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創作論述

4.4 故事介紹

一、起

(一)犯罪現場:(圖 4-10)

山路上,彭家輝慌張的奔跑,後方緊跟一輛轎車。旋即彭家輝遭到車子追撞,

但駕駛黑衣男子發現他還沒斷氣,又倒車輾過他的身體。

圖 4-10:《社會搜查線》犯罪現場

(二)主角登場:(圖 4-11)

丁杰和南西在報社聊天,從閒聊轉為討論南西最近採訪的新聞現場,她認為 這個案件的發生並不尋常。

(三)警方調查:(圖 4-12)

陳警官指出本案並非單純的肇事逃逸,因為死者的致命傷是遭倒車輾斃。這 輛贓車上,找不到半點指紋,死者口袋也有搜過的痕跡,這起車禍極有可能是預 謀已久的計畫殺人。

圖 4-12:《社會搜查線》警方調查

二、承

(一)討論線索(圖 4-13)

死者彭家輝是政治背景的人物,他曾擔任莫總統過去參選市長的競選團隊成 員,負責發言人的職務,之後便淡出政壇、失去消息。丁杰認為車禍案與前政治 人物有關,也許真相並不單純,大概是政治復仇或私生活不檢點而引發殺機,應 從人際關係著手調查。南西從陳警官手邊得來的資料得知,彭家輝獨居、謀殺案 似乎與隨身碟檔案有關,但奇怪的是警方決定中止調查本案。丁杰聽完大感興 趣,決定私下前往彭家輝的公寓調查。

圖 4-13:《社會搜查線》討論線索

(二)前往調查(圖 4-14)

丁杰佯裝成抄水表人員,讓住戶替他開門後,用專業工具試著打開寓所大 門,卻發現門鎖被人換成構造複雜的德國鎖。由於房東的女兒下樓,他只好倉促 離開。當他正苦惱該如何進去時,突然發現隔壁有棟施工中的大樓,於是他打算 嘗試工地這條路。

圖 4-14:《社會搜查線》前往調查

(三)危機逼近(圖 4-15)

丁杰潛入彭家輝的房間後,四處尋找可能藏匿隨身碟的地方。就在此時,公 寓前面有輛轎車停下來,來者正是故事開場的黑衣男子,他和手下逐步逼近彭家 輝的房間,丁杰卻渾然不知。丁杰終於發現隨身碟藏在風鈴的時候,鐵門也被打 開,黑衣男子踏進房間。

圖 4-15:《社會搜查線》危機逼近

三、轉

(一)行跡暴露(圖 4-16)

黑衣男子開門後,先是被隔壁吵鬧的吉他聲轉移注意力,丁杰已躲在其中一 個房間。從他們的對話,丁杰得知門外的人就是兇手。因為房門上鎖,黑衣男子 感到可疑,破門而入發現房間有濃厚的菸味,便知道剛才有人躲在這裡偷聽。黑 衣男子想起陳警官曾透露消息給某個記者,靈機一動就打給丁杰,因為從電話裡

圖 4-16:《社會搜查線》行蹤暴露

(二)公寓追逐(圖 4-17)

丁杰從原路逃往工地,慌亂中黑衣男子趕著下樓,他們先是遭到工人阻擋,

後來還是強行進入。丁杰再度利用鷹架爬回公寓直奔頂樓,而黑衣男子兵分兩路 追擊。最後,丁杰利用舊式公寓頂樓互通的地形,將自己鎖在其他公寓的樓梯間,

終於逃過一劫。

圖 4-17:《社會搜查線》公寓追逐

(三)街頭巧遇(圖 4-18)

待黑衣男子離去後,丁杰搭乘計程車回報社。不巧遇見正要過馬路的黑衣男 子,雖然雙方並未見過彼此的臉,但在短暫的視線交換,隱約就能感受到對方的 身分。

圖 4-18:《社會搜查線》街頭巧遇

四、合

(一)任務報告(圖 4-19)

