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整合型科技接受度模型的定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整合型科技接受度模型的定義

整合型科技接受度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主要由科技接受度模型(Technical Acceptance Model, TAM)衍生而來。

TAM 是一個研究科技接受度的基礎模型,其目的是從使用者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 釋其採用資訊科技之行為意願(Davis et al., 1989),且其被用以解釋資訊系統之接受 度已獲諸多驗證與肯定(Patrick et al., 1996)。在實務上,隨著不同的研究主題,其 對應的外部變數也隨之改變。Venkatesh(2003)等人針對歷年來的研究加以整理, Actionm, TRA)

Fishbein & Ajzen(1975) 2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Ajzen(1991) 3 科技接受度模型(Technical Acceptance

Model, TAM)

Davis et al.(1989) 4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

Bandura (1986) 5 電腦使用模型(Model of PC Utilization,

MPCU)

Thompson et al.(1991) 6 動機模型(Motivation Model, MM) Davis et al.(1992) 7 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IDT)

Rogers(1995) 8 TAM 與 TPB 整合的模型

(C-TAM-TPB)

Taylor & Todd(1995)

資料來源: Venkatesh, V., Morris, M.G., Davis, G.B., and Davis, F.D., (2003).“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p.425-478

之後,由這八種模型加以整合如圖 6,提出了 UTAUT。

圖 6 UTAUT 整合八種模型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以下依序介紹與 UTAUT 相關的研究理論。

一、 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理性行為模式源自於社會心理學,由 Ajzen & Fishbein(1975)提出的理論,可 用來解釋與預測人類的行為。理性行為模式認為人類通常是理性的,可以有系統 的使用取得的資訊,並應用於假設之上(Igbaria et al., 1995)。根據此理論,人類的 某些特定行為是由其行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所決定,而行為意向又由個人 的態度(Attitude)和主觀的行為規範(Subjective Norm)所決定,如圖 7。

圖 7 理性行為理論 TRA

資料來源:Igbaria, M., J. Iivari & H. Maragahh (1995). "Why do indivivuals use computer technology? An Finnish case study."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9: 227-238.

二、計劃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計劃行為理論由 Ajzen(1991)提出,乃從理性行為理論衍生而來。計劃行為理 論認為個人的信念(Belief) 會影響對於個人對於事件的態度(Attitude) ,而這種態 度就是一種感知自我的認知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而由自我的認知可 以產生實際的行為,如圖 8。

圖 8 計劃行為理論 TPB

資料來源: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d 50: 179-211.

三、科技接受度模型 (Technical Acceptance Model, TAM)

科技接受度模型(TAM)是由 Davis(1989)等人以理性行為理論(TRA)與計劃行 為理論(TPB)(Ajzen, 1991)為基礎,並加以修改之後所提出,從使用者的認知,探 討使用者與科技使用之間的關係。

科技接受度模型把影響使用者對於某一科技的接受與否的認知,歸納為認知 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和認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兩種 認知,並以這兩種認知來推論其使用態度(Attitude Toward Use, AT)、行為意向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BI)、與實際使用情況(System Usage, SU)的關係,其理 論架構如圖 9。

圖 9 科技接受度模型 TAM

資料來源:Davis, F. D., Bagozzi, L.,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1003.

科技接受度模型(TAM)中所解釋,使用者實際使用科技,乃受到使用行為意 向(BI)所影響,而使用行為意向(BI)又會受到使用態度(AT)的影響,所以當使用者 對於新科技使用的態度越趨正向,則想要使用新科技的行為意向就越正向,當然 使用的情況就越多,則表示接受度越高。

科技接受度模型(TAM)的兩個重要的信念:認知有用性(PU)與認知易用性 (PEOU),其認為影響使用者接受資訊科技行為的外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 EV),

是透過認知有用性(PU)與認知易用性(PEOU)兩個信念,再影響到使用者的使用態

度(AT),進而影響其使用行為意向(BI),然後產生實際系統使用行為,以下依序介 易用性(PEOU)來影響使用者的認知(Venkatesh & Davis, 1996; Igbaria et al., 1995)。

從科技接受度模型(TAM)的發展觀察,即使研究的過程嚴謹可信,卻仍然是 一個「針對於特定對象,來解釋特定行為」的純理論模型(Davis et al., 1989),如果 要應用到現實的環境與行為上,就必須經過相當程度的測試與修改。

Davis(1992)等人的研究發現使用態度(AT)在整個意向過程中,只具有部份的 中介作用。而且 Igbaria (1995)等人的研究也發現,使用態度(AT)對於使用行為意 向(BI)的影響有限,故 Venkatesh & Davis(2000)的研究將科技接受度模型(TAM)簡 化,如圖 10。

圖 10 簡化後的 TAM

資料來源:Venkatesh V. & Davis D. (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6-204.

