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陸、 國際援助和有效恢復治理之評估

三、 援助之時機性(Timeliness)

求每個都要有不同的管理和預算,並提出各式各樣的報告,使多數政府 技術官僚不勝負荷。58建立能力要適可而止,不能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

(六)漸進改革與系統變遷(Incremental Improvement vs. Systemic Change)

聯合國希望透過漸進改革,提升戰亂國家治理能力,達到政治、社 會、經濟、文化各體系的整體變遷,很多事情不能一蹴可及。

漸進和變遷之間要取得平衡。例如柬普賽政府公務員從中央到地方 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沒有職前訓練或在職進修,工作薪水低常曠職,

所到之處不是官商勾結就是貪官污吏為非作歹,政治恩寵分贓破壞官僚 體系的功績制之專業績效和永業。公家機關政府公務員沒有精確的統計 數字,也沒有資料可以了解他們的等級、職責和任用,改革難更不要祈 求系統變遷。59

三、 援助之時機性(Timeliness)

58 M. Wuyts, Foreign Aid,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Public Management: The Mozambican Experience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1996).

59 World Bank, Cambodia: Enhancing Service Delivery through Improve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3).

援助的時機性就是指在對的時間給予對的物資和應有的技術指導,就像 乾旱來一場及時雨,且正逢其時(Delivering the Appropriate Assistance at the Right Time),國際援助要符合權變理論的「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1.

規劃長期過渡 2.援助隨時空調整 3.決定改革的優先順序。

(一)規劃長期過渡(Planning for a Long-Term Transition)

恢復治理發國際援助機構和戰亂國家政府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需要 有長期規劃的打算,在不同的時候就要有不同的援助。聯合國協助巴爾 幹半島經過 10 幾年來的努力,發覺沒什麼進展,2004 年「歐洲政策研 究中心」(the 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認為這些國家政府仍然沒 什麼治理能力,同年歐洲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報告「擺在眼 前仍然有很多挑戰,好的政府要權力下放,善治為綱、治安為要、營造 一個法治社會,以增加行政能力,提高服務品質」。60

(二)「援助隨時空調整」(Modification and Adaptation of Approaches over Time)

60 European Commission, Stabilization and Association Reports 2004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2004), p. 6.;World Bank, The World Bank in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ashington: World Bank, 2003).

政府改革時間表,要經常檢查、追蹤、修正、調整,以因應快速變 遷的環境,曾經有一度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削減預算,裁減受援國 政府過剩的公務員,提供誘因使他們提早退休,因政治經濟不穩定而作 罷。世界銀行從援助科索沃、阿富汗、蒲隆地、剛果、馬奇頓、獅子山、

東帝汶、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得到經驗,在減少公共服務的時候發現 幕僚人員沒有適當的技能、訓練、和競爭力,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甄補。61

(三)「決定改革的優先順序」(Determining Priorities and Sequencing Reforms)。

「德國對外援助計畫署」(the German Foreign Aid Programme)和「聯 邦經濟合作發展部」(the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擬訂一套優先順序,第一階段 1─3 年,安定和排順序,第 二階段 4─7 年,組織再造和制度化,第三階段 8─10 年,穩定鞏固之後 回到「正常」,不管國防警政治理、政治行政治理、社會經濟治理,都可 以想出一些細部計畫和作為。62

總之,從援助之適當性、援助之平衡性、援助之時機性等三方面全 面評估國際援助缺失後,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報告(Report of the Panel on UN Peace Operations),提出「輕腳印原則」(“light footprint"principle)

61 World Bank, Recent Bank Support for Civil Service Reconstruction in Post-Conflict Countr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3).

62 “Promoting Good Governance in Post-Conflict Societies,” Deutsche Gellschaft fur Technishe Zusammenarbeit, <http://www.ulf-terlinden.de/docs/2005Debiel-Terlinden-GG_P C_GTZ.pdf> (2004), p. 21.

作為國際援助之金科玉律。63國際援助需要動員當地人力資源,當地國 Assistance Force, 簡稱 ISAF),不准該部隊到阿富汗卡布(Kabul)政權首 都以外的其他地方去,以免擴大事端,這表示多國聯合武裝部隊和北約 歐盟正想要利用這個時候重塑維和形象與展現戰略雄心。

「 輕 腳 印 原 則 」 不 是 「 匆 忙 腳 印 原 則 」 ( “ rushed footprint " principle),國際援助組織必須了解,重建國家恢復治理,需要長期投入 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因此,聯合國接下來的目標是成立「和平建立委 員會」(the Peace Building Commission, 簡稱 PBC)和「和平建立辦公室」

(Peace Building Support Office, 簡稱 PBSO),整合所有協助戰亂國家重

63 “Report of the Panel on United Nations Peace Operations,” United Nations,

<http://www.un.org/peace/reports/peace_operations> (October, 2000).;Lakhdar Brahimi,

“State Building in Crisis and Post-Conflict Countries,” presented for 7th Global Forum on Reinventing Government Building Trust in Government (Vienna: June 26-27, 2007).

建國家(State-Building),恢復有效治理的所有資源,也就是和平建立 (peacebuilding)與國家建立(statebuilding)都很重要,兩方面必須雙管齊 下,齊頭並進。

本文「二十一世紀聯合國協助戰亂國家恢復治理能力之探討」,剖析 闡述:當今戰亂國家和動盪地區缺乏治理能力的現況,聯合國提出有效 治理概念之界定,設計衝突國家有效治理之測量六項指標,以及恢復治 理和影響政府治理能力的五個要件,聯合國進一步採取行動協助戰亂國 家恢復治理能力的四大途徑,然後評估國際援助在恢復戰亂國家有效治 理,發展出援助之適當性、平衡性、時機性之各項心得,做為日後國際 援助的準則,聯合國所作所為集眾國眾人之志、之智,可說有計劃、有 步驟、有開創,理論和實務均相互輝映且深入淺出,這是探討本文最大 的收穫。

體認聯合國各專門機構國際行政人員同心協力,日夜不停與聯合國 各會員國、非政府組織、專家學者們,協助戰亂國家恢復治理能力,並 試圖為學術界、科學界建立理論架構,建立理論架構需要有大量的實例 和數據做實證研究,因而綜觀 1990 年至 2006 年聯合國在相對穩定的國 際局勢中,針對全球 35 個最沒有治理能力和不受世人注目的戰亂國家投 入多少心力,各界也共襄盛舉研究他們之間各種錯綜複雜的因素和難分 難解的現象,近數十年來已累積相當多的材料,正好提供和佐證本文論 述,更欣慰聯合國出面協助與援助戰亂國家的深化和制度化,這是維繫 世界和平的必要條件,其正面的績效彰顯聯合國存在的價值。

(收稿:100 年 10 月 17 日,修正:101 年 03 月 08 日,接受 101 年 03 月 19 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