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硬體設施的倡建與規劃

臺灣自 1953 年(民國 42 年)即已展開一連串的經濟建設計畫,但是對 於文化建設,始終進度遲緩。儘管 1953 年蔣中正總統曾經發表《民生主義育 樂兩篇補述》,作為文化層面的施政綱領與文化活動的指針,1966 年(民國 55 年)又再度號召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但在文化即教育的觀念影響 下,文化事務始終無法獨立發展,再加上當時海峽兩岸的緊張情勢,使得所 有的施政考量均在將臺灣建設成一個反共復國堡壘,文化政策淪更為政治的 附庸,瀰漫著一種泛政治化的高昂激烈氣息。691970 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的 成長,教育的普及,國人對於文化建設的需求日益殷切,各大藝文團體如雲 門舞集開始在國內外發光發熱,各縣市同樣感受到文化設施的缺乏所帶來的 文化發展難題,因此早在十大建設進行之時,已有人提出應將「文化建設」

列為第十一大建設,70可惜政府並未及時回應。

1977 年(民國 66 年)9 月 23 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向立法院做施政報告 時宣布,政府將繼「十項建設」之後,繼續進行「十二項建設」。其中第十二 項建設即為文化建設,其內容包括「建立每一縣市文化中心,包括圖書館、

博物館、音樂廳」。71教育部隨即擬定〈文化建設規劃大綱草案〉,預計將在 5 年之內充實各縣市的文化展演設施。行政院的這項措施受到藝文界及輿論界 的普遍支持。1978 年(民國 67 年)孫運璿組閣,依舊延續蔣經國的政策,

將文化建設作為新內閣的施政重點。同年 12 月,行政院通過了〈加強文化及 育樂活動方案〉,以促進各縣市文化活動的推行,落實於地方政府的施政中。

69 李明芳,《臺灣文化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頁 19-21。

70 《聯合報》,1975 年 8 月 9 日,第二版。

71 《聯合報》,1977 年 10 月 25 日,第十五版。

72

此外,隨著文化建設日趨重要,過去將文化事務納入教育部業務的作法 已經不合實際需要。1981 年(民國 70 年)11 月 11 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成立,成為中央文化行政專責單位,自此文化建設有其統籌主導之機關。

依據組織規章的規定,「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職責是統籌規劃與協調、

推動、考評文化建設事項,在組織上採委員制,以相關部、會、局機關首長 與學者專家及文化界人士組成,做為決策機關。其下的業務單位有 3 個處:

第一處主要負責文化建設基本方針與重要措施的研擬推動、文化資產保存、

文化中心輔導、文化資訊系統研究等。第二處負責文藝、戲劇、文化傳播、

文化作戰方案與計劃的審議及執行之協調等。第三處職司音樂、美術、表演 藝術的統籌規劃與推動等。另外並成立文化資產、語文圖書、影劇傳播、表 演藝術、文藝、音樂 6 個專業委員會,負責各領域業務的諮詢及對策的擬訂。

從一開始,文建會本身的職能界定上為「西歐式」,也就是文化行政體系的職 權,不在消極管制監督,而在積極策劃與贊助文藝活動,賦予民間較大的展 演空間,並保障創作自由。對於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不以控制為要,而是建 構「良好的創作環境與提供獎助」。73

72 李雅玲,《解嚴後臺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臺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

頁 41-42。

73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頁 167。

圖 3-2-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組織結構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文建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介〉,1988。

 

1977 年(民國 66 年)蔣經國宣布實施十二項建設之前,各縣市普遍都 有文化展演設施不足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文化活動的推展;甚至因為政府常 年來不斷精簡人事編制,讓原本已有的文化機構半陷入癱瘓,若干縣市興建 的體育場,因乏人管理,也沒有維持的經費,已形同廢置;南部一縣的社教 館也因同一因素而發揮不了社教功能。74蔣經國時代「十二項建設」的實行,

對地方政府而言即代表著大筆經費的補助,臺灣各縣市的文化建設於是就從 硬體的充實中開始了第一步。對於當時已飽受「文化沙漠」惡名之擾的高雄 市,自然地蒙受該項建設之惠。在硬體的充實上,除了接受中央計畫下的建 設方案外,更是不斷促使更多的文化機構在高雄市設立。這些文化硬體設施 對於高雄市的地貌與文化生態的改變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一、十二項建設下的文化硬體建設-以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

物館為中心

(一)、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在十二項建設中提出在每一縣市建立文化中心的計畫之前,除臺北、臺 中之外,臺灣各縣市都普遍缺乏專業的藝文展演設施。臺北市雖為臺灣各方 面的首善之區,戰後初期亦無妥適的展演場所,僅能以中山堂充之,但仍有 不少表演在臺北舉行。1970 年代後,國父紀念館改善了舞臺、音響及燈光等 工程以後,擁有了亞洲第一流的表演場所。75此後,隨著民間藝術創作風氣

