或鄰近社 區公園等相關場域進行情境模擬練習。並宜與服務群產業保持連繫,適時帶領學 生校外教學參訪服務群產業或演練實作,了解相關技術與產業趨勢,使理論與實 務相結合。

(三)學校應充實教學設備、教學媒體、教具及網路相關教學網站、圖書資源,全力推 動有效教學。相關教學媒體,如簡報、光碟、影視節目、媒體影音等,並合法使用 相關之實物、圖片、照片、投影片或影片等。

(四)學校應盡量提供通用設計或無障礙環境,進行專業與實習科目的教學,如環境未 能配合時應提供妥適之合理調整。

(五)學校應結合民間組織與產業界的社會資源,建立夥伴關係,以規劃課程並強化產 學合作機制。亦可邀請相關業師蒞校與教師進行交流或指導,以確認教學內容符 合產業界需求,期使理論與實務結合。

(六)教育主管機關應協助學校提供合適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所需之防護措施。

(七)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應提供教師充足之專業知能、勞動權益、身心障礙權益與各 項議題適切融入教學之進修研習機會,以提升課程效能與教學成效,並鼓勵教師 進修或取得相關專業證照。

附錄一 服務群核心素養具體說明呼應表

群核心素養

群核心素養

附錄二 議題適切融入群科課程綱要 壹、前言

「議題」係基於社會發展需要、普遍受到關注,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行動的一些課 題,其攸關現代生活、人類發展與社會價值,具時代性與前瞻性,且常具高度討論性與跨

「議題」係基於社會發展需要、普遍受到關注,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行動的一些課 題,其攸關現代生活、人類發展與社會價值,具時代性與前瞻性,且常具高度討論性與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