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材整理與檢視

《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大綱》將動助詞「掉、走、住」視為結 果補語列為甲級語法;將「下、起、出」視為趨向補語的引伸義列為乙 級語法;而「上」作為結果補語時是乙級、作為趨向補語時,則跨乙、

丙兩級。本節將以第三章的分析及探討作為基礎,檢視目前使用的教材

8。據林君穎(2001)之研究,目前在台灣七所主要華語中心使用最為 廣泛的教材為《實用視聽華語》。而在美國地區則以《中文聽說讀寫》

最受歡迎。

8 檢視範圍包含生詞以及正式編入文法操練的部分,至於學生作業簿或是生詞、課 後練習的例句,則不在範圍內。

A.《實用視聽華語》(1999)

1.把動助詞跟其他句式合在一起教。

《實用視聽華語》將一般的動補結構當作其所謂的『RC 的 Actual Form』、再把加了「得/不」的可能補語稱為『RC 的 Potential Form』,

且將這兩大語法點合在同一課教,本文認為這不是很恰當的編排方式。

雖然結構上動詞跟表示動作結果的成分中間只要加上「得/不」就可以 形成可能補語,但其語義與功能卻大不相同。可能式的語義很複雜,說

「表示可能」的話,很容易將「能、可以、會」弄混。劉月華(1983)

提到可能補語與「能」的意思不完全一致。Westney(1994)認為語義 愈複雜,學習上的困難度愈高。鄧(2003)認為就結構依存和包孕關係 來看,被依存的結構難於被包孕的結構,也因此「動助詞」的教學應早 於「把」字句或可能式。

2.未區分字同義異的用法。

例如「起」,在第一冊 21 課中,同時出現「顯露義」與「動作開始 標誌」,兩者的用法語義都大不相同,放在一起只會讓學習者抓不到語 義焦點。

3.缺乏系統化的介紹。

從上表可發現,大部分動助詞的用法,不是在一課同時介紹數個,

要不就是以詞彙的方式零星出現,缺乏順序性、系統性的編排。對於學 生而言,同時學習數個的負擔太大;以詞彙的方式介紹則又難以讓學生 建立起完整的系統。

B.《中文聽說讀寫》(1999)

【表 5-13】中文聽說讀寫動助詞教學對照表

冊 課 編排型態 例子 本文的分類

上 二 14 語法 他一回家就唱上了。 數量的延續

下 二 5

介紹了「承載義」的「下」,以筆者的教學經驗來說,學生最後都被「穿 得上」跟「穿得下」弄糊塗了。

此外,這兩本教材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同時教授數個補語。《實 用視聽華語》在第一冊第二十一課同時介紹六個動助詞(還不含其他的 結果補語),並且跟可能式搭配,如此的份量對學生而言實在過重。《中 文聽說讀寫》也是,在第二冊第五課提出結果補語的教學,一次也是介 紹了數個結果補語,三、四個動助詞。筆者不禁懷疑學生是否真能瞭解 這些補語彼此之間的不同,並有有自行應用的能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