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擬題教材、擬題評量方式、學習成效測驗、

Moodle。

一、擬題教材

本擬題教材的編制係研究者根據現行國民小學康軒版五年級上學期數學課 本及教師手冊內容所編製,擬題教材分為實驗組1(結構擬題)、實驗組2(半結 構擬題)及控制組(自由擬題),如附錄一所示。

二、擬題評量方式

在學生合作擬題的過程中,經由教師所提供的擬題教材,學生討論、擬題、

解題、回饋後,教師對學生所擬之題目進行評量。其中,Silver和Cai(2005)是 依據學生的擬題數量、創造力及複雜度進行評分,徐文鈺(1995)是依據流暢性、

變通性、精緻性、獨特性作為擬題能力之評量方式,梁淑坤(1999)是依據學生 擬題的可行性作為評量標準,綜合上述學者之擬題方式,本研究以正確性、精緻 性評估學生的擬題能力;正確性以學生正確擬題數量作為評量方式,精緻性以學 生所擬題型所需步驟給予分數。

三、學習成效測驗

本測驗之目的在於瞭解不同的擬題活動之後,對於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生數學

「等值分數」單元的學習成效是否有差異。因此,從現行國民小學康軒版五年級 上學期數學課本及教師手冊內容中可發現,當學生學完「等值分數」此一單元,

學生能察覺 n

n 和 1(n 是正整數)是等值關係,並能用等值分數描述部分量和整 體量的關係,以及用擴分或約分的方式找出分數的等值分數,除此之外,尚能用 約分及擴分的觀念進行兩分數的大小比較。依據上述之內容,編製「學習成效測

驗」,此測驗分為選擇、填充、應用題三部分,測驗題目中,並非只有文字題尚 包括以圖形的方式呈現題目,藉以瞭解學生是否能真正瞭解等值分數的意義,而 非只是公式及做法的死記卻不能理解等值分數的意涵。

在正式施測前,針對「學習成效測驗」先進行預試,預試之受試者為獅湖國 小已學過等值分數單元的六年級學生,共計九十七名。施測結果以庫李二十號進 行信度分析,計算的值為.87,依據 Gay(1992 )的標準,若信度達.80 則為一份良 好試題,本份試題之信度為.87 是一份信度良好的試卷。在難度及鑑別度分析的 難度方面,依據 Hopkins,Stanley,及 Hopkins(1998)的標準,認為難度在.25

~.75 皆為可以使用的試題,鑑別度方面,依據 Noll,Scannell,及 Craig(1979)

的標準,認為鑑別度需在.25 以上,較能測量學生的真正程度,然而,一份試題 的好壞,並非只有觀看單一的向度,而是需要難度及鑑別度都進行參考。因此,

本研究依照預試之分析結果(附錄二)對預試題目進行刪減及修改,以作為正式 施測之學習成效測驗(如附錄三)。

四、Moodle

由於 Moodle 是以社會建構主義為基礎所建立的平台,希望能藉由群體的相 互討論、切磋之後達到共識,用以獲得知識。因此,本研究將擬題教材放置在 Moodle 平台上之線上資源的編輯網頁,讓實驗組及控制組的受試者能看到不同的 擬題教材;另一方面,以 Moodle 中的聊天室、作業區此兩個模組,讓受試者進 行討論並繳交作業,相關畫面如下圖所示。

圖 3.2 為學生登入 Moodle 畫面,讓學生能夠以自己的帳號及密碼進入 Moodle 平台。

圖 3.2 Moodle 登入畫面

圖 3.3 讓學生能依照自己的班級選擇教學實驗所需的課程。

圖 3.3 Moodle 進入課程畫面

學生進入自己班級的教學實驗課程之後,會依實驗主題而有不同的主題大綱,

在主題大綱中,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看一看、想一想,勾起你的記憶(擬題 教材),第二部份:腦力激盪-大家一起動動腦(聊天室),第三部分:成果發表(繳 交每一組之作品)。

圖 3.4 Moodle 主題大綱畫面

點選看一看、想一想,勾起你的記憶(擬題教材)後,即可看到擬題教材。

圖 3.5 Moodle 擬題教材內容畫面

看完擬題教材之後,學生進入聊天室,以合作擬題的方式,進行擬題。

圖 3.6 Moodle 進入聊天室畫面

圖 3.7 Moodle 聊天室畫面

最後,將作業繳交至成果發表,並讓其他組別的學生能看到其他組別學生所 擬之題目。

圖 3.8 Moodle 繳交作業畫面

第四章

由表 4.1 之結果顯示,每一組受試者之擬題正確性之平均數隨著練習次數的

表 4.3 各組所擬題目之正確性之 Scheffé法事後比較分析表 練習擬題

活動次序 組別 半結構擬題 自由擬題

結構擬題 .07 .36

半結構擬題 - .29

自由擬題 -

結構擬題 .30 1.09*

半結構擬題 - .79

自由擬題 -

結構擬題 .79 .82*

半結構擬題 - .03

自由擬題 -

結構擬題 .27 .91*

半結構擬題 - .64

自由擬題 -

*p<.05

由表 4.3 結果顯示,可發現在這四次的擬題活動中,除了第一次的擬題活動 未達顯著之外,在之後的三次擬題活動中,結構擬題與自由擬題在擬題正確性皆 達顯著差異,表示結構擬題之方式對於學生在擬題的正確率是有助益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