從過去的研究來看,科技接受度模型是由使用者內在認知的觀點來解釋使用

Davis (1993) 分析系統特性與認知與行

為的關係 1. PU→AU > PEOU→AU 2. 系統設計會影響到接受度 Igbaria et al. (1995) 驗證電腦使用的概念模型

1. PEOU→PU 2. PU→AU Chau (1996) 分析修正的 TAM

1. 短期使用對於 BI 的影響大 於長期使用

2. 長期使用對 BI 有正向影 響,但較小。

3. PEOU 與 BI 沒有直接的影 響。

資料來源:Legris, P., J. Ingham, & P. Collerette, “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0, 2003,

p.191-204.

根據 Agarwal & Prasad (1998)的研究發現,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這兩個信 念並不足以完全解釋態度,除了這兩個信念之外,應該還有其它的認知信念會影 響對科技的態度。

四、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ngnitive Theory, SCT)

社會認知理論(SCT)由 Bandura(1986)提出,是一具有影響力的人類行為理論。

它結合行為主義(Behaviorism)與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的概念,並被廣泛應用 在醫療(Bandura, 1982)、決策管理(Wood et al., 1990)、人力資源(Schunk, 1989)、教 育(Zimmerman, 1990)與電腦技能訓練(Compeau and Higgins, 1995)等領域上。

社會認知理論主要分為三個部份,包含環境的影響(Environment)、個人認知 (Person)和行為(Behavior),這三者持續相互影響的影響關係來解釋人的行為,如 圖 11。

圖 11 社會認知理論 SCT

資料來源: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Prentice Hall, Englewwd Cliffs, NJ.

在這樣雙向互動的因果關係模式中,行為是被外在環境控制或是被內在意向 所左右的一種活動。在這個可以互相影響的模式中,行為、認知和其他有關人及 環境等的因素,將會雙向的彼此影響。相互的影響並不是表示來自不同方向的力 量具有相同的影響力,也並不是表示這兩個方向的影響作用將會同時發生。要產 生這些相互間的影響作用必需要花費時間,也由於這種雙向互相影響的關係,所 以 人 在 這 個 環 境 內 , 同 時 扮 演 了 產 品 及 生 產 者 兩 個 角 色 (Bandura, 1989) 。 Bandura(1988)認為社會認知理論最適合用來解釋動態環境中人的行為,並且將認 知、自律行為(Self-regulatory)及自省的程序(Self-reflective Processes)當成是因果模 式的主要架構。個人認知、環境和行為會經過這個操作模式去發展,以培養個人

使用某種能力的信心,如此個人將會有效的使用這種能力去完成任務,並且透過 目標系統(Goal System)去加強個人的動機。自律是指在某一期間及改變的環境中,

個人內心(Internal)的過程,該過程是一個引導個人去達成其目標的活動(Bandura, 1986)。因此從目標的產生到目標的達成會受到許多內在因素的影響,包含了自我 效能(Self-efficacy)的高低等,具有不同自我效能的人可能採用不同的搜尋策略,

因此可能產生不同的搜尋結果。

社會認知理論指出對於動機及表現間的自律行為是很多不同自律機制所結合 而成的。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自律機制就是透過能夠表示個人信心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考量到個人對於動機實現的能力、認知的資源及對於活動過程中所需事 件的運用控制能力,擁有某項能力及是否能夠好好的運用技能及資源外,自信 (Self-belief)也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具有相同能力的個人可能因為信心的不同而表 現過少、適當或過量,這是因為個人常會因為對於效能的自信不同,而增減他們 的動機及對於解決問題時的努力。

個體行為研究中,多數將社會認知理論將焦點放在個人行為的認知因素,以 解釋資訊科技的接受與使用行為(Compeau & Higgins, 1995)。Compeau 等人將研究 焦點放在認知因素影響行為的兩個預期設立上,這個預期為對於績效結果的預期 與個人結果的預期。前者為表現行為,指個人認為預期有良好的結果,則更有可 能去表現其行為。後者為自我效能,指個人執行某一行為的個體信念。Compeau 等人的研究,試圖去測量環境、認知和行為因素的影響,所列出的測量因素包含 其他鼓勵、其他使用、組織支援、結果預期、感覺、焦慮與用法,如圖 12。

圖 12 Compeau 模式 SCT

資料來源:Compeau, D. R., and Higgins, C. A. (1995) “Applic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o Training for Computer Skil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Vol.6, No.2, pp.132.