74 《聯合報》,1977 年 10 月 25 日,第十五版。

75 何凡,〈注意會場公德〉,《聯合報》,1977 年 12 月 13 日,第九版。

的盛行,市長李登輝的致力,臺北的藝文活動更趨興盛。在臺中方面,省政 府於 1972(民國 61 年)落成的中興堂,因是奉蔣中正總統手諭辦理,所以 有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其參考歐美最新式音樂舞台設備設計,占地廣達 800 坪,有 2095 個座位,具備國際水準,為當時臺灣最完善的表演場地。76臺中 人也並未閒置這所藝文場所,當地工商業人士成立臺中市文化基金會,用雄 厚的資金舉辦藝術活動,邀請臺北的聲樂家、器樂家及民歌手至臺中演出。77 一時之間,臺中的藝文風氣直逼臺北,良好的硬體設備,是臺中市異軍突起 的主要原因之一。臺北、臺中之外的其他縣市,由於缺乏理想的表演場所,

確實造成藝文活動推展的障礙,在紐約演出後的林懷民表示他其實更想為屏 東、宜蘭服務,但就是苦於沒有表演場地。781977(民國 66 年)宣布即將要 進行的十二項建設其重點工作即是加強各縣市的文化硬體建設。

事實上,早在蔣經國宣布「十二項建設」之前,鑑於臺北、臺中在硬體 設施完備後帶動了文藝活動的蓬勃發展,高雄市民殷切地希望有間具備專業 水準的展演設施以吸引更多的藝文活動來到高雄市表演,帶動高雄市的文化 發展。高雄市即已開始尋地興建文化中心,初名為「中正堂」。在 1970 年代 初期,高雄市朝野即倡議興建中正堂,充實藝文展演設施。1974 年(民國 63 年)春,市府決定興建「中正堂」,一方面表示對先總統蔣中正的崇敬之意,

一方面亦是為了增進高雄市的藝文活動,地點選在十七號公園。79十七號公

76 何凡,〈臺中之驕傲〉,《聯合報》,1973 年 3 月 28 日,第十二版。

77 例如如中國文化學院立校 14 年首度走出臺北市的演出即是 1979 年(民國 68 年)5 月底 在臺中舉辦。受邀由海外返回臺灣參加音樂季演出的音樂家,亦紛紛至臺中舉辦個人音樂 會。《聯合報》,1979 年 5 月 20 日,第七版。

78 《聯合報》,1980 年 1 月 21 日,第九版。

79 李書錚,〈中正文化中心與高市文化建設〉,《高市文教》創刊號,1980 年 4 月,頁 22。

園位於高雄市林德官,鄰近高雄師範學院,市府有意將該地區定位為未來高 雄市政治文教中心,因此選擇此地作為此項大型建設的落址之處,而該地原 來有座楊金虎市長時期未完工的棒球場,荒廢甚久,中正堂的動工,適可剷 除掉此座都市之瘤。801976 年(民國 65 年)4 月 4 日「中正堂」工程正式破 土,宣告高雄市文化建設進入新的時代。81

在市立文化中心興建之前,高雄市官方並沒有一個專業的展演場所,每 逢舉辦藝文活動,場地的尋覓就成為主辦單位在票房之外憂慮的問題。高雄 市並不是沒有展演場地,但缺乏「合適」的地點。就日治時期在高雄市已經 蓬勃發展的美術而言,每當畫會或畫家欲舉辦畫展時,總得大費周章找尋適 合的空間,銀行的交誼廳往往成為最常借用的展覽空間。如 1953 年(民國 42 年)戰後高雄市首屆美術界的大事-第一屆南部美術展覽會即在鹽埕區的 華南銀行舉行。除了華南銀行外,第三信用合作社、第一銀行、彰化銀行、

高雄區合會82也曾提供過場地。由於展示空間的迫切需求,1958 年(民國 47 年)開幕的大新百貨公司,也在六樓規劃了「文化展」展出場所。雖然這些 場地均非專業的展覽場地,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畫家也只好勉為「求 借」。

1960 年代以後,南部第一所藝術沙龍正式設立,亦即「新聞報文化服務 中心」,由當時南臺灣第一大報—《臺灣新聞報》所設立的。該報社長趙君豪

80 蔡高明 攝影、王蜀桂 撰稿、徐碧雲 編,《舊情綿綿五十年-蔡高明「寫真」港都攝影展》

(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1999),頁 106。

81 「高雄市政專輯」編輯委員會,《高雄市政改制十週年紀念專輯》(上),頁 691。

82 區合會係指民間合會制度規範所產生的地區合會儲蓄公司,在 1948 年至 1953 年間陸續成 立。高雄區合會後改制為高雄中小企業銀行。丁桐源,〈臺灣金融機構之發展〉講稿。網址:

http://www.ntpu.edu.tw/ctd/download/finance.ppt。

看到高雄市文化各領域的傑出人才因缺乏適當的表演地點而遭到埋沒,決定 興建〈文化服務中心〉,作為南部藝術圈人士展現才華之處。1961 年 6 月 20 日〈文化服務中心〉在林今開企畫、葉源設計及高雄市知名人士陳啟川、劉 啟祥等人支持之下隆重開幕了。這是高雄市第一個正式的展覽場地,服務項

看到高雄市文化各領域的傑出人才因缺乏適當的表演地點而遭到埋沒,決定 興建〈文化服務中心〉,作為南部藝術圈人士展現才華之處。1961 年 6 月 20 日〈文化服務中心〉在林今開企畫、葉源設計及高雄市知名人士陳啟川、劉 啟祥等人支持之下隆重開幕了。這是高雄市第一個正式的展覽場地,服務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