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數位影像相關係數法(DIC)

數位影像相關係數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DIC)是以“找 尋演算法”為基礎,使用數位影像相關係數,比對兩張影像的局部相關性,

(2) Chu et al.(1985)提出以結合變形理論及數位影像相關係數法之量測 技術,及以內插理論來擴展此技術之應用範圍,並以實際案例來驗證

9

有可能達到次微米的解析度的發展空間。

(5) Lopez-Anido et al.(2004)提出以兩台高解析度CCD鏡頭試驗性的進 行三維的DIC量測,此法成功判別出複合材料中各材料行為的差異。

(6) Tung et al.(2005)利用DIC量測剛體位移,其x方向與y方向的位移誤 差值為0.004個像素。

(7) Lecompte et al.(2006)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大小的分析網格和不同尺 寸的斑點記號之間的關係對DIC分析精度的影響,並建議最佳化網格 大小與記號大小,以提高DIC分析的精度。

(8) Shih et al.(2010)的研究中,利用一台攝影機進行動態的量測,結果 顯示一懸臂樑之模態可利用DIC量測出,並可以此來判斷是否有缺 陷。

(9) Tung et al.(2011)的研究,利用單一一台相機進行三維DIC量測,可 避免因兩臺相機不同的機械與光學性質造成的誤差,經扭曲校正後影

10

(2) Lowe (2004) 改良Harris演算法,提出了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演算法,改善Harris演算法無法抵抗影像尺度改變的問題。

此方法先對影像做高斯差分( Difference of Gussian, DOG )與影像金 字塔(Image pyramid)分層的方式,使影像特徵點俱備抵抗影像尺度改 變的能力,以及對特徵點做向量化描述來抵抗影像旋轉。此方法優點 為,當影像產生旋轉、尺度與視角改變時的有相當的穩定性。

(3) Bay (2006) 提出了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演算法,改善 SIFT演算法的特徵點提取法,具有抵抗影像旋轉與影像尺度改變能力 且運算快速的方法。此方法快速的主要原因為,利用積分影像搭配 Hessian matrix探測器找出特徵點,且藉由改變filter大小而非影像大小 來創造尺度空間,並利用X、Y方向的一階Haar wavelet response來描 述特徵點。優點為,運算快速,且特徵點重複性高,抵抗影像視角改 變、尺度變化與模糊能力強。

11

(1) Lowe (2004) 提出的次近鄰居法(Second-Closest Neighbor),可用於如 SIFT、SURF與BRISK等特徵點演算法之特徵描述子比對,將影像中

12 的特徵點做初步的刪除,再計算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值的方式,挑選出誤差小的特徵點作為幾何校正轉換模型的

13

14

(30mm±6ppm),7km 範圍內仍有 72%基線可滿足此要求;搭配 e-GPS 系統產生之虛擬參考站,10km 內之靜態基線測量有 75%可求得固定

15

新初始化,以獲得公分等級之定位座標,且降低了獲得可靠定位資訊 所需要的時間。

2.6 文獻總結

數位影像量測技術是一種新興之技術,由於近年來相機的快速發展,

使用此方法進行量測之精度日益提高,而且應用範圍相當的廣泛,例如 工程界中經常需要材料的應力應變關係。本研究希望將數位影像相關係 數法應用於航拍圖拼接,改善影像拼接精度與接合度。

透過無人飛行載具搭載錄影設備取得航拍圖後,仍需外方位資訊方能 建置三維模型,雖然無人飛行載具上也有搭載GPS,但其精度不高,可 能有數公尺至數十公尺的誤差,因此需要透過高精度的控制點方能校正 三維模型之精度。回顧過去文獻,雙頻GPS 雖然具有高精度的定位能力,

然而成本較單頻GPS 高出許多;而近年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洲的 伽利略系統及中國北斗系統亦相繼問世,隨著多系統衛星定位的發展,

可視衛星數量大幅提升,單頻亦可達到公分等級的精度需求。

本研究擬以兩組單頻衛星接收儀,施作RTK 量測控制點及檢核點,

並比較人工選定控制點與DIC 選定控制點之精度差異,探討應用數位影 像相關係數法於現地控制點定位,是否能有效提升影像拼接與三維模型 之精度。

16

相關文件