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教學精進 學生學習展能

在文檔中 實務探討課程 (頁 31-43)

社群共學文化 校長課程領導

預期目標

(三)社群多樣–形塑教師文化

• 同校、跨校、同領域、跨領域、跨年級社群等。

• 線上共備社群:如溫老師備課Party、學思達教 學社群、教育噗浪客、MAPS-教學與提問設計、

國文提問教學策略等。

• 實體共備社群:夢的N次方、共備樂學團等。

• 線上資源:教育雲、臺北酷課雲、均一教育平台 等。

校內鞏固 校外延伸 形塑文化

33

教師中心 學習者中心 教師+教科書 自主學習

鋪陳學習歷程 重視最終結果

競爭式學習 共生式學習 大量複製 精緻專精

追逐直線排名 探究橫向適性 T型人才 π型人才 非型人才

教師自主備課 教學研究會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改變已不斷發生

……

三、專業回饋人才進階認證說明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1

1.教師須於完成實體研習課程後,再完成 專業實踐事項與實務探討課程,始得參 與認證。

2.實體研習→專業實踐事項、實務探討→

經審查通過後發給證書。

35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2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3

時程 進階認證

107年3月~4月 線上提交認證資料

(教師→學校/教專中心→培訓中心)

107年3月~6月 培訓中心進行認證資料審查(含初審、複審)

(修正後複審者可補件,不通過者得申復)

107年7月 培訓中心公告

並函送通過名單 由教專中心/中心學校

訂定 國教署及縣市核發專業回饋人才進階證書

37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4

取證後之回饋服務事項

1.參與學校公開授課。

2.提供授課教師專業回饋。

3.積極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5

教師自參與專業回饋人才進階培訓 實體研習課程起,認證資格可保留2年。

未於期限內完成取證者,則須重新 參加實體研習。

認證資格保留

39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6

教師須於完成專業回饋人才進階 培訓實體研習課程12小時後,再完成 專業實踐事項與實務探討課程3小時,

始得參與認證,並經審查通過後取得 證書。

證書永久有效,無換證機制。

取證資格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7

105學年度(105年完成實體研習)

尚未認證者,得依照105學年度之認證 手冊規定,或準用本認證手冊之規定辦 理認證。

105學年度認證方式

41

(一)認證流程與注意事項-8

1.擔任專業回饋人員,觀察同儕授課,並依教學 觀察三部曲(或備課、觀課、議課),給予對 話與回饋至少1次。

2.開放任教班級,公開授課至少1次。

(公開授課之證明資料應包括任教班級、授課時間與科目 等資訊,將於教師專業發展作業支持平臺上勾稽檢核。)

3.參加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時間至少達1學期。

(社群參與之證明資料包括參加社群之名稱、起迄時間,將 於教師專業發展作業支持平臺上勾稽檢核。)

專業實踐事項

(二)認證資料與審查流程

進階認證資料 份數

表1、 教學觀察(公開授課)-

觀察前會談紀錄表

1份

表2、 教學觀察(公開授課)工具

-表2-1、觀察紀錄表

(表2-1、

表2-2)

-表2-2、軼事紀錄表 2擇1份

表3、 教學觀察(公開授課)-

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表 (含專業成長計畫)

1份

在文檔中 實務探討課程 (頁 31-4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