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討論 討論 討論 討論

從本章第一、二、三節中之分析結果,可以發現學生擬題時,若給予的條件 越具體,對於學生擬題能力之正確性及精緻性則越有幫助;另一方面,學生在相 關單元之學習成效也會比較好。本小節則對上述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

一、擬題活動對於五年級學生擬題能力之影響

在本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學生若接受結構擬題之教材,其擬題能力之正確 性及精緻性都顯著優於半結構擬題及自由擬題之學生;English(1997)在其研究中 也發現,若給予學生一結構性的題目,學生能從題目中找出已存在的架構,用以 幫助學生擬出有意義且完整之題目,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及擬題能力。

二、擬題活動對於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Stoyanova (2002)指出相較於以教科書中的題目讓學生解題,或是給予學生特 定情境的題目進行擬題,再進行解題,後者之學習成效優於前者;Hashimotto (1987) 的研究中也發現,學生利用以解出的題目,再擬出一相似的題目,不僅能讓教師 了解學生對於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也能有效幫助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根據上 述學者的研究,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可發現,以結構擬題教材進行擬題活動之學生,

在此一單元之學習成效是顯著優於半結構擬題及自由擬題之學生。

綜合上述之結論,可發現,不論在擬題能力或學習成效中,結構擬題之表現 都顯著優於半結構擬題及自由擬題。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結 結 結 結論與建議 論與建議 論與建議 論與建議

依據第四章的結果與討論,本章將分為兩部分,第一節為結論部分,第二節 為建議部分。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擬題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擬題正確性及精緻性 之影響,以及對於學生相關單元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依據第四章之結果做出 下列結論。

一、 接受結構擬題教材之學生擬題能力明顯比半結構擬題及自由擬題之學生好 經由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分析後,研究結果顯示結構擬題在擬題能力之正 確性及精緻性的平均數皆比半結構擬題及自由擬題來的高,在事後比較部分也可 發現結構擬題顯著優於自由擬題。

二、 接受結構擬題教材的學生在相關單元之學習成效優於半結構擬題及自由情 境擬題之學生

經由共變數分析及事後比較分析後,研究結果顯示結構擬題和半結構擬題及 自由擬題達顯著差異,亦即結構擬題在「等值分數」此一單元之學習成效明顯優 於半結構擬題及自由擬題。

三、 擬題活動對於各組學生擬題能力皆有提升

經由四次擬題活動後,可發現各組學生擬題能力之正確性及精緻性之平均數 皆有提升的現象,由此可知,擬題活動對於學生擬題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

第二 第二

(二)研究單元中,除了以分數單元進行教學外,尚可以其他單元進行教學;除 了單元的改變,亦可以其他科目進行研究。

(三)在研究時間方面,若一切條件許可,可進行長時間的研究,用以瞭解學生 更為完整的學習歷程。

(四)數為學習環境的選擇,也能有所改變,用以瞭解在不同的學習網站中,對 於學生而言是不是也會有所有影響。

(五)擬題此種教學方式,是讓學生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及對於數學概念的理 解,讓他們能擬出屬於自己的題目,此種方式可激發學生之思考,並激發 學生的創造力,不再侷限於書本中,因此,建議以後的研究者可以針對創 造力用以進行探討及分析。

參考文獻

告(NSC 84-2511-S-023-006)。

梁淑坤(1999)。從擬題研究提出數學教學建議。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 發展中心(主編),新典範數學新典範數學新典範數學(頁 184-220)新典範數學 。高雄: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 資源發展中心。

歐展嘉(2006)。Moodle 數位學習課程管理平台數位學習課程管理平台數位學習課程管理平台。臺北市:文魁。 數位學習課程管理平台

Baxter, J. A. (2005). Some reflections on problem posing: a conversation with Marion Walter.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12(3), 122-128.

Barlow, A. T. & Cates, J. M. (2006). The impact of problem posing on elementary

teachers'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06( 2) 64-73.

Cai, J. (1998). An investigation of U. S. and Chinese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nd problem solv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0(1), 37-50.