任務失敗後,黑衣男子返回總統府,向某位高層報告剛才發生的事,並且保 證他會設法把隨身碟搶回來,並且妥善處理記者的事情。

圖 4-19:《社會搜查線》任務報告

(二)檢視檔案(圖 4-20)

丁杰回到報社就通知南西,直到晚上南西才趕回來,沒想到黑衣男子也搭乘 同一部電梯。丁杰向南西說明剛才在公寓的冒險與收獲,發現檔案裡有不少的照 片,證實先前提出的懷疑完全正確。

圖 4-20:《社會搜查線》檢視檔案

(三)新的危機(圖 4-21)

報社辦公室突然跳電,陷入一片黑暗,丁杰突然有不好的預感,於是要南西 保持安靜。此時,走廊上的黑衣男子正逐步逼近他們。

圖 4-21:《社會搜查線》新的危機

4.5 故事分析

本故事為奇遇故事的懸疑結構,如圖 4-2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懸疑為現今當紅的故事手法,無論哪種類型故事多少都有懸疑的情節安排,

以懸疑作賣點的故事更是廣受消費者喜愛,懸疑漫畫便是這個潮流下的產物。懸 疑漫畫的特徵是奇遇故事的結構,更可混合神秘故事、偵探故事或鬼故事的結 構,讓故事發展更具戲劇性。

作者在漫畫創作之故事設計與懸疑結構,藉由分析懸疑漫畫之特點與技巧,

在故事結構安排採取三幕式的第一幕完成這次漫畫創作《社會搜查線》,人物設 計則以奇遇故事的結構作為根據,製造懸疑的情節走向。另外也加入希區考克電 影常用的懸疑技巧以設計情節,替劇情增加懸疑的成分。

本作品的觀後評價普遍良好,主要是說故事的方法,運用流暢的畫面,閱讀 時逐步累積的情緒開始高漲,直到最後留下充滿危機的懸疑情節。然而,由於本 創作僅是整體故事的第一幕,懸疑的呈現聚焦於動作場景與反派後續的行動,前 半段的鋪陳略顯緩慢,這是表現稍微不足的地方。

懸疑漫畫的領域非常深廣,說故事的方法與創意也是不斷更新,對於未來研 究的重心仍為懸疑漫畫的創作,將藉由電影、小說與漫畫的分析,精進自我的專 業與涵養。後續目標為繼續完成《社會搜查線》的故事,期望未來能創作更多的 懸疑漫畫。

參考文獻

一、外文書籍

George N.Dove(1989). SUSPENSE in the Formula Story. Bowling Green University Press.

Takeshi Yashiro,Toru Takasaki(2007). Comickers Art 3:Write Amazing Manga Stories.Bijutsu Shupan Publishers Co., Ltd.

二、中文書籍

孫惠柱(1993), 《戲劇的結構》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黃英雄(2003), 《編劇高手》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Andrew Glassner 著(2001)、闕帝丰譯(2006), 《編故事:互動故事玩家創 意聖經》 ,台北:閱讀地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Robert McKee 著(1997)、周鐵東譯(2001), 《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 銀幕劇作的原理》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Edward Lucie-Smith(1996)著、李迅譯(2008),《電影的力量》,北京: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Stephen King(2000)著、石美倫譯(2002), 《史蒂芬金談寫作》,台北:商 周出版。

Edward Morgan Forster(1927)著、蘇希亞譯(2009), 《小說面面觀》 ,台 北:商周出版。

David Lodge(1992)著、李維拉譯(2006), 《小說的五十堂課》 ,台北:木

馬文化出版。

三、期刊論文

李林(2004),<論希區考克的電影懸念>,南京師範大學電影學研究所。

周健、王培鐸(2000),<論懸念的焦點>,大連教育學院學報第 16 卷第 2 期。

四、網頁資料

Jim Windolf(2008),<Keys to the Kingdom>

http://www.vanityfair.com/culture/features/2008/02/indianajones 200802?currentPage=4(2009 年 06 月 24 日瀏覽)

丁丁歷險記主題站 http://www.tintins.cn/

DEATH NOTE http://www.deathnote.com.tw/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