五、電腦使用模型(Model of PC Utilization, MPCU)

電腦使用模型由 Thompson 等人於 1991 年提出,將社會心理學中的人類行 為理論(Theory of Human Behavior)(Triandis, 1977)改造而成,將此模式應用到資訊 系統(IS)背景以預測電腦使用。在 MPCU 模式中,影響科技使用的因素有社會 因 素(So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PC Use)、促進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系統複雜 度(Complexity)、對科技的態度(Affect Toward)、工作相關(Job Fit)、長期使用結果 (Long-Term Consequences),如圖 13。

圖 13 MPCU 架構

資料來源:Ronald L. Thompson, C. A. H. a. J. M. H. (1991). "Personal Computing: Toward a Conceptual Model of Utilization." MIS Quarterly 15(1): 125-143.

六、動機模型(Motivation Model, MM)

動機模型由 Davis 等人於 1992 年提出,是假設動機是個人行為意圖的重要影 響原因,動機可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兩個主要構面。兩個構面主要 以個人與工作作為分野,若刺激來源是由個人所提供,例如個人興趣、冒險傾向 等,則此類的動機稱為內在動機;反之,若刺激來源是由工作提供,例如金錢、

職位或權力等,則此類的動機稱為外在動機,如圖 14。

圖 14 動機模式 MM

資料來源:Fred D. Davis, Richard P. Bagozzi, Paul R. Warshaw (1992).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14): 1111-1132

七、創新擴散理論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IDT)

創新擴散理論由 Rogers 於 1983 年第一次提出,他將創新定義為「一種被個 人或者接受者認為是新穎的觀念、行為或物件」。Rogers(1995)認為創新應具備相 對的便利性、相容性、複雜性可試驗性及可觀察性。創新的採用者分為革新者、

早期採用者、早期追隨者和落後者。創新擴散包括 5 個階段:瞭解階段、興趣階 段、評估階段、試驗階段和採納階段,以下說明。

1. 瞭解階段:接觸新技術、新事務,但知之甚少。

2. 興趣階段:發生興趣,並尋求更多的信息。

3. 評估階段:聯繫自身需求,考慮是否採納。

4. 試驗階段:觀察是否適合自己的情況。

5. 採納階段:決定在更大範圍內實施。

Moore & Benhasat(1991)以 Rogers(1983)的理論為基礎,對創新特質作深入的研 究 , 提 出 八 個 創 新 的 特 質 , 分 別 為 相 對 優 勢 (Relative Advantage) 、 相 容 性 (Compatibility)、易用性(Ease of Use)、可試驗性(Traceability)、可視性(Visibility)、

結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印象(Image)及自願性(Voluntariness of Use),

其架構如圖 15。

圖 15 創新特性架構 IDT

資料來源:Moore, G. C., Benbasat, I. (1991).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3):

192-222

八、TAM 與 TPB 整合的模型(C-TAM-TPB)

Taylor & Todd 於 1995 年的研究中,將理性行為理論(TRA)與計畫行為理論 (TPB)中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科技接受度(TAM)中的認知有用性結合,提供一 個混合的模式為 C-TAM-TPB 模式。在研究中增加了使用者經驗的考量,依據使 用者經驗分群,結果顯示有經驗的使用者在行為意圖上比沒經驗的使用者更加明 顯。對於有經驗的使用者而言,認知行為控制比認知有用性更加顯著影響行為意 圖。對於沒有經驗的使用者而言,認知有用性則較明顯影響行為意圖。C-TAM-TPB 的模式如圖 16。

圖 16 C-TAM-TPB 模型

資料來源:Taylor, S., & Todd, P. A. (1995).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2): 144-176.

九、整合性科技接受度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九、整合性科技接受度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