Cunningham, R. F. (2004). Problem posing: an opportunity for increasing responsibility.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Education, 38, 83-89.

Ellerton, N. F. (1986). Children's made up mathematics problems--a new perspective on talented mathematician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7, 261-271.

English, L. D. (1997). Promoting a problem-posing classroom.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4, 172-179.

English, L. D. (1998). Children’s problem posing within formal and informal context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9(1), 83-106.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Hasemann, K. (1981). On difficulties with fraction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2, 71-87.

Hashimotto, Y.,(1987). Classroom practice of problem solving in Japanese elementary schools. In J. P. Becker & T. Miwa (Eds), Proceedings of the US-Japan seminar o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94-119.

Keil, G. E. (1965). Writing and solving original problems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verbal arithmetic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Kilpatrick, J. (1987). Problem formulating: where do good problems come from? In A.H. Schoenfeld (Ed.) Cognitiv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23-147.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Moses, B., Bjork, E., & Goldenberg, E. P. (1993). Beyond problem solving: problem posing. In S.I. Brown & M. I. Walter (Eds), Problem posing: Reflections and applications (pp. 178-18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91).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 Reston, VA: Author.

Silver, E.A. (1994). O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14(1), pp. 19-28.

Southwell, B. (1998). Problem solving through problem posing: the experience of two teacher education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MERGA conference (pp.

221-245).

Stoyanova, E. (2002). Extend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via problem-posing. Australian Mathematics Teacher, 59, 32-41.

Silver, E. A. & Cai J. (2005). Assess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12(3), 129-135.

Silverman, F.L., Wingrad, K., & Strohauer, D. (1992). Student generated story problems. Arithmetic Teacher, 39, 6-12.

Stoyanova, E. & Ellerton, N. F. (1996).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into student’s problem posing in school mathematics. In Corwin, R. B.(Ed. ), Talking mathematics: Supporting children ' s voices. Portsmouth, NH..

Webb, N. & Briars, D. (1990).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K-8. In T.

Cooney (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in the 1990s, 1990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活動三:約分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三 附錄三

附錄三 學習成效測驗 學習成效測驗 學習成效測驗 學習成效測驗

一、選擇題 1.( )若 1

> 1

> 1

,則甲、乙、丙誰最大?(A)甲(B)乙(C)丙(D)

一樣大。

2.( ) 48 的值與下列何者相等?(A)4282 (B)8284 (C)48×4

×8 (D)48÷2

÷2 。 3.( )下列哪一個分數和 214一樣大?(A)188(B)241(C)49 (D)98。 4.( )將 56 變成 150180 之後,它的值會如何?(A)變大(B)變小(C)不變(D)不

一定。

5.( )下圖中,著色部分佔全部的幾分之幾?(A)1432(B) 24(C) 165(D) 38

6.( )

下列為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著色部分何者較大?(A)甲比乙大 (B)一樣大 (C) 乙比甲大 (D)無法比較。

7.( ) 1 袋糖果有 52 顆,姊姊分到 2852 袋,妹妹分到 1126 袋,誰分得多?

(A)姊姊比妹妹多(B)妹妹比姊姊多(C)一樣多(D)無法比較。

甲 乙

8. ( )圈起來的部分佔全部的?(A)5

6. 下圖中,只畫出全部星星的 2

3 ,所有的星星有( )個。

7. 下圖中,「丁」佔全部的( )。

8. 承上題,「乙」佔全部的( )。

三、應用題

1. 某分數的分子減去 7,再以 6 去擴分,結果得 12

30 ,求原分數?

2. 比 1

3 小,比 1

12 大而分母為 24 的分數有哪些?

3. 桌上的蛋糕被偷吃了!小花奉了老師的命令,要找出吃最多的人,並罰他倒垃 圾一個星期,經過小花的調查,找到下列的線索:小草吃 18

6 個,小智吃 17

5 個,

小山吃 23

7 個,聰明的小花請你按照吃的多寡將順序排列出來。

4. 果汁 12

7 公斤,酒 7

6 公斤,油 13

8 公斤,比比看,請由重至輕進行排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